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三境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家三境界.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佛家三境界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偈语颇富禅机,晦涩难解,却十分恰当地写出了人生随着阅历、年龄的增长而对事物的看法所发生的变化。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自己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这一说法也体现了人在参禅过程中其认识的不断深化。 人们也常由这两种说法化出人生的三重境界。即: 人生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一切事物都用一
2、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发生了变化。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易在现实里迷失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
3、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许多人到了这一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既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也是成竹在胸的体现。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与反思,我们形成了较为深刻的思想观点,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了立体感,虽然我们会从不同
4、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这一阶段我们看得更透,更明晰。 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大师说: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此为做人与处世。对于自己来说,人生根本谈不上什么境界,似乎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一直都是三个阶段交互错杂,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又看山还是山,反思过来,终于明白原来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历练,更多感悟。 有人认为,第一重境界所描述的无疑是常人状态,认为一切都是实实在在、天经地义;后来对万物之实在性发生怀疑,
5、这便是哲人境界;最终悟到虚妄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的偏执,见到世界依旧是它的本来面目,这可谓是佛家境界。 人生三境界 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对人生的境界都有异曲同工的说法,除了下面的一些经典表述外,冯友兰对人生境界的阐释和唐代禅师青原惟信的山水譬喻也相当精辟,比如青原惟信的说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由此可知英雄所见略同也。 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若干个阶段,哲人们有各自的划分办法。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而德国哲学
6、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从两位西哲的邃思联想开去,在中國古代的禅宗、诗学、美学诸领域,也有好些关于人生三境的妙论。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三个境界就是对“空”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境界中的“寻”,表明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第二
7、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獨立世界。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 的融合同一,则说明人对有限时空的超越,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就诗人的主体而言,心灵最初是自由自在的,不辨美丑,处于童贞状态;当认识到规矩和成法之后,就陷入束缚和捆绑之中;最后摆脱一切外在的桎梏,获得了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也获得了真正的、纯粹的自由。这时,方能“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8、”。 严羽之后,诗人潘德兴又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潘氏是在说诗,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呢?返朴归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最终将禅学、诗学与人生哲学融会贯通,铸为一体的,是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王氏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与齐克果、尼采的描述相比,王国维的论述是典型的中國式的,是诗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贯注。它包蕴了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
9、,使人突破自身生活的惰性;它设定了生命气息充盈的坐标,引导人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 有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让我们仰望,我们何必惧怕脚下的淤泥呢? 尼采的人生三境界 西方讲人生境界,近代哲学家尼采的“精神有三变”最为有名,它以骆驼、狮子和婴儿喻为人生精神阶段三境界。骆驼能吃苦负重,任劳任怨;狮子凶猛顽强,毫无惧怕;婴儿纯洁善忘,天天成长。 尼采精神三变是指:一变为骆驼;二变为狮子;三变为婴儿。 骆驼有“沙漠之舟”的外号,能背负重担,忍受考验,毅然决然向前走去。人在年轻时,谁不曾像只骆驼,接受父母师长的教导与指示,走上能成为圣贤的艰辛路?具体说来,听别人对你说,“你应该如何,你应该如何!”而我们呢
10、?只是被动的接受命令,认真的奉行别人的指示。这种被动的情况也可能持续终生。 所以,精神必须蜕变为狮子。狮子有“森林之王”的称号,抱有大无畏的精神,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与开创的勇气。狮子的比喻,是说任何环境都无法阻碍它的前进与开展。和骆驼相比,狮子的象征是:你对自己说“我要如何,我要如何!”这显然是从一个被动的自己转变为主动了。人生成败的关键就是从被动到主动。骆驼若不变味狮子,则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随人俯仰,主体未能挺立,哪有自己的生命可言? 三变为婴儿是说:我是。这是在肯定主体之后,准备重新开始一个新生命了。婴儿代表一切可能性的开始。 “我是”的意思就是今天大家常说的活在当下。当下则是指由一个目标所构
11、成的一段时间。婴儿的境界并非指其无知、幼稚,而是指其能安于眼前处境,踏踏实实的活每一天,每一分钟。 朋友,愿你的人生也拥有这样的蜕变。 冯友兰:人生的四种境界 冯友兰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先生一生致力于哲学与哲学史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受到世界哲学家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赞誉。关于人生境界,冯友兰提出了四种境界之说。 冯友兰说,人对宇宙人生的了解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的不同的意义,即构成了人所处的不同境界。人生境界可分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是顺着他的自然天性、习惯或社会风俗去做事,既无明确目的,也不
12、明了所做的意义,小孩吃奶和原始人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属于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有时候,他们亦为社会服务,但服务的动机,是想换取更高的价值。他们虽在服务,但其最后的目的,还是为着小我。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都是普通一般人所有的。 道德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是行义。所谓义与利的真正分别,应该是求个人之利者为利,求社会之利者为义。亦即义与利之别,即公与私之别。道德境界的人,其所作皆能为社会谋利益,古今贤人及英雄便是已达道德境界的人。 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事天地。即,我的身躯虽不过七尺,但其精神却充塞天地之间,事事以不仅
13、贡献社会,更能贡献于宇宙,而“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同光”。唯大圣大贤才能达到此境界。 人生四种境界,某种境界需要的知识程度越高,则境界越高;所需知识越低,则境界越低。故四种境界由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境界有高低,人所享受的世界也有大小,境界越高,享受的世界越大。 人生四种境界,不仅有高低之分,还有久暂之别。有人已达到某种境界,但因心理变化,不能常驻此境界。作恶的人属于功利境界,有时良心发现,做一点儿好事,在良心发现的一刹那,他就入了道德境界。过了一会,他或许又会回到功利境界。若人能常驻于道德境界,便是贤人;能常驻于天地境界,便是圣人。 人生四种境界,由低到高,是一种发展。前二者是自然的造就,不需要特别修行,一般人均可达到。后二者是精神的创造,必须经过特别的修行,才可达到。要达到贤人与圣人常驻的道德与天地境界,倒不一定非做一些标新立异之事,所做的也是普通人能做的事,不过他的认识要比一般人高而深,即“迷则为凡,悟则为圣”,这就是人人亦可为圣贤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