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解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4811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解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标解读 一、课程总目标: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识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技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能 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数形象思维与抽

2、象思维。 学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思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考 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问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题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解发展创新意识。 决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情自信心。 感体会数学的

3、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态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度 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第二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

4、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1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

5、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三、全册目标: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观察物体、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 教材特点: 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知识点体现在整册教材中的每一个角落。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反思,学会

6、条理化和系统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5、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思考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 2、体会小数

7、乘、除法是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及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培养学生对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形成过程,作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5、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 1、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和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2、会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会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

8、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有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本册重、难点: 本册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 本册难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 课时分配: 四、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1、教学内容: 小

9、数乘法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单元具体分为: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数学思考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体会小数乘是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及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解决问题目标 3 1、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

10、值。 2、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及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目标 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3、掌握演算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4、使学生知道求积的近似数的目的,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5、熟练地计算连乘,连加,连减题。 6、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4、课时分配: 1、 小数乘整数 1课时 2、 小数乘小数 3课时 3、 积的积的近似数 1课时 4、 连乘,连加,连减 1课时 5、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11、推广到小数 2课时 6、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第二单元 1、教学内容: 小数除法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单元具体分为: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数学思考目标 1、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

12、方法。 解决问题目标 1、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2、会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的规律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法计算的方法。 2、 理解并掌握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 使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4 似数。 4、 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 5、 通过发现商的规律来正确进行计算。 6、 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

13、或“去尾法”。 4、课时分配: 1、 小数除以整数 4课时 2、 一个数除以小数 2课时 3、 商的近似数. 1课时 4、 循环小数. 2课时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课时 6、 解决问题. 2课时 7、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三单元 1、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单元的具体内容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用正方体搭出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

14、力。 3、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4、课时分配: 本单元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第四单元 1、教学内容: 简易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单元具体分为: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方程的意义,解 方 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

15、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用字母表示数、公式和数量关系式的意义。 2、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5 3、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4、正确灵活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4、课时分配: 1、用字母表示数 2课时 2、用字母表示数量2课时 3、方程的意义 2课时 4、解 方 程 4课时 5、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4课时 6、 量一量 找规律 1课时 7、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五单元 1、教学内容: 多边形的面积是“空间与

16、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单元具体分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 2、教学目标: 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3、教学重、难点: 1、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灵活应用面积公式解题。 3、初步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4、课时分配: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课时 2、三角形的面积2课时 3、梯形的面积 2课时 4、组合图形的面积 2课时 5、整理和复习1课时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