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良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俞国良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资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资料第八章 社会认知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又称“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指对社会客体的知觉过程,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或说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或:用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探讨个体如何加工、组织、提取与利用社会信息刺激,来形成印象,解释社会事件。 2.图式:指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也叫认知结构,使用来应对或解释某些经验的有组织的思维或行为模式。 3.角色图式:指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情境下,根据角色规范和社会预期扮演特定角色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行为的心理框架。角
2、色图式大体可归为两类,即归属的角色图式和成就的角色图式。 4.事件图式:指人们对社会情境中会出现何种情况的一般预期的认知表征,是对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5.首因效应: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6.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7.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像月晕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故称之为晕轮效应。 8.刻板印象:或叫刻板效应,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3、括而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9.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10.归因偏差:指的是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有的源于人类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有的则是由于人们不同的动机造成的。 11.基本归因错误描绘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高估个人倾向性因素、低估情境性因素的双重倾向。 12.思维抑制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两个部分:思维监测和注意力分散。思维监测是指感知
4、者充分认识到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因而在接受外界刺激是有意识地抑制或减少定型的影响;注意力分散则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与认知实物无关的实体上,把意识从思维定型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减少因刻板印象造成认知偏差的目的。 13.社会认知偏差:尽管图式是基于人们过去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但是,图式也往往会把人们推向错误的或者歪曲的社会认知中。图式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稳定性、持续性,即使面临与图式相矛盾信息时,也可能保持不变,于是就产生社会认知偏差。 14.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 二、简答 1.社会认知的特点? 认知选择性
5、。个体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即认知者对刺激加以类化和解释。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有选择进行社会认知。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刺激的解释依赖于认知者本身的特点、先前期望和比较标准,即解释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的解释会随着心理状态而转移。 投射性。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刺激进行选择与简化,其间存在个体差异。“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世界”。 2.社会认知的基本内容? 对他人的认知,包括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情绪 情感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与判断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 A.对面部表情的判别 B.对身段表情的判别 C.对言语1 表情的判别。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长
6、期的共同生活 、了解一个人过去的生活状况 、了解一个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几。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对自我的认知,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它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及行为的认知。 3.社会认知的过程? 社会知觉,整个社会认知活动的第一步。是关于 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 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 。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 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社会判断,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 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4.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客观因素:.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
7、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可以是某个人,团体,或者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认知情境的特点,社会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人们对认知情境的理解能够转换到认知对象身上,影响对该对象的认知。 主观因素:认知者的因素:由于认知者本身的心理结构不同,对同一个社会刺激发生不同的认知结果. 经验的不同。性格不同。认知者的需要不同。 5.社会认知中的图式种类? 自我图式:对自我概念的解释。自我图式组织形成了人们对自己的品质和特征的概念。人们运用自我图式的维度来衡量自己。人的图式:对人格的解释。人的图式是对人的人格进行描述的认知结构,一般应用于特殊的个人或者典型的一类人。角色图式:指在某
8、种特定的社会情境下,根据角色规范和社会预期扮演特定角色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行为的心理框架。角色图式大体可归为两类,即归属的角色图式和成就的角色图式。事件图式:指人们对社会情境中会出现何种情况的一般预期的认知表征,是对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群体图式-就是刻板印象. 6.图式的功能? 注意、编码和检索功能。试图回忆的时候,人们比较容易快速的回忆起那些和既有图式相符的事实。与期望一致或相反的材料比与图式毫无联系的材料更容易被回忆起来。整合功能。通过认知图式将外部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理解功能。当知识出现欠缺的时候,图式可以补充缺失的信息。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图式,还可以帮助推测新的事实。
9、计划功能。 7.产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 人们过度地接受那些与图式一致的信息。由于人们不愿意丢弃和修改已有的图式,所以,即使当这些图式已经不适用目前社会情境下的人或事时,人们人倾向与运用原有的图式。 8.印象管理策略? 海德的理论 海德的人际知觉归因理论,即朴素心理学。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者决定于外界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 归因的分类: 情景归因个人倾向归因 理论核心:只有首先搞清楚其根本原因是在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 维纳的理论 维纳的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
10、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维纳从三个维度对成功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性。 凯利的理论 凯利的立体归因理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 行动者、 刺激物、环境背景。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贯性信息 ,行为是否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一致性信息 , 2 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是否与他人行为一致; 区别性信息,个体在不同情形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 10.为什么会有偏见? 团体冲突理论: 团体冲突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 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见何时产生,当
11、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的偏见。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心理动力理论: 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
12、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 心理动力理论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 另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国外学者对“权威性人格” 的研究,发现XX年代德国人的反犹太情绪是由权威性人格中发展起来的,这一人格的特征包括: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倾向。 第六章 态度及其转变 一、名词解释: 1.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2.态度的ABC结构:迈尔斯指出,分析态度结构时会涉及三个维度:情感,即态度有三部分要素组成,
13、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3.外显态度:指人们能够意识到,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表现出来的态度。 4.内隐态度:指人们对态度客体的自动反应。外显态度可以用语言表达,使人理解,而内隐态度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是埋在心里的、压抑的、克制的态度。 5.平衡理论:是态度形成和发展的认知理论。海德于XX年提出了态度转变的平衡理论,并提出了P-O-X模型。两假设: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 ;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态度强度、社会赞许、城府.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 态度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态度和行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态度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行为的准备状态,而行为是态度的一种外
14、在表现,或者是在态度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外部反应,所以通常状态下,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但是,态度只体现了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 一致性:如有爱慕某人的态度,就会产生追求某人的行为;有热爱父母的态度,就会有孝顺父母的行为。不一致性:对于某些问题,人们口头报告表现的态度和实际行为表现的态度不一致。行为决定态度的例子,*制度迫使人们行为形成习惯。 3.态度的功能? a. 效用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b.认知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态度有
15、助于我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从而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对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态度对象,我们更可能给予积极的态度,这一点相当于认知图式的功能。、。c.自我保护功能,即防御功能,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种观念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则。比如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却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实际上他的这种负性态度让他可以掩盖真正的原因,即他的能力值得怀疑。d.价值表达功能,态度还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比如一个人青年人对志愿者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那是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使他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4.态度测量? 态度是一种稳定的
16、内在心理倾向,但它也是可以测量的,测量态度的方向和强度。用两种方法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的方法包括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等等。自陈法一般采用态度量表测量,而行为观察法通过行为观察推断,问卷法则是把我们要调查的问题编成问卷,利克特量表、瑟斯顿量表、语义区分量表。 间接测量,投射技术、生理指标测量、内隐联想测试IAT。IAT的原理: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 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的扩散。内隐联想测验主要
17、包括两种基本分类任务: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相容和不相容任务的区分视实验基本假设来进行确定。一般而言,相容归类反应时短,不相容归类反应时长。 5.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内化过程,是外界的影响,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不断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的过程。 4 态度形成阶段-心理过程: a.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b.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c.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
18、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6.影响态度形成因素? 两大方面,个体心理特征影响态度形成;人际关系、人与团体关系的影响。 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与性质、个体的自我意识。 态度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既有态度系统的自我防卫倾向;既有态度系统本身的特点;个人的个性因素; 个人同群体的关系. 7.态度转变的理论? a.强化理论:联想、强化、模仿。 b.认知失调理论 8.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a.改变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 b.增加新的认知 ,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 c.
19、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9.态度转变的方法? a.参与活动法,要求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b.登门拜访:登门槛技术-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要求然后向达请求过渡。 c.群体规定论,参照群体论:勒温XX年代的研究,给新生儿喂食鱼肝油和橘子汁,一组是以医生劝导的方式,一组以医院规定的方式,结果规定组几乎全部执行。 d.沟通信息法,信息沟通的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e.全面宣传法。 10.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1959 年,Hovland 在其信息传递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
20、出了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 Hovland 的信息传递理论把复杂的态度变 化放到程序化的信息模式中去考察、去理 解,从而使复杂的态度改变问题简单化、明 了化,打开了态度改变研究的新思路,而他 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更是在信息交流的基 础之上考虑到情绪、情境、人格特点等因 素对态度改变的影响。因此,该模型的有 效性得到了社会心理学界的公认。 11.海德关于态度转变的P-O-X模型? 海德于XX年提出了态度转变的平衡理论,并提出了P-O-X模型。 两假设: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 ;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 。 认知不平焦虑 认知结构向 平衡方向转化 海德认为,态
21、度的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衡和不平衡关系。用符号P表示认知的主体,O表示态度的的另一个人,X表示态度的某个对象,用+表示喜欢,-表示不喜欢 ,那么P-O-X就构成三角形关系。这种三角关系海德认为是一种情感关系,即好感或反感态度。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5 12.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有传达者、沟通过程内容、态度主体三个方面。 传达者方面影响因素:传达者威信、传达者立场、传达者的目的指向、传达者吸引力 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的差异、信息对情绪的唤起、信息的倾向性、信息提供的方式 态度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既有态度系
22、统的自我防卫倾向、既有态度系统本身的特点、个人的个性因素、个人同群体的关系。 第九章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社会关系:人际关系隶属于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3.人际关系行为模式:一定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一定的人际行为模式,它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般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是:一方表示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反之,消极行为。 4.霍桑实验: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
23、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 5.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的、有意的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多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自我暴露是自愿的,有意的,真实的。 6.社会人理论: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理论基础是霍桑实验) 7.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亚当斯XX年提出,这个理论旨在探讨社会比较中个人所做的贡献与其所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平
24、衡。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简答 1.霍桑实验说明了什么?评价? 霍桑实验说明了:社会人理论: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 士气理论 :士气,也就是工人的满意感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作方法、工作条件之类物理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 非正式群体理论:非正式群体有着自己的规范和维持规范的方法,对成员的影响远较正式群体为大,因此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正式群体而无视或轻视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 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新型的人际关系型领导者,他们能理解工人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意见和进行交流,并借此来理解工
25、人的感情. 评价:贡献:第一次把研究的重点从工作和物的因素上转移到人的因素上,不仅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开辟和补充,还为现代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管理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对经济人假设的过分否定,对非正式组织的过分倚重,对感情逻辑的过分强调。 2.人际关系理论? 符号交互作用论: 强调符号、意义的作用,依据3个基本假设:人们是依据事物对他们的意义处理事物的。事物指社会客体,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社会客体的意义来自于社会相互作用,不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 意义可以被掌握,也可以通过解释而改变。 米德认为,社会心理学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是个别个体,而是群体和社会中被称为个体相互
26、作用过程6 的社会过程,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主要是符号的相互作用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动作称之为符号。在非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人们彼此直接对姿式或动作起反应,在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他们解释这些姿式或动作,并根据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意义进行活动。 符号有: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和抽象的人为的符号。 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显然,反应是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为前提的。米德强调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言与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往者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是对符号的统一理解为基础的。 例如,爱的符号、作弊的符号 符号相互
27、作用论主张研究人所特有的东西,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学化观点。它认为个性是社会现象,试图找出个性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强调个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都受到重视。但是它在分析社会交往、人际沟通上忽视了交往的具体内容,忽视了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对交往、对个性形成的重大影响,甚至用个性变化去说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忽视了情绪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这些都曾引起争论和批评。 场合交往论: a.交往中的个体行为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交往情景;其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个体对他人施予的刺激作出应答性的反应,采取适当的交往行为。 b场合交往论强调特定的情景、特定的场合
28、、特定的人,并由此推演出特定情况下“对情况的解说”;或是由于“主角的观点而产生的行为所构成的情景”,“在情景下产生的行为”等等。所以场合研究的基本单位是行动。 过分夸大了情境、场合的作用。 社会交换论社会学概念: 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 主要观点:1、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2、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3、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 这个理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经济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纯粹的交换、金钱关系,忽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奉献等行为,贬低了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它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
29、,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重视交往中的物质利益和交往效果。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特别是对遵从行为、竞争过程、社会影响等领域的研究是有启发的。 社会交换论的创始人乔治.霍曼斯,他认为社会学中所研究的制度、组织以及社会都可以分析成人的行动,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包括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等。 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与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T组理论:
30、T组就是人际关系培训中所分成的小组。 人际关系敏感性训练:人际交往可以通过培训学会。 社会发展人越来越内敛。 群体中都有交往角色自己没有意识到;交往动机是内敛的;应使内心情感表面化;训练强调个人和组织变化的价值。 目的:T小组的主要目的是让接受训练者学会怎样有效地交流,细心地倾听,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感情。所以关键词是“人际关系” 方式:通常的训练方式是把十几名受训练者集中到实验室,或者是远离工作单位的地方,由心理学家来主持训练,时间为一二周或三四周。 原理:在这个小组里,成员没有要解决任何特殊问题的意图,也不想控制任何人,人人赤诚相见,互相坦率地交谈,交谈的内容只限在“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 7
31、 这种限定在狭窄范围里的自由讨论,逐渐使受训者陷入不安、厌烦的情绪当中。 所谓“此时此地”的事情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这些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随着这种交谈的进行,人们逐渐地更多地注意自己的内心活动,开始更多地倾听自己讲话。 同时,由于与他人赤诚坦率地交谈,也开始发现别人那些原来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言语和行为上的差别。 经过一段训练之后,人们慢慢地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了平时不易察觉到的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不安和愤怒的情绪。 另外,由于细心地倾听了别人的交谈,也能逐渐地设身处地地体察别人、理解别人。 所以关键词是:觉察力。 研究证明T小组训练法是一个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培训者的作用:为学习过程提供
32、方便,其使命是观察、记录、解释,有时诱导,扮演一种不引人注目的领导角色。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舒茨XX年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人有三种需要: 包容需要 ; 支配需要 ; 情感需要 根据三种需要把人际关系划分为两个取向六种关系。 K.Horney按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将人际关系分为三类: 逊顺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表现逊顺、随和、谦让、顺从他人。无论遇到何人,首先考虑的是:他喜爱我吗?我怎样与他相处好? 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这类人想知道别人力量的大小,或者想了解别人对他有无用处。 分离型:其特征是“疏远他人”。这类人只关心别人是否会干扰他或影响他。 人际激励理论:
33、 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a.最具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b.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目标效价、期望值。 c.值得一提的是: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其实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J S Adams于XX年提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 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公平是激励的动力。 公平理论的模式: Qp/Ip=Qo/Io,式中,Q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获报酬的感觉。I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做投入的感觉。Qo代表这个人对某比较对象所获报酬的感觉。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做投入的感觉。 不
34、公平的心理行为。当人们感到不公平待遇时,在心里会产生苦恼,呈现紧张不安,导致行为动机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逆反行为。 3.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注意阶段,接触阶段,融合阶段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冷漠阶段,疏远阶段,终止阶段。 4.人际关系的测量? 社会测量法:莫里诺XX年提出,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测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 参照测量法:这是
35、一种测量群体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影响力人物的一种方法。 8 贝尔斯测量法:XX年美国心理学家贝尔斯一种分析团体内人际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团体人际互动的行为表现进行实验和观察性的研究。 第十章 人际吸引与喜欢 一、名词解释 1.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持的积极态度,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2.亲密关系:指人际关系中,在人际喜欢与吸引的基础上,当交往双方的互倚性很大时,就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3.自我暴露:指个体自发地、有意识地向另一个人暴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感受和信息。 4.得失理论:人际吸
36、引中的得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在人际关系中,一直讲好话并没有先讲坏话,然后再慢慢地改变讲好话的情形更吸引人。在人际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人际交往就是得失平衡过程。 5.喜欢回报原则:如果人们知道他人喜欢自己,那么人们往往也会喜欢他人,个体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压力去回报喜欢,这就是喜欢回报原则。 6.曝光效应:在影响人际吸引的接近性因素中,个体曝露的次数越多,其他人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 二、简答 1.人际喜欢与吸引的理论? 强化理论:人们喜欢给他们带来愉悦感受、给他们奖励、酬赏的人,不喜欢导致他们情感不愉快、给他们带来惩罚的人。 相互作用论:经常在一起的人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并且愿意保
37、持这种关系,相互互酬与报答。 得失理论: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人际交往就是得失平衡过程。 相等理论:属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变式。寻求报酬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人们是否会忠于一段关系,取决于他们的收益、成本和相互比较。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外表因素 :人们的刻板印象,将正性特质和漂亮的人放在一起。 接近性 :接近效应,我们接近并与之交往最多的人往往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与恋人。接近性,为什么熟悉性会促进好感呢?- 能够提高再认,能够提高预测能力 ,能够提高主观感知到的相似性。 相似性因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观点和人格,人际风格,兴趣和经验 )。 互补因素: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状态。一般而
38、言,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之间。 才能:一个人才华和能力越突出,人们就越喜欢他。 人格品质: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力持久、稳定、深刻。 态度:容纳,几乎每个人都期望完完全全地被人接受,轻轻松松地与人相处 ;承认,承认比容纳更积极,人们都有得到社会承认的需要 ;重视,重视能够提高价值。 3.Robert Sternberg的爱情三元论? 爱的三个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 亲密是指与伴侣亲近和相联系的感觉,激情是指双方关系中指向对方的生理唤醒,承诺短期是指爱你的伴侣,长期是指为了这份爱而长相厮守。 9 第十一章 社会影响 一、名词解释 1
39、.人际影响:又叫社会影响,是指社会中个体或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对其他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2.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 3.反从众:是指故意和团体的行为和准则相对抗,对团体怀有对立情绪,团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很低。 4.独立:是指个体在团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其行为不受团体所左右。 5.众从:群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权威) 6.群体压力:即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7.自主运动效应:出自谢里夫从众研究,他让被试进入
40、一个黑暗的房间,给被试看一个发光点,要求被试判断光点移动的距离,事实是光点是静止的,但在黑暗环境里,被试判断光点似乎在动,这种运动叫做自主运动效应。 8.服从: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而产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 9.社会舆论:实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10.社会风气:指社会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竞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 二、简答 1.服
41、从与从众、众从的关系 ? 共同点:他们都属于个人在群体中的相符行为,在群体行为中有时可能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 区别:服从是被迫的,它是是对群体规范和权威人物的服从。而从众或众从则是内心上主动的对社会舆论或群体压力的随从。 2.阿希实验? 研究目的:在情景明确的情况下,人是否会发生从众行为。 被试:共7名 ,其中6名是假被试,一名真被试。 实验材料:18套卡片,每套两张卡片,分标准线段与比较线段。 实验步骤:1、阿希首先让他们看有标准线段的卡片,之后再看有比较线段的卡片,并进行比较判断。2、18套卡片共呈现18次。头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正确判断。3、第7次开始,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
42、此时被试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是不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 2)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 3)在确信多数人作了错误判断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 3.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知觉歪曲,被试确实发生了错误的观察,把他人的反映作为自己判断的参照点,根据别人的选择辨认“正确”的答案。 )判断歪曲,被试虽然意识到自己看到与他人不同,但却认为多数人总比个人要正确些,发生错误的肯定是自己。这种情况下的从众类型最为普遍。 10 )行为歪曲,被试确认自己是对的,错的是其他多数人,但在行为上却仍然跟着多数人作同样的错误选择,这实际上是顺从行为的一个例子。 4.从众行为的影响因
43、素 ? 群体规范影响:群体规范是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决定了群体成员的行为是否会得到大家的欢迎 从众行为时常在信息不详、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条件下发生。 群体规模,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越多,则个体受到的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群体的一致性,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甚至是严厉制裁。 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 群体凝聚力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他们相互之间的依恋性就越强,观念和行为的一致性就越高,个体会为了群体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从而表现出很高的从众倾向。
44、 任务的模糊性和难度 ,模糊的、难度较大的任务与明确的、容易的任务相比,人们在完成前者时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 从众的公开性,从众行为的公开程度越高,人们做出的独立行为就越少从众倾向就越大;而在匿名情境中,由于降低了群体压力,减弱了个体的被孤立感,因此从众行为呈减少的趋势。 个体因素,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的决定着从众行为是否发生。性别,一般意义上,男女之间在从众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中的权威和地位越高,就越不容易顺从于群体的压力;而地位相对低的群体成员,常常受到来自高地位者言行的压力,所以容易从众。 (从众根本原因:想要获得别人的赞同,
45、并避免其他人的反对,即规范性影响) 5.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对抗理论:1966布雷姆提出,对自由的追求,同时展现自己的自尊与能力,抵制群体对自己的影响。特立独行。 去个性化理论:群体中容易出现的行为,受到群体影响,群体中去个性化程度越高,越从众和服从。 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先期从众行为越多,信任学分越高,后期偏离与独立获得容忍的可能性越高。 6.流行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 客观原因:流行受社会文化所制约;2)流行依靠大众传播工具的宣传 ;流行要有经济基础 。 主观原因:从众与模仿 求新的欲望 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 7.流言? 流言的定义及其分析 流言是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
46、的依据, 而在人们中间相互传播得一种特定的信息。 流言与谣言: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 捏造、撒布的假消息。它们的区别在于动机,其共同点是,它们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 实根据,但都能够广为传播。 流言的类型:1.愿望流言 2.恐怖流言 3.攻击流言 流言传播的特点 1.流言传播过程的特点 流言的传播可看着是一种连锁和传染反映。 流言的传播并不是平均地、广泛地传给社会上的每个人,它只流传给那些和传播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并要求保密,“不要告诉别人” 流言传播的速度往往是开始缓慢,然后不断地加快,当到达了高潮,将近饱和状态人人皆知时,又变得缓慢起来,整个传播过程呈S型。 2.流言内容变化的特点
47、 一般化(消平) 强调 同化 8.社会舆论及特征? 11 社会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也可以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实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热点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舆论的特征:1).舆论作为一种公众的意见,当然是为多数人赞成与支持的。 ;2).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 ;3).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 ;4).舆论是有效的 ;5).舆论一般不是*的意见。 第十二章 群体与个体 一、名词解释 1.群体:一群具有同一目标和规范的个体,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具有内聚力的一个集合体。即一群具有共
48、同目标且彼此间有互动的人。 2.参照群体:也称为榜样群体,是指个体自觉接受其规范和准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行为的群体,是人们心仪的群体,它的价值和规范体系常常是个人的目标或标准。 3.群体规范:为保证群体目标实现,群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群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群体规范。即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4.群体内聚力:是指能使群体团结的力量,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它往往用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内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认同感、归属感、有力感。 5.DC理论:当个体遭遇失败、丧失等任何消极生活事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