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7156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体育卫生和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 一、体育卫生常识 体育卫生是指为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体育锻炼条件和环境所应采取的卫生措施和要求。违反体育卫生原则和要求而盲目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会导致各种运动伤病,损害人体健康。 运动环境卫生 运动环境是指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外界条件,如空气、水、场地和运动建筑、设备等。运动环境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部分,因此它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体内物质代谢增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受环境的影响就会更大。因此,要获得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锻炼效果,就必须

2、注意运动环境的卫生。 1、体育活动时应注意空气的卫生状况 由于进行体育活动时,体内代谢加强,肺通气量增加,普通成年人吸入的空气约9L/min,而在剧烈运动时,吸入的空气可达100L/min,增加了十余倍。若空气中含有有害成分,运动时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就比平时多的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因此,应当选择空气清新没有空气污染的地方进行锻炼。若在有废气排出的工厂附近,则应在工厂的上风侧进行运动;在城市中心,是应在有废气排出的工厂附近,则应在工厂的上风侧进行运动;在城市中心,则应避开上午和下午交通最繁忙的时间,因为此时汽车排出的废气最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最高。交通干道两旁20m内的空气都会受到较重的污

3、染,不应在这些地方运动。 在人数较多,通风换气不充分的体育馆或密闭的室内进行体育锻炼,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可使人头晕、运动能力下降,产生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此外,空气中的水气形成雾,雾中多含有尖埃、细菌和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所以不应在雾中进行体育活动。 2、气温、气湿的变化与体育锻炼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气温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新陈代谢有很大影响,当气温低时,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相反,当气温高时,人体内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人体通过这本温调节机能,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因此,在气温50以下的环境中逗留一定时间,不会引起体温的重大变化,人体甚至可以耐受120高温达10min。但

4、是,人体生理调节机能也是有限的。当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管外界气温如何,体内产热量都会大幅度增加,一般人安静时每分钟消耗热量约,而在剧烈运动时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千卡,比平时增加100倍以上。体内产生这样多的热量,在高温环境下是较难向外散发的,会蓄积在体内而使体温升高。如果不懂得体育卫生常识,不懂得运动负荷的调解,一旦中枢神经的温度升高,就可能引起一系列的机能失调,甚至死亡。同时由于机体以大量出汗来增加蒸发散热,体内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的丢失,可引起脱水和热痉挛等病症。 气温过低对人体同样会造成损害。低温可使肌肉僵硬,粘滞性提高。因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气温过低还会造成机体的局部冻伤或全身体温降低。人

5、体的正常体温是37,最低体温耐受限度为35。当大脑温度下降时,可发生意识丧失、甚至死亡。另外,寒冷的刺激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分泌增加,心跳加强,血流加快,血压上升,外周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多。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减少在低温下活动,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作。进行一般体育活动时的适宜气温为15左右,进行马拉松跑等大负荷运动时的适宜气温为10左右。 气湿是指空气的含水量,即空气的湿度。通常所指的空气湿度是指空气的相对湿度,它是空气绝对湿度与最大湿度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直接影响水分的蒸发,相对湿度越大,水分越难蒸发。在气温适中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不大,而在高温或低温时,

6、较大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十分不利。高温时它阻碍人体蒸发散热,使人有闷热感,低温时它又增加体热散失,因而会加重高温或低温对人体的影响。此外,过高的气湿还会形成雾,造成空气的污染。但是,过低的气湿对人体也是不利的,它使人体皮肤、粘膜干燥,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呼吸彼此之间。在气温过低的条件下剧烈运动,会加剧体内水分的蒸发,感到口干舌燥,呼吸道疼痛。在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气温为40%60%,在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较低为好,当气温高于25时,相对湿度为30%为宜。从事体育锻炼时的相对湿度以20%30%为宜。 3、太阳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射线可分为光线、紫外线和红外线三个部分。光线是许多

7、生物存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人类尤为重要。光线通过视觉器官改变机体全身紧张状态及觉醒状态,对体内物质代谢、心率、体温等生理过程有很大影响。紫外线的生物作用极其明显,故又称为生物射线。它的主要作用有: 促进体内抗体的生成和提高血液的杀菌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紫外线可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产生光化分解作用而死亡,有很强的灭菌作用。 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中的7部氢胆固醇转变成为维生素D,是人体获得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D具有防治佝偻病,促进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的作用。 使皮肤中的黑色素原转变成黑色素,使皮肤变黑。黑色皮肤能吸收太阳射线,防止其对深层组织的伤害。但是,过量照射紫外线对机体也会产生很

8、大伤害。紫外线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使表皮细胞破坏,释放出组织胺类物质,增进血管通透性,使皮肤发红和水肿,出现红斑;过量紫外线照射还可以引起光照性皮炎、光照性眼炎、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精神异常等症状。此外,过度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癌。红外线对机体的生物作用主要是热效应,故称为热射线。红外线的穿透力较强,可通过皮肤达到深层组织,使该部位温度上升、血管扩张、循环改善,代谢加强。在医疗上红外线有消炎、镇痛、改善局部营养作用,常用以治疗运动损伤,神经痛和某些皮肤病。但是,过强的红外线照射对机体有害,它可使局部组织温度过高,甚至发生烧伤。当头部受强烈日光照射时,其中的红外线可使脑组织的温度上

9、升,而引起全身机能失调。 因此,室外运动时,要避免强烈日光过度照射,防止紫外线和红外线对人的损害。眼科专家为眼睛接受的紫外线绝大多数来自反射光。在此,从事滑雪、滑水等项目的运动就更应加强保护,因为冰雪和水对紫外线有很大的反射作用,从反射率上看,草地约为1%,砂、混凝土和沥青为10%,冰雪可达80%左右。在强烈的阳光下活动,特别是在高原地区,应戴遮阳帽和太阳镜,减少太阳射线对头部和眼睛的直接照射,同时在不影响体温调节的情况下,尽力减少皮肤被阳光直接照射的面积,或抹一些防晒霜以保护皮肤。 4运动场地卫生 体育活动的场地不能过于狭窄,球场或跑道周围应留有一定的余地。运动场地应无碎石杂物,木制地板应平

10、坦坚固,没有木刺和裂缝,场地过硬、过软或过滑,不符合体育活动的要求,就会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并有可能造成意外的伤害事故。体育场馆的通风状况要好,保持恒温和空气新鲜。室外运动场地周围应无空气污染。室内或夜间的场地采光和照明要充足,光线要柔和、均匀、不眩目,照度为50100lx,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和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此外,运动环境中的场地或水质要清洁,土壤或水中不应含有较多致病菌。否则,当人体与其直接接触时,特别是皮肤有破损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发生伤口化脓或粘膜发炎等病症。 4、运动服装与器材卫生 运动服装应符合运动项目要求,并具有透气性、吸湿性,既有利于身体活动,又能防止运动创伤,如

11、自地车运动员应穿短袖上衣,较长短裤,带护掌和头盔,又如冰球运动员要带护具、头盔,着特制服装等,越野跑及马拉松比赛时最好穿旧鞋及旧运动服,防止发生足部水泡和皮肤擦伤。在炎热的夏季,运动服装应通气、质轻、宽松和色淡。在冬季,室外运动服装既要保暖,又不防碍动作的完成。运动后潮湿的运动服装应立即换掉,以免受凉感冒。 运动器械要坚固,安装得当,并注意检查维修,防止生锈以及连接处脱落。器械旋转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练习时发生冲撞而受伤。 体育锻炼与合理的进餐时间 因为在运动时体内相对地将血液集中于肌肉的皮肤的血管,消化系统的供血量相对减少,致使消化腺分泌减少,消化道的蠕动减弱。如果食物停留在胃内时就进行剧烈

12、的运动,可因胃肠道的充盈和横膈膜上顶,使呼吸受到影响。运动时食物在胃内震荡,会使人感到恶心,腹痛,致使运动能力下降,甚至中断运动。一般在餐后34h左右,胃已基本排空。因此,饭后应休息2.5h,再进行激烈运动比较适宜。饮食与运动时间也不宜间隔太长,餐后45 h,可出现饥饿感或血糖下降,从而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并增加对蛋白质的消耗。有些学生不吃早餐而参加上午的体育课,这对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空腹时间过长会出现神经肌肉振颤增强,血糖降低,同现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心慌等现象。经常这样,还会引起肠胃病的发生。运动结束后不宜立即进餐,这是因为消化系统的功能此时还处于相对抵制状态,因此,应当在运动后休息3

13、0min以上再进食。大运动量训练后应当休息45min以上。由于运动后会产生饥饿感,用餐时应注意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能暴饮暴食。 体育锻炼后的洗浴与健康 体育锻炼后洗澡不仅可以除去身体的污渍和污垢,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洗澡还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降低肌肉紧张,加强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洗浴的水温不宜过高,时间出不宜过长。水温以422为最适宜,一般时间为1015min,最长不要超过20min。热水浴的时间过长,一方面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后,大量血液进入毛细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结果是血流循环速度反而减慢;另一方面,大量毛细血

14、管的扩张引起心输出量减少,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发生晕厥;心肌供血不足会发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出现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这时一定要尽快平卧,并马上找医生来检查处理。 桑拿浴和蒸气浴有镇静、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从而加速人体内由于运动而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排泄过程的作用,可以帮助消除疲劳。但是也有医生认为桑拿浴和蒸气浴所造成的高湿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要运动结束后立即进行桑拿浴或蒸气浴,因为这时人体需要散发掉由于运动体内产生的大量热量,高湿环境将影响这一过程,甚至导致热衰竭。因此,运动后一定至少要休息30min以后再进行桑拿浴或蒸气浴。 运动后体内温度较高不要用冷水洗

15、浴,冷水的刺激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体表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度增加,不利于疲劳的消除,并可能引起感冒等疾病。 患感冒时能否参加体育锻炼 感冒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患的疾病之一,从发病原因上可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两类。成年人多发病毒性感冒,其特点是早期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23天后变稠,伴有咽痛、发烧、头痛等,一般57天可以痊愈。而细菌性感冒以扁桃体发炎、咽部粘膜明显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为特征其发烧、头痛、无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比病毒性感冒严重。细菌性感冒白细胞计数一般可达10 00015 000个/mm3(正常为4 0008 000个/ mm3)。人体患感

16、冒时,机体的机能水平会有所下降,运动员也不例外。因此,患了感冒不要认为是头疼脑热的一点小事出不了大总是,而继续进行正常的锻炼,特别是病毒性感冒,由于它的症状较轻,全身反应较小,而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对骨骼肌有直接作用,可以影响运动能力,使肌肉力量明显下降,并影响肌肉利用能量的过程。另外,急性病毒感染时进行大强度运动有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同时也是猝死等严重合并症的潜在危险。 对感冒要积极进行治疗,并调整负荷量及强度。对病毒性感冒主要是对症治疗。 在锻炼安排上,如果仅有感冒症状,但是不伴有明显不舒服时,可在症状消失几天后参加正常锻炼;如伴有明显的无力、肌肉疼痛和淋巴结肿大时,

17、应在病愈后再进行正常锻炼。 体育锻炼时的饮水卫生 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仅消耗大量热能,同时也丧失大量水分,特别是天热时丧失的更多。机体内的水分丧失,会影响生理机能和工作能力。当失水占体重4%5%,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20%30%,当失水占体重10%时,则会造成循环衰竭。因此,应当及时补充体内丧失的水分。 但是,在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不应一次饮水过多,大量水分一下子进入体内,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首先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使血液稀释血量增加,因而加大了心脏的负担。血液中过多的水分要由肾脏排出,不仅迅速加大了肾脏负担,同时水分的排出,还导致盐分的损失。其次大量饮水后由于不能马上吸收,水在胃中存留稀释

18、胃液,影响消化和食欲;如继续运动水在胃中晃动使人不舒服,并可引起呕吐。 在此,最好在平时饮食中注意有足够的水分,在锻炼时尽量不喝或少喝。有时虽然感到口渴,但并不是体内真正缺水,而是由于运动时口腔和咽喉粘膜的水分蒸发和尘埃刺激,以及唾液分泌减少造成的口渴感。这样的口渴不应多喝水,可以漱口以解除渴感。 在天热和出汗多的情况下,应补充水分,但要少量多次。据研究,人体每小时最多约能吸收0.8L水,所以每小时内饮水不能超这1L,每次150200mL为宜,每次应间隔15min,以免胃肠中存留过多水分。此外,锻炼中或锻炼后不宜喝凉水,更不要立即吃冷冻饮料,因为冷刺激会对胃产生强烈刺激,造成胃痉挛和消化不良。

19、 女子月经期的体育卫生 身体健康、月经正常的人,月经期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做徒手操、活动性游戏、打乒乓球等,可以提高和调整神经系统的活动,改善人体的功能和情绪对身体是有益的。参加体育活动可交替收缩和放松腹肌和盆底肌以起到按摩子宫的作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一些月经病的患者就可以采用体育疗法。所以只要不是严重的痛经、经血量过多或有严重的妇科疾病,就不必过于限制其参加体育活动。 经期参加体育锻炼,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减轻运动负荷,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对月经初潮的少女,由于她们的月经周期不稳定,负荷更不宜大,要循序渐进,要逐步养成经期锻炼的习惯。 运动时,要避免做剧烈的、大强度的或振动大的跑跳动

20、作,也不要做腹压过大的动作和力量性练习,以免引起经期流血过多或子宫位置改变。 月经期不宜游泳,在月经期,具有自洁作用的宫颈管中的粘液栓被排出,子宫内膜血管破裂开口,内膜脱落,形成一个剥离的创面,子宫口稍稍张开,阴道内酸度降低,在此种情况下下水弃,会增加感染的机会,病菌可能侵入内生殖器官,引起炎症。此外,月经期下肢和腹部受凉也不利于经血的排出。 月经期间应避免寒冷的刺激,特别是下腹部不要受凉。如果进行冷水锻炼也应暂时停止。 如果出现月经紊乱或痛经,月经期间应停止体育活动。 女运动员在月经期间,如果月经正常,无特殊反应,可以参加训练。但在开始时应减上运动负荷,促进身体适应,然后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并

21、应加强医务监督。 至于月经期间能否参加体育比赛的问题,对于以健身为目的的人来说,没有必要在月经期间参加比赛;对于训练水平差的运动员,特别是月经初潮的少女,月经期间不宜参加比赛。因为比赛时运动强度很大,精神紧张,神经系统往往不能适应,容易引起内分泌腺的机能失调,导致月经紊乱、痛经或闭经。平时有经期参加训练习惯的、训练水平较高的女运动员,月经中以参加比赛。 二、非创伤性运动疾病 运动性腹痛 运动性腹痛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产生的腹部疼痛。在中长跑、竞走和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中发生较多,随着运动的调整或停止,腹痛症状可逐步缓解并消失。 1、病因 胃肠痉挛:运动前暴饮暴食、空腹锻炼、饮食距运动时间过

22、近或吃了不易消化及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都可能引起胃肠痉挛。此种痉挛的症状反应是钝痛、胀痛和阵发性绞痛。防止发生胃肠痉挛应在饭后12h才可参加较剧烈的活动,应选用对胃肠刺激较小的食物和饮料。 肝脾区疼痛:肝痛在右季肋处,脾痛在左季肋处。一般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运动开始强度较大,运动者心肌力量较差时,会引起下腔静脉血向心回流受阻,发生肝脾淤血,牵扯肝脾被膜而产生攫性疼痛或胀痛。 腹直肌痉挛:由于大量排汗丧失盐分,水盐代谢失调,加上疲劳,会引起腹直肌的痉挛。 腹部慢性疾病:慢性肝炎、阑尾炎、溃疡病及肠道寄生虫等腹部慢性病患者参加剧烈活动时,会由于病变牵拉、振动或血供情况变化等刺激而产生疼痛。 2、预防

23、及处理 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的方法和节律,患有各种腹部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彻底治愈疾病,或在医生、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活动。发生腹痛时可按压疼痛部位,加深呼吸。如在运动中要减低速度,调整运动强度,疼痛可以减以或消失。如果疼痛仍不减轻,反而加重,则应停止运动。针刺、按摩都可以缓解、消除痛感。 中暑的预防和处理 中暑是发生在炎热季节的一种急性病,它常在炎热或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时发生。它可以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最严重的是热射病,亦称中暑高热。三种类型的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处理上也应有些差异。 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引起人体大量电解质丢失,使神经

24、肌肉的兴奋性过高而发生的肌肉痉挛。处理时,要尽快离开热源,平卧休息,补充食盐和水分,牵引痉挛的肢体。预防热痉挛的发生,一要注意运动前及运动中盐和水的补充;二要注意避免单一肢体或局部肌肉负荷过重。 热衰竭是因为大量出汗和失水,高热引起皮肤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循环衰竭。这类病人,在离开热源后,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服,在四肢作自下而上的重推摩和揉捏,并适当补充食盐和水,然后尽快送医院治疗。 热射病是由于运动时产生的热量过多,超过了机体的散热能力,热量在体内蓄积,使体温升高,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其主要症状有高热,皮肤干燥,脉搏、呼吸加快,头晕、头痛;严重时步态蹒跚,乃至昏睡。降低

25、体温是处理的根本,可用冰或冷水敷肢体,结合四肢按摩,以保持毛细血管扩张,使已冷却的血流流入内脏;头晕、头痛严重者可用冷水泼头颈部;另外,还要注意补充盐水,然后送医院治疗。预防热射病,一方面要注意热天锻炼时水和盐的补充,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让头部长时间直接暴晒,同时锻炼者应认识到在炎热季节锻炼,恶心、头晕、头痛、语言困难及步伐不稳可能是中暑的早期症状,要注意及时不医。 低血糖症 正常人在空腹时血糖浓度一般维持在血流中8090mg/100ml之间,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100ml时,可出现一系列症状,轻者感到非常饥饿、极度疲乏、头晕、心跳、面色苍白、出冷汗。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语言不清、四肢发抖

26、、躁动不安或精神错乱,甚至惊厥、昏迷。检查时,患者脉搏快而弱,血压有明显变化,如昏倒前升高而昏倒后降低,呼吸短促,瞳孔。若查血,则血糖明显降低。此病多发生于长时间剧烈运动过程中或结束后。 1、病因 运动中发生的低血糖症,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体内血糖大量消耗和减少;其次是运动前饥饿,肝糖元储备不足,不能及时补充血糖的消耗。此外,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糖代谢的功能紊乱,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也可导致低血糖症。因此,运动前饥饿、情绪过分紧张或身体患病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2、处理 当确认为低血糖症后,应使病员平卧,保暖,神志清醒者可饮浓糖水或吃少量食物,一般经短时间后即可恢复。对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注

27、射50%葡萄糖40100ml。对昏迷不醒者,可针刺人中、百会、涌泉、合谷等穴,并迅速送医院治疗。运送时,仍然要使病员保持半卧姿势。 3、预防 平时缺乏锻炼者,或患病未愈,或空腹时,不要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为了补充长时间剧烈运动中体内血糖的大量消耗,中在锻炼前服用足够的含糖食品,或在运动中饮用一些含糖饮料。 游泳性中耳炎 游泳性中耳炎主要是指在游泳时,由于不洁净的水进入中耳,造成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病。主要表现为耳道闭塞,听力下降,局部剧烈疼痛。常有发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便秘等症状,若鼓膜破裂常有黄色脓液自外耳道流出。急性炎症期治疗不当,常可转为慢性中耳炎。 1、病因 在游泳过程中,当外耳

28、道积水时间较长时,鼓膜被泡软,此时感到不适而用硬物挖耳,极易损害鼓膜,导致不清洁的积水进入中耳而引起感染。原有鼓膜破裂或穿孔者游泳时,更易使细菌直接从外耳进入中耳。此外,患有呼吸道炎症及感冒时游泳,也易引起游泳性中耳炎。 2、处理 中耳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并发症,炎症可能会经中耳骨壁的破坏区、中耳的各种自然通道和血管、神经途径直接扩散到颅内,引起脑脓肿等严重病症。发生了游泳性中耳炎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吃流质食物,并及时请医生处理。 3、预防 游泳池水一定要符合卫生要求,保持清洁。游泳时必须注意正确呼吸,避免呛水。游泳前应进行体检,游泳时可用橡胶耳塞将耳朵塞好,以防止池水进

29、入耳内。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积极措施,在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患有中耳炎时,不要游泳。当外耳朵进水后,不要随便挖耳,上岸后可采用同侧单足跳、向同侧拉耳朵侧倒头的方法将水倒出。还可采用吸引法,即头偏向有水的耳朵一侧,用手掌紧压在耳朵上,屏住呼吸,然后迅速提起手掌,即可将水吸出。 运动性昏厥 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叫做运动性昏厥。 1、病因 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或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或长时间站立或长时间下蹲后骤然站起,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也随之减少,使脑部突然缺血而发生昏厥。这也和剧烈运动后引起的低血糖有关。另外,精神过分激动、紧

30、张、吸气后憋气使颈,也可引发昏厥现象。昏厥时,病人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昏倒前,病人感到全身软弱、头昏、耳鸣、眼前发黑;昏倒后,面色苍白、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 2、处理 使病人平卧,足部略抬高,头部放低,松解衣服,注意保暖,用热毛巾擦脸,自小腿向大腿做重推摩和拍击;同时用针刺或掐点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氨水闻嗅。在知觉恢复之前,不能给任何饮料或服药。如有呕吐,应将病人的头同一侧;如呼吸停止,应做人工呼吸。醒后可给热饮料,注意休息。 3、预防 平时要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久蹲后不要骤然起立,不要带病或在饥饿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疾跑后不要立即停下来。只要注意

31、上述各点,就可预防运动性昏厥。 猝死及猝死的预防 “猝死”也叫急死,是指看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经治疗后已稳定或正在好转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性死亡,往往为不及救治,因此又称为急症。关于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历时多长定为“猝死”的标准,意见不统一。世界卫生组织定为6h时以内。而“猝死”死的高峰则是在发病后1h内,因此一些心脏病学家认为发病后1h内死亡可作为“猝死”标准。“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病,其中又以冠心病最常见。多数人“猝死”前无明显预兆,或在正常活动中,或在安静睡眠中。以前有这心绞痛发作史的病人,如果心绞痛突然加剧,表现为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特别出现频繁的室性早搏,常为“猝

32、死”先兆。有的出现原来没有的症状,如显著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难、精神状态突变等。随后,由于心跳骤停,面部表现神志不清,高度紫绀、痉挛、瞳孔固定而扩大,或出现几次喘息样呼吸而进入临床死亡。如果不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或抢救无效,病人可很快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 排坛英才朱刚、美国排坛才海曼、征战在绿茵球场上的曹春鹏等运动员的猝死,让人们知道了“运动猝死”的概念。他们的死亡,被一些人认为只会发生在从事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中。实则不然,这个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杀手,也威胁着普通人。其实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猝死仅仅是个特殊的个例,虽然他们的死亡是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但不能代表运动本央就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只能

33、说当时的“运动”,诱发了他们身体内隐藏的疾患。专家们提桓,凡因,只能说当时的“运动”,诱发了他们身体内隐藏的疾患。专家们提醒,凡是参加运动者,都应加强医务监督。据美国统计,在参与运动的人群中,每年是参加运动者,都应加强医务监督。据美国统计,在参与运动的人群中,每年是参加运动者,都应加强医务监督。据美国统计,在参与运动的人群中,每年的运动猝死发生率约1/ 250 000。这其中,非运动员的发生率更高:武汉市一名7岁的小男孩上体育课时跌破前额,抢救无效死亡;广州某技校一名16岁的学生在参加100m跑测验时,突然倒在了跑道上。当医生赶到现场时,学生的心电图已呈直线,抢救无效死亡;美国一名45岁的男子

34、在芝加哥马拉松赛上猝死。据专门从事此项研究的国家体科所徐昕介绍,导致运动猝死最常见的是心脏性猝死,包括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脑溢血、中暑、呼吸系统疾病等都有导致运动猝死的病例。运动猝死发生最多的是30岁以下,又以1520岁年龄段更集中,男性猝死率大大高于女性。一些人甚至在做俯卧撑、跳舞时都会发生猝死。而这一切以学校的体育达标测验、单位职工运动会、业余比赛中发生的最多。徐昕解释说:“运动负荷大可能是猝死的原因之一,情绪不稳定、心理紧张也是重要的诱因,一些有疾病隐患者长期不从事锻炼的人,参与运动的量或强度掌握不当,也极容易发生危险。” 1、猝死的抢救 一旦发生猝死,呼吸心跳停止,使血液

35、循环中断、周身乏氧是,必将造成体内重要器官的损害。一般情况下,大脑耐受缺氧的时间仅5min左右,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在猝死病人的现场应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这对病人的复苏起关键作用。具体主法是采用心脏挤压术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脏挤压术:对猝死的病人首先应就地对病人进行心前区叩击,即用拳叩击病人在胸前乳头部位。叩击要求迅速有力。如第一次叩击无效,可连续叩击23次。叩击后马上做人工心脏挤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的下2/3处。按压时用力要均匀。方法是一只手以掌根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另一只手压在那只手的手背上,上下起伏垂直按压。向下按压时,要稍停片刻再放松,这样有助于心脏腔内血液的排空。心

36、脏挤压是否有效,以能按到大动脉如股动脉搏动为准。成人每分钟按压80100次,小孩每分钟按压90120次。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用心脏挤压术抢救猝死病人的同时,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是使病人平卧,清除病人口中的异物,如呕吐物或假牙等,解开病人领口腰带,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救护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掌根部轻压环状软骨,使其间接压迫食道,以防吹入的空气进入胃内,另一只手捏紧病人双侧鼻孔,深吸一口气,以口唇与患者的口唇紧密接触后进行吹气。以1216次/min为宜,每次吹气过程中可见病人胸部隆起。 2、运动猝死的预防 运动猝死虽然可怕,但不等于要停止运动,不应影响人群的身体锻炼的积极性。相反不参加活

37、动,可能使心脏功能下降,这将有更大的几率发生问题。所以,人们应该合理地参加运动,只要做到定期检查身体,注意科学锻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现场医务监督与急救,就可以避免。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群,在医生或运动专家的指导下也可以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这对恢复健康大有好处。毕竟,生命在于运动。 三、运动性损伤 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性损伤。运动性损伤是在参加体育行驶 经常遇到的问题,了解运动性损伤的原因和特点,掌握一定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可指导我们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当发生一般性的运动损伤时,正确的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和痛苦,加快损伤的

38、早日康复。对于严重的损伤,及时、正确的临时性处理,可为转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创造条件,这对挽救伤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动性损伤的原因 造成运动性损伤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 1、思想麻痹大意 这是出现运动性损伤的主观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包括对预防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放松警惕;运动前不检查器械,预防措施不力;好奇好胜,盲目或冒失地进行运动。 2、准备活动不当 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根据专项运动的特点进行准备活动,使机体未能进入工作状态;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而致伤。 3、缺乏运动经验与自我保护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当出现意外情况时不知道如可处理

39、,心慌失措或者缺乏自我保护的经验是造成损伤的原因之一,如游泳时出现肌肉痉挛或意外摔倒时,如果缺乏经验或自我保护的常识就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 技术动作不正确,往往造成局部受力过大或身体失去平衡和控制,从而造成损伤。 5、体育锻炼的计划安排不合理 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安排过大,尤其是局部负担过重,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身体过于疲劳,技术动作就会出现错误或变形,身体的办调性和反应速度也会下降,因此容易发生损伤和意外事故;而长期局部负担过重,会使局部发生劳损。另外,当身体机能状态不良时,人体的运动能力减弱,如果体育活动的计划和安排不能根据身体机能状态改变而调整时,就可能发生伤害事

40、故。 6、组织安排不严密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组织得不严密,就会出现拥挤混乱的情况可能造成伤害;或因场地、器材、时间安排不合理发生意外事故。 7、运动环境不好 运动场地狭窄、不平整,有行人及车辆过往;器械安装不坚固,位置不恰当;运动时服装或鞋不合适;气温或光线不良都可能造成伤害。 运动损伤的预防 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避免伤害事故,保证教学、训练和比赛正常进行,首要任务是做好预防工作。根据产生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提出下列预防原则和要求; 加强思想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安全运动的意识。 加强身体全面锻炼,合是安排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防止局部肌肉过度疲劳。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

41、应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内容,以及个体情况和气象条件而定,要充分且有针对性,做到一般性与专门性相结合。 加强保护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摔倒时,应立即屈肘低头,团身滚动,切不可以直臂或肘部撑地。由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注意屈膝、弯腰,两臂自然张开,以利缓冲和保持身体平衡。 加强医务监督,注意场地器械的检查和管理。对运动员和体育锻炼者,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禁止带病和身体检查不合格者参加锻炼。严格实施场地、器械的安全检查,及时维修与保养,禁止穿不合适的服装和又圭进行活动。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1、肌肉酸痛 原因和征象:这种现条是普遍的,在一次运动负荷较大的锻炼以后,或是隔了较长时间未锻炼,刚恢复

42、锻炼之后,就会产生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一般发生在锻炼后一到两天,所以又称肌肉延迟性酸痛。研究表明,大负荷肌肉离心收缩比向心收缩更容易引起肌肉酸痛。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如下两种解释肌肉酸痛的假说:损伤假说:损伤假说是由霍夫提出的。他认为,未受训练的肌肉参加长时间工作可导致损伤,肌肉酸痛是肌肉内部结构损伤所致,包括肌纤维损伤和结缔组织损伤。痉挛假说:迪夫瑞斯认为延迟性肌肉酸痛是由局部运动单位的强上性痉挛所致。运动造成肌肉局部缺血,引起一些致痛物质的产生,当致痛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刺激肌肉内的痛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疼痛又反射性的引起痉挛,痉挛又进一步使局部缺血加剧而形成恶性

43、循环。 处置和预防: 处置。如果是轻微的酸痛,可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按摩和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这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对较严重的酸痛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可利用针灸、电疗和口服维生素C等手段,这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作用。 预防。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锻炼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对练习时即将负重的局部肌肉活动得应更充分些。锻炼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集中练习身体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锻炼后除进行一般性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从而避免酸痛的发生。 2、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使肌肉变得坚硬,失去活动能力。

44、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后面的腓肠肌,其次是足屈拇肌和屈趾肌等。 原因和征象: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若准备活动未做充分,肌肉受到寒冷刺激后,兴奋性增高,很容易引起肌肉痉挛;如果参加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特别是在夏天,身体将大量排汗,体内盐分丧失过多,也可引起痉挛;在锻炼或比赛中肌肉过快地连续收缩,放松时间太短,以致收缩与放松不能协调的交替,也能引起痉挛。另外,身体疲劳可以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在局部肌肉疲劳的情况下做一些突然紧张用力的动作,有时也可引起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时,肌肉突然变得坚硬,疼痛难忍,而且一时不易缓解。 处置和预防: 处置。牵引痉挛的肌肉,一般即可使之缓解。例如腓肠肌痉

45、挛,可伸直膝关节,用力将足尖勾起。牵引时用和宜缓,不可用暴力。此外,还可配合局部按摩,采用重力按压,揉捏以及点压委中、承山、涌泉穴等手法,促使痉挛缓解。游泳时发生腓肠肌痉挛时,不要惊慌,先吸一口气,仰浮水面,用痉挛肢体对侧的手握住痉挛肢体的足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痉挛肢体的膝关节上,帮助将膝伸直,痉挛即可缓解。 预防。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痉挛的部位事先应作适当按摩;冬季锻炼要注意保暖,夏季长时间运动要注意补充盐分;疲劳和饥饿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游泳时,下水前应先用冷水淋浴,使身体对冷水有所适应;水温低时游泳时间不要太长,尤其不能在

46、水中停止活动。 3、肌肉挫伤 肌肉挫伤是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引起的闭合性损伤。 原因和征象:运动时互相冲撞,或身体某部碰在器械上,皆可发生局部挫伤。单纯挫伤仅在伤部出现疼痛、肿胀,局部皮肤青紫、压痛、功能障碍等。如果严重挫伤且有合并症时,还可出现全身症状或特殊体症;头部挫伤合并脑震荡时,胸腹部挫伤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时,可有休克症状;大腿前部严重挫伤时,可引起股四头肌断裂,断裂处有凹陷,断裂肌肉近端降起。 处置和预防: 处置。在24h内冷敷或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或外敷中药。24h后进行按摩或理疗。进入恢复期后可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如果怀疑有其他组织器官损伤并出现休克症状,应立即抗休克处理并送往

47、医院进行急救。肌肉断裂者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锻炼、比赛时,穿戴保护装置,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裁判执法要严格公正,禁止粗暴动作;改进运动技术,纠正错误姿势。 4、肌肉拉伤 原因和征象:肌肉拉伤是因肌肉过度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所引起的肌肉损伤。当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弹性、伸展生、力量差;疲劳或负荷过度,协调性下降;技术动作不正确,动作过猛或粗暴;以及气温过低、湿度太高、场地不良等情况出现时,都可能引起肌肉拉伤。损伤后伤处肿胀、有压痛,肌肉紧张或痉挛,触之发硬,出现功能障碍。严重的肌肉拉伤可导致肌肉撕裂。 处置和预防: 处置。轻者可即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使受伤肌肉置于放松位置。24h

48、后可在伤部或伤部周围施行按摩和理疗。如果肌肉已大部分或完全断裂者,应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手术缝合。 预防。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在训练中应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使屈肌和伸肌的力量达到相对平衡;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纠正和改进动作和技术上的缺点。 5、踝关节扭伤 原因和征象:踝关节扭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它是因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而导致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受损。在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不平坦或跳起落地时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这类损伤。伤后踝关节内侧或外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导致行走困难或跛行;重者有皮下淤血且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被动内、外翻,疼痛加重。若韧带完全断裂者,则踝关节稳定性差或活动异常。 处置和预防: 处置。伤后立即给予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固定休息。重者将损伤韧带于松驰位,24h后,根据伤情采取综合,待病情好转后,施行功能性练习。 预防。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检查场地设施,培养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足踝部的肌肉力量和踝关节的稳定性、协调性。对易伤者,锻炼和比赛时应扎保护带。 6、运动后小腿胫腓骨疼痛的处理 刚开始参加训练的运动员或体育爱好者,在运动后常常会出现小腿前部骨表面疼痛的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