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伴我成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3046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声琅琅,伴我成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书声琅琅,伴我成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书声琅琅,伴我成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书声琅琅,伴我成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书声琅琅,伴我成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声琅琅,伴我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声琅琅,伴我成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书声琅琅,伴我成长书声琅琅,伴我成长 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它不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体验文本情感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说,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它不仅在读书的量上给出了一定的指标,还深层次地强调了读书方法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的语文教材重大改动之一在于

2、强化诵读,明确地增加了背诵的数量。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视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朗读应该有如下认识。 一、朗读的内涵 什么是朗读呢?字典上的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往大处说,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诸多感官,例如:眼、口、耳、手等等协同参与,合作完成朗读过程。 二、朗读的技巧 对于

3、小学生而言,朗读的要求相对较低,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即可。具体说来,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能基本按照标点停顿和适当作出感情停顿;朗读时,要掌握朗读的快慢,以便营造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另外,可提醒学生注意重音、语调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 三、朗读的作用 小学阶段所选取的文本相对较为简单,大多数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意义都可以在反复的朗读尝试中得以体会和领悟,真可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朗读有如下作用: 1.朗读有益于领悟文本含义。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朗读是表层的、个别的感受,属于感性认

4、识,是认识的第一步;分析归纳则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的普遍的领悟,属于理性认识,是第一步的深化。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的深层的整体的把握。因此,我们必须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上。比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去这样的总理吗?。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通过朗读他们都体会到了作者的自豪和对总理的敬佩心情。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将理解到的东西体现于朗读中。在请个别朗读时

5、,学生都能很好地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有的学生把重音放在高声、全世界、这样的;有的学生把重音放在都能听见、看啊、每个夜晚都上。这些感悟都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周总理的辛劳工作加深体会。 2.朗读能强化学生的记忆。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开始,老师就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因为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只有通过大声朗读,才能够背诵。大量背诵范文,

6、是中国人学习语文的一个基本方法。朗朗读书声,能从多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自古以来,无论是学本国语文还是外国语文,我们中国人都大量采用朗读这个办法。 3.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文字创作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从大量的文本范文中汲取营养,进而融合、转化为习作中的参天大树。古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前者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读懂别人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自己学会写文章,这看法不一定全面。但对小学生而言,写这一关是非过不可的。我以为,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模仿不失为一条捷径。而要模仿得好,翻出新意,并进而走出模

7、仿,走出自己的写作路子,精读、朗读乃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精读细赏过的文章烂熟于心,会转化成人的语言背景,就会渗透出来,迁移到诱发物上去,利用现成的形式表达新的内容。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体系中,每个单元都会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选文。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文章的朗读训练,精心提炼其中的写作方法,注意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对学生完成单元末的习作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动情的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训练和运用中能养成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既包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运用语言而不自觉地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又包括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语言

8、知识来分析、使用语言而形成的能力。随着朗读的不断进行,学生对美的感受会更加细腻,并不由自主地往形式美以外的范畴渗透。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会在不知不觉间获得文学鉴赏的能力,领略文本那如诗如画如乐的语言美。 四、教师应重视示范朗读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作为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凭借新教材,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朗读,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朗读是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用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

9、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要加强朗读训练,具体可行的方法有: 1.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广泛挖掘文本资源。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在朗读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在教学前精心朗读选文,悟出内在的情感,以便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朗读。做一个恪尽职守的传道者。 2.加强互动,有重点地指导学生朗读。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师对要教授的课文已了然于胸,对于重点句段早已有了深入了解。教学中教师再巧妙地加以引导,以引读、对读、轮读等形式对学生作具体的朗读指导,其效果一定会更加显著。 3.坚持平时积累,注重强化落实。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只能算作是抛砖引玉,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还抱定持之以恒的决心。一是在课堂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检查、反馈,做到查漏补缺;二是要注意在平时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常抓朗读不动摇;三是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竞赛或者是朗诵比赛,促进学生主动把朗读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朗读既是语感培养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我们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深挖朗读对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巨大潜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指导,做到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灵活运用以读促写。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良好的朗读习惯一旦形成,则可终身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