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7491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48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江苏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江苏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江苏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江苏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项目名称:10MWp光伏发电项目二、建设单位:中国江苏光电能源有限公司三、申报单位该项目拟成立中国江苏光电能源有限公司,自有资金雄厚、管理层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大。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生产办、财务办、能源办、政策办、法务办、技术办、行政办等部门满足生产需要。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申请报告的依据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委托合同;2、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有关规定;3、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4、国家和江苏省“十一五”规划;5、国家和江苏

2、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6、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二、建设背景众所周知,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广泛使用的常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有限,无法满足人类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且多年过度的开发利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覆盖面积广,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近些年来太阳能利用领域中发展最快、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光伏技术发电已成为重要能量来源之一。根据德国联邦太阳能

3、经济协会(Solarwirtschaft)的预测,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逐年快速下降,光伏发电在今后世界能源构成中所占比重将会逐渐上升,2050年前后将会超过由煤和石油所提供能源的总和。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采取了多方面措施。还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并将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列入当前优先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等文件,从税收等国家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从我国的能源现状看,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常规能源储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量缺口将达52.9GW,占总装机量的7.7

4、%,到2020年这一缺口会增加到8.2%。如此巨大的缺口仅靠煤、水、核电是不够的,必须要由可再生能源发电来填补。与此同时,我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绝大多数地区平均日辐射量在4kWh/m2以上,与同纬度的美国相似,优于日本及欧洲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广大的无人区,更是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有着大规模光伏发电的天然条件。综上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中国是个新兴产业,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节能减排,改善居住环境,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和土地价值。项目建设对于推动和提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江苏光电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在XXXX投资,近几

5、年XXX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宁阳也面临着资源枯竭、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常迫切。本项目立足XX能源现状,根据企业实际和发展规划,拟建设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充分利用XXX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闲置的山坡土地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矛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前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能够适应XXX及周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三、项目建设地点建设项目位于XXX,占地203252平方米(305亩),其中现有土地91亩,本次拟新征土地214亩。场地为缓坡度的

6、小山脚,山坡朝南,南向没有明显的高大遮挡物;坡度平缓,并逐渐升高,可以平整成梯田状,一方面组件阵列前后没有遮挡,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面积,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项目选址日照丰富,交通便利,水、电、通信等设施齐备,项目选址具有优越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对外交通条件。四、建设规模及方案选择(一)项目建设规模1、规模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应综合考虑现状市场容量、行业市场增长率、行业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发展规划、土地使用情况等因素及企业自身情况综合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为:本项目拟利用XXX闲置山坡地203252平方米(305亩),首期建设10MW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太阳能光伏组件采用晶硅组件和硅基薄膜电

7、池组件,其中硅基薄膜组件的装机容量为4.995MWp,晶硅组件的装机容量为5.012MWp,实现并网放电,25年总的发电量为31321.31万度。通过对技术、投资及效益方面的分析,认为该项目建设规模属适度经济规模。2、发电量估算(1)最佳倾斜角度辐照度计算气象资料(北纬34.8,东经117.3)25年水平面平均辐照量(kWh/m2/day)最佳倾斜面上的平均辐照量(kWh/m2/day)1月2.94.752月3.54.743月4.24.884月5.05.255月5.45.216月5.45.037月4.94.618月4.64.619月4.14.5510月3.44.2711月2.94.4312月2

8、.64.49平均4.14.74(2)效率计算效率计算要考虑组件的匹配损失、表面尘埃遮挡损失、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温度影响、电缆传输损失、逆变器效率、升压变压器的效率等。系统效率分析计算结果如下:晶体硅系统效率分析损耗系数可利用率组件串并联失配损失5.0%95.0%电池组件温度系数耗损4.0%96.0%太阳辐照损失6.0%94.0%灰尘积雪遮挡损失3.0%97.0%电缆传输损失(直流、交流)2.0%98.0%逆变器转换效率1.7%98.3%变压器升压效率1.0%99.0%维护期检修发电损失1.0%99.0%78.5%薄膜系统效率分析损耗系数可利用率阵列组件串并联失配损失5.0%95.0%电池

9、组件温度系数耗损2.0%98.0%太阳辐照损失2.0%98.0%灰尘积雪遮挡 损失3.0%97.0%电缆传输损失(直流、交流)2.0%98.0%逆变器转换效率1.7%98.3%变压器升压效率1.0%99.0%维护期检修发电损失1.0%99.0%83.6%(3)年发电量计算年发电量计算公式如下:年发电量系统装机容量系统发电效率(sys)年倾斜面标准辐照时数考虑到以后每年系统效率衰减情况:前十年衰减10、平均每年衰减1、后15年衰减10、平均每年衰减0.67。电站25年年发电量计算结果如下:年 份5MW(5.012MW)晶体硅系统发电量(万kWh)5MW(4.995MW)薄膜系统发电量(万kWh)

10、10MW电站25年发电量发电量(万kWh)1679.84721.561401.42673.05714.341387.393666.25707.131373.384659.45699.911359.365652.65692.691345.346645.85685.481331.337639.05678.261317.318632.26671.051303.319625.46663.831289.2910618.66656.621275.2811611.86649.41261.2612607.33644.591251.9213602.80639.781242.5814598.26634.97123

11、3.2315593.73630.161223.8916589.20625.351214.5517584.67620.541205.2118580.13615.731195.8619575.60610.921186.5220571.07606.111177.1821566.54601.31167.8422562.00596.491158.4923557.47591.681149.1524552.94586.871139.8125548.41582.061130.4725年发电量总和15194.5216126.7931321.31平均每年发电量607.78645.071252.85(二)方案选择1

12、、方案比选太阳电池按材料可分为晶体硅太阳电池、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电池和光电化学太阳电池等几大类。晶体硅太阳电池包括单晶硅太阳电池和多晶硅太阳电池两种,是目前PV(Photovoltaic)市场上的主导产品,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包括多晶硅(ploy-Si)薄膜、非晶硅(a-Si)薄膜和硅基薄膜叠层太阳电池,可在廉价的衬底材料上制备,其成本远低于晶体硅电池,效率相对较高。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电池主要有铜铟硒(CIS)和铜铟镓硒(CIGS)、CdTe、GaAs等。染料敏化Ti02纳米薄膜太阳电池简称DSC,对它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来讲硅太阳电池目前发展最成熟,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

13、晶体硅电池中,单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较高,技术也最为成熟,使用最为广泛。在实验室里最高的转换效率可达24.7%,规模生产时的效率可达17%左右。目前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单晶硅材料制造成本价格高,虽然经过制造工艺和技术方面的努力,相对初期阶段,价格已经大幅度降低,但仍然相对较高。多晶硅太阳电池与单晶硅比较,其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而低于单晶硅电池,其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可达18%,工业规模生产的转换效率为15%左右。因此,多晶硅电池在效率和价格方面能够继续扩大其优势的话,将会在太阳能电地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与晶体硅太阳电池相比,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最重要的是成本优势,具有弱光

14、响应好和温度系数小的特性,便于大规模生产,有极大的发展和应用潜力。通常,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最主要问题是效率相对较低,效率目前为6-9%,每瓦的电池面积会增加约一倍,在安装空间和光照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限制了它的应用。上述三大类电池产品的价格从目前市场上来看是多晶硅和单晶硅价格接近。硅基薄膜比多晶硅和单晶硅便宜,太阳能转换效率单晶硅多晶硅硅基薄膜,占地面积单晶硅与多晶硅差不多,硅基薄膜较大。产品的成熟程度是单晶硅比多晶硅更加成熟,硅基薄膜稍差。鉴于本项目土地面积有限,根据宁阳县的日照情况及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具有弱光响应好的特性,本项目同时采用单晶硅和硅基薄膜两种电池组件。容量分别为5.012 MWp和

15、4.995 MWp。2、组件技术参数本项目太阳电池组件采用的单晶硅电池组件和硅基薄膜电池组件的主要参数如下: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指 标单 位数 据峰值功率Wp175W(3%)开路电压(Voc)V44.2V短路电流(Isc)A5.2A工作电压(Vmppt)V35.3V工作电流(Imppt)A4.96A尺寸LWHmm158080840安装尺寸mm重量kg15.5KG峰值功率温度系数%/-0.471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0.347短路电流温度系数%/-0.02810年功率衰降%10%20年功率衰降%20%组件效率%13.7%通过的认证及测试 VDE CE IEC61215/730满足的标准及规程规范

16、VDE CE IEC61215/730硅基薄膜电池组件指 标单 位数 据峰值功率Wp111 (5%)开路电压(Voc)V142短路电流(Isc)A1.22工作电压(Vmppt)V108.1工作电流(Imppt)A1.03尺寸Mm130011007安装尺寸Mm重量kg24峰值功率温度系数%/C-0.2开路电压温度系数%/C-0.3短路电流温度系数%/C1.010年功率衰降%1025年功率衰降%20组件效率%8通过的认证及测试 TUV Rheinland Certificate满足的标准及规程规范IEC61646IEC61730五、生产技术方案(一)太阳能阵列的布置根据NASA数据和RETSCRE

17、EN软件的验证结果,项目电池组件安装倾角为30。根据太阳能电站的地理位置和冬至日9:0015:00太阳光不遮挡各电池组件,组件安装在具有一定倾角的山坡上,可以防止前后阵列的遮挡。项目太阳能阵列由10个1MW电站组成,其中五个为薄膜电站,五个为晶硅电站。1、晶硅方阵设计晶硅方阵由单晶硅电池组件组成,标准发电单元配置方案为: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工作电压(Vmppt)为34.99V。每一串的最大功率点电压为560V。56034.99=16即,每16块组件串联为一串;每一串的功率175 Wp16 = 2800Wp。为了系统的合理配置,配置了二种规格汇流箱:汇流箱A有16路输入端口,则每一组功率2800Wp

18、16=44800 Wp。汇流箱B有3路输入端口,则每一组功率2800Wp3=8400 Wp。每一台逆变器功率500kW。则需要11台汇流箱A和1台汇流箱B构成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功率为44800 Wp11+8400 Wp =501200 Wp5.012 MWp晶硅方阵共需配置500kW逆变器10台。汇流箱A共110台,汇流箱B共10台。共需175Wp组件数量28640块。总功率5012000Wp。下图为该阵列平面布置示意图:晶硅组件安装示意图如下:2、薄膜方阵设计薄膜方阵由硅基薄膜电池组成,标准发电单元配置方案为:硅基薄膜电池的工作电压(Vmppt)为108.1V。每一串的最大功率点电压为56

19、0V。560108.1=5.18。5块组件串联,每一串的功率111 Wp5=555Wp。薄膜的汇流箱为第三种规格,即15路输入。编号为汇流箱C。汇流箱C有15路输入端口,则每一组功率555Wp15=8325 Wp。每一单元配置60个汇流箱,则输入至逆变器的功率为499500Wp。薄膜方阵汇流箱需二级配置。二级汇流箱有4路输入,编号为汇流箱D。每单元配15台汇流箱D。4.995 MWp薄膜方阵共配置500kW逆变器10台。共需111Wp组件数量45000块。总功率为4995000Wp。晶硅方阵和薄膜方阵的功率总数为 5.012+4.995=10.007 MWp。下图为该阵列平面布置示意图:薄膜组

20、件支架安装设计(二)电气系统1、主要设备参数及功能(1)汇流箱汇流箱示意图用于户外,防护等级IP65。可分别输入16、15、4、3回路电池组件串。对于单晶硅电池组件,实际每回路工作电流5A,短路电流5.45A。汇流箱A为16路输入,输出直流电流80/87.2A(工作电流/短路电流),汇流箱B为3路输入,输出直流电流15/16.35A(工作电流/短路电流)。最大开路电压为725.8V,熔断器的耐压值不小于1000Vdc,每路输入具有防反充保护功能,配有光伏专用高压防雷器,具备防雷功能,具有高直流耐压值,可承受的直流电压值不小于DC1000V。对于硅基薄膜电池组件,每回路工作电流1.03A,短路电

21、流1.22A。选用15路输入的汇流箱C。输出直流电流15.45/18.3A(工作电流/短路电流)。由于硅基薄膜并联回路较多,需设置二级汇流箱,每回路输入电流15.45/18.3A,考虑4回路,输出电流61.8/73.2A。(2)直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按照500kW的逆变器进行设计,500kW的逆变器配置2台直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的每路输入都配有电压和电流监测。输入/输出有防雷保护。其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直流配电柜的输出直流开关电流600A,2回路。10MWp光伏电站共配置直流配电柜40台。(3)逆变器逆变器具有较好的人机界面和监控通信功能,便于监控中心远端控制。配有合适的独立的交直流防雷元件,实

22、现过电压保护。具有自动同期功能。型 号SG500KTL隔离方式无隔离变压器最大太阳电池阵列功率550kWp最大阵列开路电压880VDC太阳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范围480Vdc820VDC直流输入路数16路最大阵列输入电流1200A额定交流输出功率500kW最大交流输出功率520kW最大交流输出线电流1070A总电流波形畸变率0.99最大效率98.5%欧洲效率98.3%额定输出电压(三相)270VAC额定电网频率50Hz接入电网型式IT系统夜间自耗电50W自动投运条件直流输入及电网满足要求,逆变器自动运行断电后自动重启时间5min(时间可调)保护功能极性反接保护、短路保护、孤岛效应保护

23、、过热保护、过载保护、接地故障保护等通讯接口RS485使用环境温度2040使用环境湿度095%,不结露满功率运行的最高海拔高度2000米(超过2000米需降额使用)冷却方式风冷噪音60dB防护等级IP20(室内)电网监控按照 UL1741标准尺寸(深宽高)85028002180mm重量1800kg500kW逆变器参考接线图500kW逆变器外形图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并送入电网,同时实现对中间电压的稳定,便于前级升压斩波器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并且具有完善的并网保护功能,保证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逆变器的核心部件从晶闸

24、管SCR开始,历经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晶闸管BJT、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极晶体管IGBT、MOS控制晶闸管MCT等取得极大的发展,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逆变器便向着功率更大、开关频率更高、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发展,微处理器的诞生和发展,使逆变器采用数字式控制,效率更高、可靠性更高、谐波失真更低、精度大大提高。随着光伏电站容量、规模越来越大,对逆变器容量、效率也要求更大、更高。从目前生产情况来看,国外制造的逆变器的容量比国内大,效率比国内高。一般逆变器效率随着容量的增加而提高,即容量越大,其效率也越高。综合适用、价格、支持国产化等因素,初步确定选用安徽合肥阳光生产的500kW逆变

25、器。(4)低压交流配电柜按常规380V低压交流配电柜,每台逆变器配2台开关柜,包括10001250A空气断路器(热稳定电流20kA)、电流/电压互感器、母线、交流防雷接地保护设备、参数输出通信接口(可用于监控)等。交流开关柜出线接升压变压器,升至10kV。开关柜型号GCK。逆变器室设置1台电源柜,内含7.5kVA隔离调压变压器(距离较远)及进出线断路器,低压交流放浪涌装置。(5)干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将逆变器输出的低压交流电升压至10kV,每1MWp光伏方阵配1台变压器,容量1000kVA,变压器采用三绕组,高压侧10kV,配置10kV开关柜。两个低压侧电压按逆变器输出电压确定。输出经10kV铠

26、装交联电缆接入光伏电站的10kV配电室。10kV开关柜型号为KYN,真空断路器1250A,短路电流25kA,JN-10型接地开关,RN-10型熔断器,JDZ型电压互感器,LMZ-10型电流互感器,FZ避雷器。10kV SC10型干式变压器。10kV开关柜规格同上述。10kV干式变压器(6)10kV和35kV系统10kV配电装置采用屋内开关柜设备,设备有:1回接35/10kV升压变压器出线,10回光伏系统10kV进线,共计14面开关柜。采用单母线接线。35kV系统设置1台35/10kV干式升压变压器,容量10000kVA,型号SC9。开关柜型号JYN1,短路电流暂按31.5kA。1回出线开关(配

27、有真空断路器、LCZ-35电流互感器、JN-35接地开关、FZ-35避雷器及二次测量、保护设备等),JDJJ2-35电压互感器,3面开关柜。(7)防雷接地根据光伏电站的地质条件,大地的电阻率较高,采用降阻剂以满足接地电阻、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要求。材料可选用热浸镀锌扁钢,规格根据地质资料计算后确定。太阳电池组件支架避雷。所有的组件支架通过避雷带在电气上与大地导通。电路部分避雷。汇流箱内设置了压敏电阻和避雷器两种避雷装置,在直流配电柜和逆变器的箱柜内均设置避雷装置。防雷的设计标准遵守GB 50057-94 (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防雷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均小于5欧姆。(8)太阳能发电系统电

28、气接线方式及设备布置直流汇流箱布置在电池组件的方阵的支架上。接入汇流箱的电缆放置在沿支架布置的电缆桥架内。每1MWp的支架方阵设置1间逆变器室,布置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10kV干式变压器。进入逆变器室的直流电缆和至10kV配电室的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35kV出线采用铠装电缆直埋至接口的架空门架。逆变器室的布置位置应考虑到不影响其后排太阳电池组件的光照。(三)监控系统光伏电站采用集电站运行数据采集显示数据传输等的综合监控系统。本系统以智能化电气设备为基础,以串行通讯总线(现场总线)为通讯载体,将太阳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站级0.38/10/35kV电气系统和辅助系统在线智能监测和监

29、控设备等组网组成一个实时网络。通过网络内信息数据的流动,采集上述系统全面的电气数据进行监测,并可在特定条件下对站内电气电源部分进行控制。同时,以采集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处理,建立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完成报表制作、指标管理、保护定值分析与管理、设备故障预测及检测、设备状态检修等电站电气运行优化、控制及专业管理功能。1、系统结构光伏电站综合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即为间隔层,通信控制层和站控层。(1)间隔层由全分散式的智能汇流箱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并网逆变器监控单元、环境参数采集仪以及厂站一次设备所用的保护、测量、计量设备等二次设备组成。按基本功能分为二组子系统:太阳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

30、监控制子系统和太阳能电站站级监控子系统。光伏电站综合监控系统为集以上二系统为一体的新型光伏电站综合监控系统。太阳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监控子系统本子系统与汇流箱等设备采用通信连接。汇流箱具有对光伏组件的实时数据进行测量和采集,通过通信连接将信号传输到太阳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太阳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监控子系统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太阳电池组件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并及时发现汇流箱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些数据和处理结果通过通信控制层直接传输到站控层。本子系统与逆变器控制系统等设备采用通信连接。完成并网逆变器实时参数的采集和运行状态的监视,通过通信管理层和站控层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本子

31、系统与逆变器出口交流汇流,10kV/0.27kV升压变压器等智能设备通信联网。数据通过网络传送给站控层。间隔单元由全分散式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厂站内其它智能装置以及子系统后台软件组成。太阳能电站站级监控子系统本子系统与10kV配电装置、110kV/0.27kV升压变压器、10kV/35kV升压变压器、35kV配电装置以及其它辅助系统内综保测控装置智能仪表和温控设备等智能设备以及环境参数采集系统通信联网。站内少量非智能设备,由本子系统配置智能I/O测控装置,硬接线接入。(2)通信控制层通信控制层是系统数据采集通讯和网络部分。网络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OSI模型。传输速率为10M/100M自适应方式

32、,网络采用嵌入式以太网,将监控主机和间隔层设备互联,实现资源共享。通信网络安全、可靠,传输速度满足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要求。能自动监测网络自身和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自动选择、协调各个节点的工作。通信控制层硬件配置采用技术先进、可靠的设备和装置,作为系统关键设备的通讯管理机采用全固态设计,并可采用高冗余度的双机双网结构,确保任何情况下主要功能的可靠执行。系统故障检出能力强、主备机故障切换快。通信控制层配置液晶,可在就地配电间内查询所有的现场信息。配置专门的后台处理软件,组成板级监控子系统,完成所有智能汇流箱等的数据采集和处理。通信控制层设备配置对于太阳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监控制子系统,按照每1M光伏

33、设备配置相关的通讯控制层设备,独立组屏,布置在就地配电间。对于太阳能电站站级监控子系统,按照10kV、35kV配电装置以及辅助系统(包括直流,UPS等)配置通讯控制层设备。布置在控制室内。(3)站控层站级控制层为全站设备监视、测量、控制、管理的中心,通过网络传输,接受现场采集的开关量、模拟量与电度量信息,以及向现场发布控制命令,并通过远动通讯装置与调度中心进行远方数据通讯。站级控制层主要设备包括一套网络设备、可选冗余配置的两台全固态通讯管理机、监控主机,以及一套卫星时钟接收和同步系统等。站控监控层主要完成全站信息的收集与综合处理,并负责与调度端通信。站控监控层扩展方便、组态灵活,适应各种不同的

34、硬件配置,可配置为一体机,也可组成局域网,配置为操作员工作站、运行工作站及操作票工作站等,以及用户需要的其它功能的工作站。(4)网络连接系统主干网络是采用高速冗余以太网,选用光纤介质联网,主要完成分散的通信控制层和站控层之间的数据交换。(5)光伏电站覆盖区域广,因此从一级汇流箱至二级汇流箱通信采用光纤连接。系统配置结构示意图如下:1)系统功能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软件按一次设备间隔分散配置,监控软件面向对象编程配置;系统模块化,接口编程标准化,以高性能的子系统构成优异的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系统扩展方便、组态灵活,支持光伏电站设备的扩展和系统功能的增加。数据采集与处理采集所有子系统所有设备的数据,包括设

35、备运行状态,报警,交直流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谐波量,发电量等信息。控制操作功能控制各电气间隔的断路器、电动隔离刀闸的合闸/分闸操作等。控制操作可由站控层工作站实现,也可以通信控制层设备上完成。操作权限具有操作权限等级管理,当输入正确操作口令和监护口令才有权进行操作控制,参数修改,并将信息给予记录。并具有记录操作修改人,操作修改内容的功能。报警功能及事件记录对所有子系统的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快速判断故障信息,进行报警。将遥测越限、正常遥信变位、事故变位、SOE、保护信息、遥控信息、操作记录等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分类记录并处理。历史记录功能定期地将处理后的数据保留入历史库,以供趋势分

36、析、统计计算之用。界面显示功能可实时显示所有子系统的所有设备传来的各种数据,各种运行状态和报警信息。包括各种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谐波量、发电量和外界环境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各种告警信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等。支持多窗口、分层显示各种接线图、地理图、系统图、曲线、潮流图、事件列表、保护信息、报表、棒图等。可人工、自动后定时打印各种报表、曲线、事件等。数据统计管理功能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统计。汇总所有子系统的所有设备的运行时间、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可利用率、发电量和功率曲线、设备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电量日/月/年最大值/最小值

37、及出现的时间、日期、负荷率、电能分时段累计值。设备的故障报警统计和故障统计。发电量与外界环境参数的关系,以及进行节能减排信息数据计算和评估。并进行保护监控设备库管理,对系统参数和定值进行统计和管理。故障录波分析功能对系统采集的扰动数据处理保存,并进行波形显示、故障分析、打印等。打印功能能够打印所需的各种数据报表。包括:定时打印运行数据;根据运行人员的要求打印相应画面;打印报警的时间及内容,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变化、控制系统异常和报警的时间及内容。2)布置本期工程新建控制室,用于布置直流屏、UPS屏、光伏电站综合监控系统、保护、远动、通讯等设备。通信管理层设备分散布置在就地配电间内和控制室内。直流

38、系统及UPS电源站内设置2套300Ah的直流系统,包括蓄电池、充电屏、配电柜,向站内各电气开关操作、交流不停电(UPS)电源的直流备用电源供电。设置2套UPS电源,作为控制系统电源。防盗保安系统设置1套保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CCTV),包括液晶显示屏、摄像头、控制开关等,监视重要设备和区域,可发出报警信号。 接入系统本工程总装机10MWp,由20个500kWp的单元组成,每两个单元的输出通过1台变压器第一次升压至10kV,之后10台一次升压变的输出通过1台10kV/35kV变压器二次升压后接入35kV中压交流电网。电站无功补偿设备接入35kV侧。本工程一次电气主接线见下图:本工程一次电气主接线

39、图(四)主要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1、选型原则(1)适用性本项目产品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装备并经过工艺验证,成熟、适用、可靠,并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规模来选用相应的工艺装备。(2)先进性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对关键工序的工艺设备,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3)经济性新增设备是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前提下,采用经济适用的工艺设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可靠性所选的工艺设备必须是通过实践证明是可靠的、适用的。尽量减少或消除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5)节能性选用低能耗设备,达到节能目的。根据上述工艺设备选择原则,经工艺分析与设备负荷计算,项目新增

40、主要设备清单如下: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宁阳10MWp光伏系统设备成本构成序号项目名称分部分项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总价(万元)备注1材料费光伏组件薄膜电池板WP499500015 7492.5 新奥光伏能源ESS-110晶硅电池板WP5012000168019.2新奥光伏集成ESS-1752逆变器逆变器(500KWP)台20 2900000.00 5800 4配电柜、汇流箱防雷汇流箱A个110 5000.00 55 廊坊博森防雷汇流箱B个1043004.3廊坊博森汇流箱C个6002000120廊坊博森汇流箱D个150150022.5廊坊博森6直流配电柜台20 80000.00 160 定制7交流

41、配电柜台10 140000.00 140 定制8电缆及其相关组件至汇流箱线缆米800000 6.00 480 华洋线缆9接插头对100000 40.00 400华洋线缆10汇流箱至直流配电柜线缆米50000 10.00 50华洋线缆11直流柜至逆变器电缆米5000 48.00 24 华洋线缆12逆变器至交流输出柜电缆米5000 50.00 25 华洋线缆13线缆现场备份30 14监控系统多机版监控系统套1 400000.00 4015RS485通讯附件套1 300.00 0.0316远程数据采集工控机个1 5000.00 0.517环境监测仪套10 15000.00 15 18支架系统钢材W1

42、0000000 5.00 5000新奥提供19辅材1246.3 新奥提供20变电系统变压器、互感器、断路器等2010不包括采购、施工及其他各项成本21总计31134.33不包括土建、施工及其他各项成本(五)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原则本工程站区总体布置的原则应尽量少用土地,站区总平面布置做到布局合理、紧凑,工艺流程短捷、顺畅,并充分体现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结构特点。合理布置,能降低基建投资,缩短建设周期,使之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按照电站总体规划,从总体布置考虑,本工程将遵循一次规划,在总平面布置中留有扩建的余地。2、站区总平面布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总平面布置布置和常规电站不同,它是以太阳光为能源来进

43、行收集,所以在总布置时要考虑光照角度对电池组件的影响,充分利用最佳太阳光照。从地理位置角度考虑,正南是全天接受太阳能光照最大的方向。按此要求,太阳电池组件面朝向正南。考虑太阳电池组件方阵之间相互的影响,方阵之间依据山体的坡度,同时组件间留有间距,避免相互遮挡阳光。站区的行政、生产管理中心,如主控楼、35kV变电站和站区配套的生活辅助设施,包括生活和消防供水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建构筑物,全部布置山洼的采石场处。为保证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安全运行,站区区域四周将设站界设施,以示警戒。为节省投资,站区四周将采用带刺铁丝围栅进行圈围。本期10MW光伏发电项目站区用山脚部分土地和山南面的部分缓坡,站区用

44、地面积约20万平米。主要利用山坡缓坡处的地点进行安装,每个1MW的薄膜方阵占地面积为100m150m,每个1MW的晶硅的方阵占地面积为100m100m。考虑到太阳电池组件重量较轻,土建基础较小,故基础开挖的余土量相对较少。为了借助山坡朝南的角度,需要对整个站址场地土方进行部分的平整。站区道路布置:以满足消防、检修维护和巡视需要为主,充分利用布置太阳电池组件矩阵之间的有效间距,作为站区道路,以减少站区的用地,站区内道路将自成环状。道路宽度,除主要道路采用7m外,一般为4m宽。为节约投资,在太阳电池组件布置的区域,对道路范围内的站址场地稍作平整,不再另行建造站区道路。站外道路仅考虑进站道路采用混凝土处治路面。站区管线布置:消防水管、工业水管和生活水管等采用地下直埋形式,并考虑冻土层对地下管道的影响。为节约投资,站区的电力电缆初步考虑在一般情况下也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