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环评全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7635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环评全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环评全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环评全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环评全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环评全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环评全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环评全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审批编号: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项 目 名 称: 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青岛广播电视台 编 制 日 期: 2016年5月5日环 评 编 号: HYB201601001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1、本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本表一式四份,一律打印填写。2、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3、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4、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5、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

2、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7、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8、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意见,无主管部门的项目,可不填。9、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彭艳婷00016762B241406004 建材火电主要编制

3、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彭艳婷00016762B241406004 工程分析、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2魏珍珍0012801B241407002环境保护措施、结论与建议审核3王辉霞0012803B241406408审核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青岛广播电视中心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单位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法人代表朱铁一联系人王洪会通讯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00号联系电话13668848928传真/邮政编码266000建设地点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00号青岛广电中心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 电力热

4、力生产和供应业占地面积(平方米)465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391.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2.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3%评价经费(万元)0.8预期投产日期2017.5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概述青岛广电中心总建筑面积88000m2,其中空调面积约75000m2,目前广电中心配套能源站利用4台150万kcal 的燃气直燃机作为冬夏空调供应的冷热源,电力全部由市政电网供应。广电中心配套能源站于1997年6月5日办理环保手续并取得青岛市环保局批复(见附件),于2008年将燃料由轻油替换成天然气,无环保手续。 为降低区域内的电力负荷峰值,实现对于天然气的梯级利用,提高一次能源

5、综合利用率,提高广电中心供电安全性并节省广电中心能源系统运行成本,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拟投资1391.1万元对青岛广电中心现有能源供应系统进行改造,拆除1台现有溴化锂直燃机,新增1台燃气内燃发电机和1台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建设以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为核心、综合现有供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成后,总供冷容量约为6472kW,总供热容量约为6498kW,年发电量362.58万kWh,可以满足青岛广电中心的供冷供热供电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年第253号)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委托,我单位承

6、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实地踏勘、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建设地点与周围环境状况本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青岛广电中心院内,北侧为天台路小区和远洋山庄;西侧为天台路,隔路为天台路小区;南侧为宁夏路;东侧为海信都市华彩小区。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围环境概况见附图2。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西侧26m的天台路小区和西侧100m的市南实验幼儿园。3.现有工程概况项目现有工程采用溴化锂直燃机作为系统的冷热源,集中向广电中心供冷供热,能满足整个广电中心的冷、热负荷需求。项目现有工程及“三同时”情况详细见表1所示。表1 项目现有工程情况一览表现有工程名称青岛广电中心能源站

7、建成时间1999年环评批复时间1997.6.5环评批复文号青岛市环境保护局97-26号 供热容量6502.5kW供冷容量6473.5kW主要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溴化锂直燃机BZ150VIBH11低区溴化锂直燃机BZ150VIBH21低区溴化锂直燃机BZ150VIBH11高区溴化锂直燃机BZ150VIBH21高区低区冷温水循环泵360m3/h,36m,55kW2/低区冷温水循环泵360m3/h,36m,55kW3/冷却水循环泵600m3/h,36m,75kW5/低区分水器筒体直径600mm1/低区集水器筒体直径600mm1/冷却塔490m3/h4/烟囱数量1高度(m)16.2内径(mm)内径50

8、0其他配套工程供气:由泰能天然气管网供给,年耗天然气80.53万m3。供电:电力全部由市政电网供应。供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应自来水。现有工程主要用水包括制冷机的冷却水补水、冷热管网的补水、职工生活用水等,年用水量约12.3万t。(1)冷却水补水:溴化锂直燃机组采用开式冷却塔,系统由冷却塔、循环水泵、补水装置等组成,冷却塔布置在屋面,循环水泵布置在能源站内。冷却塔的冷却水损失主要包括蒸发损失、飘逸损失、排污损失等。参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关于冷却水系统补水部分内容,损失率按冷却水系统循环水量的2%计算,冷却塔循总环水量为1700m3/h,则冷却水系统最大小时补水量为34 m3/h。(2)冷

9、热管网补水:现有工程供能区域的建筑面积75000m2,参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关于闭式空调水系统补水部分相关内容,系统水容量按1.3L/m2 计算,则本项目闭式水系统水容量为97.5 m3;小时泄漏量取系统水容量的1%,则小时补水量为0.98 m3/h。(3)职工生活用水:本项目劳动定员约6人,用水定额按照50L/人d计,年工作时间为147天,则项目职工生活用水量为44.1m3/a。排水:现有工程排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冷却塔排水。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主要为冷热管网排污水,工业废水收集到站内集水坑,经潜水泵进入广电中心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

10、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处理;冷却塔排水为清净下水,就近排入广电中心的雨水市政管网。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现有员工6人。实行三班制,每班2人、每班工作8h,年工作时间147d。4.本工程概况本项目是对现有能源站进行改造,拆除1台溴化锂直燃机,新增1台燃气内燃发电机和1台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建设以天然气为能源,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系统流程图见附图4。(1)工程内容装机方案拆除1台现有溴化锂直燃机组(型号BZ150V1BH2低区),位于现有机房西侧靠近控制室,将新增加的设备布置在拆除区、原空调机房及配电室内,与原有供能系统结合,项目新增设备详见表2所示。

11、表2 项目新增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备注1燃气内燃发电机JMS320GS-N.L,发电量1067kW,发电效率39.9%,热效率47.6%1/2烟气热水溴化锂机组YRXII1433(94/75)-124(32/37.5)H2,制冷量1240kW,制热量1056kW,冷温水流量114m3/h,冷却水382m3/h1/3缸套水循环泵DFG65-250/4/3,流量30m3/h,扬程18.5m,功率3kW21用1备4中冷水循环泵DFG65-250A/4/2.2,流量28m3/h,扬程17.5m,功率2.2kW21用1备5缸套水定压罐调节容积0.11 m3,总容积0.2m311.0MPa6

12、中冷水定压罐调节容积0.11 m3,总容积0.1m311.0MPa7板式换热器换热量637 kW,换热面积7.2m2,换热系数3830W/m2.1/8发电机散热水器中冷水115 kW,缸套水637 kW,功率16.8 kW1位于屋面热力系统 烟气系统: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时,烟气排烟温度约为400500,发电机组排烟管一路接入烟气热水溴化锂机组,一路接烟囱,通过烟气三通阀调节控制各路烟气流量。缸套水系统:燃气内燃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时,缸套水出水温度可以达到95,进出水温差一般在15左右。制冷时,缸套水进入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低温发生器制冷;供热时,缸套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获得热

13、水,供末端采暖使用。设置发电机散热水箱对缸套水进行散热以维持一定的回水温度,防止缸套水温度过高而影响发电机效率。中冷水系统:中冷水出水温度约为47,一般直接通过散热水箱散热后循环利用。电气系统 燃气内燃发电机通过封闭母线接入广电中心变配电室1台1600kVA 变压器的400V 母线段,该变配电室需要增加相应的开关柜。发电机所发电能按照“自发自用,余电外供”的原则优先供能源站自用,外供电能通过35/0.4kV 变压器反送至35kV 侧,供给广电中心其它负荷。发电机及其辅助系统(如励磁系统、同步系统,启动系统及机岛内站用工作电源等)控制采用随燃气内燃发电机配供的机岛控制系统(TCS)进行监控。运行

14、方式发电运行:并网不上网,燃气内燃发电机组所发电力优先满足能源站内设备用电量,多余电力供给广电中心用电,当发电机组所发电力不足时,从市政电网购电补充。发电机每天运行时间为7时-21时,全年运行3525h。设备运行:本次改扩建项目采用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与燃气内燃发电机直接对接利用余热,采用2台溴化锂直燃机调峰,剩余1台溴化锂直燃机备用。高区与低区系统均优先运行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以满足系统的供冷供热需求,当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无法满足冷热需求时启动直燃机组,保障冷热负荷需求。供能范围本项目改扩建后供电范围为广电中心一期建筑。新增设备与原有设备联通成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满足广电中心全部空调供应。

15、本项目改扩建后总供冷容量约为6472kW,总供热容量约为6498kW,年发电量362.58万kWh。(2)配套设施情况给水本次改扩建项目不对原有冷热管网和冷却水系统进行改造,且无新增员工,因此项目改扩建后冷却水补水、冷热管网补水和职工生活用水量不变。项目新增燃气内燃发电机缸套水采用空气冷却器,管道中充注乙二醇比例为50%的防冻液;新增散热水箱需补充质量浓度为30%的乙二醇防冻溶液,采用隔膜式定压罐定压补液,当定压罐预充压力耗尽手动补充。乙二醇防冻液由外购的纯乙二醇用自来水勾兑配制,乙二醇防冻液年用量为1.98t/a,配制防冻液年用水量为1.39t/a。因此,本次改扩建项目新增用水量主要为防冻液

16、勾兑用水,用水量为1.39t/a。排水项目改扩建不对原有冷热管网和冷却水系统进行改造,且无新增员工,因此项目改扩建后无新增废水排放。燃气供应本项目天然气由泰能天然气管网供给,依托现有燃气管线,其压力及流量基本能够满足本项目运行。本项目改扩建后年耗天然气138.66万m3,天然气热值按8400kcal/Nm3 计取。供电发电机所发电能按照“自发自用,余电外供”的原则优先能源站自用,多余电能供给广电中心其它负荷。站用低压配电柜统一置于广电中心变配电室内,在能源站设置就地控制柜,用于启停水泵等设备。本项目扩建一台380/220V 配电柜的开关柜,与广电中心变配电室开关柜选用统一形式。需要变频控制的电

17、动机,其控制柜选用固定柜,内装塑壳式断路器(M.C.C.B.)及相应的变频器、接触器、热继等设备。(3)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本项目改扩建后不新增工作人员,原有工作制度不变。4.产业政策相符性及相关环境管理要求符合性(1)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四-电力:24、分布式能源,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与山东省环境保护局鲁环发2007131号文件符合性分析根据山东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中对新建项目“禁批”和“限批”的规定,本项目建设不违反文中对“企业限批”、“局部禁批或限批”和“

18、区域限批”的有关规定。(3)与鲁环函2012263号文符合性分析根据山东省环保局鲁环函2012263号文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规定,本项目属于核准制项目,项目符合鲁环函2012263号各项规定要求,本项目无重大风险源,且污染物排放量较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满足鲁环函2012263号文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各项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主要是现有工程运行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四个方面。由于项目在环评期间不运行(非供冷供热季),无法进行环境现状监测,且项目无例行监测数据,现状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主要根据

19、理论计算进行确定。1、废气现有工程废气主要为溴化锂直燃机产生的烟气。本项目在夏季制冷以及冬季采暖时,大部分情况下运行2 台溴化锂直燃机组,少数情况下负荷较大时运行3 台机组。根据青岛泰能燃气提供的排污系数,参考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工程师培训教材),每立方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烟气量为15m3,每燃烧106m3天然气产生烟尘140kg、SO2200kg、NOx1800kg。本项目现有工程年天然气消耗量约8.1105Nm3/a,计算得溴化锂直燃机组产生的烟气量为1.22107Nm3/a,烟尘产生量为113.4kg/a、SO2产生量为162kg/a、NOx产生量为1458kg/a,则烟尘排放浓度9

20、.30 mg/m3、SO2排放浓度13.28 mg/m3、NOx排放浓度为119.51 mg/m3,能够满足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4-2013)中表2的要求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3的要求。2、废水现有工程废水主要为工业废水(包括冷热管网排污水和冷却塔排水)和生活污水。(1)冷热管网排污水现有工程冷热管网补充水量为2763.2t/a,主要用于补充冷热管网内蒸发、漏失等损失以及排污损失的水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冷热管网排污水量约占补充水量的10%,剩余部分补充水量均以蒸发、管道漏失等形式损失,则冷热管网排污水量约276.3t/a,废水

21、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类比同类项目废水水质,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 120mg/L、SS 20mg/L,则废水污染物排放量COD:0.03t/a、SS:0.006t/a。废水收集到站内集水坑,经潜水泵进入广电中心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污水水质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B等级标准要求后排入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2)冷却塔排水冷却塔排水量约为5.88m3/h,则冷却塔年排水量为2.1万t/a。冷却塔排水为清净下水,就近排入广电中心的雨水市政管网。(3)职工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约6人,用水定额按照50L/人d计,年工作时间为147天,则项目职工生活用水量为

22、44.1m3/a,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照用水量的85%计,则废水排放量为37.5m3/a,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浓度分别不大于450 mg/L、250 mg/L、200 mg/L、30 mg/L,各污染物产生量分别约COD0.017t/a、BOD50.009t/a、SS 0.008t/a、NH3-N 0.001t/a,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均满足CJ342-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要求,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项目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青岛市麦岛污水厂处理后(按照一级B标准排放)排入环境的量为:废水量313.8t/a、CODCr 0.019

23、t/a、BOD5 0.006t/a、SS0.006t/a、NH3-N 0.003t/a。3、噪声(1)噪声源现有工程噪声源主要为燃气直燃机、循环水泵以及冷却塔等设备,各种声源的产生及治理情况详见表3。选取与敏感目标较近的西厂界作为预测点位进行预测。表3 现有工程噪声情况一览表序号所在位置距西厂界距离(m)噪声设备单台声压级dB(A)数量(台)主要治理措施1能源站内部12燃气直燃机70754减振隔声2能源站内部10循环水泵758010减振+隔声3能源站屋面12冷却塔75804减振+消音(2)噪声预测模式在进行噪声预测时,只考虑各噪声源所在厂房围护结构的屏蔽效应、初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衰减以及空气吸

24、收等主要衰减因素,各噪声源强只考虑常规降噪措施,一般来讲,进行环境噪声预测时所使用的工业噪声源都可按点声源处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2009)中有关规定,对项目所有的室内、室外噪声源进行预测,分析本项目噪声源的衰减情况以及对厂界噪声的影响。一般来讲,进行环境噪声预测时所使用的工业噪声源都可按点声源处理。 噪声户外传播声级衰减计算方法式中:距声源处的声级(dB);参考位置处的声级(dB);声级几何发散引起的声级衰减量(dB);遮挡物引起的声级衰减量(dB);空气吸收引起的声级衰减量(dB);附加声级衰减量(dB)。 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式中: 项目声源在预

25、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 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T 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i声源在T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s。 声源声级与背景值叠加后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 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 预测点的背景值,dB。 室内声源向室外传播的计算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扩散声场,、分别为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的声级,则可表示为:式中:隔墙(或窗户)的传透损失(dB)。可以是测量值或计算值,若为计算值,有如下计算公式:式中:方向性因素;房间常数。 设有个室外声源,个等效室外声源,则预测点处的总声压级为:(3)噪声预测结果项目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并对噪声设备采取相应的消声、减

26、振等措施,可减少噪声值510dB(A);项目厂房建筑隔声可减少噪声排放10dB(A)。在采取以上措施后,经预测,西厂界噪声排放的预测结果为50.55 dB(A),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西侧26m的天台路小区,现有工程设备噪声衰减至该敏感点时,其贡献值为22.25dB(A),贡献值较小,不会对该敏感点产生明显影响。综上所述,现有工程排放的噪声不会对厂界及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固体废物现有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润滑油、含油织物以及职工生活垃圾。其中,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润滑油及含油织物属于危险废物,产

27、生量约0.1t/a,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kg/d(按0.5 kg/人d计),即0.44t/a,由环卫部门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综上所述,项目原有污染源不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00号青岛广电中心院内。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

28、山地约占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全市海岸线总长为870 km,其中大陆岸线730 km,海岸曲折,岬湾相间。青岛现辖六区四市,总面积10654 km2,总人口约819.55万。市南区地处青岛市区南部,位于东经12019、北纬3604,西起团岛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隔胶州湾相望,东至麦岛与崂山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毗邻,北与市北区相接。辖区东西长12.7千米,南北最宽处4.8千米,面积30.01平方千米。2、地形、地貌、地质青岛市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

29、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市南区地貌从形态上分有山地、丘陵、滨海低地等,主要是由古老结晶岩基底经过断裂错动和河流与海水的分割剥蚀,形成现有的地貌形态。由于崂山地区花岗岩多次侵入,形成区域东北高西南低的地貌特征。受断块隆起与凹陷带控制,在沿海断块与海水的冲刷作用下,沿海发育成海湾、岬角、岛屿等海岸带地貌。3、气候、气象市南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温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

30、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温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但无严寒,持续时间较长。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3;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9。年平均降雨量424.6毫米。4、水文状况区域青岛河、浮山口沿岸河流发源于沿海丘陵区,河流源短流急,夏、秋水量较丰,冬、春基本断流,属季节性河流。德国侵占时期,青岛河修建为大学路。20世纪80年代后,其他各条河流经历次修整改造,成为城市道路或地下排水管网系统。区域海岸线总长12.383千米,沿海自西向东分布着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等5处海湾。5、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区域植被组成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自然植被为落叶

31、阔叶林,并混有热带、亚热带及东北成分植物。建国后,通过植物引种驯化,增加了欧美、日本、地中海及东亚区系成分,不少树种已“乡土化”,成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共建种和优势种。青岛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岛老鹳草、青岛薹草、胶州卫矛、青岛百合。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有植物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原生木本植物区系共有66科136属332种,分别占山东省木本植物区系科、属、种总数的93%、84%和80.2%。青岛地区在脊椎动物地理分布区划上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由于受暖温带海洋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潮

32、湿,植被生长良好,适宜动物栖息繁衍,但大型野生兽类较少。现在青岛地区野生脊椎动物以小型动物为多见,已没有大型猛兽或大型草食兽。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青岛市市南区总面积30.01平方千米,2014年常住人口为56.74万人。201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873.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9%。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7.73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795.99亿元,增长8.2%。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7.02亿元,增长2.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07亿元,下降0.16%,产品销售率为99.96%。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

33、99.01亿元,增长13.5%;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71亿元,增长8.21%;实现利税总额15.54亿元,增长5.71%。市南区是青岛市的政治、文化、商贸、金融、旅游及科研中心区域。区域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有许多中央及全国各省、市驻青机构;现有8家外资金融机构以及许多国内各银行、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有占全市90%以上的涉外宾馆;有栈桥、鲁迅公园、天主教堂、湛山寺等30多个人文景点和海水浴场;有环境幽静的疗养区,红瓦绿树相映的房屋建筑,形成市南区独有的特色。区域内院校科研机构有中国海洋大学、海军潜艇学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文化名胜古迹。环境质量状况

34、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属于二类区;根据青岛市区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划,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 2、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由于本项目在环评期间未运行,引用市南区东部大气子站(距本项目1.8km)2016年3月25日31日连续7天监测数据。该区域SO2、NO2和PM10、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表4可知,项目所在区域NO2、SO2、PM2.5和PM10的24小

35、时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二级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表4 本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监测数据监测站位监测项目24小时平均浓度浓度范围(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市南区东部大气环境监测子站SO20.0230.03900NO20.0340.06700PM100.0880.14700PM2.50.0300.07500(2)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居民区和道路,无明显噪声源,声环境质量较好,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的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5所示。表5 项目周边主要

36、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表序号环境保护目标重点保护内容方位距离(m)环境控制目标1天台路小区W、N26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声环境1类区2市南实验幼儿园W1003海信都市华彩小区E1354远洋山庄小区NE1505颐和苑小区S2006城市梦想家园小区S2187青岛新昌路小学WN260本项目主要环境控制目标:不因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造成项目附近大气环境、声环境的质量下降。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限值。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1、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37、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2、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限值要求。营运期:1、废气:项目燃气直燃机组烟气执行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4-2013)中表2的要求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014)中表3的要求,即烟尘10mg/m3,SO2 50 mg/m3、NOx 150 mg/m3;燃气内燃发电机烟气执行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7/ 664-2013)中表3的要求,即烟尘5mg/m3、SO2 35 mg/m3、NOx100 mg/m3。2、废水:项目污水排放执行

38、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 2010)中B等级标准;3、噪声: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 2008)中的1类标准限值。4、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要求。总量控制指标1、本次改扩建项目无新增废水污染物排放。2、项目改扩建后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为:SO20.098t/a,比改扩建前减少0.064t/a;NOx 0.64t/a,比改扩建前减少0.818t/a;烟尘0.14t/a,比改扩建前增加0.027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主要原材料用量名 称年用量(万Nm3/年)有毒原料用量名 称年用量(吨/年)天然气

39、138.66生产工艺流程简要说明或简图:1.工艺流程项目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烟气 烟气 烟气 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燃气烟气电力负荷采暖负荷燃气直燃机燃气燃气直燃机燃气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制冷负荷图1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工艺流程简介:夏季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发电产生的烟气和缸套水作为余热进入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制冷,冷量不足部分由燃气直燃机补充。冬季发电机产生的烟气进入烟气热水型余热机制热,缸套水通过板式换热器直接供热,热量不足部分由燃气直燃机补充。中冷水热量通过散热水箱排放至大气。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和燃气直燃机产生的烟气通过1根16.2m的排气筒(编号P1)直接排放,无烟气脱硫、除尘、脱硝措施。

40、2.产污环节(1)废气: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和燃气直燃机产生的烟气。(2)废水:冷热管网排污水和职工生活污水。(3)噪声:各种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4)固体废物:维护设备产生的废润滑油及含油织物,以及职工生活垃圾。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施工内容主要为各种设备设施包括溴化锂直燃机组、燃气内燃发电机、水循环泵等的拆除和安装,土建工程量较小。施工期间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施工扬尘、施工设备噪声、施工废水和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1、施工扬尘施工过程由于设备拆除、设备和物流运输等,车辆频繁过往,会产生一定的扬尘,致使空气环境质量在短时期内下降。根据经验,运输扬尘一般在起尘源的30m范围内

41、(大风例外),且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将随着工程的完工而消失。同时企业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青岛市有关建设过程扬尘污染控制的相关规定规定做好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主要措施包括在建设区域四周设置挡风板,对重点起尘部位进行遮盖和喷水抑尘,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扬尘影响。2、施工噪声施工期噪声污染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各种机械设备噪声级在85110dB(A)左右,运输车辆一般采用重型载重汽车,距车辆行驶路线7.5m处噪声一般约为8590dB(A)。项目施工区域四周最近的敏感点为天台路小区东侧楼座,距离26m,运输车辆噪声衰减至该楼座时约为7580dB(A),影响较大。但这种影响是

42、暂时的,只要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就可将噪声影响减至最小。施工时,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施工机械的位置,高噪声设备尽量远离住户;施工场地外设置施工隔声屏障,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午休时间施工;缩短施工噪声的污染时间,夜间不施工;同时提前与周围人员沟通,把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3、施工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BOD5、SS、CODcr、氨氮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少量建筑垃圾、废弃管道等金属件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外运至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废弃管道等金属件出售综合利用

4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处理。综上所述,在各项环保措施得到切实实施的情况下,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水平,且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及长远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废气污染影响分析本项目改扩建完成后,主要运行燃气内燃发电机,燃气直燃机作为辅助调峰使用,燃气量较少,因此污染物产生量均参照燃气内燃发电机的排污系数计算。本项目改扩建后年消耗天然气总量约138.66万Nm3/a,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版)“4411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续39)”燃气内燃发电机排污系数:烟气量24.55 Nm3/ m3燃气

44、、烟尘103.9mg/m3燃气、SO270.7mg/m3燃气、NOX1660mg/m3燃气(低氮燃烧),计算得燃气内燃发电机各污染物排放为:烟气量3.404107Nm3/a、烟尘0.14t/a(4.23mg/m3)、SO2 0.098t/a(2.88mg/m3)、NOX 0.64t/a(67.6mg/m3),污染物排放浓度可满足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 664-2013)中表3的要求。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标准要求,燃气锅炉、直燃机的烟囱高度应不低于8m,本项目烟囱高度16.2m,符合标准要求。2、废水污染影响分析项目改扩建不对原有冷热管网和冷却水系统进行改造,且无新增员工,因此项目改扩建后无新增废水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噪声污染影响分析本项目改扩建后新增噪声源主要为燃气内燃发电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