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认证培训教学课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9906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认证培训教学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认证培训教学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认证培训教学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认证培训教学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认证培训教学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认证培训教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认证培训教学课件.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 第一节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概述一、平法的概念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是专门用于砼结构施工图表达的一种全新的制图方法,是对我国砼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示方法作了重大改革,被国家科委列为“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和国家建设部列为1996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平法产生于1991年,经全面总结后,于1996年11月28日由建设部建设(1996)605号发布实施,图集号96G101。2000年7月17日,建设部建设(2000)157号,发布国家建设标准设计图集砼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图集号00G101,是对96

2、G101的升版。2003年1月20日,建设部建质(2003)17号再次升版发布了砼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代号03G1011,这是对00G101的升版。二、平法的内容03G1011包括总说明和构件代号,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第二部分是标准构造详图。三、平法的适用范围平法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烈度为6.7.8.9度地区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架一剪力墙和框支剪力墙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四、平法的特点平法的表达形式,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

3、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五、平法的作用采用平法进行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采用平法进行结构设计,选择与施工顺序完全一致的结构布置图,将该平面的所有构件整体地一次表达清楚,使结构设计方便,表达准确全面,且数值唯一,既提高了设计效率,又有利于进行施工质量检查。第二节 平法制图规则为了规范使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保证按平法设计绘制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确保设计、施工质量,国家制定颁布实施了平法制图规则,适用于各种现浇砼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设计。平法制图规

4、则的要点主要有:1、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但对于复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尚需增加模板,开洞和预埋件等平面图。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增加剖面配筋图。(第1.0.4条)2、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必须根据具体工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标准)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出图时,宜按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及其它构件的顺序排列。(第1.0.5条)3、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三种。(第1.0.6条)4、按平法设计绘

5、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将所有柱、墙、梁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其中,类型代号的主要作用是指明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在标准构造详图上,已经按其所属构件类型注明代号,以明确该详图与平法施工图中相同构件的互补关系,使两者结合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第1.0.7条)5、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当用表格或其它方式注明包括地下和地上各层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其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在单项工程中必须统一,以保证基础、柱与墙、梁、板等用同一标准竖向定位。为施工方便,应将统一的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分别放在柱、墙、梁等各类构件的平法施工图中。注:结构层楼面标高

6、系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地面和楼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做法厚度后的标高,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对应一致。(第1.0.8条)6、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行施工,在具体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写明与平法施工图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应包括03G1011:P5(第1.0.9条)的内容。第三节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03G1011:P23)一、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第4.1.1 条第4.1.条)1、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2、梁平面布置图,应分别按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和与其相关联的柱、墙、板一起采用适当比例绘制。3、梁平法施工图中,注明各

7、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4、对于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贴柱边的梁可不注)。二、平面注写方式(一)平面注写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第4.2.1条)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即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参见03G1011:P22页图4.2.1;识图教材P90页图7.5.2(二)梁编号:(第4.2.2条)梁编号是由梁类型代号、序号、

8、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的。例: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注:(A)为一端有悬挑;()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跨数。(三)梁集中标注的内容:(第4.2.条)有五项必注值,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进行标注。集中标注的四项必注值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单位为,如300500等。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如:10100/200(4),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

9、0,均为四肢箍。8100(4)/150(2),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两肢箍。1310150/200(4),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10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18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技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十”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十”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

10、十”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如:222用于双肢箍;222+(412)用于六肢箍,其中222为贯通筋,412为架立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即均为贯通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如:322;3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22的通长筋,梁的下部配置320的通长筋。5、梁截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03G1011:P24页“五”是对00G101增加的内容。6、集中标注的一项选注值是梁顶面的标高高差。所谓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有高差时,

11、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则不注。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高差正值,反之为负值。如:某结构层的楼面标高分别为44.950m和48.250m,当某梁的梁顶面标高差注写为(0.050m)时,则表明该梁顶面标高分别相对于44.950m和48.250m低0.050m。(四)梁原位标注的内容(第4.2.4条)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1)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 25 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25,下一排纵筋为225。(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

12、在前面。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25放在角部,2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25222。2、梁下部纵筋:(1)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25 2/4,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25,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如:梁支座上部有4根纵筋,其中225放在角部,2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注写为225222。(3)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2)/4,表示上排纵筋为225,且不伸入支座;下一

13、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25322(3)/525,表示上排纵筋为225和322,其中3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三、识读03G101:P31页15.87026.670梁平法施工图解:1、查看结构层楼面标高及结构层高表可知:该图表达的是该建筑物第5层、6层、7层、8层的梁平法施工图,每层的层高高均为 3.6m 。2、查看梁的平面布置,统计出各种梁编号的数量:(1)从梁编号可知,楼层框架梁KL,序号分别为1、2、3、4、5,其中:KL1有3根,每根均为4跨,截面300700,无悬挑,分别布置在、轴上KL2有1根,4跨,截面300700,无悬挑,布置在

14、轴上。KL3有1根,3跨,截面250650跨截面,位于2轴上,无悬挑。KL4有2根,3跨,一端有悬挑,截面250700,分别位于3轴和4轴上。KL5有2根,3跨,无悬挑,截面250700,分别布置在5轴和6轴上。KL6有1根,1跨,无悬挑,截面250500,位于,轴上,梁顶面标高高差1.2m 。(2)非框架梁L,序号分别为1、2、3、4,其中: L1共5根,每根都只有1跨,截面250450。L2有1根,3跨,形状为 ,截面250650。L3有1根,1跨,位于楼梯间左侧轴,截面350550。L4、有1根,1跨,轴间横向布置,截面250450。3、查看梁的钢筋布置(1)以KL1为例:平面注写方式:

15、集中标注:10100/200(2),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为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两肢箍。225为沿梁全长贯通纵筋,有2根,级钢筋,直径25,原位标注:825 4/4,表示8根级钢筋,直径25,其中上排4根,下排4根。(2)以L1为例: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8150(2)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8,两支箍,无加密,间距均为150。216:梁上部配置216贯通筋。420:梁下部配置420贯通筋。(0.100 ):该项为选注值,表示L1梁顶面标高高差,因注写的是负值,该L1梁顶面标高分别相对于15.87m、19.47m、23.07m、26.67m、低0.1m 。原位标

16、注:L1梁无原位标注。四、截面注写方式第(第4.3.1条至第4.3.5条)1、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参见03G101图集P22页图4.3.5条)2、对所有梁都要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梁中选择一根梁,先将“单边截面号”画在该梁上,再将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第4.3.2条)3、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第4.3.4条)五、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见第4.3.1第4.4.4条六、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长度规定 见第

17、4.5.1条第4.5.3条第四节 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精读识图教材P92P94一、截面注写方式:图7.5.5二、列表注写方式:图7.5.6第五节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剪力墙平面整体配筋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表达,系分别在剪力墙柱、墙梁、墙身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图上的符号,绘制截面配筋图和注号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面整体配筋图。学习时应结合03G1011图集中第3章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法?采用平法设计有何优点?2、简述平法制图的基本规则?3、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有哪些?4、梁平法施工图中,平面注写包括( )与( )。5、选择题(1)

18、以下不属于梁集中标注必注值的是( )。A、梁编号 B、梁截面尺寸 C、梁顶面标高高差D、梁箍筋 E、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F、梁截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2)以下哪一种说法有误( )。A、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B、集中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C、KL7(5B)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二端有悬挑。D、612(2)/4表示上排纵筋为212,且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12,全部伸入支座。(3)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 )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A、“;” B、“,” C “/” D、“+”(4)03G1011平面整体表示方法中,梁下

19、部纵筋注写为614 2(2)/4表示( )。A、上排纵筋为214且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414,全部伸入支座。B、上排纵筋为214且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414,也全部伸入支座。C、上排纵筋为214且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414,全部伸入支座。D、上排纵筋为214且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414,也全部伸入支座。(5)梁内配筋的平法表达,采用( )和截面注写方式,并以( )为主。A、原位标注、截面注写 B、截面注写、截面注写C、集中标注、截面注写 D、平面注写、平面注写(6)03G1011砼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和配筋的方式有( )。A、列表注写式 B、

20、平面注写式C、截面注写式 D、集中标注注写式E、以上都对6、在梁平法施工图中,箍筋注写为1、8100/200(4)表示:2、8100(4)/150(2)表示:3、1010150/200(4)表示:4、1612150(4)/200(2)表示:7、在梁平法施工图中,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注写为:1、222(416)表示:2、324;322表示:8、在梁平法施工图中1、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25 4/2表示:2、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225222表示:3、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25 2/4表示:4、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25 2(2)/4表示:9、识读层平面梁配筋图(局部):1、写出该层平面梁局部配筋图中,全部梁的类型、数量、截面、跨数、有无悬挑及其所在位置。2、图中,C轴钢筋标注中(1)722 5/2表示:(2)10100表示:(3)214表示:(4)8100/200表示:(5) 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