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8707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戏曲部分: 一、元曲 1、 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和标志,包括杂剧和散曲。 2、元杂剧组织结构上两大特点: 基本上采用每本“四折一楔子”; 采用旦本或末本的演唱体制,故在角色上有旦、末之分。 3、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和带过曲等。 4、关汉卿的杂剧按题材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 “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以望江亭、救风尘为代表; “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以单刀会、西蜀梦和哭存孝为代表

2、。 总之,关汉卿的杂剧广泛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表露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之一。 5、窦娥的形象分析 是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一个悲剧形象。 是遵守封建道德,尽孝守节的本分善良的妇女形象。 是反抗封建压迫、富有斗争精神的形象。 6、窦娥冤艺术特色 剧作结构:一人一事,主干突出,详略得当。 戏剧冲突:在正反面人物的尖锐冲突中塑造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 语言特色:关汉卿为本色派语言大师,此剧的语言既然质朴自然,又酣畅泼辣,体现其大师风格。名曲有第三折 滚绣球。 7、王实甫被称为“花间美人”,代表作除西厢记外,尚有丽春堂、破窑记等。 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3、。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 9、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此剧突破一本四折的惯例,为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中各有小高潮,各本之间环环相扣;改变了元杂剧一般一本戏曲一个脚色主唱到底的限制,根据剧情的需要,采用多角色司唱,大大丰富了元杂剧的表现手段。 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双线复合结构。此剧有正反面人物冲突和正面人物误会性冲突的两条线索。正反面人物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等正面人物与老夫人、郑恒等反面人物的冲突,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卫道者的斗争;正面人物的误会性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因为身份、性格不同而产生的误会性冲突;两条线索互

4、相交错。 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精确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烘托渲染的手法刻画出莺莺、红娘、张生和老夫人等概括性很强而个性又十分鲜明人物。 文采派的语言特色。王实甫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剧作语言被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为“如花间美人”。 语言文雅绮丽,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句,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名曲为第四本第三折正宫 端正好。 语言雅中有俗,自然流畅,善于吸收民间口语。 人物语言个性化,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 1 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是元杂剧对后世剧坛最有影响的作品,与明代的牡丹亭、清代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中三大爱情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 1

5、0、白朴墙头马上与梧桐雨。 11、马致远有“曲状元”、“万花丛里马神仙”等称誉,代表作汉宫秋,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 二、南戏 1、高明的琵琶记:南戏之祖、元杂剧殿军、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 2、四大南戏:元柯丹邱荆钗记、元无名氏白兔记、元施惠拜月亭、元徐 的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 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里,得以保存。 三、明戏曲 1、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元代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 2、明清传奇:“传奇”一词,本是唐人小说的概称“唐传奇”,后人借用它当作

6、戏曲的名称。明清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不同于杂剧的戏剧体制。 3、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 4、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标出了以情反理的时代主题。作品中的情主要表现为男女主人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理主要表现为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束缚。杜丽娘是剧中至情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以情反理的思想。体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牡丹亭既是一部追求自由之爱的颂歌,也是一部鼓吹青春觉醒的颂歌。剧本深刻地解剖了一个人性从压抑到苏醒、爱情从禁锢到解放的过程,反映了备受礼教摧残的广大女性要求主宰自己命运、要求实现生命价值的强烈呼声,显示出在新的时代思潮中的进步光华。 牡

7、丹亭的艺术特色 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是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它的基本构思突破了现实生活的限制,充满了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与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杜丽娘因情成梦、因梦生情、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情感历程,主要是借助超现实的想象去完成的;杜丽娘终于能实现自己的爱情愿望,也显然是理想的胜利而不是现实的胜利。另一方面,全剧用笔细腻、意脉曲致,在幻想中显示着细节之真,人性之真,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时代共鸣感和现实批判力,形成了亦真亦幻的艺术特征。 塑造了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是牡丹亭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成就。除杜丽娘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外,柳梦梅、杜宝、陈最良等人物也刻划得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

8、深刻的文化蕴涵。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造诣,是因为作者不但善于在渐次推进的矛盾发展过程中来揭示人物不断发展的性格;而且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抉发人物幽微细密的情感。 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也是牡丹亭在艺术上的引人瞩目之处。此剧是一部诗剧,也是一部剧诗,作者善于通过诗与剧的谐美结合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戏剧情境,极具艺术感染力。作者也历来被归为文采派,以语言的绮丽华艳、典雅蕴藉著称,此剧既继承了元杂剧当行本色语的传统,又熔铸进文人辞赋、古典诗词的清丽精工,锤炼出一种真切自然与华采空灵相结合的戏曲语言,使此剧成为案头之书与台上之曲两擅其美的典范。 5、汤沈之争”:指以沈璟为领头人的吴江派曲学家群体与以汤显

9、祖为楷模的临川派剧作家的论争,是明代后期传奇繁荣的重大标志。 6、徐渭“狂人”的四声猿语出郦道元的水经注。 7、四声猿:包括渔阳弄、雌木兰、玉禅师女状元等四部杂剧。 牡丹亭杜丽娘、杜梦梅的形象 杜丽娘:性格是多方面的:深沉、温柔、矜持,但又不发坦率大胆,对爱情大胆追求,但又不失分寸。她的大胆狂热,奔放的性格只存在梦中。出身于名门贵族,从小接受封建教育,她的性格的基调是温顺,稳重,驯良、矜持,腼腆的。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由,为了爱情、勇于抗争,但却被封建社会摧残致死。 柳梦梅:痴情、才华横溢。对杜丽娘爱情坚贞不渝,始终如一,为使杜丽娘复生,他敢于冒被斩首的危险“开馆见尸”,敢于在战火纷飞之中,不畏

10、艰险,长途跋涉去替杜探父,敢于在皇帝面前揭露和嘲笑位高权重的岳父,柳的刚强无畏的性格和杜的性格互相辉映。 四、清代戏曲: 1、“南洪北孔”: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 2、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 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 “情缘总归虚幻”,点出全剧主旨。 (四) 对忠臣义士的赞美和对权贵奸佞的揭露和抨击。 3、长生殿艺术成就 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 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盒贯

11、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而分,由分而合。 (三) 在曲词艺术上,清丽流畅,充满诗意,具有浓厚的抒情彩。多处化用唐史、元曲名句,如惊变雨梦等出曲文,其浓厚的抒情性,尤其能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的声情兼备,淋漓尽致。 4、桃花扇主题 剧本揭出阉党余孽既是造成侯、李悲剧的罪魁,又是导致南明覆亡的祸首。 塑造了光彩照人的李香君等下层人物形象,表现出对等级贵贱观念的思索和突破。 剧末马、阮败亡和侯、李入道,既蕴含民族的沦落、失意之悲,又表现出国家至上的思想。 5、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结构精巧缜密,匠心独运 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一柄诗扇贯穿全剧。 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 结局

12、不落生旦团圆俗套 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善于写出同类人物的不同性 。 善于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曲词、宾白刻意求工,安排合度。 “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 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 缺陷:典雅有余而当行不足,严谨有余而生动不足的。 6、李渔闲情偶寄包含有对戏曲的看法,批评是中国戏曲批评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 小说 1、明代四大奇书:金瓶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3、金瓶梅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书名由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的名字合成。 4、三国演义中“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

13、羽。 5、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最早的版本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流行的是毛本的三国 3 志演义。 6、三国演义主题概括: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1)明君贤臣理想 政治上行“仁政” 刘备 “仁君”典范:“理政新野” 当阳撤退兵进西川 人格上重“忠义” 诸葛亮 “忠”的楷模 关云长“义”的化身 才能上尚“智勇” 2)“拥刘反曹”倾向具体表现: 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

14、曹操写成“奸雄”。 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 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 3)道德悲剧意识。 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 7、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描写战争。三国演义成功地描绘了汉末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战争的规律,作者着重表现了战争中策略和智慧的斗争,变化多端的战争场面,从而表现出战争的复杂性。 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

15、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4)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

16、,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二)塑造人物形象。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作者在安排人物的出场,在刻划人物的细节描写和在政治、军事斗争中表现人物的个性上都有创造和独到特色。 结构艺术。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语言特色。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

17、利于传播。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水浒传:是明代“四大奇书”中的英雄传奇小说,是一部累积型的作品,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在一个已定的作品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在创作而成的。小说主要描写梁山起义全过程,歌颂宋江等梁山好汉的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水浒传的版本分为繁本和简本,其中翻繁本包括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 1、思想内容: 4 内容:小说主要描写梁山起义全过程。120回本可分六部分: 起义的发生和发展

18、。义军同官军对抗、受招安。奉命征辽。征田虎。 征王庆。征方腊及凄惨结局。 思想:“忠义”说。 忠义的赞歌忠义的悲歌 3、明代的英雄传奇小说影响较大的还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 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的神魔小说的代表,是一部积累型作品,一般认为作者是吴承恩。它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和生死,创造了一个神异奇幻的世界,同时,在诙谐的笔墨中,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西游记的版本分为繁本和简本,分别有西游原旨和西游记传等。 1)主旨: 西游“幻”之内涵 “幻中有理”“幻中有趣”“幻中有实”: 西游记与心学 对人性自由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呼唤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 2)艺术成就:

19、 极幻。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创造出许多离奇的神话故事,塑造了孙悟空等系列鲜明生动的神话艺术形象, 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关。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主人公孙悟空被赋予幽默诙谐的个性;对八戒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等漫画式的描绘,构成幽默诙谐的讽刺。 许多情节“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 曲折巧妙的结构。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属“短篇加短篇”的线性结构。 3) 神魔小说的发展 在西游记的影响下,明代的神魔小说有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论析题:分析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的人性和动物性相结合的人物形象,其中你最喜欢

20、哪个角色,并说明理由。 8、明清小说题材分类: 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 花妖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 市井人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 侠义公案小说:儿女英雄传、荡寇志、三侠五义。 9、红楼梦 1)作者:曹雪芹。 2)版本系统:红楼梦现存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系统,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鄂整理补缀的、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的、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 。 3)思想: 由一家而写尽天下,由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落而预示封建末世的衰落 贾府的极度奢华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基础之上,康乾盛世的回光返照无可挽回的衰败; 5 宝、黛

21、、钗爱情婚姻的悲剧; 大观园女儿国的毁灭; 反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反对走仕途经济道路。 主张婚姻自主。 提出女尊男卑、人人平等。 曹雪芹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 4)艺术成就: 以高度的写实精神突破了传统的窠臼,在生活细节描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红楼梦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同时有充满了诗意朦胧的美感。 塑造了生动而丰富的人物群象。逼真地展示了人性丰富性及其在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复杂情形。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如王熙凤的泼辣中藏着奸诈,探春是泼辣中体现着严正,黛玉孤高中又对生活和爱情充满追求。心理活动的描写,如对林黛玉形象的塑造,多次通过心理刻画深刻细致地展示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显示了其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22、。善于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艺术氛围里,来烘托内心情绪。如黛玉的住处潇湘馆,环境气氛有力地衬托着黛玉的孤高性格和悲凉的情绪。 构思奇特、情节完整而结构宏大。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感情和婚姻纠葛是小说的中心线索,把众多人物和复杂、纷繁的事件组织在一起,人物与事件交错发展,构成了一个宏大而严谨的艺术结构。 标志着古代小说语言的最高成就。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合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经过作家的高度提炼加工,形成了形象生动、流畅准确、有感染力的文学语言。 5)社会意义 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旨在揭露贾、薛、王、史等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和罪恶,因其是整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

23、的写照。 儒林外史思想内容: 儒通过塑造一系列科举迷形象,深刻揭露科举制度对人的精神摧残,它使人神魂颠倒,愚昧无知。 例如:周进贡院痛哭,死去活来; 范进中举傻笑,狂奔疯跑。 儒通过描写纯朴青年的蜕变过程,深刻揭露科举制度对人的灵魂腐蚀,它使人道德堕落,廉耻丢尽。 例如:匡超人由善良淳朴青年,变成卑鄙恶劣文痞。 儒把批科举同批理学、礼教结合,使它揭露性更强,反映社会内容更深广。 例如:王玉辉劝女殉夫尽节 王德、王仁假道学嘴脸 儒把批科场与批官场结合,有力说明科举培养出的不是贪官酷吏,就是土豪劣绅。 儒还热情歌颂了一些反对科举,鄙弃功名,具真才学,性情孤傲、善良正直人物,以寄托作者理想。 儒林外

24、史艺术特色: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 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使其既是儒林“丑史”,更是儒林“痛史”。 (2)儒的讽刺手法 是对照法:堂皇言辞与卑鄙龌行为对照:如严贡生强圈别人猪,却自夸“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对同一对象的矛盾态度对照: 梅玖对周进的前倨后恭;胡屠户对范进的前骂后夸。 是夸张法:对最富特征的细节、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如严监生死前“伸着两个指头” 不肯咽气;胡屠户打范进后“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3)儒林外史的艺术结构 众多人物、故事有主次,有侧重。此故事是主角,另一故事就成了次角。其中又穿插过渡性人物、事件,粘连紧

25、密,转换自然。 儒林处史的语言特色 比较纯熟的白话。 儒林外史的语言准确有力,简洁洗炼,含蓄风趣而富于形象性。 三言二拍: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包括了就奔到会辑和新著的创作。每集40篇,共120篇 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的老残游记 曾朴的孽海花。 清代文言小说:清代文言小说集: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思想内容 一、 揭露社会黑暗,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1、 借历史针砭现实的促织 2、 借梦境揭露官吏的梦狼 二、 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1、考场黑暗,贿赂公行:如考弊司 2、考官昏聩,贤

26、愚不辨:如司文郎 3、考试荒唐,黜佳进庸:如贾奉稚 4、考生心态,神魂颠倒:如王子安 三、抨击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 1、深刻的社会内容:喜剧故事婴宁悲剧故事晚霞 2、崭新的爱情观 鼓吹“真心”“至情” 宣扬“知己之爱” 四、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如崂山道士画皮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一、“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1、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 2、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 二、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如促织既是现实,也有奇幻。全篇以促织为线索,矛盾的产生、情节的发展、人物感情的变化,都由促织的得与失来决定。 三、善用多种手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 1、赋予花妖狐魅形象以“物的自然性”和

27、“人的社会性”。书中鬼狐花妖,狐有狐形,鬼有鬼态,生趣盎然: 2、善于通过主要特征和生动细节写人。 3、善用环境描写映衬人物。 四、聊斋语言,既具文言文的简练、典雅,又不失小说语言的生动形象。人物语言个性化特征也十分突出。 诗 一,元代 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二,明代 1,台阁体: 台阁主要指明初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以当时馆阁 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题材上“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流行的原因跟作家的生活遭际有关,他们身居要职,处境优裕;还有当时政权稳定,国力逐趋强盛,另外当时全国实行整饬政策。代表作品是杨士奇

28、东里诗集,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2.茶陵派 弘治年间,在台阁体造成文学萎靡不振的局面情况下,李东明等人发动了对台阁体文学的冲击以此来重振文坛而形成的诗歌流派,茶陵派以李东明为主,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石珤、鲁铎等人;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代表作是李东阳的茶陵竹枝歌。 7 3.前七子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为核心的文学群体,其他成员有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创作上重视市政题材,民间生活;他们扫除台阁体的无病呻吟,但拟古形式为主,缺乏创造性,他们以复古自命,实质上时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代表

29、作:李梦阳的禹庙碑梅山先生墓志铭、李攀龙的太华山记。 4.后七子 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5 公安派 晚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所以称作“公安派”,他们文学主张提倡“性灵说”,反对拟古蹈袭,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写作态度信手写成、随意而出。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

30、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代表作品袁宏道叙小修诗,袁宗道论文,袁中道感怀诗五十八首。 6. 竟陵派 晚明时期,继公安派之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两人均为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 。重“真诗”,重“性灵”,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看重向古人学习,追求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代表作品是二人编选的诗归。 两个文人团体复社和几社,他们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的危亡。陈子龙是复社和几社的主帅,夏完涥(heng),几社创始人之一。 1.遗民诗人: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钱谦益,虞山诗派的主领,被称为清诗的开山宗匠和清初诗坛的盟主

31、3.吴伟业梅村体 梅村体 清初,吴伟业的七言歌行在继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以怆怀故国和感慨身世荣辱为主,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它以任务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代表作圆圆曲。 1.神韵派 清代诗歌流派,王士禛创立,其他成员有吴雯、洪昇、宗元鼎,该诗派论诗以“神韵”为宗,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为最高境界,要求其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代表作品是王士禛真州绝句。 2.补充:朱彝尊和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施闰章、宋琬也称“南施北宋”。 3.格调派 清代中叶诗歌流派,

32、代表诗人是沈德潜、倡导格调说,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尊唐抑宋,使诗歌“去淫滥抑归雅正”,起到“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的教化作用。 4.肌理派 清代中叶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是翁方纲,论诗提倡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肌理”二字用来论诗包括义理与文理,义理为“言有物”,指以六经伟代表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与学问,文理为“言有序”,指诗律,结构,章句等作诗之法。 5.性灵派 8 清代中叶诗歌流派,主要代表诗人是袁枚,其他的还有赵翼、蒋士铨、舒位、王昙、孙原湘;论诗提倡性灵说,他们反对形式主义,反对

33、拟古主义,主张把真实感受和诗人的个性生动地变现出来,但忽略了诗歌的社会性。代表作品袁枚的马嵬。 6.补充: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 后三家舒位、王昙、孙原湘 清代流派 .1常州词派 清词流派。继阳羡派,浙西派以后起而代之的词派,创立于嘉庆;常州词人张惠言所开创,故名。后周济加以发展。论词反对浙西词派注重格律、技巧而寄兴不高,提出要依据“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寄托,解前人词时力图从中寻求“微言大意”,流于穿凿附会。作品意旨较为隐晦。对清末词坛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是张惠言木兰花慢和周济蝶恋花。 2.浙西词派 清代词派,其创始者朱彝尊及主要作都是浙江人,故称之,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

34、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他们竭力推崇姜夔、张炎,该词派标举清空醇雅风格,蕴藉空灵,独具机杼,韵律和谐。代表作品朱彝尊高阳台。 3.阳羡词派 清代前期词坛流派。开山作家是陈维崧,成员还有万树。蒋景祁、史唯园、陈维岳。词效法苏轼、辛弃疾;气魄豪健,抒写身世和感怀吊古德作品尤为出色。代表作品贺新郎纤夫词。 4.补充: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 纳兰性德:独成一派,词集纳兰词,“国初第一词人”。 浙西六家: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 陈维崧有“词史”之称。 1、唐宋派 明代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为代表的另一文学复古流派;该文学派别将里李梦阳、何景明

35、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创作主张上,强调文以明道,提倡直抒胸臆,反对模拟,剽窃。代表作品是归有光项脊轩志,唐顺之答廖东雩提学等。 2、晚明小品文,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重要作品作家有张岱西湖七月半,袁宏道西湖二、天池,袁中道游荷叶山记 3、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4.桐城派 是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因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其理论主张主要为“义法”,“雅洁”,“义理、考据和词章”等等;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代表作是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 5.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6.桐城派“四大弟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 7、侯方域的散文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代表作有李姬传、马伶传、任源邃传 8、张岱是晚明小品文创作的集大成者,名篇有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 1.汪中,与洪亮吉并称“汪洪”,清骈文作家中成就最高,哀盐船文骈文绝作。 2、骈文出现“中兴”景象,著名作家以汪中、阮元为代表。 3、李兆洛,与恽敬,张惠言合称“阳湖三家”。骈体文钞是选录战国至隋代被他认为属于骈体范围的文章774篇,分为32类。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