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24988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某镇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某镇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某镇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某镇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镇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灵石第三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资质:乙级 证书编号:工咨乙10420060059二0一0年四月审 定:刘存亮(高级工程师)审 核: 张世昌(高级工程师)技 术 负 责:张连升(高级工程师)项 目 负 责:郭启东(工 程 师)编 制 人 员:刘 玲(咨 询 师) 张 磊(咨 询 师)孙秋明 (工 程 师) 目录1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可行性研究范围- 3 -1.3项目概况- 4 -1.4结论与建议- 6 -2项目投资环境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8 -2.1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8 -2.2全县教育事业现状与发展规划- 8

2、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4 -3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条件分析- 18 -3.1建设规模的确定- 18 -3.2 建设条件- 19 -4建筑方案- 19 -4.1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4.2 总体规划方案- 21 -4.3 建筑设计- 22 -4.4 结构设计方案- 26 -4.5 给排水设计方案- 28 -4.6 暖通设计方案- 30 -4.7 电气设计方案- 32 -5节能节水措施- 34 -5. 1 节能措施- 34 -5.2 节水措施- 35 -6环境影响评价- 36 -6.1 设计依据- 36 -6.2 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36 -6.3项目位

3、置环境现状- 37 -6.4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37 -6.5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37 -6.6 项目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39 -7安全及消防- 40 -7.1安全措施- 40 -7.2消防- 41 -8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43 -8.1 施工组织机构- 43 -8.2 施工期人力资源配置- 43 -9项目实施进度- 45 -9.1工程实施进度安排- 45 -9.2工程实施进度表- 45 -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7 -10.1估算范围- 47 -10.2 估算依据- 47 -10.3估算结果- 47 -10.4资金筹措- 47 -11 招标投标管理- 49 -1

4、2结论与建议- 50 -12.1 结论- 50 -12.2 建议- 51 -附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组织机构代码证3、灵石三小学新建教学楼可行性研究报告请求批复的申请4、建设工程申请表5、中小学校舍工程抗震安全鉴定报告6、灵石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附图:灵石三小学及周边建筑平面图 灵石三小学教学楼规划与方案设计 1总论1.1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灵石三小教学楼新建工程1.1.2 项目建设单位:灵石小学1.1.3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4 单位法人:田应松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

5、109-2008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34号)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细则(教财200914号)山西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扩建与加固技术导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版)山西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3年)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2009年)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1.6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灵石三小学建于1984年,校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天石大厦,现有学生1800人,六轨制,教师98人,无寄宿条件,学生服务范围包括城东区和小河北区,服务半经1.5km。1998年因生源过足,容量太小,进行了加层改造。学校总占地面积877

6、5m2(约合13.16亩),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12565m2。拟建项目建成后,在校学生容量1800人。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现有的校舍用房均属危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灵石三小学始建于1984年,校舍属弧形结构。受当时建设条件限制,建设标准偏低,由于缺乏维修养护资金,多数房屋多处出现墙体裂缝、墙皮脱落、地基下沉,屋面破损,遇雨雪天气大面积漏水,学校不得不停课放假,更重要的是抗震能力差,对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2009年,经晋中兴业土木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技术人员鉴定:该校教学楼多项存在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评定为不满足抗震要求,建议拆除重

7、建。鉴定文号:晋中 灵石(2009)抗鉴07601号、晋中 灵石(2009)抗鉴07602号、晋中 灵石(2009)抗鉴07603号。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地运用到课堂中来,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多媒体电脑、电视、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参与改变了“一支笔一本书”传统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形声效果,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许多教学内容得以精减,许多繁琐的讲解得以省略,既减轻了教师的繁重劳动,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8、。然而,由于灵石三小学建校较早,条件较差,房屋简陋,导致计算机教室、科学教室、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室、图书室及体育活动室等各类专用教室无法设置,远远落后于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尽快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确保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根据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34号)、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细则(教财200914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0871号)的要求,和灵石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灵政发 201019号)的文件精神,彻底消除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对现有危房全部拆除重建是非常必要的。根据灵石三小学规划

9、和学校布局情况,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考虑,在三小学新建教学楼,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以满足该校生源增多的需要。该项目实施后,可彻底消除目前存在的校舍安全隐患,大大改善校园的整体环境,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彻底改善灵石三小学的整体面貌,解决灵石乡各村教育资源分散、教学质量不高的矛盾,满足灵石三小学未来适龄学生的求学需要。1.2可行性研究范围 对项目的投资环境、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对项目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对建设项目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等方面提出实

10、施方案; 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投资估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确定的规划方案制定工程实施进度及招投标方案。1.3项目概况1.3.1项目拟建地点根据灵石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学校网点布局和中小学校址选择的有关标准要求,确定本次建设项目地点位于灵石三小学原址。项目区东侧紧临王家圪塔居民区,西侧是教育局宿舍,南侧小河北街,北侧是工商局宿舍。校园周边没有污染及污染源,没有嘈杂的闹市和娱乐场所。区域空气清新,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交通便利、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地势较高,适合办学校。新教学楼建成后,拆除原小学旧房。1.3.2项目建设规模拟建灵石三小学教学楼规模为6轨36班,

11、在校学生1800人;占地面积8775m2,总建筑面积9071.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285.0 m2;地下建筑面积1786.0m2;教学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高16.9m,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附属工程:上下水管道、供暖管道、供电、消防设施等。1.3.3 建设工期根据项目规划情况,确定项目拟建设期为8个月,即从2010年4月1日开始,至2010年11月30日全部竣工。1.3.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673.8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1408.1万元,其它费用141.7万元,基本预备费124万元。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673.8万元,其中:由各级财政拨款解决1016万元,自筹65

12、7.8万元。1.3.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表1-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学校现状1学校总占地面积m28609.97约合12.9亩2建筑面积m2125653场地硬化面积m2新建项目1总建筑面积m290711.1地上建筑面积m272851.2地下建筑面积m217862主要技术指标2.1建筑容积率0.832.2建筑密度24.52.3生均建筑面积m25.043估算总投资万元1673.83.1工程直接费万元1408.13.2其他费用万元141.73.3基本预备费万元1241.4结论与建议1.4.1结论本危改工程项目适应灵石三小学发展的需求,为全乡学生提

13、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本项目工程规划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不需要新增土地。本工程属国家危改工程,大部资金由中央、省、市、县财政提供,建设资金有保障。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导向,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全县优化教学布局,建设品牌教育基地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项目实施后将使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教学设备得到良好的充实,可改善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教学需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培养下一代接班人起到积极的作用。各类建筑指标设计合理,建筑物结构技术可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1.4.2建议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使该项目

14、尽快得以审批。应选拔优良的施工队伍和高度负责的监理人员,对工程的建设和监理負责。2项目投资环境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1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灵石县地理位置:东经11177,北纬3632。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晋中市的“南大门”,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全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辖6乡6镇、3个城区管委会、291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5.1万。灵石属山岭重丘区,山地丘陵面积占90%以上。县城地处汾河峡谷,依静升河、汾河呈“丁”字型延伸拓展,县城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县内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与城乡公路网互联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路网。近年来,灵

15、石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和前期发展形成的产业规模、开放引进等比较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成为山西省25个经济扩权试点县之一,位列中部百强县(市)第61位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44位,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农业稳定发展。灵石县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现有耕地面积42万亩,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谷子、豆类及各种小杂粮,粮食总产量在5000万公斤左右。干果经济林和特色养殖发展迅速,全县共栽植核桃经济林17万亩,2008年核桃产量350万公斤;新发展天和农牧10万头生猪、福苑10万只蛋鸡和东龙牧业千头肉牛等养殖企业,经济林和

16、特色养殖已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两大骨干产业。 自然资源丰富。灵石素有“矿藏之乡”美称,目前探明的矿物有煤、石膏、硫铁矿等32种稀有金属和非金属,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为最,储量大、分布广、品质好、易开采。全县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71.3%,地质储量91亿吨,其中:肥煤59亿吨、焦煤14亿吨、瘦煤13亿吨、气煤5亿吨。石膏储量17.2亿吨,纯度达到95%以上,是华北地区第二大石膏矿床。硫铁矿储量2亿吨,是全国煤系硫铁矿的主产基地之一。交通区位优越。灵石县东与沁源县隔山相望,西和交口县毗连,南以霍州市、汾西县为邻,北同孝义市、介休市接壤,距省会太原仅150km、首都北京725km,素有“

17、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三晋南北大动脉南同蒲铁路复线纵贯全境,为省内设车站最多的县。全县已建成及在建铁路货用专用线共26个,发运能力3790万吨。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62km,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县域,与城乡公路网互联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路网。全县公路密度达到113.9km/百km2,全省领先。以“四城联创”为载体,扎实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区新增绿地面积50.3万m2,绿化覆盖率比上年提升10.4个百分点,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验收。基础设施完善。京太西通讯光缆干线和220kv、110千伏两条输变电干线穿境而过,建有110kv变电站3个,35kv变电站 5个,全县供电负荷

18、5万kw。村村通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和通邮率达到100%。城区基础设施齐全,“三纵七横”的交通循环路网框架形成,集中供热和供气覆盖率达到80%,金融机构、商业网点、星级宾馆、广播电视、通讯网络一应俱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完全适应大开放的需要。产业基础雄厚。以产业优化升级、企业集群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为发展方向,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力实施大项目、大企业战略,已初步形成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体系,列入山西省重点发展的八大焦化基地和五大甲醇联产中心,工业经济占全县国民经济比重的80。煤炭行业通过资源整合,煤矿从216对减少为90对,原煤生产能力1803万吨/

19、年;洗煤行业现有企业223户,60万吨以上36户,精煤生产能力8896万吨/年;焦炭行业6大机焦企业形成焦炭生产能力420万吨;煤化工行业的中煤九鑫30万吨甲醇、九鑫30万吨煤焦油和聚源10万吨甲醇等项目开始筹备建设;建材行业的晋投夏工68万吨水泥项目为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投产;冶金行业现有6户碳素企业,阴极碳块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晋阳碳素是全国最大的铝用阴极碳块生产企业,销售份额占全国的1/5。电力行业现有企业6户,电力装机容量12.85万KW。到2011年,全县将形成2300万吨原煤,1500万吨精煤、600万吨焦炭、10万吨碳素、50万吨甲醇、30万吨焦油加工120万吨水泥以及50万KW

20、电力装机容量的生产能力。旅游资源众多。灵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景优美。静升镇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并位列榜首;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家4A级景区王家大院,以其独特的三雕艺术和恢宏的气势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千年古刹资寿寺以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蜚声海内外;“灵石”,为全国第二大铁陨石。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静升历史文化名镇、王家大院为龙头,集建筑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人文名胜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旅游经济带;灵石县南关镇的石膏山被誉为“绿色明珠”,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开发的游览面积约6平方公里。这里,奇

21、峰叠翠,高入云表,风景奇特。每当春末或初冬,山下已是春雨沙沙,或秋雨绵绵,山上依然是白雪皑皑,蔚为奇观。在2009,由张纪中导演的新西游记中在石膏山采景。投资环境宽松。灵石县大力倡导“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必须一流”的理念,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对来灵投资的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提供保姆式服务,对项目所涉及的税收、土地、规费、配套服务实行全面优惠,提供全程、完善、优质、高效服务,着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乐商”的投资软环境,使企业能集中精力创业。目前,中央大型企业中煤能源集团、保利集团,世界铝业三大巨头之一的俄铝集团,世界知名的电力企业日本电源开发株式会社,全国知名

22、民营企业横店集团、银亿集团等30余户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已经在灵石稳定投资,达成引资意向150亿元,落实资金30亿元,成为灵石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0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完成29.12亿元,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0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7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79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44元,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222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

23、控制在15096吨。“十一五”期间,灵石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率先发展主题,全面实施“开放引进、民营赶超、项目带动、环境保障”四大战略,突出抓好“工业新型化、规模化、循环化”和“城镇集群化”两个重点,采取“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三项措施,加快建设,加速发展,努力构建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新灵石,把灵石建设成为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2 全县教育事业现状及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全县共投入义务教育资金0.6亿元,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县小学阶段入学率达到98.9,巩固率达到98.5,按时毕业率100,小学实现了“0”

24、缀学,初中缀学率控制在2以内。普通高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提高到51,职业中学招生人数达到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的50,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9年左右。 “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建成教育强县。继续调整中小学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该项目的实施将学校基础建设和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均衡发展将起到积

25、极的推进作用。2008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强化教育经费保障,把小学、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329元和530元,继续实行高中阶段教育“一免一补”政策;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整体推进“六大创建”活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灵石二中等5所学校,维修一小学等3所小学校舍;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与该县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技能人才;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充分满足城乡学生就学之需。着力巩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提高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争取“十一五”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

26、育招生规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本土化、智能型人才。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拓宽教育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是县委、县政府落实党和国家教育优先发展的得力措施。灵石县委、县政府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民生问题上为全县人民办好十件实事,首先就是新建、维修和改造中小学校舍3.7万m2。把中小学危房改造当作突出问题来抓。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

27、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都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做出贡献。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灵石三小学教学楼新建项目正是县委、县政府贯彻纲要精神,根据灵石县教育资源发展需要,合理调整和整合城

28、市教育资源而采取的有力措施,势在必行。 是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行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4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从今年起,用3年半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7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址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其他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其它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危房

29、、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校舍,消除安全隐患。校舍建设关乎师生生命安全,关乎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历来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进一步提高山西省校舍安全水平,防患于未然,省政府责成省教育厅、财政厅在认真调研基础上,拟定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0871号),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山西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筹措14亿元资金,对全省中小学校的危房进行维修改造,基本消除2008年底前存在的危房,对2008年及以后新建和改扩建的中小学校舍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进行建设。该项目的实施,正是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

30、公厅关于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 是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确保全体师生身心健康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加之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明显强烈,而学校现有的房屋出现墙体裂缝、墙皮脱落、屋顶塌陷等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遇到恶劣天气,学校不得不停课放假,校舍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2009年该校教学楼经鉴定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建议拆除重建。为尽快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确保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决定对现有危房全部拆除重建,十分必要。该项目实施后,可彻底消除目前存在的

31、校舍安全隐患,大大改善校园的整体环境,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2.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基本国策,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优惠条件支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灵石三小学新建项目的有关事宜,明确要求相关部门,落实和解决好学校建设基础设施的配套问题,并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建设资金。 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当地居民的要求和愿望,学校建设的生源充足,且当地居民非常支持。3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条件分析3.1建设规模的确定3.1.1 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规定:农村普通完全小学教学及

32、教学辅助用房包括普通教室(含机动教室)、音乐教室、音乐准备室、美术教室(艺术教室)、美术准备室、科学教室、科学准备室、计算机教室、计算机准备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准备室(电教器材)、远程教育教室、图书室、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办公用房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少先队部室、传达室宿舍。 灵石三小学服务范围的人口数量与适龄儿童状况。3.1.2 学校规模和班额人数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生源不断增加,预计5年内在校学生1800人,确定新建教学楼后的灵石三小学校规模为6轨36个班。3.1.3 校舍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根据上述标准,参考24班规模

33、,校舍建筑面积规划指标,生均面积6.54 m2,推算建筑面积为11772 m2;校舍建筑面积基本指标,生均面积5.66 m2,推算建筑面积为10188 m2;结合现有校舍的分布状况并考虑到资金筹措力度,确定本期工程建设内容为:建筑规模为总建筑面积9071.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285.0 m2;地下建筑面积1786.0m2;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附属工程:上下水管道、供暖管道、供电、消防设施等。3.2 建设条件3.2.1 周边环境分析项目区校园周边不邻村民建筑,没有污染及污染源,没有嘈杂的闹市和娱乐场所。东侧紧临王家圪塔居民区,西侧是教育局宿舍,南侧小河北街,北侧是

34、工商局宿舍。周边没有工矿企业,亦没有发现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区域交通方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环境较好。3.2.2 公共设施条件该项目系在原校园内建设,建成后学校的水电暖可从以下方面解决:用水有县城供水系统的自来水;用电可以直接接到县城电网;供暖采用县城集中供热,排水可以直接排至县城排水管里,不存在环境污染;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均已全部建设到位,就近接用即可。3.2.3气象条件灵石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一月零下6,7月24,日照2858.3小时,降水量650mm,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40天左右。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霜冻、冰雹和大风,

35、风速2.5m/s。3.2.4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属于黄土丘陵地貌,地形南高北低,最大高差5.49m。 根据勘察揭露地表以下20m范围内地基土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与第四系上更新统(Q3)冲积层,地基承载力在120200KPa之间。 地下水埋深在8.513.5m之间,地下水的类型为空隙潜水。 场地环境类别为类,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存在液化现象。 灵石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 标准冻结深度为1.0m。3.2.5 施工条件新建教学楼工程地点位于原校址北部,施工材料、设备等运输可从学校西面大门出入,师生出入可改道东面大门

36、;施工期间原教学楼可进行正常教学。但场地周边附近校舍和居民区聚集,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和粉尘将会给学生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搞好施工设计,科学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学校及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4建筑方案4.1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4.1.1指导思想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根据建设需要,本着满足使用要求、保证使用安全、技术装备适度超前,投资合理,追求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原则;遵循塑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营造求知、上进的学习氛围;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建筑布局全理,符合可持续发展,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建筑和环境应综合考虑节

37、能、防火、抗震等安全措施。4.1.2设计原则:特殊性:学校建筑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它所包含的文化特征尤为重要。建筑形态要与现有建筑相协调,相适应,更要体现一种建筑的传承,同时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区域性: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社会环境。利用凸现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要坚持“适用、经济、先进、美观”和功能齐全的原则。原则性: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我国建筑设计应遵循的“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同时还应考虑北方建筑的特点,考虑阳光,冬季风向等自然因素4.2 总体规划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8775m2(约13.15亩),拟建教学楼位于

38、原校址北部,楼前为操场。教学楼长93.7m、宽19.2m,南北朝向;操场布置有圆弧跑道和三副蓝架;大门朝南,两边绿化。4.3 建筑设计4.3.1 设计依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规范(GB5022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设单位提供基础资料4.3.2 教学楼平面布置本次新建小学教学楼为双面

39、楼、东西长93.7m,南北宽19.2m含走廊宽3m,建筑面积9071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285.0 m2;地下建筑面积1786.0m2。地下一层主要布置有水泵房、低压配电室、书房、库房、体育器材室、体育办公室、舞蹈教室、供应室等;一层布置有政教处、一年级语文办、数学办、阅览室、广播室和消防控制室、普通教室等;二层布置有:英语教研室、二、三、四、五年级语文办、数学办和普通教室;三层布置有财务室、六年级语文办、数具库、教导处、校长室、总务室、副校长室、普通教室;四层布置有小会议室、多功能教室、音乐室、准备室、语音教室、美术教室、电子备课室、休息室、办公室、音乐教室、自然教室、计算机教室等;另

40、外,每层两头均布置有卫生间和楼梯间,中部为主楼梯。详见灵石第三小学教学楼规划与方案设计图。4.3.3 建筑立面拟建三小学教学楼设计为地上四层,13层层高为3.60m,4层层高为4m,室内外高差为1.20m,建筑总高16.9m;建筑色彩要适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小学的建筑色彩应是鲜明、欢快、活泼,且避免采用可能产生污染的建筑材料。本次各建筑物的建筑色彩选用山西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扩建与加固技术导则中的色1,色彩类型为桔红色系+白色;主基色为砖红色、红色;辅助色为白色、 亮灰色;点缀色为黄色、绿色、蓝色等。4.3.4 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本次新建的小学教学楼

41、、耐火等级地上建筑为二级、地下建筑 为一级。 4.3.5 装修材料 地面普通教室和各种专用教室、门厅、走道、楼梯,均应采用防尘易清洁、耐磨的楼地面。多功能教室、体育活动室等应采用软性(如木地板等)楼地面。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教室等需要埋设管线的部位,楼地面的做法要有利于管线维修。计算机教室地面还宜采用能导出静电的材料。厕所等用房应做防滑易清洁的楼地面,应有可靠的防水和排水设施。 墙面内墙均采用白色仿瓷涂料。外墙采用高档防水涂料,一层窗台下外墙面可采用面砖装饰。 天棚室内天棚均采用白色仿瓷涂料,盥洗间考虑采用铝扣板。 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门窗开启后不得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

42、利与安全。教学用房的门窗要有利采光通风。普通教室、各种专用教室和部分公共教学用房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教室安全出入口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 mm,多功能教室、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均不宜设置门槛。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位于楼梯平台处的采光窗,窗下墙高度小于1100mm的应设安全护栏。 屋面屋面为不上人屋面,平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三道。4.3.6 室内环境 采光。应保证教室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教学用房宜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

43、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主要采光窗窗台高度宜为900mm。教学及办公用房的采光玻地比(窗户的透光面积与室内楼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并应防止眩光。 照明。教学用房应采用配用保护角灯罩的荧光灯具,不得用裸灯。教学用房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照度均匀度的要求,达到规定的照度标准。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不应低于1700mm。教学用的照明要能够分楼、分层、分部位控制。各类用房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表4-1的规定。 教学楼应设置适应教学现代化的电器插座和分楼、分层或分部位控制的广播线路。 通风换气。教学、办公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必须保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教学用房应有换气设施,确保

44、室内空气中CO2的浓度低于1.5,应采用开窗与开启小气窗相结合的方式换气。各类用房平均照度表 表4-1用房名称 平均照度 (LX) 规定照度的平面照度均匀度 普通教室、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科技活动室、办公室 150 桌 面 不低于0.7 教室的方黑板 200 黑板垂直面 不低于0.7 计算机教室、图书馆(室)阅览室 200 桌 面 体育活动室 100 地 面 厕所、走道、楼梯间 20 地 面 室内温度。必须保持教学用房有适宜的室内温度。本项目设计采用热水供暖系统,夏天应设置降温设施。4.3.7 主要用房固定设施配置 普通教室室内前部应设置书写板、电视机架、投影幕挂购、讲台;后墙宜设置展示板;

45、适当位置宜设置清洁柜、贮物柜和音箱等。4.4 结构设计方案4.4.1 主要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4.4.2 基本参数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 基本风压:Wo=0.3KN/m2 基本雪压:So=0.2KN/m2 由于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甲、乙类建筑,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设计。确定本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冻土深度:0.8m4.4.3活荷载取值 教室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教学楼内楼道、门厅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 5KNm2 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4.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