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6854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的内涵与发展过程 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空前的影响力冲击着人类的社会和经济,从根本上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实务。基于目前的会计制度条件,传统的手工会计加速演变为电算化会计成为会计实务处理的最大变革。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简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逐步实现应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方式完成会计工作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记账、算账、查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

2、人工完成会计信息的处理、判断和分析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狭义的会计电算化。 二、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因素 (一)会计凭证的影响 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前者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发票、款项收据等。后者又称记账凭单,是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按照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入账簿的直接依据,常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 (二)会计科目的影响 在实行手工会计的条件下,没有严格要求科目代码,当我们用到哪一个会计科目,只需要直接写出该会计科目的名称。然而,会

3、计电算化实行之后,会计科目的无论是账簿登记、凭证录入,还是证表或对账查询,所有与会计科目相关的科目名称全部替换为科目代码,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核算体系与手工核算相对比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合理。在会计实务方面会计电算化带来的直接影便是改变科目编码方式。 在电算化会计中,为了更有利于开展核算、查询等工作,不仅会计科目要使用编码,往来账单位、操作人员等也会用到编码,从而便于管理人和事。例如,会计电算化实行之后,会计科目中无论是账簿登记、凭证录人,还是证表或对账查询,所有与会计科目相关的科目名称全部替换为科目代码,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核算体系与手工核算相对比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合理。在会计实务方面会计电算化带

4、来的直接影响便是改变科目编码方式。 (三)账务处理程序的影响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陈报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步骤和方法。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所以在账务处理的整个程序中的关键部分便是科目汇总表。伴随不断更新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账务处理程序也随之完善自己,能够随时作出改进。该程序运算速度较快并有很强的适应性,对计算机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实现其一次输入可进行多次调用的功能,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信息分析方面的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

5、满足。 (四)会计报表的影响 会计信息最基本的提供方式是会计报表,同时它也是会计目标一个重要的实现手段。会计制度现行条例中,对企业向外送报的法定会计报表进行了详细规范,无论是编排格式,还是填列内容上都对报表进行了改进。手工会计的报表数据,其中一部分是获取自其它报表与账簿,然后由财务人员在报表中手工填人;其它部分需要得出基本资料的计算结果在计算机上,报表格式是已经定义好的,取数公式可以从账务核算系统中自动进行数据收集,相应的报表也会自动生成。另外一种方式是,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报表格式、取数公式等的定义,然后通过计算机的运行,最终编制出相应的报表。 三、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6、缺乏统一的账务处理程序 缺乏统一的账务处理程序是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障碍,也就是说,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中改造现有的账务处理程序是当务之急。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或保守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有工作流程还处在旧的体制上运行,而无法适应实际业务的要求,更无法完全发挥其优越性,制约着电算化发展的转型,导致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来对待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就不能保证企业账务处理的一致性,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人员业务素质不统一 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不统一,主要体现在对电算化人员的管理滞后。现在的电算化人员大多是出身于企业的会计和出纳,对财务业务熟练,可

7、以经过短期的培训处理日常财务。但是,要想熟练地应用财务软件,高效的发挥财务软件功能受自身条件所限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制定管理制度,也没有在相应时间内适当调整分工,多数是以模仿为主,更没有严格执行和管理会计电算化,因此要发展会计电算化应该通过有效控制存储方式、处理方法和介质,配合企业内部管理的变化,打破传统会计分工流程,改变会计人员的职能,提高财务处理能力。 (三)相应的规划及组织协调不到位 现在企业中会计电算化虽然应用普遍,可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相应的组织协调,使各部门不能有效地配合,导致会计电算化管理松散各自为战,无法实现信息全面共享,加

8、上受资金或人力等原因的制约,有些企业电算化的系统和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欠缺统一的规范,因而没有得到企业管理者的相应重视。 四、现行会计制度下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 首先,*应针对会计电算化制定健全的安全法律,并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必须完善电算化会计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保证电算化建设走上法制轨道。鉴于当前网络犯罪逐步走向专业化、利益化,在了解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应完善和规范会计信息管理与财务披露等相关法律和法规,加紧制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和法规,规范第三方交易平台,从而营造健康绿色安全的法律环境。其次,统一会计

9、电算化标准协议,由*出台相应政策来建立标准的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还应建立易于扩展的框架结构,以便对内对外让人易于接受。最后,加强会计电算化培训,大力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针对会计电算化的技术型、操作型、管理型 类人才分别制定不同的培训。 (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与监督机制 首先,要制定出具体的项目规划,然后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做出步骤、进度的安排,对各相关环节数据在处理特点与处理权限上提出对策,使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得以体现。其次,对网络会计进行逐步完善其管理机制。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有关管理与内部监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会计进行解决,对会计人员行为进行规范,以期在进行企业各种经济利益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公正的态度。最后,应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派专人监控会计人员操作的数据,并记存到数据库当中,让注册会计师为网络经济发展和监督作出贡献。 (三)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 在我国,会计软件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其经历了自主开发与委托定点开发阶段,标准化与通用化阶段,以及商品化与专业化阶段等,会计软件的主要功能也是从最开始的单一核算,慢慢的朝向一体化核算管理过渡的,在记账方式方面,也是从原来的事后记账,逐渐转变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