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论文.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9432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论文项目设计分析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老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以其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体现“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追求“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现代化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所概括的内容主要是解决建筑的功能、结构、艺术三方面要求,既根据不同的建筑性质和用途来合理地安排空间布局。下面,我将从平面功能和空间构成两方面对苏州博物馆新馆进行分析,希望借此契机能对公共建筑设计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是平面的分析。 1、场地分析与建筑形态。博物馆新馆最终选址在苏州古城内,紧依古典建筑和园林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

2、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面对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基地环境,如何处理与基地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忠王府和拙政园的关系,如何在这特定的地点培植属于这块土壤的现代建筑,并体现东方建筑的特色,设计出有创新性和标志性的建筑,成为设计的难题。面对难题,显然贝聿铭老先生十分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因此,他想到运用“院落”。院落式布局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是我国最早的院落式宫殿。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贯穿新馆设计之中的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传统合院式住宅相互呼应,使建筑与周围环

3、境相协调。最值一提的是博物馆的主庭院,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诊释。 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好的西部展厅设计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整个建筑东低西高的布局,恰恰体现了苏州博物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西高”显然来自于贝先生对建筑标志性的追求,“东低”又避开了对忠王府与拙政园的视觉影响。这体现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公共限制”的条件中的剖面限制。 2、平面分析与交通流线。新馆分成中部,西部和东部三大体块,并以中部为中轴线。这种类似三条轴线的布局,和东侧的

4、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在交通流线设计上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流线设计。中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布置有主出入口,庭院,中央大堂及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临时展区,贵宾接待,图书馆稽查室等。三个体块以中央大堂为放射区,以西部和东部进行围合,基本布局呈放射式。新馆西部南面的几个展区也有放射式的特征。而就其最具特色的西部北面的主展区而言,更具串联加通道式的交通流线组合形式的特征。 作为博物馆建筑,清晰的流线和明确的功能分区是最基本的设计原则。空间构成的分析,我又将之分为“形、色、意”三部分。 1、从几何体的角度形体感造型。贝聿铭老先生曾说:“几何学永远是我的建筑的内在支撑”。从建筑形体的块感的角度上看,

5、一幢建筑物不论其型体有多复杂,但分解到最后却不外乎是由少数几个最基本的几何体所组成。苏州博物馆从平视、俯视来看,入口共享大厅的造型为正八边形、内正方形和内接菱形的几何关系。在此基础上做加法处理,两个主展厅为外正方形、正十字形和内正方形的几何关系。立面上,也是采用类似的组合形式:大面积地采用坡顶,三角形、正方形不断的繁衍和重构,结合三角形体构成空间,以几何体分隔拼接方式出现。通过大量资料的查询显示,屋顶部分的三角形体取自苏州老房子屋顶的比例,竖边为1、横边为2,这是水乡江南瓦顶木结构椽梁的基本模数,庭院的亭子都是1比2的三角形体。这使得从馆内任意房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坡度与远处或更远处苏州

6、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是大致相同的。 2、从视觉的角度色彩与光影。形与色是我们对一个建筑获取的第一信息。苏州博物馆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的黑、白、灰色,但在材质上有所创新,以“中国黑”花岗石片石取代砖瓦,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深灰色花岗岩色带划分、勾勒白色墙面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墙体的形象特征。这种对墙面的划分又不是随意的,对大墙面的划分起到了减少建筑体量感的效果;墙上部的再划分完成了墙面与屋顶的过渡;对洞口的勾勒突出了洞口的画框感;而对墙转角延伸至屋顶的勾勒,则是强调了

7、墙与顶的连续性。远观这种花岗岩在色彩上和青瓦神似,为此保留了与古城区相邻建筑的统一色调,但花岗岩的质地却给建筑带来了不同于传统的、具有现代气息的视觉感受。 光影变化也是建筑色彩中重要的一部分。“让光来做设计。”是贝聿铭先生的名言,在苏州博物馆中同样印证了这一理念。博物馆采光基本选用自然光,玻璃屋顶使得自然光线透过木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而成的光影。建筑的中庭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将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考究的格栅射进室内空间,使室内空间变成独具性格的光影空间,光影随着时间的变化游弋在大堂、展厅、走廊、扶手、楼梯、墙面和地面上,产生不同的光影空间,光影空间使得原本平静

8、、安逸的角落变得活泼轻快,同样使得喧扰、熙攘的人群融入了静谧祥和的气氛。 3、从感受的角度意境表达。自古以来,造物设计者崇尚“虽由人做,宛如天工”的技术境界。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老先生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 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置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

9、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现代设计若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特征,必定要从环境、建筑布局等诸要素中寻求传承与突破,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成功体现出了两者的融合,希望这种设计创作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思考,还有实实在在的创新实践。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也让我意识到恰当处理功能、艺术、技术三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对于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浅析就到此为止,但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生,对于公共建筑设计的探究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