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4864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快乐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学会用一中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成为生活的创造者。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学情分析: 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缺少快乐的学生。这些学生感到缺少快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学生的生活环境本身缺少快乐,或近期家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孩子的心情;二是学生缺少对快乐的感受力,对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令人快乐的事情视而不见。

2、对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可以借助同学的力量,共同帮助他们找找身边的快乐。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和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教学目标: 1. 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 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理念: 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烦恼。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以达到不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难点: 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 第一课时 感受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

3、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 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 1. 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 2. 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 活动二:快乐驿站 1. 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

4、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找寻快乐 1. 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 2. 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给大家五分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说说你找到的快乐,其他同学有类似

5、的经历吗? 妈妈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只要每门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带我去旅游,听后我很高兴。 上次,我数学竞赛得了二等奖,我很高兴。 妈妈生病了,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高兴的说我长大了。 (让学生尽情地说,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生生互动)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快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看你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感受到。 3. 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家庭其乐融融,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 第二课时汗水换来的快乐 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 活动四:汗水换来的快乐

6、 1. 出示教材,分小组选择一幅图说一说。 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如何得来的? 中国女排为什么夺冠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这道题终于做出来了! 他们都是经过努力,征服自己,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目标,由此获得的快乐。 2.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则日记,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快乐的一天? 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 学骑车 学滑冰, 学下象棋, 学剪窗花, 看来,付出努力、汗水后得来的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回味无穷! 第三课时给予的快乐 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种希望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活动五:给予的快乐 1.课前,我让大家完成调查:“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

7、有益的事情吗?如果有,是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怎样呢?” 我给邻居王奶奶,提过热水瓶。 在公共汽车上,我给老爷爷让座。 2.出示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感到快乐? 因为他们给了别人快乐,一份快乐给了别人,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了。 3. 让我们读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活动六:有感快乐 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总结: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 什么是快乐? 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感到快乐。 当我们的时候,我们感到快乐。 当我们 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拥有好心情 人教版新教材 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 第2课 (需三个课时) 教材分析:

8、 拥有好心情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的第2课。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学会用一中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成为生活的创造者。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烦恼,学会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树立积极而乐观的生活态度,做一个乐观的人。 学情分析: 学生在谈到烦恼时,可能会涉及到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也有一些属于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做作业感到烦恼,上学烦恼等。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并让他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感到烦恼。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分析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形成正确的态度。 教学目标: 1. 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 引

9、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实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有些烦恼则是“自寻烦恼”,如果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理状态就可以缓解情绪,解决困惑。 教学理念: 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关键是如何减少那些人为的烦恼及在有了烦恼的时候如何去面对。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人人都有烦心事 我们都向往快乐,希望快乐永远与自

10、己相伴。然而“快乐”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感受到快乐却不是那么容易。 活动一:坦言烦恼 1. 调查统计 结合书中的表格,在班内或向周围的人做测试。 将测试结果做简单统计,看看有什么发现。 2. 说说我的烦恼 看来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快乐,也都有自己的烦恼。你有什么烦恼,我们把它们写出来,再一起讨论如何解决。 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烦心事无法排遣,并写出来。 3. 鼓励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烦心事。 我的个子长得太慢了,我要是长得像他那么高就好了。 我没有说什么得罪他们的话呀,他们为什么不理我了? 妈妈一天到晚老是说我,刚刚看一会儿电视,妈妈就批评我老是看电视。 第二课时走出烦恼 过渡:面对烦恼,不同的

11、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先来看看“李萌的烦心事”(教材第10页)看看她是如何面对烦恼的? 情境一: 1.课件演示:一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拿报纸,回到教室时,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 讨论: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 让学生设想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 3.交流,评议(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好)。 情境二:

12、(1)课件演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交流,评议(分析哪些情绪表现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情绪表现是不合理的。) 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给李萌开个药方。 活动二:诊断烦恼 走出烦恼 (1)请同学们来当当医生,为李萌开个“药方”。 诊断书 李萌想_,所以她很生气。 药 方 如果李萌这样想_,就不会生气了。 (2)评选最佳药方。 3给自己的烦恼开一剂良方 (1)学生思考并写下来。 (2)交流。 4总结别烦恼的方法。

13、A 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克服,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写出自我反思。 B有些烦恼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却无法回避,我们该怎么做?大家一起想办法。 小结: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些走出烦恼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烦恼少一点,快乐多一点。 第三课时多对生活笑一笑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朝你笑;你对它哭,它也朝你哭。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 活动三:多对生活笑一笑 1.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 (1)师讲述故事:有两个年轻人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一条腿。面对灾难,甲青年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时常摔东西来发泄,认为世界那么不公,要和他过不去;而乙青年则很高

14、兴,他说:“还好,我还留住一条腿,我可以用它快乐地走完下半辈子。” (2)同学们,面对同一种情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呢?谈谈你的看法。 (3)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呢? 2如果你也遇到了挫折,你会怎样去面对呢?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3.结合教材12页“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想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对同样一种情况,两个人的想法却不一样,哪种想法会使人不快,哪种想法可以使人感到快乐些? 4.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结合教材13页的几幅图,让学生讨论,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觉得怎样想、怎样做才会使自己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

15、或以愉快的心情去做一件枯燥的事? 5.说说你怎样做到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 小结:在我们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有两种方法来对待生活给予我们的考验:一是悲观的态度,二是乐观的态度。如果你真的是选择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在你以后的生活日子里只能有失败、挫折、困难来陪伴着你,你的心田就会阴暗多雨,天天都必须承受着忧郁、痛苦的折磨,同时你的健康也因此付出无谓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你生活的日子里每天都有着成功、欢笑、自信陪伴着,于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每天都伴随着你,还能伴你成功地走在铺满鲜花的舞台。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笑对生活、笑对人生,做一个快乐的天使。 第三课 尝尝

16、苦滋味 教材分析: 尝尝苦滋味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的第3课。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学会用一中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成为生活的创造者。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及挫折等,明确坚强的意志、信念和行为,是克服困难、超越逆境的一个关键,争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学情分析: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挫折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挫折对于人的进步与成长的积极价值;“不同的态度 不同的结果”则是让学生发现人的意志品质在面对挫折时的重要作用;“磨练毅力”是在前边学习的基础上,鼓

17、励学生从小事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愿意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滋味组成的,挫折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同时它们也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 2.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 教学理念: 让学生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它们,挫折与失败将成为人生的财富、进步的阶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课前,让大家访问、调查一位身边的大人,可以是

18、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边的人,了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苦和挫折,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现在将调查报告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 我爸爸小时侯上学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回到家还要干活。爸爸说,小时候多吃一些苦,长大了遇到困难就不会退缩了。 我妈妈刚考上大学时,面对班上那些大城市来的见多识广的同学,觉得自己是那么孤陋寡闻,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种危机感,于是妈妈开始制订计划,发愤学习,不断激励自己努力赶上去。这个过程培养了我永不服输的品质。现在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我也能勇于面对。 师:从采访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听了大人们成长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困难是可以超越的,

19、看你怎么对待。 . 小结:舒适美满、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身处逆境的时候,人生就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当面对挫折和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挫折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 1让我们来读一读一则真实的故事,美国一名演员的成长经历。出示教材: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由发言,失败带给我们什么。 2 你遇到过什么挫折和失败,遇到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我们需要的是反省自己的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试着把下面的内容填出来,你就会知道失败是什么样子了,再想像你

20、收获了什么? 填表: 我所经历的一次失败和挫折 造成失败的原因 从挫折和失败中得到启示和教训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失败也是成长所需要的,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让失变为拥有,这样才能从失败中有所收获,失败才能真正的变成财富。 第二课时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同的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各有利弊,不幸的生活确实会使我们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但同时也会使我们对生活有更多的体验. 出示教材上的案例,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材料。说说你们的体会,让我们来读读霍金的故事,说说你的体会。 小结:面对疾病、困苦、挫折,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去面对,乐观的去面对,迸发出了他们的人生光彩。 二、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1看故事

21、,思考。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面对逆境,我们有关选者哪种态度? 2让学生讨论故事所表达的寓意。并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面对困难和挫折,哪种行为表现像胡萝卜?哪种行为表现像鸡蛋?哪种行为表现像咖啡粉?。 小结:沸水就象我们生活中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有不同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只有不怕挫折的人,挫折才会变成我们前进的阶梯。 三、小小故事会 大家把收集来的名人的故事进行交流 小结:这是成就辉煌的人,看看他们走过的路,都有一连串的坎坷和挫折,说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 四、磨炼毅力 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而毅力

22、是可以磨炼出来的。 1 测测我的意志力 结合教材第22页的问题,参考“资料库”中的意志品质小测试,让学生测试自己的意志力。 当遇到下面的情况,我通常怎么对待? 锻炼身体,炼了一半,感到很累,我会 自己想做成一件事,可是总是做不好,我会 每次定了计划或作出承诺,我会 学习中遇到难题,我会 2 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 结合对苏格拉底故事的讨论,让学生思考自己怎样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培养自己的毅力。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小计划。 3 设想一下,要完成自己的这份计划会遇到哪些困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 4 我的座右铭。找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 小结:坚强的意

23、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练起。毅力不是口头承诺,是一种践行,他的伟大不仅会成就一个人而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 教材内容:1吃穿住话古今人教版新教材 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第二单元 第1课 (需两个课时) 教材分析: 吃穿住话古今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1课。主要由生活中的“吃”切入、火联和拓展到农业生产以及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饮食文化这三个方面。 学情分析: 重在了解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祖先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基本认识。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看今天话明天想明天,看中国想世界,不要就史实谈史实,

24、让学生陷在对历史史实的求索中。而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看到发展,看到人在其中的作用,学会比较与联系地看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 教学理念: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生成民族的归属感

25、、自豪感、使命感,至于用哪方面的史料说明问题,更多地是从方法层面予以考虑,甚至于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去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吃穿住话古今 第一课时 走进远古时代 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缘故的故事,全班交流 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 他们生活中会

26、有哪些苦难和危险 生:汇报自己的资料。 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补从野蛮走向文明。 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 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 1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 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 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

27、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3出示小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 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二课时古人的歌谣 1出示课前收集的农谚。 调查表 天气的农谚 节气的农谚 自然的农谚 其他 2学生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从中感受 劳动人民的智慧。 3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再设想一下,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中华食文化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的食文化P31P32。 1. 你们了解了什么?除了书上的介绍,

28、你还知道什么? 2. 全班齐读奇妙的筷子,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 3. 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 4. 刚才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牛排,那它们属于西餐。对,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们比较一下,中、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P33除书上的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 5. 小结:这两课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以食这一话题,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及对现代的影响,除了食文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次感受这些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第二课 吃穿住话古今 第一课时:从服饰话古今 一、课时目标: 本课目标: 1、了解我国服

29、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课时划分:二课时 二、教学流程: 活动一:引入学习 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看,认识照片上的人吗?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 服饰与职业的关系。 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 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 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

30、和什么有关呢?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活动二 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 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 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 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 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4、 师: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

31、小结: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 5、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 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活动三: 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 一、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 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

32、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 师: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 5、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 小结: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 7、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后,知道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 小结:古代的商人将

33、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 7、我们再来欣赏欣赏,用丝绸做的服饰。 8、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9、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 二、出示黄道婆的图片。 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知道了种植棉花。这幅图反映了宋代人织布制衣的生活。同学们,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讲一讲黄道婆的故

34、事。 2、谁能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3、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 小结:对,黄道婆是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贡献的人,正因为黄道婆传播和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才穿上了价廉物美的棉布。 三、出示唐朝的武士服、百姓服、宰相服、皇帝服 1、接下来,请看一看,猜一猜:这几套唐朝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 2、同学们,你们看,皇帝穿龙袍,武士穿战袍,宰相穿官服等,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那时候服饰与什么有关? 3、小结:同学们,远古时候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是用来遮羞、暖体的,而现在这些服饰已经成为不同身份地位的标志。我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

35、也在不断地发展。 四、出示唐服和服。 1、这是我们唐朝的服饰。 2、这是什么服饰? 3、同学们感觉日本和服与唐朝服饰有相似的地方吗?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国家,两套服饰为什么那么相似? 小结:和服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成了日本的国服。唐代服饰不仅对日本,还对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到今天,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仍然把唐朝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深远。 五、 出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1、同学们知道这套服饰的名称吗? 2、在很多中国人还在穿长袍马褂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却普遍穿着这样的服装,我们称之为西装。后来,有人吸取了西装的优点,设计出了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后,很快受到我国许多男士的

36、喜爱,并将它看作是中国的民族服装。 3、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你知道了什么?请同桌的议一议。 4、小结: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我们知道我国的服饰不但影响了国外,同时还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 六、当代社会的发展与服饰的繁荣 1、 问:我们再看一组图,这是我们当代人穿的一些服饰,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些是从我们祖先那里沿袭下来的,哪些是从外国学来的? 2、当代服饰样式繁多,当代服饰又是用什么面料做的呢?同学们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穿的衣服,还可根据自己平时知道的说一说,现在的服饰用了一些什么面料做的? 小结:我们现在服饰的面料可以说不计其数,不但有传统的棉、麻、丝绸等面料,还有化纤、羊毛、莱卡、腈纶等等,

37、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服饰的面料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未来的服饰面料还会更加丰富多彩。 4、同学们,从古到今,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打开了通向世界服装业的大门,人们的着装令人眼花缭乱。让我们来看一看同伴们那些多姿多彩的服饰。 小结: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代服饰的繁荣景象,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先进。 六、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研究服饰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同时,今天我们也初步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吃穿住话古今 季节气候 职业身份 人类进步 服饰 经济水平 社

38、会发展 生产技术 第三课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 教材内容:3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人教版新教材 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第二单元 第三课 (需三个课时) 教材分析: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3课。主要是从各种不同时代的“器物”中,透视中国特有的历史与文化,透视中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旨在引导学生由欣赏器物到探究器物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比如,教材P45从不同角度选择的陶瓶、猪纹钵和骆驼载乐俑,就是让学生通过这些器物,想象和领悟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情景。如,陶瓶,一件古人汲水的器物,反映了古人对力学的巧妙运用,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猪纹钵,反映了当时人们

39、开始饲养家猪,尽管猪纹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唐代的骆驼载乐俑,则反映了唐人与胡人的交往情况。骆驼和琵琶都是胡人典型的陆上交通工具和乐器。 学情分析: 在“文化的使者瓷器”这一话题中,教材首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瓷器。然后,由此追溯瓷器的文化渊源,感受中国的瓷器文化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影响力。而“灿烂的青铜文化”,也是借助各种器物:利簋、编钟、越王剑、铜铲、铜鼎等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由此可见,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2. 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 教学理念:

40、 由陶器,我们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人类创造性的发明,从“陶”中透视中国人的创造;由瓷器,我们引导学生尝试欣赏瓷器的美,透过瓷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交流;青铜,这是一个远离现代儿童的概念,但中国曾有过灿烂的青铜文化时代,有着在当时世界一流的冶炼技术。因此,我们介绍青铜器,旨在引导学生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情况。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人类的创造性发明陶器 1. 出示一陶器:陶器在今天看来,既简单又普通,可是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出

41、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怎样创造出陶器的?P44 2. 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说明了什么? 3. 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个不同时期具有典型特点的陶器P45。猜猜这些陶器是做什么用的?唐代的骆驼载乐俑:骆驼是唐代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胡乐器是唐代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最典型的胡乐器是琵琶,是当年盛行的写作照。 4. 除了陶器,中国的瓷器也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 5. P46比较一下瓷器与陶器有什么不同?。各个时期的瓷器又有哪些不同? 6. 你们知道吗?享有“瓷都”之称的就是我们江西省景德镇,你们对景德镇有哪些了解呢?课前大家已搜集了有关资料,小组分享。 7. 小

42、结:这节课,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推测陶器的来历,陶与瓷的区别来了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文化的使者瓷器 1 小组汇报 . 把自己找到的陶瓷列出来,说说它的材料、用途。 . 没带实物的可用调查、文字、照片的形式讲述。 2 全班汇报 要求:不管以什么方式展示,必须说明其方法、途径、以及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归类。 3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陶瓷器现在依然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制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同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还创造了青铜,什么是青铜?到底是怎样的呢?P50

43、P51 2. 你们在哪儿看到青铜器?老师简介青铜的制作情况,教参P62 3. 看书上的“利益”你发现了什么? 4. 从其他青铜上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你们从这些青铜上找出历史故事吗?学生小组交流。 第三课时灿烂的青铜文化 1 小组汇报 . 把自己找到的陶瓷列出来,说说它的材料、用途。 . 没带实物的可用调查、文字、照片的形式讲述。 2 全班汇报 要求:不管以什么方式展示,必须说明其方法、途径、以及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归类。 4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陶瓷器现在依然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制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同时,在长期

44、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还创造了青铜,什么是青铜?到底是怎样的呢?P50P51 2. 你们在哪儿看到青铜器?老师简介青铜的制作情况,教参P62 3. 看书上的“利益”你发现了什么? 4. 从其他青铜上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你们从这些青铜上找出历史故事吗?学生小组交流。 5. 小结:谈收获。 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 教材内容:4汉字和书的故事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第二单元 第4课 (需两个课时) 教材分析: 汉字和书的故事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4课。旨在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探寻和研究汉字的起源和特点,体验和感受祖先的智慧,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在许多学生眼中,“汉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符号,会写、会用足矣!学生对汉字缺乏整体的了解。因此,本课没计立足于高远和开阔的背景,从历史和审美的纬度设汁猜想、探寻、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适度探源”“解读奥秘”中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