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5773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报告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实践报告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实践报告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实践报告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实践报告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报告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报告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 会 实 践 报 告 书题目 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报告目录 详细分析问卷 结果分析:(1)主观原因: 意识现状: 各种意识相对薄弱 意识发展:各种意识有所提高 (2)客观原因: 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程度偏低,城乡差距较大 食品自身质量存在不同方面的缺陷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食品知识了解不够: 自我保护意识 食品安全知识 我的建议: 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 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培养群众共同监督意识 总结 上海市惠南镇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

2、来,当前最为人们所关注的便是科技被不法分子利用到食品当中,引发一些列食品安全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那我们对待食品安全到底有没有正确的意识呢?关键词:食品安全 毒胶囊 监管 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意识 法律意识正文:2012年4月15日,央视节目胶囊里的秘密,对“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

3、重金属铬超标。2012年3月21日,公安机关展开了对浙江金华特大新型地沟油专案实施收网行动。此次行动从上游收购加工到下游销售全环节摧毁了特大新型跨省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炼制新型地沟油工厂、黑窝点13处,现场查获新型地沟油成品、半成品及油渣3200余吨。从以上两个典型实例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堪忧,这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很多时候食品安全问题经常被我们忽略,所以我想通过这次调研了解上海市惠南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并且想利用这次机会提醒大家多多关心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下面我想先从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说起:1.您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现状的态度是? A 非常担

4、忧 B 担忧 C 无所谓 D 乐观 E 非常乐观被调查者中,50%的人担忧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21%的人表示无所谓,15&的人表示非常担忧,14%的人表示乐观。2. 您对在市场上购买的食品放心吗? A 放心 B 不放心 C 无所谓在市场上购买食物时,60%的被调查人表示不放心,27%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只有13%的人表示放心。可见,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屡次发生,人们对于市场上的食物都不是很放心。3. 您主要在哪购买食品? A 小卖部 B 路边摊 C 大排档 D 超市在调查者中,57%人选择去超市购买食品,17%的人选择去大排档购买食品,最后的15%和11%选择去路边摊和小卖部买食品。从中我们

5、可以看到,对于我们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超市里的食品还是有安全保障的。4. 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到食品安全问题? 多选题A 电视媒体 B 报刊杂志 C 亲戚朋友 D 其他在调查者中,42%是从报刊杂志上了解到食品安全问题的,29%和23%分别是从电视节目或亲戚朋友那里获知,还有6%是从其他途径获知。5. 您知道以下哪些食品安全事故? 多选题A “瘦肉精”事件 B 三鹿奶粉事件 C 麦当劳“橡胶门”事件 D “苏丹红一号”事件 E 龙口粉丝事件 F 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 G 圣元奶粉事件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100位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知道“瘦肉精”,“三鹿奶粉”,“苏丹红”,“圣元奶粉

6、”事件,其中“三鹿奶粉”事件更是有84票。可见,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6. 当您购买食品时,您最关心: A 价格便宜 B 包装精致 C 经常广告 D 味道好 E 有明确的厂家地址和生产日期等在购买食品时,有明确的安全日期,经常广告,味道好位列前三,可见,人们在购买食品时,还是很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的。7. 诚信的食品生产或经营行为和现象中,你遇到最多的是? 多选题A 以假充真或以次充好 B 缺斤少两 C 虚假或错误标签标志D 利用大众传媒虚假宣传 E 过期食品仍销售在以下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缺斤少两和过期食品是最主要出现的问题,其次是虚假生产日期和虚假宣传,最后是以次充好。8.

7、当你得知某品牌食品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之后,您对该食品的态度是? A 如常购买其他品牌的该类 B 减少购买该类食品 C 以后都不买该类食品在获知某食品有安全问题后,69%的人选择了以后减少购买改食品,20%的人选择了不再买该食品,剩下11%选择了照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安全还是很在乎的。9. 购买食品的时候,你是否会阅读该食品上的食品标签? A 是,而且认真仔细地阅读 B 偶尔会看一下 C 没有意识,通常不看 D 从来都不看在购买食品时,在是否阅读食品标签方面,56%的人选择了偶尔阅读一下,20%,5%的人表示通常不看或者是从来不看,只有14%的人是认真阅读标签的。从中我们可以看

8、打,我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10. 你不选择找政府部门投诉的原因是: A 上报程序繁琐,效率低 B 不知道哪些政府部门负责相关工作C 认为自己的申诉不会受到重视 D 其他之所以选择不去政府部门投诉的原因中,被调查者中,39%的人是因为不知道那些政府部门负责相关工作,29%的人是因为上报程序繁琐,效率低,23%的人是因为认为自己的申诉不会受到重视,9%的人是因为其他原因。11. 请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各种原因选出最主要的三个 请选择3项A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B 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C 受害者贪小便宜,买了质量不过关的食品 D 食品生产厂家利益熏心E 食品安全标准不清晰 F 民众食品安全忧患意

9、识薄弱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厂家利欲熏心分别位于前三,分别占了25%,18%和18%12. 你目前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 A 卫生条件不过关的厂家生产的食品流入市面 B 食品中含有过量的食品添加剂C 食品中含有非食用性化学物质 D 蔬菜农药残留E 病死家禽流入肉类市场 F 其他在被调查者最担心的问题中,41%的人选择了食品中含有过量的食品添加剂,36&的人选择了卫生条件不过关的厂家生产的食品流入市面,10%的人选择了蔬菜农药残留,8%的人选择了食品中含有非食用性化学物质,5%的人选择了病死家禽流入肉类市场,还有1%的人选择了其他。调查结论:维护食品安全

10、,意识决定行为众所周知,意识决定行为,所以,行为模式的区别主要由意识决定,当然,食品自身的质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为了更好地分析上海市惠南镇居民的食品安全行为模式,我们将原因分为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消费者、生产者、政府等的相关意识,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居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食品自身质量。主观原因:意识现状: 各种意识相对薄弱对于消费者而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主要归咎于其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的薄弱。大部分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前没有考虑到购买时应注意保质期等信息,保存时应当分类、加保鲜膜,食用时要注意卫生、营养以及相克等方面的事项。而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消

11、费者又没有主动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脑海中没有形成维权的理念,导致生产者以及商家违法行为不断滋生蔓延,恶化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于生产者、商家而言,其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的薄弱直接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守住道德,守住良心对于商家和生产者而言十分重要。在市场经济中,对于众多商家和生产者而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最终目标。同时,他们的法律观念也很淡薄,不懂法,不知法,难以守法,容易犯法。生产者加工食品过程,为了节省部分原料,将食品构成成分进行大幅度调整,严重影响食品质量。对于政府而言,在食品安全方面进行监督的力度不够,很多食品企业家生产的食品未经政府检查直接出售,容易削弱生产者法律意

12、识,造成违法行为。而且,对于违法商家或者企业,政府在惩罚上未做到十足的严厉,不能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反而滋长了更多商家企业家道德败坏的追利思想。另外,政府的宣传教育意识也极其薄弱,很少利用发放宣传单、开展讲座等方式来增强居民对食品安全的了解。意识发展:各种意识有所提高 虽然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与维权意识、生产者商家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政府的监督意识与惩罚意识等都比较薄弱,致使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发生的频率依然很高,但是相对前几年而言,各种意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也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发生频率有所下降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程度偏低,城乡差距较大食品安全知识就是指通过书籍、报刊、网

13、络等途径所积累的涉及食品安全的常识。例如合理膳食的营养搭配,食物间相克的了解,中毒后的自救措施等。我国虽然有大部分家庭已进入小康,但也存在温饱欠缺的居民,尤其在农村之中。在不用考虑温饱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关注食品安全。食品自身质量存在不同方面的缺陷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不仅有消费者自身的意识原因,也有食品自身质量的原因,这也是生产者、商家、政府各种意识的折射反映。食品自身质量是指食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食品卫生状况等,城市与农村食品在自身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普及食品安全,先从你我做起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经过发放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结果等一系列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惠南镇居民在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模

14、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居民的风俗习惯、思想教育、经济收入等有异,其居民对食品安全存在两种程度的认知。通过比较他们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行为模式以及意识,探讨得出各自行为模式所带来的影响,发现其各自存在的不足之处,再比较其影响的程度以及积极性发展思考,总结出合理规范的食品安全行为模式。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食品知识了解不够 自我保护意识现今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并没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又包括两个方面,即安全保护意识和维权保护意识,两者是构成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保护意识淡薄:安全保护意识是指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前,居民购买、保存、食用食物时存在的自我保护,维护自身安全的潜化意识。

15、安全保护意识的提高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措施。居民在购买时大部分都注意到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信息,但仍有个别居民表示,他们在购买时从来不看保质期等信息,认为过期食品仍可继续食用,还存在“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落后观念,缺乏卫生意识,霉烂变质的果蔬、沾满灰的糕点、农家宴多而杂的剩菜剩饭等都舍不得丢,卫生质量难以保证,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维权保护意识淡薄:维权保护意识是指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居民利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潜化意识。居民维权意识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督促企业家统一生产标准,加强卫生监督,为合格合法的食品产出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从源头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居民大部分表示在购买

16、到不合格食品时会选择忍气吞声,认为寻找商家或者厂家要求退货既麻烦又不切实际。所以吃出了问题也很少有人通过法律渠道进行维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存在和增长。但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我国每个公民都可以自主行使的权利,这不仅体现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而且是我国社会进步,文明精神建设加强的标志。食品安全知识居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有着紧密的联系。食品安全知识包括如何合理膳食、辨别防伪标志、食物之间的相克等。由部门居民由于缺乏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相关知识,盲目使用,又不能保证正常的休药期,因而导致果蔬和肉类的农药、兽药污染严重,中毒事件频频发生。我的建议:加

17、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应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与普及工作。充分利用村围墙、乡(镇)政府公示板,通过悬挂条幅,刷写标语,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宣传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引导健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改变过去只重价格不重质量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取向;在中心区利用街上人流量多的优势进行口头宣传或者传单宣传,主要宣传合理膳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等。同时也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维权知识宣传活动,比如免费开展法律维权知识讲座,定期设点提供依法维权自身合法权益的咨询,以此来增强居民的食品安全维权意识,使其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让制假售假行为失去市场。当然,在群众中对食品安全

18、防伪标志的认知宣传也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可举办食品安全标志大赛,提高居民对此的重视程度,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大普及。对城市居民而言,可鼓励他们上网查阅有关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问题的注意事项,坚持通过固定的媒体向公众定时发布农药中毒事件等食品安全信息,以引起其警惕。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我们不仅要注重宣传食品安全,也要注重加强食品安全的科学常识教育。不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归咎于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存在匮乏现象,因此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将其纳入食品知识化工程的整体规划中予以安排,定期组织课堂对居民进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培训是一项不错的措施。对居民进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培训,教育公

19、众识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如何辨别食品的真假,掌握简单的食品质量识别方法和正确的食品加工烹调方法,介绍食品营养,让公众接受食品安全不是绝对的概念等。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同样要靠制度化和法制化来加以落实。培养群众共同监督意识很多群众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食品生产的监督只关政府部门的事,于己无关,但是事实上,群众也完全拥有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利,也有权对生产者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和揭示。部分群众对食品安全漠不关心,对餐饮服务点的不卫生现象见怪不怪、习以为常,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活动也很少有群众参与,有的群众对下发的食品安全宣传单随手就丢掉由此可见,对群众食品安全共同监督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具体方法可

20、以是对举报存在违法行为商家或厂家的群众进行相应的奖励等。只有培养共同参与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共同监督力度,才能遏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滋长漫延。三、总结“欲食天下鲜,安全记心间”,在21世纪的今朝,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这条宣传标语广为流传,由此可见,食品安全已成为百姓生活的核心内容,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使得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在这样一个食品安全大背景下,我国应该率先提出要提高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改进其食品安全行为模式,缩小城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频率差距,全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保障制度,为构

21、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探讨食品安全现状的原因所在,不外乎意识二字。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生产者与商家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政府公关的监督意识和宣传教育意识等各种食品安全意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意识的自我培养和提高是降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有效措施。当然,最直接的解决措施无非是政府监管、企业自律、消费者自我保护三者结合,政府不仅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也可以通过对违法企业加强惩罚,以提高社会警惕;生产者应自觉提高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自我约束以非理性的手段获取最大的利润;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既要靠政府加大宣传,又要靠消费者自身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总而言之,国以民为本,百姓身体健康,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国家自然兴旺发达,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追求的目标,而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在安全方面的重要程度显而易见,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文明精神的建设,食品安全应时刻谨记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