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7263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市xxx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设计单位:武汉xxxx有限公司 地 址:联 系 人:手 机:电 话:0x传 真:0x日 期:2013x目录一 项目概况31、项目概况32、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和太阳能资源5(3)小结113、项目建设条件114、建设类型125、建设规模126、项目背景和意义12二、技术方案171、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系统特点172、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组成183、设计说明及依据194、设计原则205、系统方案设计216、系统设备选型24三、投资概算291、系统配置单292、投资报价表29四、系统能效计算分析301、光伏系统效率与发电量302、费效比32五、技术经济分析32六、

2、节能量计算33七、运行维护及管理33一 项目概况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2)安装容量:(3)建设单位:(4)承建单位:(5)建设地址:(6)项目用途:(7)资金来源:公司自筹(8)项目来源:公司自建设(9)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10)项目投资 元(11)设计依据:公司内部的用电负载数据及要求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和现场环境状况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和气候特征(12)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203-2010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光伏发电标准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市政建设和电器安装标准(13)项目效果图2、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和太阳能资源(1)项目所在地地理位

3、置江夏区位于江汉平原向鄂南丘陵过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长江,东向湖区缓斜江夏区,以第四系红色粘土组成的网状平原为主,其两侧为平坦的冲积平原,东侧为梁子湖底地。三种地貌形体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区境北部,呈东西向带状,横刻在网状平原和冲积平原之中。东部和西部为滨湖平原,地面高程约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岗丘。境内有大小山体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区境内最高点。境内大小湖泊136处,主要湖泊有大沟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鲁湖、后石湖、斧头湖、上涉湖、团墩湖、汤逊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长江、金水河流经西部。江夏区地域广阔,城乡

4、兼备,具有得天独厚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居中的地缘优势。水面约占总面积39%。公司地址具体地理参数为北纬N302525.43,东经E1142649.35,海拔:31.96米。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无霜期268天。境内136个湖泊,97万亩水体面积,其中,梁子湖、汤逊湖等湖泊盛产鱼虾蟹鳖,驰名中外的 江夏经济开发区藏龙岛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主城南端,北与华中科技园、武大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毗邻,东接中环连络线,南抵沪蓉高速公路,西临汤逊湖,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园中园,武汉中国光谷的主要拓展空间。园区规划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以

5、人文、科技、生态、旅游为发展定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建设高档次、高产出、无污染滨水特色生态旅游科技园区。园区于2001年4月开始筹建,同年10月25日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武政办2001259号)。在五年时间内,投入资金8亿元,完成了道路、桥涵、给排水、电力、电信、园林绿化、路灯、天然气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园区内已形成“三纵三横”的主干道网络布局,总长约65公里,园区内道路纵横交错;绿化总面积1000多亩;巨龙塑型、凤凰台、玉叶滩、藏龙大桥、“藏龙十二景”和“杨桥湖二十四桥”等景观。武汉高科机电产业园、武汉凡谷电子通信产业园、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二所

6、科技产业园、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经济学院、银河湾、澳式高尚住宅区等56个大型项目签约落户园区,总投资额达80多亿元。有江夏一中,实验高中等重点高中。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经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高校云集。(2)太阳能资源1)项目建设地点江夏经济开发区藏龙岛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主城南端,如图所示。项目区域位置图本方案从太阳能辐射量、日照时间两个方面分析了武汉太阳能资源的时间分布、区域分布及其开发潜力,给出了武汉太阳能资源利用建议,对于武汉规模化推广利用太阳能资源具有指导意义。2)武汉基本气候特征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

7、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一般年均气温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0.4;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夏季极长达135天,因武汉地处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38,又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十分闷热,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夏天普遍高于37,极端最高气温44.5。初夏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武汉活动积温为5150,年无霜期240天,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3)武汉太阳辐射量分析武汉纬度29.5831.22,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全年太阳总辐射为4368000474600

8、0KJ/,日照充足。武汉市累年太阳辐射状况(J/a) 月份 辐射 123456789101112直接辐射平均月总量 112741114101130082167626213200253625359310364682229127190487138902115118散射辐射平均月总量139436148457205065235738273911281312259010245351217081174531138046126332太阳辐射平均月总量252176262559335147403364487112534937618320610033446208365018276948241450光合有效辐射12

9、6088131279167574201682243556267469309160305017223104182509138474120725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4)辐射量的季节分布下图武汉市常年太阳总辐射最大月是7月,最小月是12月,然后随着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辐射从1月逐渐向7月辐射量递增至最大值,再由7月向12月递减至最小值。图呈波峰形,其中7月与8月辐射量差值小,而8月与9月辐射量差值大,说明由于直接辐射下降的缘故,武汉市的9月辐射突减。5)武汉日照时间分析武汉全年日照时数1500小时到2000小时,在全国居于中等日照水平。(图中紫色标记处为武汉所在地)中国年日照时间分布图6)日照时

10、间的分布规律武汉逐月日照率统计图武汉市全年日照月平均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3月,从1月到12月呈波状走向,产生两个波谷(3、12月)和一个波峰(8月)。7)武汉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 武汉年总太阳辐射强度为4746 MJ/(.a),按光伏发电效率为15%计,计算得到武汉年太阳能可发电量为197.75kWh/(.a)。 (3)小结A、武汉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射量4746 MJ/(.a),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年日照时间1500小时到2000小时,日照时间较好。B、武汉夏季太阳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但受天气影响较大,稳定性差。冬季辐射量小,日照时间短,但稳定性好。C、太阳能资源具有很好利用价值,且夏

11、季优于冬季。D、武汉一天中太阳能平均辐射强度最强的时段是11时13时,是最佳利用时间。3、项目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项目所在地为连片大型工业园区,可以利用的建筑物层高统一为6层,屋顶平坦,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及其他遮挡阳光的物体,光照条件良好,且项目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季节性降水、日照充足。年日照时间为2000小时左右,具有极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的软硬件条件,适合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本项目具备如下优良的基础条件:l 建设位置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富集的太阳能资源,可以保证稳定的发电量;l 能产生附加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l 良好的示范

12、条件,所依托的建设基础为藏龙岛经济圈光谷芯中心,可以促进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共存的良好新工业园区模式,同时创造了城市与地区新能源典范。(2)电力需求武汉光谷芯中心是以商务与科技创新为理念建设的“武汉科技新城”。芯中心多数企业为生产型、创新型科技公司,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本项目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来保证与完善其供电。4、建设类型本项目设计建设类型为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正常情况下为市电为负载供电,当系统正常工作时,光伏发电系统与公共电网相连并且用户可使用太阳能电源为用电负载供电,余电上网,保证用电负载的供电可靠性。5、建设规模 本方案设计以单栋单元为单元进行设计,每单元计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

13、45kW左右,初步试运行15kW,经过严格精确设计可以满足基本供电。6、项目背景和意义(1)太阳能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从十七世纪至今,全球人口从5亿增长到60亿,人类的能源消耗也从每年1亿吨标准煤增长到150亿吨标准煤。世界能源委员会预测,按照已探明储量和目前的消耗速度,石油将在43年后枯竭,天燃气将在66年内用尽,煤炭也只够169年的开采。而地球表面所接受的太阳能量相当100亿亿度电,是全球能量需求的35000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太阳能利用的不断完善,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今后几年新能源发展的主流,并从一些试点工程迅速向全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普及,太阳能光伏应用

14、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按照国际能源委员会和欧洲联合研究中心的一致估计,光伏发电在未来能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结构中3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的供应中达到10%以上;204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耗的50%以上,光伏发电将占到20%以上。我国的光伏发电在正常发展和生态驱动发展两种模式下发展,2010年左右其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逐渐显现出来,太阳能利用量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在不断的提高,CO2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大幅减少。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太阳能是一种

15、理想的新能源。具有以下特点:无枯竭危险、绝对干净(无公害)、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能源质量高、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等。作为新能源,太阳能具有极大优点,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我国对太阳能的使用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家庭用小型太阳能电站、大型并网电站、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太阳能路灯、风光互补路灯、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等,现在主要的应用方式为建筑一体化和风光互补系统。(2)新能源的国内形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筑,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大力度发展清洁能源。”“十二五”规划纲要

16、则将“安全、稳定、经济、清洁”作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特点。发展清洁能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用以改善电源结构,重点是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二是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液体燃料,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但发展规模有限;三是因地制宜发展适用于中小城镇、农村的太阳能热利用、小水电、风电、太阳能等,以改善广大农村地区和中小城镇的能源供应和环境状况。这三个目标的提出,都与2009年在我国气候谈判中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有关。该承诺包括,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重达到15%左右,碳相比2005年下降40-50%,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

17、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假如节能目标定为16%的话,其对应的减碳效果可以达到18%,但规划将减碳目标定在17%,是为了预防出现某些不利于减碳的因素。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将节能目标分解到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行业,并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将继续以依靠技术节能为主、结构节能为辅的模式,预计技术节能所占的贡献比例将从“十一五”的节约70%降低到“十二五”的60%左右;而结构节能所占的贡献比率将由“十一五”的约17%,上升到“十二五”的约30%。根据“十二五”对碳减排指标的细致规划,全国被分为五类不同地区,不同地区省市的指标也不同。第一类地区包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

18、,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最高,为18%;第二类地区包括北京、河北、辽宁和山东,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7%;第三类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陕西,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6%;第四类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宁夏,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5%;第五类地区包括海南、西藏、青海和新疆,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0%。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落实电机、锅炉、汽车、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节能措施。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坚持节能节水节地,积极发

19、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国家标准,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健全节能环保各项政策,按照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狠抓落实。四是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国家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要发挥表率作用。五是继续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强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保护水、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六是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气象、地震、防灾减灾、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

20、建设。(4)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本地区的发展前景湖北省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全国交通航运枢纽。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高等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次于江苏、北京,国家211工程大学数量位居全国第四,次于北京、江苏、上海。在中国经济地理位置上,湖北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位于东部技术密集工业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结合部。以省会武汉市为中心,在500公里的范围内有4亿人口,在1000公里范围内有10亿人口。在中国广袤的内陆地区,湖北具有极强的市场集散功能和辐射能力。太阳能发电作为电器提供电源,节省了由电网供电,节约了能源,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能源政策,也符合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

21、益和社会效益。温室气体效应、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这是世界的统一话题,也是世界范围内关注的问题。各国政府都确立了节能减排、发展绿色能源的战略方针。我国政府已在京都议定书上郑重签字,许诺大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绿色能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己。二、技术方案1、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系统特点(1)电池发电原理及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流程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实际是一个大的平面二极管,由于扩散和漂移作用,在P-N结界面处形成内建电场,当太阳电池吸收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后,在电池内部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带负电,空穴带正电。在P-N结内建电场的

22、作用下,电子和空穴被分离,产生定向运动,在太阳电池的外电路中产生电流,从而获得电能。太阳能电池结构原理本项目太阳能发电系统示意图(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特点l 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无噪音、无空气污染、不破坏生态、能量随处可得、无需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建设期短、规模大小随意、可以无人值守、也无需架设输电线路。l 系统中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使用寿命长,具备良好的耐候性,防风、防雹,有效抵御潮湿气和盐雾腐蚀,不受地理环境影响。具有稳定的光电转换效率,且转换效率高,并保障系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长期可靠运行。l 太阳能光伏组件方阵支架都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该角度与方阵所处的地理位置

23、有关。2、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组成并网电站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板支架)、交流逆变器、电线、等组成。各部份的作用为:(1)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 (2)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AC、110VAC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

24、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3、设计说明及依据(1)设计说明本技术方案严格按照相关工程技术说明书规定组织设计,以说明书中所述规范、规定和标准为依据,同时考虑国内、国外规范要求。除非另作说明,所有相关标准均为现行标准。当设计与技术说明书中规定之规范出现差异或矛盾时,采用较为严格的规范。方案中个别在允许的范围内,即经相关政府部门审定及认可后,采纳本地类似规范或标准。在此情况下,我方会与有关部门等提出论证,说明所采纳规范与所要求的规范的性质相同性,获认可后组织设计。(2))设计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其设计的建筑行业和电力行业法律、标准、规范进行系统的设计及产品设备的采用。具体参照的设计

25、规范如下: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4、设计原则本工程设计在遵循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下,着重考虑以下设计原则: 先进性原则 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电源设计必须考虑先进性,使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技术领先性,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安全可靠原则 作为屋

26、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选用的结构充分考虑了风荷载、温度应力和地震作用对光伏组件的影响,设计安全系数保证满足国家规定及本工程发热要求。 结构轻巧而稳定原则 结构稳定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同时也会产生一种结构稳定所特有的美感,失稳的结构会给人带来危机感,造成人的紧张。 环保节能原则 本工程光电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光伏技术的应用。其主要功能是发电,特别是太阳能光优发电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无噪音,是一种干净能源,与环境有很好的相容性。 可拆卸更换、维修方便原则 当太阳能光优组件的某个局部受损时,组件板块能否灵活方便地进行拆卸更换,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功能是否

27、能得到保持,结构能否受到影响等因素,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要求必须可更换并且要很方便,且不能影响发电系统正常使用。 经济性原则在以上原则得到充分保证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经济实用性、效益性,提高发电系统的经济与实用价值。保证资金投向合理,在确保满足国家规范的基础上,合理地使用材料至关重要,只有巧妙地、合理地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5、系统方案设计(1)设计思想(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l 市电互补:太阳能优先,余电并网l 安装方式为按照一定角度斜支架(3)光伏阵列设计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设计包括安装位置区域设计、安装方式设计、组件选型及尺寸设计、阵列间距设计,以及支撑结构的基础、支

28、架结构设计等内容,需根据总体技术要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太阳辐射能资源、场地条件等具体情况来进行。1)太阳能阵列倾角计算从气象站得到的资料,一般为水平上的太阳辐量,换算成光伏阵列倾斜面的辐射量,才能进行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对于以某一倾角固定式安装的光伏阵列,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与倾斜的角度有关,其中较为简便的计算日辐射量的公式如下: R = Ssin(-)/sin + D 图2 倾斜方阵面上的太阳总辐射量计算示意图 式中: R倾斜方阵面上的太阳总辐射量; D散射辐射量,假定D 与斜面倾角无关; S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量; 方阵倾角; 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 光伏阵列固定式支架的倾斜角按照武

29、汉当地纬度30设计,此倾角大概是35,根据楼顶的具体情况略有调整。(2)光伏阵列的方位角设计方位角是指垂直照射到方阵表面上的光线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间的夹角。通常在光伏阵列朝向正南时,光伏组件发电量最大,故确定光伏阵列的方位角为3度,根据楼顶的具体情况略有调整。(3)太阳能电池板选型本设计方案设计太阳能电源容量为15kWp,充分考虑价格和性能因素,太阳能电池板选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太阳能光伏组件60块,合计功率15kWp。(4)太阳能方阵阴影间距计算太阳能电池阵列间距的设计计算: 光伏方阵阵列间距应不小于D 计算公式: 本方案设计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倾角与屋顶夹角根据现场情况改

30、变,所有阴影间距大概为小与2.8m。(5)系统直流电压设计由于本方案设计光伏系统容量为15kWp,本系统经过优化设计确定直流系统电压为240-292V。(6)光伏组件串并联计算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系统直流的最高工作电压主要取决于逆变器直流侧最高工作电压。本方案选用xxxxxx太阳能组件,在计算组件串并联时,必须根据组件的工作电压和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同时需要考虑组件的工作电压温度系数、开路电压温度系数,合理确定最佳串并联,以便各种情况下系统均能工作在最大功率电压跟踪范围内,从而获得最大发电量输出。 本方案选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额定功率5000W,直流输入电压100V-500V,组串中的

31、光伏电池数量决定与逆变器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MPPT电压范围。(7)组件串联计算:由于系统电压为24V,而组件的开路电压为35.9V,峰值功率电压为29.2V,考虑考太阳能控制器及线路的电压降,太阳能组件的10倍以上电压可以为系统供电,所以本方案设计太阳能串联数位10-11串。(8)并联数计算:系统总功率15kW,共计60块组件,每串10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并联数为6并。6、系统设备选型(1)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组件选用 xxxxxx型号的组件,产品符合IEC和UL对光伏产品的要求,该产品特点: 通过电池的优选,保证电池的一致性,最大程度减少热斑效应。使用优质的原材料,确保组件的使

32、用寿命。合理的边框设计,可方便的安装至各种光伏发电系统中。严格的机械载荷试验,抵挡恶劣的工作环境。100%的功率检测,保证功率误差在3%以内。通过对组件的合理分档,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力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190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技术参数表:产品名称太阳能层压板产品型号TN190P-24/Ei产品规格190W项目技术指标芯片材料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EVA薄膜基板材料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边框材料高强度铝型材最大功率(Pm)190W工作电压(Vm)371V工作电流(Im)511A开路电压(Voc)453V短路电流(Isc)536AFF75%正常使用温度60 -30 使用寿命20年电参数测试

33、标准引用GB 649786及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关于地面用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大气条件AM1.5 阳光辐照度1000W/M 电池温度25 参考图片(2)逆变器本方案选择的本公司自己的并网逆变器产品,是专为新能源发电系统而设计。技术参数:产品:(3)电线线缆选用东莞胜牌专用线缆型 号:1015-10AWG。线 数:105/0.254外 径:5.0绝缘厚度: 0.79 颜色: 黑色和红色线缆参考图片如下:(4)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采用优质玻璃钢材质,喷塑,防腐能力强,工程后期喷漆,使用寿命达25年。(5)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固定水泥基础固定(6)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整体效果 根据楼顶具

34、体情况,避开维修通道,供水管道,女儿墙的影响设计效果,初步工程安装三组15kW,预留后续改造空间。三、投资概算 1、系统配置单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光伏组件TN-72-5M190块4单晶硅2光伏控制器48V30A台1智能型3光伏离网逆变器48V2K台3正弦波4蓄电池12V200AH块4胶体5电线PV-1*4mm2米50国标6BV-1*10mm2米10国标7光伏组件支架40*40*3方钢套1热镀锌喷塑8机柜600*800*1600台1标准机柜9穿线管PVC32mm米5010光伏防雷汇流箱8进2出台111附件固定件,螺栓批112防雷和接地系统套1 2、投资报价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

35、(元)金额(元)1光伏组件TN-72-5M190块4135054002光伏控制器48V30A台1200020003光伏离网逆变器48V2K台1300030004蓄电池12V200AH块4180072005电线PV-1*4mm2米5052506BV-1*10mm2米109907光伏组件支架40*40*3方钢套14004008机柜600*800*1600台19009009穿线管PVC32mm米50315010光伏防雷汇流箱8进2出台13500350011附件固定件,螺栓批120020012防雷和接地系统套170070013合计套123,790四、系统能效计算分析1、光伏系统效率与发电量影响发电量的

36、关键因素是系统效率,系统效率的主要考虑因素有:灰尘、雨水遮挡引起的效率降低、温度引起的效率降低、组件串联不匹配产生的效率降低、逆变设备的功率损耗、配电系统及电缆的功率损耗等。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初步测算:1)灰尘、雨水遮挡折算系数项目当地灰尘较大,但降水很少,考虑有管理人员人工清洗方阵组件的情况下,取92%的折算系数。2)温度折算系数电池组件会因温度变化而输出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组件实际输出功率降低,发电量减少,取97%的折算系数。3)组件串联匹配折算系数每块组件的电性能输出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串联的组件会因电流输出不一致而影响实际输出功率,这里取97%的折算系数。4)逆变器效率项目均采用大功

37、率逆变器,转换效率较高,综合取97%。5)配电系统及线缆损耗配电系统及线缆损耗折算系数取97%。6)安装角度折算系数项目组件分35角度折算系数取98%。7)充电效率系数离网发电系统充电效率90%8)蓄电池荷电效率蓄电池荷电效率90%9)系统综合效率系数K0.920.970.970.970.970.980.90.9=0.6456根据武汉太阳辐射资源分析所确定的光伏电场多年平均年辐射总量,结合初步选择的太阳能电池的类型和布置方案,进行光伏电场年发电量估算。根据光伏电场场址周围的地形图,经对光伏电场周围环境、地面遮光障碍物情况进行考察,建立的本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场上网电量的计算模型,并确定最终的上网

38、电量。光伏发电站年平均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kWh其中:HA为平均年太阳能辐射量,取1570kWh/m2 Paz 为光伏系统安装容量,容量为峰值功率1140W;根据以上的估算修正,得出本工程的理论年发电量总的综合效率系数。据此估算出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及标准功率年利用小时,详见下表3-9年平均上网电量:年平均发电量序号项 目数据1综合效率系数0.64562多年平均年太阳能辐射量 (KWh/m2)1570.03安装容量 (KWp)1.140425年年平均发电量 (万KWh)2.89 2、费效比本系统装机容量1140W,系统投资概算为23790元,概算组成主要包含太阳电池组件、光伏逆变器、直流汇流箱

39、、蓄电池、机柜、电缆等设备和材料。25年总发电量为2.89KWH,静态投资额23790元,费效比为:0.82元/KWH(25年)。五、技术经济分析全年系统常规能源替代量计算常规发电(以火力发电为例)耗能和污染分析实发电量消耗标煤消耗淡水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灰渣产生粉尘产生二氧化硫1KW.H0.4KG4L0.997KG0.15KG0.272KG0.03KG本项目全年节能效果分析(太阳能发电)节约电能节约标煤节约淡水减排二氧化碳减排灰渣减排粉尘减排二氧化硫28900 KW.H11560 KG115600L28813.3KG433.5 KG7869KG267 KG(3)费效比计算静态投资额总发电量费效比

40、备注23790元28900千瓦时0.82元/千瓦时25年期 六、节能量计算本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预计总投资23790元,年发电量为1156度光伏发电站寿命按25年计算。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建成后设计年发电量为1156度电。25年节约标准煤11560KG。25年减少CO2排放量28813.3KG。25年减排SO2267KG。25年减少烟尘789KG。七、运行维护及管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带有监控检测功能,可随时记录气候特征,空气温度、风力风向、太阳辐射量;光伏方阵发电量,逆变效率,发电频率,电压波动量,功率因数,并网电量,当天发电量,累计发电量;CO2减排量;故障记录,直至光伏方阵组件串的故障记

41、录等。为保证最大发电量,实现既定节能量,维护人员要尽职尽责,每日要 定期巡检设备运行情况,定期清扫光伏组件表面灰尘,保证光伏发电站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光伏系统检测时应由有资质的单位会同有关设备供应商一起进行。首先检查安装使用条件是否符合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规程的规定。光伏系统检测应选择在晴天,并且待日照和风力达到稳定时进行,最好在中午前后的10:00-14:00之间测试。检测光伏系统前,应进行太阳电池方阵表面清理、擦拭干净,并确保所有开关都处于关断状态,准备好有关测试的仪器、仪表和工具及记录本。2、方阵检测 (1)一般检查首先仔细观察方阵外观,是否平整、美观,组件表面是

42、否清洁,用手触摸组件,检查是否松动,接线是否固定,是否接触良好等。检查光伏系统使用的材料及部件等是否符号设计要求,安装质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检查光伏装置配套设备的绝缘是否符合2级安全设备的要求。检查接地线,测量接地电阻,其值应小于10。(2)太阳能电池组件串检查检测所有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串的开路电压是否基本相同,同时检测并联后的电流与各个组件串的短路电流之和是否相差太大,正常情况下以上两组数据应该不会有太大偏差。(3)检测方阵技术参数按照以上方法检测系统中每个之方阵的相关参数。测量方阵总的工作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并做记录。3、逆变器检测 我司是专业逆变器生产厂家,有成熟产品。(1)性能检测在并网逆变器连接到光伏系统之前,对其输出的交流电质量和保护功能进行单独检测。(2)线路连接检测先将逆变控制器与太阳电池方阵连接,测量直流端的工作电流和电压、输出功率,若符合要求,测量交流端的电压、功率等技术数据,同时记录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判断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4、运行管理方案将建立光伏系统的管理制度。并将有专人负责。当光伏系统运行发生异常时,应及时与专业维修人员联系,在专业维修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处理,主要设备和控制器装置由专业人员负责维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