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405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

2、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孜孜不倦、振振有词、彬彬有礼 舒舒服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随随便便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 暂时智慧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 喜爱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书是朋

3、友。 扩句:丰富多彩的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和家。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到自己温暖而亲切的家。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忽略 思考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3、第7自然段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如果要种一棵树,我们首先要挖一个坑

4、,然后把树放进去,最后把坑填上。 4、“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位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5、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 6、作者的读书方法,概括讲是: 五、阅读梅花魂2-3自然段,回答问题。 1、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稀罕 顿时 分外 爱惜 2、从 “训

5、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外祖父很珍爱墨梅图。 3、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的。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梅花让我想起外祖父。 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一枝画梅,没有什么稀罕的。 4、“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图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祖国是不容玷污的。 5、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 我害怕,是因

6、为我把外祖父的墨梅图弄脏了怕外祖父责骂。我奇怪,是因为外祖父为什么那么珍爱那幅墨梅图。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的其他两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第二自然段中运用的古诗都表达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的感情。 六、阅读课文p40鲸的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等说明方法。 2、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作比较,说明了鲸的。 3、选择下面句子用的说明方法,填在括号里;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列数字、列数字、作比较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

7、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列数字:最大的蓝鲸,长达33.5米,体重195吨。 七、阅读阅读课文p47新型玻璃第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企图 反义词:坚硬 安全 2、这两段主要讲夹丝网防盗玻璃和夹丝玻璃两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 安然无恙 和 藕断丝连 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4、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

8、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锅的用途有很多,可以煮东西,可以炒东西,可以蒸东西,也可以焖东西。 5、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震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答:我的感受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更应努力学习,长大发明更先进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八、课内阅读落花生第10、11、12、13自然段 。 1、我会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爱慕 有用 好处 近义词:可贵 体面 爱慕 2、父亲把花生和、相比,说明花生没有 ,却具有。 3、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

9、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4、父亲说的话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的精神。 5、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不要。 6、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 答: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如:清洁工人、农民、邮递员、老师。 九、阅读钓鱼的启示第310自然段。 1、填空。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得意;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急切、委屈、难受、乞求,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无可奈何地把大

10、鲈鱼放回湖里。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答:诱惑人的“鱼”指的是: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物或事。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是”“非”各是什么意思? 答:“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 4、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什么? 答: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十、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0至24自然段,回答问题。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用“”表示。 血丝 砸着 开辟 颤抖 2、把“他挖了8个小时,12小时,

11、24小时,36小时”改为“他挖了36小时”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罗列时间能说明父亲挖掘时间长而艰难,更体现了父亲执着的信念。 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由此让我们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历尽艰辛,决不放弃 。 4、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间的深挚的爱,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5、文段中的父与子了不起,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救儿子,决不放弃,实现了对儿子的承诺。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他对父亲非常信赖,鼓励同学,让同学先出去。 6、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

12、了哪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 答:还表现了群众、同学之间的关爱。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爱满人间。 十一、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1、10、11、16、17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 精彩极了” 也好,“糟糕透了” 也好,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解释词语 歧途:错误的道路。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

13、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2、从文中划出一处比喻句,用横线划出。 文中是把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比喻成两股风 。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递进 D、表示声音的延长 3、文中说“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其中,“这种爱的力量”是指的什么? 答:“这种爱的力量”指的是母亲的鼓励。 4、文中说:“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谈一谈。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表扬、肯定,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5、母亲对“我”的爱是慈祥的,鼓励的爱。父亲对我的爱是严厉的,严格要求的爱。 6、请给画横线的

14、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7、 “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Q,用部首查字法应查止部。 8、母亲和父亲的评价虽然相差太远,但还是有一个相同点,这个相同点就是爱。 9、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当母亲说“精彩极了”时,她可能在想:儿子的作品虽然不是很好,但我更应该鼓励他,让他进步。当父亲说“糟糕透了”时,他可能在想:儿子的作品虽然不差,但为了让他有更大的进步,应给与否定。 10、成年后,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当他取得成就后,他可能会对母亲说:“妈妈,感谢您对我一如既往的鼓励,没有你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也可能会对父亲说:“爸爸,感谢您对我一贯的批评,有了您的批评我才会这样出色”。 十二、阅读课文

15、圆明园的毁灭115页第3-4段,回答问题。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T ,再查音节 t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立刀旁 部,再查 8 画。 2、第4段第一句是 过渡句 句,在文中起 承上启下 作用。 3、我能把下列词组补充完整。 圆明园中,有 金碧辉煌 的殿堂,也有 玲珑剔透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田园风光 的山乡村野。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 艺术馆 。 4、这两段运用了 排比 、比喻 的修辞方法。我能仿写其中一种写一个句子。 排比:下课了,操场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在打篮球,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踢足球,还

16、有的同学在打羽毛球。 比喻:树上的柿子成熟了,像一个个红灯笼。 5、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举世闻名: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武陵春色: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6、第4自然段的段落方式是什么? 答:是总分总。 十三、阅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119页第4段,回答问题。 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 坠落山涧 拧开盖子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 “山涧”的意思是:山间流水的沟。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顶峰歼敌 。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壮士们仇恨

17、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5、按要求完成句子。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 山坡上传来叫声。 山路上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许多具敌人的尸体留在了山路上。 十四、阅读开国大典4-7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写的是开国大典前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的场面,作者按时间顺序,略写毛主席进场的情况,详写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的情况。 2、文中“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在今天成立了!” 3、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4、“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是比喻句,用海上的波浪比喻广场上的人群,把广场上的人群比作海上的波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