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全面技巧.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4364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关系全面技巧.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亲子关系全面技巧 改善亲子关系是父母也是孩子的愿望,但是很多时候双方都想放弃,因为太辛苦了常见的,是孩子无法适应父母唠叨,主观,强势,权威,保守,和固执的管教方式;而父母看到孩子自我中心,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经不起挫折,意见太强,我行我素,以及桀骜不驯,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其实,要做个称职的二十一世纪父母并不容易,因代沟引发的歧见导致亲子各说各话的局面,就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瓶颈那么,是谁先让步呢?严格来说,跨出第一步的责任在于父母,先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化解僵局 一、理论基础: 1、孩子一生下来,便爱、信任及听从父母。 2、孩子再坏的行为,都不是针对父母而做的

2、。 3、家长对孩子付出的爱是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 4、孩子在不断地努力做好,就算当他弄得最糟的时候也是一样。 5、每一个孩子都具备使他拥有一个成功快乐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家长只不过是帮助他把这份能力释放出来。 6、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很正常,虽然他没有在家长在乎的事情上表现出来。 7、任何行为都不等于整个人。 8、总有更好的方法,只在于家长肯不肯去找。 9、家长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结果的最大决定因素。 10、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来自家长的一些改变。 二、亲子关系的10个基本要诀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 3、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4、孩子是跟随家长的

3、行为和情绪而学习,而学习不是家长的指令。 5、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 6、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定会追随。 7、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8、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9、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10、“爱”不可以作为筹码。 家长该如何修复亲子关系中的裂痕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421”型家庭的比率也显著增加了,这么多的人照顾一个“小皇帝”、“小公主”,貌似很幸福的家庭了,然而事实却不尽人意。耳边常常会听到:现在的孩子真是很不象话,好好地同他讲道理,他却不以为然,道理比你还多,有时还把我们父母的话看成是

4、没有意义的唠叨,总之一个字烦!父母为孩子烦,孩子嫌父母烦。这世界究竟是怎么啦? 母女间的冲突 一天晚上,女儿把作业写完了,兴致勃勃地看电视里的动画片。妈妈的声音再次响起:“孩子,该洗澡了!明天一早还要上学呢?”孩子没有搭茬,仍然在看。妈妈走过去把电视关了, 孩子就一直哭着闹着,噘着小嘴,不肯睡觉。 星期天下午,女儿正在院子里和小朋友玩跳皮筋游戏,妈妈要带她去学钢琴,孩子没玩够,妈妈拉起就走,女儿又撅起了小嘴。 儿子把妈妈当仇人 王女士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儿子小明身上,想把儿子培养成才。但是,自从小明去年上初二以来,就没有好好学习过。小明虽然每天按时去上课,但在课堂上,他根本就没听老师讲课。在家就

5、更不用提学习了,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小明常说:”我不想学习,觉得学习没什么意思。” 小明上小学三年级时,王女士和丈夫因忙于工作没办法照顾小明,就把他送回奶奶家上学。在老家,小明很得奶奶的宠爱。上初中后,王女士才把小明接回来。但这时,王女士发现小明有很多不良习惯,于是就强迫他改掉。有时,儿子玩得很晚才回家,王女士一过问,小明就会说:“只是跟同学玩而已,以后你就不要管我了。”现在小明在家搞起了冷战,从来都不会主动跟妈妈讲一句话,王女士问一句他就答一句,有时甚至连理都不理睬。王女士不能眼睁睁地看着13岁的儿子就这样毁了 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也曾播出一些节目:初中的学生因为不满父母屡次过问考试成绩,将母

6、亲击倒在血泊中,简单处理现场后泰然去上学;对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在庭审现场仍然百般抵赖的;甚至对老人实施暴力的,最终被法律治裁的家庭悲剧。这些都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所引发的不良亲子关系造成的。 不良亲子关系的成因 这些看似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正是在幼童年时期缺少对孩子的人格平等的尊重和信任,习惯于和孩子讲条件,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按照自己心中的模子去雕刻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忽视了与儿女的情感交流,妨碍了孩子安全感的正常建立,进而影响责任心的建立。有的因工作忙,把教养孩子的任务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或保姆来抚养,这就造成了亲子关系不良的潜在危险。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

7、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对孩子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父母处理矛盾的态度,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未来的表现,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童年时期家庭的和睦对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孩子在一定的心理气氛、心理环境中成长,环境对他们认识世界、判断是非及情绪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对孩子的调查中发现,孩子厌恶的家长行为有:加作业不让娱乐;对成绩期望过高;搜书包压制自由;闹矛盾家庭不和;打孩子来发泄情绪。由此看来,家长必须端正教育思想,了解一些孩子成长知识与规律,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创设和睦、协调、民主氛围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就会造成

8、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 修复亲子关系的必要性 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亲子关系不和谐最直接影响人的幸福感,给家庭成员带来的痛苦也是极大的。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依赖于每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对儿女的情感需求也日益凸现,他们最渴望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如果亲子关系紧张,势必增加老人的孤独和不幸感,同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包容、尊重、理解、互爱是我们处理家庭关系的法宝,每一个家庭都要用智慧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真正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对目前亲子关系存在问题的家庭更是要做出巨大的努力,缓和矛盾,改善环境,重建美好幸福的生活。 修复亲

9、子关系二重奏 1、保证关系不恶化 我们都知道:改变一个人是很困难的。因此,为了缓和进而改善亲子关系,只能从改变自己开始,以静制动少说多做,少抱怨多思考。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必须真正去面对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意识到家庭出现了一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自动改善的。要有意识地阻止问题进一步扩大。作为家长可以思考如下问题: 孩子让你担心或烦恼的行为是什么?你觉得你烦恼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当你烦恼时你的态度会是什么样子?与孩子冲突的性质是什么?是否为原则性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原因当中哪些是可以改变、哪些又是无法改变的?可以做什么事情来改善?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你

10、必须对孩子的一切都要过问吗? 例如,孩子最喜欢的是什么?你对孩子的生活投入多少?上次你参与孩子的世界或踏进他的地盘是什么时候?举例来说,上次你坐下来和他一起看他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时候?你曾经去看过他的比赛或欣赏过他的作品吗?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生活,可以用什么简单的办法了解孩子吗?可以做什么来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生活真的很感兴趣? 家长可能讲,孩子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让人生气了,碰到这样的事情我如何能够冷静下来事实上,多数情况下,使我们烦恼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对事情的看法是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或逻辑。比如家长期望孩子完美的想法,认为有一些缺陷就不再具有价值,因为孩子的小缺点将孩子说得一文不值,甚至期望

11、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孩子完美,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及缘由之后,就要做出自我改变的承诺,使你和孩子的关系开始变得不一样。有名的“蝴蝶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南极的蝴蝶拍拍翅膀就会影响赤道附近的气温。自己做出的微小改变都有可能引起整个家庭的环境的改变,引发整个家庭的良性互动。所以要先从自己做起,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但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毕竟多年养成的习惯的完成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而改变则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因此要做出一个自我改变的承诺,可以写出来一些标语:沉着、冷静;倾听孩子的想法等等贴在家里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渴望改变亲子关系,努力去做出一些改变。 如果你能做到上面的这些,

12、应该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可仅仅做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你不断地学习,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 2、学会沟通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的前提,交流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进行和完成。这意味着沟通双方是平等的,代表着彼此是可以相互接纳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尊重孩子,学会倾听,且允许孩子发脾气。首先要学生尊重孩子,尽管为人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衣食住行,但在人格上彼此是平等的,要尊重孩子的各项权利,要让其充分发表意见,坦诚相见。然后要学会倾听,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泄出来。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等待孩子,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的话,全神贯注地倾听,不左顾右盼,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

13、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有意识地重复孩子的话语,以便确定我们真的理解了孩子所说的。 、真诚地作出反应,表达父母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敷衍,不是只有训导。谈话时更多是谈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强迫孩子去接受事情或自己的观点这是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语调暗含着一种态度,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它甚至比谈话的内容更为重要。我们可以尝试以对待VIP客户一样的语调来同孩子说话,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样“身体语言”亦不可忽视,据美国人类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在所有的影响力中,语言占7,音调占23,表情及肢体动作各占35,可见其作为沟通工具的

14、作用。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批评不是攻击,批评只对事不对人,用建设性的意见代替批评,将批评转化为希望,这才是批评的最终价值之所在。 、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是需要父母帮助的,父母给出的指导要越具体越好,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兴许就化解掉了。通过讨论方向会更明确,问题本身也会显得清晰、明朗,这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冲突也许在所难免,对待冲突的原则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讨论的时机,不要选择孩子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时,因为一天下来的疲劳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不要选择睡觉前,容易影响孩子的睡眠

15、。晚饭过后,心情逐渐开朗,这是比较好的时机。 、对一时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可以用微笑先将其保留。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其良好的时机。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才能完美解决。我们要有耐心等事情解决的最恰当时机的出现。这一点对父母来说,是最难的一点。这就需要为人父母者做出最大的努力,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意识到自己与孩子的沟通出了一些问题,并且能够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再加上愿意从自我改变开始,为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出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

16、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献给大家一首纪伯伦的育儿诗 育 儿 -哈里尔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