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操作及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室操作及程序.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供应室操作及程序物品清洗基本流程 预洗清洗漂洗漂洗2消毒润滑干燥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 储存发放 1 布类包装标准 1、能保持阻隔细菌及气体渗透的功能,能有利于蒸汽穿透,进行灭菌。 2、包装后的物品应容易开启包装且不会污染内容物。 3、包装后的物品应便于运输,并保持无菌状态。 布类包装程序 1、工作台必须清洁,无杂物、污物。 2、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帽、口罩、手套。 3、物品准备包括:包布、化学指示胶带,化学包内指示卡、笔。 4、检查包布是否完整无缺,应无洞、无撕裂、无污渍、无颜色染渍,无粘附的棉絮和纤维。 根据待包装物品选择正确的包装方法。 包
2、装时不能挤压,松紧适宜。 包裹不可大于303025cm,重量不可重于5公斤,且包装严密包内物品齐全。 使用正确的灭菌标签进行封口,并注明灭菌日期物品名称及工号。 5、标准试验包按要求放入需要物品按上法进行包装。 2 高压灭菌操作标准及程序 1、灭菌前的准备:每日清晨、灭菌工作开始前检查并清洁灭菌器内外,检查蒸汽阀,电源及汽水阀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2、灭菌程序进行前,先检查灭菌物品是否达到标准,内容包括:物品包装完整,清洁无破损,包裹上有化学指示胶带,包裹上已注明科室灭菌日期。 3、装戴,据物品种类按灭菌器的要求进行装载,灭菌器内物品的放置必须有利于蒸汽的充分穿透。 原则: 灭菌包不能碰到灭菌器
3、炉壁,以免吸收冷凝水, 盆具、瓶子等灭菌包放置时,必须倾斜、侧立或倒立于灭菌柜内,避免空气及冷凝水滞留有利于排水。 布类物品须竖立,有利于蒸汽由上而下渗透时通畅。 混合物品摆放时,布包及敷料包应放于上层,以利于内藏的空气受重力作用而排走,器械包放于下层。 4、认真记录每锅的时间、温度、及所灭菌物品的种类。 5、灭菌结束后,关闭灭菌器电源开关。 3 过期物品处理程序 1、布包类:所有过期的布类物品,必须把整个布包拆除,送往洗衣房洗后,才重新使用。 2、器械包类: 按污染器械进行处理。 3、敷料类:下收下送人员将过期敷料送至包装区,检查敷料是否完整、清洁,将敷料重新包装,并填写指示胶带,贴于包装外
4、,进行灭菌处理。 4 去污区工作质量控检查标准 1、装载已使用过物品的运输车,不可进入污染区以外的区域,应用“污”字标记。 2、清洗使用过的物品时,一律戴口罩,帽、手套、穿隔离衣、专用鞋。 3、清洗时使用的手套,不可再接已清洗过的物品。4、凡隔离的器械及物品应先经消毒灭菌处理。 5、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 6、玻璃制品执行四步清洗法。 7、针头无钩、无血、无污、通畅。 8、按器械处理流程正确清洗,消毒各类器械。 9、清洗器应定时维护和保养。 5 包装区工作质控检查标准 一、包装区的物品必须经过去污消毒过程方可进入。 二、各种包布,要一用一洗一更换,保证无缺损。 三、包装的包裹大小符合规定,器械包
5、7公斤;敷料包5公斤体积303025厘米,并且包装严密,松紧适宜,包内物品齐全。 四、器械应去污,无锈,进行保养,关节处灵活,卡口紧密,锐器刃面锋利。 6 灭菌区工作质控标准 一、按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正确进行操作。 二、定时定期检测灭菌器的功能。 三、用储槽或特制灭菌盒存放敷料、空针,进入压力蒸器灭菌器前,先打开筛孔。 四、出锅后必须封闭储器槽及有孔器皿。 五、灭菌后的物品必须有灭菌标记及日期,不潮湿。 六、每日定时清洁灭菌器。 七、所用灭菌过程应记录完整。 7 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质控标准 一、入室前应更衣、洗手、换拖鞋、戴口罩、帽子。 二、物品分类放置,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摆放整齐。 三、所有灭
6、菌物品标记清楚,凡过期物品一律不可发放使用。 四、在有效期内已拆封而未用的物品要重新包装,灭菌后才可使用。 五、无菌柜定期擦拭。 六、尽量减少对无菌包的触摸。 8 下收下送工作质控标准 一、使用封闭式下收下送车,有“污”、“洁”标记。 二、回收及发放物品要分车分人进行。 三、清点数目并签字。 四、使用后的车辆应清洁消毒。 9 无菌物品质量检查标准 一、无菌物品应包装严密。 二、包内放指示卡,包外贴有化学指示胶带,以监测灭菌 三、无菌物品所用包布应无污,无洞,无染渍。四、包内器械敷料应齐全。五、标记清清楚楚 10 效果。 器械检查标准 一、器械外表及外形是否清洁及完整。 二、将器械做咬合张开数次,检查开关的活动性及松紧度。 三、具有咬合性能的器械合闭时,两边咬齿尤其是尖端部位应完全对合。 四、检查器械上螺丝的稳定程度,防止松脱。 11 供应室工作质控小组计划 为确实做好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安全无误地保证无菌物品的及时供应,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特做计划如下: 第一周:各种仪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护理人员能否正确使用并及时保养维护。 第二周:去污区工作质量检查。 第三周:清洁区工作质量检查。 第四周:无菌物品的储存与发放管理情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