《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获得加、减法知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认识乘法”,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知识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填一填。通过学生的实践、动手体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出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
2、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3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会列出几个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 2、能熟练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义,知道一个情境对应着两个乘法算式。 3、能正确地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两个乘法算式。 1 4、结合具体情境,会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数的过程,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 2、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掌握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
3、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乐于提出问题。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养成学生勤于动脑、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和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两个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练习与区别。 教学突破: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列出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这两种算式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2 教师准备:例1和例2的教学挂图、连加算式卡片。 学生准备:12
4、根小棒和8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师生互动 老师准备一些连加算式的卡片,其中有相同加数的卡片,也有不同加数的卡片,老师手拿卡片走到不同学生面前让学生抽卡片,并让学生把抽到的卡片贴到黑板上,待大约五、六个学生抽了五、六张且各有相同加数和不同加数的卡片各有一些时停抽卡片,此时叫学生把贴到黑板上的卡片分成两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二、参与活动,感悟新知 活动一: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知道求几个几,可以列出连加算式,感知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要学习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学哦,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学习、 3 生活有很大的帮
5、助,有信心吗?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就一起去畅游数学王国,好吗?(好) 1、数鸡、兔图 你们看,许多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玩,你们高兴吗?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你是怎样数的?你能列出算式吗?生说,师板书: 1+1+1+1+1+1=6(只) 2+2+26(只) 师:还有小鸡,也数一数有多少只? 生:12只。 师:你是怎样数的?能列出算式吗? 生:一只一只数的,1+1+1+1+1+1+1+1+1+1+1+1+12只 师:好长哦。 生:三只三只数的,3+3+3+312只 师:你们发现这些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得数有什么特点? 生: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分别是6个1相加、3个2相
6、加、12个1相加、4个3相加,不管怎么数,鸡的只数一样,兔的只数一样。 师:现在我们带着小动物一起来用小棒摆一摆好吗? 2、摆一摆,感受“几个几” 4 请小朋友们拿出小棒,每行摆4根,摆3行,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数的?算式怎么列? 生1:4个4个数,数了3个4,算式是4+4+412 生2:3个3个数,数了4个3,算式是3+3+3+312 生3:1个1个数,数了12个1,算式是1+1+1+112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定量的同数相加的具体生动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乘法的含义打好基础。 3、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图。 提问“试一试”: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
7、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提问“试一试”: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填写完整,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活动二:让学生感受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能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相信小朋友们都能学得更好,有没有兴趣继续学习啊? 5 1、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管理技术已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我们一起去工厂看看吧!你瞧,现在工厂的管理,都是用电脑来操作的,好了解不起哦
8、!请大家看 2、师:要想知道这个工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该怎样列式?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小朋友们讨论交流,并在作业纸上列出算式。 小组汇报,师板书算式: 组1:一台一台数,1+1+1+1+1+1+1+1=8,一共有8台。 组2:2+2+2+2=8 组3:4+4=8 师:各小组汇报了结果,小朋友们有什么感受?算式难写吗?那么,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算式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它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变短,想不想认识它?出示课题:认识乘法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用加法计算感到太麻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算法的欲望,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3、师:2+2+2+2=
9、8,4+4=8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用乘法可以怎么写?在练习纸上试着写一写。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6 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叫乘号,可以这样写。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 2 + 2 + 2 + 2 = 8 4 + 4 = 8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 4 2 = 8 同桌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哪一个小朋友能说
10、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 活动三:进一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及问题意识。 7 师:刚去了工厂,现在我们又去看看养鸡场吧! 1、出示例图,谈话: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自己仔细看图,然后说说图意。想想:你能解决这些问题? 2、提问:图中有几栏小鸡?每栏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
11、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实践应用,提高能力 大家畅游了一次数学王国,共同领略了一次祖国的语言美,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经历了一次数学知识的研讨,小朋友们都积累了一些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收获,相信大家一定能独立解决问题。努力哦!别让老师失望! 1、购物游戏 在畅游数学王国回来的路上,有些同学想买些礼物带回去,你们猜猜他们买了什么?你能算出他们各买了多少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几个几朵? 2、你来当老师 出示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加法算式
12、,由学生请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并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8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通过找生活中的乘法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四、找生活中的乘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13、中,还有那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设计意图:力求把传统题型与创新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与神奇,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并体现“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9 附: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带着学生畅游数学知识王国,使他们在游玩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设计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 “故事一根线,知识满线串”,将众多的知识揉合在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主动探究的
14、意识。在数一数活动中,创设带小动物一起玩、摆小棒这个情境,充满了童趣,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数数的活动中,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是1只1只地去数,有的是2只2只地去数,有的是3只3只地去数,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予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拘泥于教材,尽可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在接下来的摆小棒活动中,将学生置身于这一认知冲突情境中,学生充分体会到连加的繁琐,自觉激发要寻找一种好方法的心理愿望,自然过渡到“认识乘法”的教学中,为后续学习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2、游戏练习,让学生在学中玩。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
15、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二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将收到事半功倍10 的效果。这是因为游戏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的促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如在完成“想想做做”的练习时采用“购物游戏”的方式,用“你来当老师”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练习时,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或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让学生找乘法,使枯燥乏味的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把学习内容寓于游戏中,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
16、在学与玩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的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务必抛弃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交流,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和过程。本课中一系列的生活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推到了真正的主体位置,成功的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这要求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以激励他们
17、主动观察、实践的欲望,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同时我们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传道者”高高在上的“照本宣科”的模式,在教学中与11 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真正的需要,实现思维的“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课堂生活的快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
18、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近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又得到了发展。整个过程,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他们自己体验、探讨出来的。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仅应关注学生获得怎样的结果,而更应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在游戏中运用数学是学生最乐意的。也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