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5213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8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泵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泵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泵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泵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泵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可研报告目录第一章 中国泵车行业概述1一、产品概述1二、泵车行业特性分析1三、泵车行业产业链分析1四、泵车行业生命周期分析2五、泵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第二章 中国泵车行业环境分析3一、宏观经济环境31工业增速总体较快,企业效益大幅提高32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产量基本持平4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44市场销售较快增长,热点商品持续旺销5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温和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较大76对外贸易恢复较快,贸易顺差明显减少87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消费支出增势平稳88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位回落,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量减少89行业经济运

2、行中仍然存在的主要困难91) 行业出口形势仍将比较严峻92) 行业经济转型难度很大103) 企业未来组织生产的难度加大10二、国际贸易环境10三、宏观政策环境12四、泵车行业政策环境121混凝土泵车标准122散装水泥管理办法133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13五、泵车行业技术环境13第三章 全球泵车行业发展分析14一、2005-2009年全球泵车行业发展概况14二、全球泵车行业供需分析141主要供给国家及地区141)韩国142)中国142主要需求国家及地区151)美国152)墨西哥15三、全球泵车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5四、全球泵车行业发展趋势15第四章 中国泵车行业产销分析1

3、7一、2008-2009年中国泵车行业生产分析171生产总量分析172子行业生产分析173区域生产分析17二、2008-2009年中国泵车行业销售分析181销售总量分析182区域销售分析183产销率分析18三、行业供需平衡分析191泵车行业供需平衡现状192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泵车行业供需平衡的影响193泵车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19第五章 中国泵车行业市场分析20一、中国泵车市场总体运行状况分析20二、市场规模分析2012008-2009年泵车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202泵车行业市场饱和度203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泵车行业市场规模的影响20三、市场结构分析21四、市场特点分析211用户需求变化212技术变

4、革与行业革新对泵车行业的影响213差异化分析22五、泵车市场趋势预测22第六章 中国泵车行业营销渠道分析23一、中国泵车行业营销渠道现状231我国泵车营销渠道发展的主要阶段232营销渠道形式及对比233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23二、影响泵车行业营销渠道的因素231用户232产品243行业内竞争24三、泵车行业营销渠道的改进与建设241大力加强营销渠道科学规划242大胆创新渠道建设思路243不断完善经销商渠道管理24第七章 泵车行业竞争分析26一、行业集中度分析26二、行业竞争格局26三、泵车行业竞争关键因素26第八章 中国泵车行业细分市场分析27一、细分市场构成27二、细分市场规模及占比分析28

5、三、细分市场发展趋势28四、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泵车行业细分市场的影响28第九章 泵车行业重点企业分析29一、三一重工291企业简介292产品介绍293市场营销324财务分析33二、中联重科341企业简介342产品介绍363市场营销374财务分析40三、辽宁海诺411企业简介412产品介绍423市场营销444财务分析45四、安徽星马461企业简介462产品介绍473竞争优势474财务分析48五、上海普斯迈斯特501企业简介502产品介绍503财务分析50六、徐工集团511企业简介512技术创新523产品介绍524财务分析52七、山东鸿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531企业简介532产品介绍543财务分析56

6、八、鸿得利571企业简介572产品介绍583财务分析59第十章 2010年-2015年中国泵车市场前景预测61一、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61二、竞争格局发展预测61三、渠道发展前景预测61四、行业进出口前景预测61五、2010年-2015年总体市场前景预测62附图图12005-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3图22008-2010年工业增加值及构成累计变化4图32008-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变化5图42009-2010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变化5图52008-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6图62008-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走势变化6图72009-

7、2010年CPI、PPI运行趋势7图82008-2010年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变化7图92009-2010年月度进出口同比增长变化8图102008-2010年M2、M1增速变化8图112008-2010年月度新增贷款变化9图122005-200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1图132006-2009年中国泵车行业产量及增长情况17图142006-2009年中国泵车行业销量及增长情况18图152006-2009年我国泵车产销率18图16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业务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33图17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业务毛利率情况34图182005-2009年中联重科凝土机械业务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40图192005-200

8、9年中联重科凝土机械业务毛利率情况40图202006-2009年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41图212006-2009年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41图22海诺集团销售网络44图232005-2008年辽宁海诺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45图242005-2008年辽宁海诺毛利率情况45图252006-2009年安徽星马混凝土泵车业务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48图262006-2009年安徽星马混凝土泵车业务毛利率情况48图272006-2009年安徽星马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49图282006-2009年安徽星马公司盈利情况49图29普茨迈斯特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营业收入

9、及增长情况50图30普茨迈斯特机械(上海)有限公司盈利情况51图31山东鸿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56图32山东鸿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利润及增长情况56图33山东鸿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盈利情况56图342005-2008年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59图352006-2009年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情况59附表表1我国泵车行业主要渠道形势及对比23中国三个阶段混凝土泵车臂架尺寸规格27表2三一重工混凝土输送泵车技术指标30三一重工工程机械销售网点分布32表3中联重工混凝土泵车产品列表36中联重科混凝土事业部驻外机构分布37表4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系列产品列表42

10、表5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泵车产品列表472008、2009年徐工集团混凝土机械营业收、营业成本及毛利率情况52表6山东鸿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混凝土泵车产品列表55表7鸿得利泵车产品列表58第一章 中国泵车行业概述一、产品概述泵车也称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其型式定义为:将混凝土泵和液压折叠式臂架都安装在汽车或拖挂车底盘上,并沿臂架铺设输送管道,最终通过末端软管输出混凝土的机器。由于臂架具有变幅、折叠和回转功能,可以在臂架所能及的范围内布料。泵车是将混凝土输送泵放在专用汽车底盘上,配以专用的布料臂以及保证布料稳定性所配带的支腿等附加装置,所构成的一种能独立行走并具有泵送混凝土功能的专用设备。二、泵车

11、行业特性分析目前,我国泵车使用单位正在迅速增加,泵车生产企业和产量不断增加,产品性能、质量都在迅速提升。近两年泵车的市场需求量快速增加,增长幅度超过了100%。我国的泵车用户数量增加也十分明显。团体用户主要是年生产能力在30万m3以上有资质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行业内规模比较大的建设施工单位、各类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的施工机械租赁企业、从原建设施工单位分离出来的设备管理部门等;个体用户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个体搅拌站和个体机械租赁部。同时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国内只有十几家生产企业,其中三联重工、中联重科的市场占有率在75%以上,行业集中度高,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三、泵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产业链

12、,是指明具有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一种逐级关联的链条式关联关系。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泵车产业链应该包括上游的底盘、以及各种规格的钢板及型材厂商,中间的泵车生产商,和下游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规模较大的施工单位、各类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的施工机械租赁企业、从原施工单位分离出来的设备管理部门等用户。其中,上游底盘、以及各种规格的钢板及型材提供商及设备厂商具有基础和主导作用,泵车生产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四、泵车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产业周期理论各阶段特点如下:产业在形成阶段,企业数量少,集中度高,产品种类单一,质量低且不稳定;产业在成长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利润率高,导致产业

13、进入壁垒低,大量厂商进入,产业集中度下降,但产品开始多样化、差别化,质量提高,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产业在成熟阶段,产业集中度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垄断,产品再度无差异,产业利润达到很高的水平,进入壁垒高,主要表现为规模壁垒;产业衰退期,主要表现为需求萎缩,利润开始下降。我国泵车行业近年来产销量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在50%以上,同时产品的利润较高,由此使得行业内的不断有新企业进入,产品向多样差异化发展,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五、泵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输送到施工位置的方法有许多种。传统的方法是用升降机或卷扬机送到高处或低处施工位置。近年来出现了用混凝土泵将水泥混凝土运送

14、到施工位置的新方法,这样可实现连续作业、提高施工质量、节省施工时间、提高经济效益。泵送混凝土施工是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大进步。因地制宜的推广泵送混凝土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工业化、机械化水平,而且是提高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做到文明施工的重要途径。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输送和浇筑是一项繁重的、关键性的工作。它要求迅速、及时、保证质量和降低劳动消耗。尤其是对于一些混凝土量很大的大型钢筋混凝土构建物(大型设备基础、地下工程等)和高层建筑,能否正确选择混凝土输送和浇注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它往往能决定工期长短和劳动量消耗,而泵车正好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泵车正在迅

15、速取代传统落后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逐步成为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另一方面,我国有着巨大的泵车的需求市场,“十五”至2010年期间,我国要建一大批大型煤矿、油田、电站、机场、港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同时也要进行大量的城市道路,城镇住宅的开发和建设,这都需要大量的泵车。泵车在建筑施工作业中,具有节省劳动力、施工速度快、转场灵活、准时保质(如满足特殊添加剂、坍落度、特殊配比等不同的要求)、浇筑质量高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章 中国泵车行业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2005-2007年是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波

16、动较小的时期。从2002年底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上升通道,2003-2007年,我国经济的增长持续保持在10%或略高于10%的增速,总体来说经济运行平稳,没有较大的起伏。虽然,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依然保持在了9%。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整体向好态势趋于明显。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2008年增长8.7%。2010年

17、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图1 2005-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进入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总量增长迅速,经济景气程度逐步回升,主要特点有:1工业增速总体较快,企业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加快10.6个百分点。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7.7%,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0%。分轻重工业看,

18、重工业增长19.4%,轻工业增长13.6%。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6.7%,中部地区增长20.7%,西部地区增长17.6%。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6%,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397亿元,同比增长81.6%。在39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个行业由亏转盈,2个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图2 2008-2010年工业增加值及构成累计变化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产量基本持平上半年,全国夏粮产量12,310万吨,比上年减产39万吨,减少

19、0.3%,是建国以来第三个好收成。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713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2,455万吨,增长3.6%。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187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8,047亿元,增长25.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140亿元,增长22.1%。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8.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4%,中部地区增长28.0%,西部地区增长27.3%。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增长38.1%。图

20、3 2008-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变化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 2009-2010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变化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4市场销售较快增长,热点商品持续旺销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69亿元,同比增长18.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2,659亿元,增长1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010亿元,增长15.6%。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8,181亿元,增长16.9%;商品零售64,488亿元,增长18.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26,465亿元,增长30.0%。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其中,汽车类增长37.1

21、%,家具类增长3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8%。图5 2008-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6 2008-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走势变化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温和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8%。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五涨三落:食品上涨5.5%,烟酒及用品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居住上涨3.9%;衣着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6%,交通和通信下降0.1%。从

22、环比看,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6%。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0%。从环比看,6月份下降0.3%。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8%。图7 2009-2010年CPI、PPI运行趋势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8 2008-2010年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6对外贸易恢复较快,贸易顺差明显减少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3,549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1亿美元,增长35.2%;进口6,498亿美元,增长52.7%。进出口相抵,顺差553亿美元。图9 2009-2010年月度进出口同比增长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7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

23、加,生活消费支出增势平稳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0,69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7元,同比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7%,转移性收入增长13.2%,经营净收入增长8.6%,财产性收入增长20.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78元,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8.0%,家庭经营收入增长8.0%,财产性收入增长21.3%,转移性收入增长18.6%。上半年,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实际增长8.5%。8货币供应

24、量增速高位回落,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量减少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4.1万亿元,增长24.6%;流通中货币(M0)余额3.9万亿元,增长15.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4.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同比少增2.7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7.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6万亿元,同比少增2.3万亿元。图10 2008-2010年M2、M1增速变化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1 2008-2010年月度新增贷款变化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9行业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的主要困难1) 行业出口形势仍将比较

25、严峻虽然金融危机已趋于平息,世界经济初显复苏迹象,但与当初全球应对危机时能采取一致行动相比,不少西方国家顾及本国利益,在如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上现在不易取得共识,再次采取一致行动难度加大,并且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有扩展之势,与我国机械工业进出口贸易的摩擦时有发生,因此今后还应主要依靠自己努力培育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应该对依靠出口高速增长支撑经济发展抱太高期望。2) 行业经济转型难度很大目前行业经济增长主要得力于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增长拉动,而市场内生的推动力仍需进一步培育,因而经济回升的基础不很稳固。现在继续克服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挑战与实现自身经济转型的困难叠加,近期目标与长远方向间

26、的矛盾交织,大大增加了有关部门决策的难度,对政策组合的设计、实施节奏的把握,以及调控力度的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3) 企业未来组织生产的难度加大随着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深入实施,在未来继续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无疑会更加注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相关政策出台的力度、密度与节奏都将随着调整的需要而有所变化。企业既要应对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又要响应行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既要充分享用政府不断出台的支持政策,又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组织生产任务,多种因素交织下企业组织生产的难度将显著增加。二、国际贸易环境(1)2008年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初级产品大幅

27、下跌等因素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中国国际贸易环境开始恶化。2008年四季度,中国进口同比下降8.8%,较之三季度22.3%的增速出现大幅下降,出口同比增长4.3%,较之三季度也出现18个百分点的回落。(2)2009年一季度为了遏制我国对外贸易下滑,2008年底以来,中央连续多次提高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灵活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全面出台政策解决企业在外贸融资、信贷、担保等方面的困难。同时,国内企业在实施产品升级、产业转移和技术设备更新等战略中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也防止了出口的大幅下滑。与2009年前2个月相比,我国2009年3月份的进出口总值、出口值、进口值同比降幅分别减少6.3个、4个和9

28、.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下滑形势略有缓解。2009年第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进出口相抵,顺差6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9亿美元。一季度,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18亿美元,同比减少56亿美元。(3)2009年二季度2009年二季度,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大幅下降,贸易顺差略有减少,但是出口触底,为大幅反弹做准备。2009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6亿美元,下降25.4%。贸易顺差969亿美元,同比减少2

29、1亿美元。(4)2009年三季度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高达35%,其中,对美出口更占据了20%左右。因此美国经济的增长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出口。数据表明,美国经济长期影响着中国的出口,二者高度相关。2009年下半年,受益于宽松政策和金融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美国实体经济部门库存调整也将更加稳定,三季度起,美国经济实现由负向正转变,美国经济的回暖将直接带动中国的出口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9%,其中,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2亿美元,下降20.4%

30、;顺差1355亿美元,同比减少455亿美元。其中,9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189.4亿美元,同比下降10.1%,环比增长14.2%,环比增幅继续加大。按季度走势来看,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降幅呈收窄态势:一季度下降24.9%,二季度下降22.1%,三季度下降20.9%。(5)2009年四季度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外需下降,可能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冲击。由于2009年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有可能陷入衰退,而经济再次恢复增长的时间却不确定。美国、欧盟两大经济体的经济滑落将导致全球贸易规模的收缩,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200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20

31、72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货物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961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1020亿美元。图12 2005-200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宏观政策环境2009年,我国“扩内需、促消费、保民生”政策措施成效显著,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回升,消费品市场逆势上扬,两大国内需求成为2009年经济增长成功保“8”的关键力量,2009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52.5%,拉动GDP4.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投资)对GDP的贡献率92.3%,拉动GDP8.0个百分点;净出口对

32、GDP的贡献率-44.8%,拉动GDP-3.9个百分点。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平稳复苏,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步恢复,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但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增量小于2009年,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与上年大体相当。初步预计,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8.5%左右。从季度增长速度来看,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其中一季度GDP增速超过11%的可能性较大;消费和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而投资增速将有所放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由于GDP增速低于长期潜在增长率,总量上供过于求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特

33、征,全年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四、泵车行业政策环境1混凝土泵车标准混凝土泵车行业标准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批同意并发布,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成功起草编写和发布,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混凝土机械行业混凝土泵车产品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2散装水泥管理办法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发布的散装水泥管理办法中,鼓励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此规定利好于泵车行业的发展。3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

34、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2004年国家七部局又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号令),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禁止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办法同时还指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五、泵车行业技术环境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开发泵车,80年代引进技术开始制造泵车,但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泵车制造应该从1993年中联重科的前身中联公司成

35、立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泵车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一半。目前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制造商所生产的泵车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中联重科研发了泵车远程维护与定位系统,收购意大利赛法公司。臂架技术是混凝土泵车的一项关键技术,以前一直掌握在德国人、美国人手中。三一重工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于1998年掌握了这一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37米长臂架泵车,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三一泵车臂架从37延伸至72米,以三一为代表的国产泵车已完全取代进口。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为代表的泵车,无论在泵送压力、泵送排量,还是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都已接近

36、国际先进水平。在泵送高度、泵车臂架长度方面,三一重工的技术甚至走在世界前列。同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多年来底盘、主机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正在逐渐地被打破。尽管中国泵车近年来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产品的精细化设计,制造质量的控制能力、产品的稳定性和工艺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还是有一定差距,同时也存在着技术理论缺乏、现有理论应用不充分、规格系列不规范、零部件国产化不足等问题。第三章 全球泵车行业发展分析一、2005-2009年全球泵车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全球泵车需求快速增长,全球泵车年需求量在8000以上,但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受到重点冲击,泵车行业受此影响,市场低迷,德系、

37、意系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受影响最大,因为其主要战场在危机的重灾区欧洲及北美。2009年德系、意系混凝土机械制造商营业额同比下降50%。受宏观环境影响,国际混凝土机械市场大幅下滑,但暂时的低迷不代表未来的走势。混凝土机械是常用机械,应用范围广,需求空间大,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对混凝土机械的需求尚未充分显现。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泵车全球市场将会逐渐恢复增长。二、全球泵车行业供需分析1主要供给国家及地区经济危机之前,全球泵车(含搅拌车)的新产品年增量约8000台,欧洲三大传统品牌PM、施维英和CIFA仍然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影响力覆盖了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及南北美洲。亚洲品牌中,韩系品牌位居全球第二。

38、1)韩国韩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在全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第六大工程机械制造国。在全球混凝土泵送行业,韩国位居德国和中国之后,排名第三。目前,在韩国主要有普茨迈斯特、全进、韩宇、KCP和DNS等混凝土泵送制造企业,年产能在900台左右。2)中国2009年我国泵车销量6000台以上,2010年7月我国三联重工单月泵车产量达到600台以上,从销售额分析,2009年普茨迈斯特(以下简称PM)和施维英共实现17.7亿美元销售额,二者之和相当于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的销售额。我国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泵车生产国家。2主要需求国家及地区1)美国美国泵车市场齐聚了普茨迈斯特、施维英、ALLIANCE、CONCO

39、RD、SERMAC、REED以及三一重工等世界级企业,他们共占总销量的95%以上。普茨迈斯特和施维英在泵车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其泵车销量占市场总销量的70%。2006年,美国混凝土泵车市场新增量约为900台;2007年市场新增量约700台,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商用建筑和住宅建设开工率不足,混凝土泵车的销量急剧下滑至200台左右;2009年金融危机深袭实体经济,全美泵车新增量下滑至60台左右。2)墨西哥墨西哥紧邻美国,施工工艺受美国影响较大,因此建筑工程较多使用混凝土机械,尤其在墨西哥北部几个临近美国的州。据统计,墨西哥市场泵车年需求量约为250台左右,普茨迈斯特和施维英占据了85%的市场

40、份额;三一重工、JUNJIN(全进)和CONCORO等品牌占15%的市场份额。目前,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量二手泵车从美国销往墨西哥,对市场冲击较大。三、全球泵车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市场需求减少,产能趋于过剩,泵送设备的利润率也呈下降趋势。目前,2836m臂架泵车是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市场的主打产品,但在市场容量上逐渐趋向饱和,并有打价格战的趋势。租赁客户(主要客户群)有更长臂架的需求趋势。同时行业内的生产企业数量的增速使得全球泵车的竞争更加激烈,技术竞争将成为将来的趋势。四、全球泵车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市场需求减少,产能趋于过剩,泵车的利润率也呈下降趋势,红海

41、之战似乎愈演愈烈,技术创新成为了新一轮竞争的焦点。1)长臂架的研发:从过去的37m臂架泵车逐步过渡到4245m为主流,正向4756m臂架泵车发展。2)大排量的提升:前几年,市场上泵车主要以6080m3/h排量为主,近年来逐步发展为以80120m3/h排量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未来160m3/h以上排量的泵车将成为市场主流。从全球范围看,德系、韩系和意系品牌目前已经普及160m3/h排量的泵车。3)环保、节能:风冷替代水冷,排放达欧、欧标准等。4)减重: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之一是优化臂架结构,减轻臂架装置的重量。PM分析过58m泵车第四节臂架的作业重量分配,结构件占30%、输送管道占21%、液压缸

42、等占14%、混凝土只占35%。所以,为了提高泵送压力,增大排量,减轻臂架振动,企业在臂架减重方面还要做大量的工作。5)结构件更具适用性:支腿形式更加灵活,单边支腿将广泛使用。为适用日益受限制的施工空间,支腿的便利性成为各制造商的创新追求点之一。臂架型式,四节以下臂架一般采用单一的R或Z形,五节以上臂架一般采用RZ组合折叠型式。第四章 中国泵车行业产销分析一、2008-2009年中国泵车行业生产分析1生产总量分析图13 2006-2009年中国泵车行业产量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工程机械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2子行业生产分析目前,我国泵车生产正处于从37米臂架以下的泵车为主向42m臂架以上的泵车的转型期

43、。在我国2.2万泵车保有量中37米臂架以下的泵车约占50%,但近期的42m臂架以上的泵车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0%左右,逐渐成为生产的主流产品。3区域生产分析我国泵车生产企业约为十几家,其中三联重工、中联重科占据70以上的产产量,此外还有徐工集团、福田重机、山东鸿达建工、辽宁海诺、安徽星马、上海鸿得利等企业生产,生产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沈阳、昆山、长沙、湖南、陕西、广东、辽宁、安徽、山东等地。二、2008-2009年中国泵车行业销售分析1销售总量分析图14 2006-2009年中国泵车行业销量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工程机械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2区域销售分析目前,国内混凝土泵车市场可以为分两种类型,一

44、是以上海、广东、北京为代表的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争较为激烈、市场稳定,第二种是中西部等欠发达地,这些地区市场刚刚起步,处于兴起阶段。3产销率分析2006年我国泵车行业产销率为83.4%,2007年达到99.2%,2008、2009年分别为93.9%、94.5%。总体来说,我国泵车产品的产量率较高,产品库存较低。图15 2006-2009年我国泵车产销率数据来源:工程机械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三、行业供需平衡分析1泵车行业供需平衡现状泵车是混凝土机械中技术含量、利润都相对较高的产品,近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内企业已能生产3756m臂架长度的各种规格泵车,三一重工2007年成功推出66m长臂

45、架泵车,2008年再次推出72米长臂架泵车。同时国内的产量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生产的混凝土泵车不但能够供应国内需求,而且不断扩展海外市场,基本处于供需平衡。2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泵车行业供需平衡的影响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泵车的海外市场受到一定影响,由此使得泵车的出口量有所减小。但由于我国国内泵车市场在国家4万亿投资的支持下快速增长,国内的泵车生产与销售保持了平衡,未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3泵车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随着国内新企业进入泵车行业,同时国内的原有生产企业的产能不断扩增,我国泵车的可能面临供大于求。第五章 中国泵车行业市场分析一、中国泵车市场总体运行状况分析近年来,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国

46、内商品混凝土行业的腾飞,施工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更是促进了工程机械以及相关混凝土输送机械的高速发展,为混凝土泵车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混凝土泵车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工具,随着国内商品混凝土行业和建设机械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施工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以及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机开工建设,带动了混凝土输送机械的高速发展,混凝土泵车的市场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随着国内商品混凝土行业和机械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泵车在工业、民用建筑、国防施工、基础施工、交通及能源等工程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混凝土泵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市场供求空间。目前,我国混凝土泵车使用单位正在迅速增加,泵车生产企业和产量不断增加,产品性能、质量都在迅速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