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24468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黄瓜高产栽培技术,2,第一节 生长发育特性,黄瓜是喜温暖、喜湿润、短日照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结束,大致分为 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结果期。幼苗期中花芽分化期最重要,这一时期要重点对营养、水分、光照及温度进行管理。,3,4,第二节 生长期管理,(一)嫁接育苗1、接穗及砧木的播种及播后管理(1)浸种催芽:黄瓜种子和黑籽南瓜种子加入嘉美金点浸泡6-8小时。(2)播种:未种过瓜类的熟土有机肥恶霉灵磷酸二铵配成育苗土浇透水。播种上面覆盖一层1cm厚的营养土红利。,5,发芽最适宜温度是25-30,地温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70-85%。幼苗期:从真叶到5-6片叶是黄瓜的花芽分化期,应多分化雌花。,6,

2、花芽分化期适宜日温25左右,夜温1316,地温1820,雌花形成早而多。土壤湿润有利于形成雌花,而干旱利于形成雄花。氮磷钾配合适当,多施磷肥可降低雌花节位,多形成雌花;而钾能促进形成雄花,花芽期应适量施用钾肥。,7,2、嫁接及嫁接后的管理(1)嫁接方法:插接法 靠接法(2)嫁接苗的管理:前三天不通风,温度保持白天在25-30,夜间17-20,相对湿度在85%以上(即小拱棚膜上有小水滴)。以后6-7天白天控制在23-25,相对湿度在70-80%,逐步增加光照。,8,嫁接后缓苗期炼苗:随着伤口愈合,白天逐步加强光照,前半夜降到15以上,后半夜13-11,加强光照,地温维持在20-25,以利培育强大

3、的根系。壮苗的标准是苗龄约30-35天,苗高10-15,三叶一心,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脉较粗,叶柄短,根系发达。,9,(二)定植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在定植前10-15天浇足底水。一般基肥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0,油渣300、氮磷复合肥100 混合后施入,深翻30,搂平耙细。2、温室消毒:每亩用硫磺粉2-3 加敌敌畏0.25,与锯末拌匀分堆点燃,密闭温室24小时后放风定植。,10,11,红利2-3袋/亩,覆盖塑料膜晒15天进行土壤消毒。3、定植:密度一般每亩在3600-4000株之间。(三)定植后的管理1、定植至缓苗期:一般缓苗期大约7-10天,控制高温高湿以利缓苗。白天温度

4、28-32,夜间15-20,地温20以上。相对湿度70-80%。根系强健,幼苗敦实。2、缓苗至开始采收期:,12,变温管理原则是:日出前轻度放风排湿,日出后揭帘到午前使温度迅速升高到28-30,以利上午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大约维持4-5小时,到午后14时左右,通过放风使温度降到18-22,傍晚至午夜保持温度14-17,促进光合产物质的分配与运输。午夜至次晨保持温度在10-13,将消耗降到最低限度。温度控制主要通过揭盖草帘和开关通风口来实现。,13,14,(3)湿度管理:黄瓜适宜的相对湿度,白天65%-70%,夜间为70-80%。温室温湿度管理除满足黄瓜生育需要外,还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

5、生的环境条件。如以温室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黄瓜霜霉病为例,其发病的适宜条件为:温度在15-24,湿度85%(即叶面水滴,俗称吐水)缺一不可。,15,(4)光照管理:通过植株调整、张挂反光幕、揭帘、安装日光灯等方法改善温室光照条件。(5)植株调整:及时整枝清理温室,摘除老叶、病叶、黄叶、卷须以及化瓜、畸形瓜等,这样既节约养分,预防病害,又有利通风透光。,16,17,(6)肥水管理:浇水温度在15-20,一般采用膜下暗灌。有条件时采用滴灌、微灌效果更好。黄瓜是连续采收的蔬菜,越冬茬黄瓜采收期可长达6-7个月。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必须按照少吃多餐、肥水同施的原则进行。,18,轻施苗肥:缓苗后10天左右

6、,冲施嘉美冲施肥510公斤/亩1-2次,同时可冲施黄腐酸类有机肥和中微量营养元素金利,提高地温和土壤的缓冲性,促进根系生长,防治缺素病害。,19,巧施爬蔓肥:黄瓜瓜蔓长到100厘米左右每亩追施嘉美冲施肥1520公斤2-3次,同时叶面喷施1-2次黄腐酸类有机肥和中微量营养元素如嘉美金利,促进瓜蔓的生长,为后期提高受粉率、保花保果打下良好的基础。,20,巧施坐瓜肥:开花后追施嘉美冲施肥2025公斤/亩2-3次,同时喷施黄腐酸及硼、钙等中微量营养元素2-3次,提高黄瓜坐果率,减少落瓜、畸形瓜和化瓜的发生。这个时期一般提倡少量、多次浇水,并且要注意排湿。,21,重施膨瓜肥:这个时期植株需肥水量最大,应

7、每隔10-15天浇1次一水,或每亩每次追施(结合浇水穴施或条施,施后覆土)嘉美冲施肥2530公斤,同时喷施硼、钙等中微量营养元素2-3次,嘉美金点加1%白糖液喷施使瓜条直、口感好。,22,开花结果后可补充二氧化碳气肥。白天气温28左右,施放2-3小时。施肥浓度晴天为1200-1500ppm(百万分之一),多云天气1000ppm左右。阴雨天不要施用。,23,结果期,24,(四)采收及时采收,否则会加剧养分消耗,增加化瓜、畸形瓜降低瓜的产量和品质。,25,第三节 日光温室黄瓜条件管理障害 1、温度障害:温度过低,在0-6时,叶缘失绿变成白色的“镶白边”或“花打顶”,严重时发生“化瓜”。土壤高湿缺氧

8、,地温低于5发生“沤根”。高温、长日照造成大量落花、化瓜、畸形瓜。,26,2、水分障害:水分不足、干旱苗期形成“小老苗”。成株表现为“黄化萎蔫”,严重时会大量落花、化瓜。水分过多,根系缺氧,影响地上部生长发育,严重时发生“沤根”。空气湿度过大,棚膜上结成水滴,水滴落在叶片和茎杆上失绿干枯造成“滴水伤害”。,27,3、日照障害: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下降,落花、落瓜、畸形瓜增多。连续阴天光照不足,根系不活跃,一旦猛晴曝晒,叶片因迅速蒸腾失水,造成“急性萎蔫”。光照过强,通风不良,遇到高温,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叶片干枯脱落,同时畸形瓜增多。,28,29,4、肥害:农家肥未充分腐熟,或化肥过量,施用不均匀

9、,造成“烧苗”或“烧根”。肥料发酵或分解产生“氨”气,中部叶片叶缘黄化出现“镶金边”,中下部叶片叶缘向下翻卷,畸形瓜和苦瓜增多。,30,第四节 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一)瓜皮发黄症:1、症状:黄瓜处于结果旺盛期时,叶蔓大,生长快,产量高,但瓜皮发黄。2、发病原因:瓜皮发黄是缺氮和缺铁所致。,31,3、防治措施:叶面喷施多元素液体肥(含铁、氮),可使瓜皮迅速由黄变绿;每亩施入硫酸亚铁5公斤和尿素5公斤。,32,(二)缺瓜症:1、症状: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直径达20厘米,茎粗超过1.2厘米,但瓜数很少,隔节一瓜或几节一瓜,产量大减。2、发病原因:前期氮肥施入过多,磷、钾肥不足造成的。,33,

10、3、防治措施:重施有机肥,不施或少施硝铵、碳铵、尿素等氮素肥料;是立即喷施磷钾微肥35次或冲施含磷、钾、微肥的有机冲施肥,首次亩施20公斤,隔45天再施1015公斤,连续三次后就会果实累累。,34,(三)干叶病:1、发病原因:土壤缺镁或土壤墒情差,空隙大,造成根系受损或施肥过多,土壤浓度过大,致使植株脱水发生干叶症;热害。棚内温度高达35-40,秧蔓中部叶片和离棚膜近处的叶片极易干枯;,35,药害。喷药浓度过大或用药不当可使秧蔓全部萎蔫。风灾。如气温、风力变化大,在通风口易出现中午叶片萎蔫,三天后褪绿干枯。,36,2、防治措施:不论何种原因造成叶片萎蔫都应立即在叶面上喷洒清水,喷后35小时再喷

11、施黄腐酸类肥料和微量营养元素肥料如嘉美金点、金利以利于恢复叶片功能。,37,(四)芽焦边顶枯:1、发病病因:土壤或植株缺乏钙、硼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量浓度过大;化学药剂造成的叶缘性药害;排湿放风等农事操作造成急剧失水;,38,2、防治措施: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和保水保肥性,降低土壤盐渍危害;叶面喷施含钙、硼元素的肥料23次,能有效避免该症状的发生;施药时严格控制用药浓度;排湿放风逐渐开大风口,避免植株急剧失水。,39,(五):畸形瓜 曲形瓜发生原因:黄瓜因营养不良尤其缺乏钾、钙、硼等营养元素形成曲形瓜。生长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如遇连续阴天突然放晴,持续高温、低温或水分、养分供应不

12、足引起曲形瓜。,40,昼夜温差过大,夜间结露多,幼瓜不同部位挂露的轻重和时间长短不一致,引起不同部位膨大速度不同形成曲形瓜。结瓜前期水分正常,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引起曲形瓜。,41,黄瓜生长期间受精不完全、花芽分化异常、植株郁闭、通风不良、光照不足、高温,或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或地温偏低伤根或结瓜期病虫为害(黑星病)等条件下都易产生曲形瓜。,42,黄瓜雌花或幼果被机械、枝条、卷须阻挡会形成畸形果。整枝、疏果不良如摘叶过多、结果过多等原因会使叶的同化作用减弱或结果过多养分争夺引起曲形瓜。,43,曲形瓜,44,(五):畸形瓜尖嘴瓜发生原因:单性结实:未经授粉也能单性结实,在营养条件较好时可发育成正常

13、瓜条。单性结实的瓜条,在植株长势弱或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不良情况下就会结出尖嘴瓜。,45,养分供应不足:在瓜的发育前期缺钾、钙、硼或高温,或根系受损造成养分、水分吸收受阻。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抑制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46,浇水过多,土壤湿度过大,根系呼吸受到抑制,导致根系吸收能力降低易形成尖嘴瓜。植株已经老化或整枝过重或通风透光不良,或受病虫危害在养分、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形成尖嘴瓜。,47,黄瓜尖嘴瓜,48,(五):畸形瓜大肚瓜发生原因:受精不良,只在瓜的前端先形成种子,导致瓜条先端果肉组织特别肥大,形成大肚子瓜。过量施用氮肥或钾、钙、硼肥缺少形成大肚瓜。,49,黄瓜生长期内供水

14、不均。黄瓜生长前期缺水,而后期供水过多,形成大肚瓜。坐果、膨果期高温持续时间长,黄瓜因高温危害发育成畸形果。,50,黄瓜大肚瓜,51,(五)畸形瓜:蜂腰瓜(细腰瓜)发生原因:授粉不完全,易发育成蜂腰瓜。生长中期钾肥缺少或硼、钙肥缺少都易形成蜂腰瓜。授粉后植株营养物质合成少或营养物质分配不均会发育成蜂腰瓜。,52,瓜条生长中期高温干旱或生育期波动如水分与养分时好时坏、温度湿度忽高忽低、光照时好时坏等条件下或瓜条感染了黑星病易发育成蜂腰瓜。,53,黄瓜蜂腰瓜,54,畸形瓜防治措施:选用授粉充分或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及钾、钙、硼肥,生长实践表明,在有机肥大量施用的基础上配合钾、

15、钙、硼肥,不但可以使黄瓜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还能明显减少甚至杜绝畸形瓜的出现。,55,环境调控:进入结果期要做好温度、湿度、水分和养分管理工作,要避免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要小水勤浇,同时要掌握少量多次、营养均衡的施肥原则。,56,在生育中后期喷施黄腐酸肥料34次,能有效防止植株早衰,并使后期采摘的黄瓜仍然又长又直。植株调整:及时整枝、疏花疏果,结瓜期随时绑蔓,及时摘除卷须、老叶,发现畸形瓜及早摘除,减少养分消耗。及早及时防治病虫害。,57,(六)苦味瓜:1、发病原因:品种原因:苦味物质具有遗传性。偏施氮肥,特别是氮肥施用突然过量,瓜条极易形成苦味瓜。,58,结果期施用氮肥过量,磷钾肥不足影响

16、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或钙、镁等微量元素不足引起生理障碍会产生苦味瓜。土壤干旱。土壤干旱会造成植株“生理干旱”,产生更多的苦味物质进入果实。植株过密,光照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干物质累积少会导致苦味瓜。,59,温度原因。地温在12以下时,根毛生长弱影响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阻碍瓜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苦味瓜就会较多;温度过高,达到30以上且持续时间过长,或夜温过高,碳水化合物消耗过多都会产生苦味瓜。,60,整枝过重或叶片损伤过重或较长时间高湿低温、日照较短较弱影响光合作用或土壤浓度过高影响水分的吸收或二氧化碳浓度过低等影响光合作用等原因都会引起苦味瓜。,61,2、防治措施:选择无苦味或苦味极微的

17、优良品种。及时摘除畸形瓜。控制温度。一般温度低于12或者高于30,都能使黄瓜增加苦味。应尽量人工调节好温度,避开苦味增加的温度界限。,62,合理密植。黄瓜提倡大小垄行种植。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有机肥,适当增加磷、钾、微肥的用量,并配合根外追施黄腐酸类及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浇水。要求耕作层内水分要充足,灌水要做到少量多次的原则。,63,根外追糖氮液:在黄瓜盛果期,对叶面喷一定浓度的糖氮液,不仅能使产量增加,还能改善黄瓜品质,尤其是甜脆度明显提高。常用配置浓度是:尿素100克、红糖200克、米醋150克兑水30斤喷雾。,64,(七)黄瓜花打顶:1、发病原因:发育失调型。前期夜间温度过低,或

18、植株因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而生殖生长过快,很容易出现花打顶。,65,伤根型。棚内高温,土壤干旱,有机质含量低,水分不足、土壤浓度大,缓冲性小而导致伤根,或者土壤过湿,地温偏低,造成沤根形成花打顶。生理性缺肥型。土壤条件不适,根系活动弱,吸肥困难或养分供应不足导致生理性缺肥出现花打顶。,66,花打顶,67,2、防治措施:合理调控棚内温度,防止温度过低或过高。重施有机肥,提高地温,以促进根系发育。合理运用肥水。施肥要少量、多次、施匀,防止因施肥不当而伤根;适时适量浇水,用温水浇灌,避免大水漫灌而影响地温造成沤根。,68,及时补救。出现花打顶的植株,适量摘除雌花,并用嘉美金利或磷酸二氢钾喷施;出现伤根型

19、花打顶时,及时随温水施入嘉美金利使土壤水肥及缓冲性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5%,适时中耕松土,不久即可恢复正常。,69,(八)黄瓜化瓜1、化瓜原因:有机底肥施入量少造成脱肥或营养不良,秧蔓长势不够旺盛化瓜;温室高温干旱或低温高湿或土壤浓度大或土壤干旱导致根系受损或沤根造成化瓜;,70,植株对硼、镁、钼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受阻,使体内营养分配紊乱失衡造成化瓜;温度过高或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失调或黄瓜采摘不及时,营养不能重新分配造成化瓜;,71,低温和高温导致受精不良造成化瓜;植株染病尤其是结果期感染灰霉病也会产生化瓜。,72,化瓜,73,2、防治措施:重施有机底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吸水吸肥的能力。开花

20、结果期结合膜下浇水追施嘉美冲施肥,科学合理根外追施含硼、镁、钼等营养元素的肥料如嘉美金品、金点2-3次。,74,严格控制温湿度,加强光照,适时适量浇水,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及时整枝、疏瓜,适宜采收以免消耗掉大量养分。,75,第五节 黄瓜常见病害防治,一、常见病害防治(一)黄瓜霜霉病 代森锰锌或烯酰吗啉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跑马干”病原 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症状 生长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76,苗期发病 子叶上起初出现褪绿斑,逐渐呈黄色不规则形斑,潮湿时子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随着病情发展,子叶很快变黄,枯干。,77,成株期发病 叶片上初现浅绿色水浸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

21、呈多角形,黄绿色转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枯,由叶缘向上卷缩,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78,黄瓜霜霉病,79,发病适宜条件 温度是15-24,相对湿度85以上。温度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多阴雨、少光照以及地势低洼、浇水过多、过勤、种植过密均有利该病的发生和流行。,80,(二)黄瓜灰霉病 嘧霉胺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黄瓜灰霉病俗称化瓜,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危害日趋严重。本病除危害黄瓜外,茄子、辣椒、番茄、甘蓝、菜豆、莴苣等多种蔬菜受害亦重。,81,症状 可以危害叶片、花和果实,主要危害果实。先侵染花,花瓣

22、受害后易枯萎、腐烂,而后向幼瓜蔓延,花和幼瓜蒂部初呈水浸状,病部退色,渐变软,表面生有灰褐色霉层,病瓜腐烂。烂花,烂瓜落在茎叶上,引起茎叶发病。,82,灰霉病,83,光照不足、高湿、较低温(20左右),相对湿度95以上是灰霉病蔓延的重要条件。气温高于30或低于4,相对湿度94以下病害停止蔓延萎蔫的花瓣和较老叶片的尖端坏死部分。,84,(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可杀得铜制剂病原 属薄壁菌门细菌。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也能危害茎蔓、叶柄和卷须。发病的适宜温度18-26,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愈大,病害愈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种植过密病害均较重发生。,85,幼苗期子叶上

23、产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病斑稍凹陷,后变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 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黏液,即菌脓,于后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86,茎、叶柄及幼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87,细菌性角斑病,88,细菌性角斑病常与霜霉病相混淆,识别时可注意区分: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白色菌脓,干燥后为白色膜状或粉末状,而霜霉病为紫黑色霉层;

24、角斑病叶部病斑后期穿孔;角斑病为害瓜条,腐烂有臭味。,89,细菌性角斑病也易与黑星病混淆,其主要区别是: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后期病斑脱落穿孔,黑星病病斑初圆形至椭圆形,不受叶脉限制,叶脉也可受害,后期病斑星状开裂;,90,细菌性角斑病为害后黄瓜病部溢出乳白色菌脓,黑星病病部生出琥珀色胶状物;细菌性角斑病病瓜病部湿腐,有白色菌脓,黑星病病瓜病部凹陷,龟裂,不湿腐,潮湿时生灰黑色霉层。,91,二、常见虫害防治(一)斑潜蝇1、为害特点:为害寄主很多,有瓜类、豆类、茄科、十字花科等多种蔬菜。主要为害叶片,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蛀食,形成不规则蛇形白色孔道,终端明显变宽。为害严重时

25、,叶片受损,失去光合能力,导致落花、落叶影响产量。,92,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及时清除残枝虫叶、杂草,深埋或烧毁,减少虫源。(2)黄板诱杀。(3)药剂防治:5%锐劲特悬浮剂50-100ml/亩、48%乐斯本800-1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1500-2000倍液、5%甲维盐1000-1500喷雾。,93,(二)蚜虫 1、为害特点:主要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嫩茎、花蕾刺吸汁液,并排泄蜜露造成污斑,使幼苗卷叶、萎蔫、枯死。成株叶片枯黄、落叶造成减产,还能传播病毒。,94,2、生活习性:一般以卵在树木枝条和枯草基部越冬,春天孵化2-3代,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大棚或露地蔬菜为害。秋末冬初迁飞

26、到越冬寄主上越冬,或进入温室继续繁殖为害瓜菜,瓜蚜有翅蚜有趋黄性,对银灰色有负趋性。,95,3、防治方法:(1)注意田间卫生,及时处理病残株,铲除杂草。(2)田间设置纸板(4030cm),涂上黄漆,同时抹上机油进行诱杀。黄板设置应高于植株顶部,每隔7-10天涂油一次。地边、棚室四周悬挂银色塑料条带忌避。,96,(3)药剂防治:保护地用烯啶虫胺或阿克泰噻虫嗪烟剂,每次400-500g,分4-5堆暗火点燃,密闭3小时,效果可达90%以上。发生初期用苦参碱杀虫剂1000倍液或70%吡虫啉粉剂2000-3000倍液等喷雾。抗蚜威对瓜蚜效果差,不宜使用。,97,金点 金利 红利 赢利 万利+100克洗衣

27、粉+煤油+软水(河水或自来水或凉开水)上午喷施,正背面均要喷施,蚜虫一般在背面,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防治蚜虫效果达到95%以上。,98,(三)白粉虱1、为害特点:为害瓜类、豆类、茄科、十字花科等多种瓜菜。以成虫和若虫群栖于叶背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失绿变黄、萎蔫,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枯死。成虫、若虫均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片、花蕾和果实,引起病毒病、煤污病。,99,2、防治方法:(1)优化育苗环境,培育无虫或低虫口秧苗(2)棚室消毒后,栽培中通风口使用防虫网。(3)利用其趋黄性设置黄板诱杀。(4)药剂防治:噻虫嗪1000-1500倍液或烯啶虫胺3000倍液或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2000倍液等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