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期末论文潍坊美食旅游开发构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期末论文潍坊美食旅游开发构想.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要:1正文:2一、美食旅游简介21、美食旅游概念22、美食旅游发展现状23、美食旅游发展前景2二、潍坊美食旅游开发条件31、特色美食资源32、旅游吸引力4三、潍坊美食旅游开发现状51、美食旅游专线空白52、区域旅游资源缺乏合作53、省内游客居多,周边省份游客相对较少64、餐饮企业运营不到位6四、潍坊美食旅游开发构想6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62、打造特色美食街73、注重文化发掘和游客参与74、借节庆东风,促美食开发8参考文献8摘要:休闲时代,美食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而潍坊市在这一旅游领域尚处于空白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潍坊市所具备的美食资源以及优势旅游资源,提出
2、借助优势旅游资源开发特色美食的构想,实现潍坊美食与旅游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关键字:美食旅游 开发 潍坊正文:一、美食旅游简介1、美食旅游概念 所谓美食旅游,是指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体的具有社会和休闲等属性的旅游活动。相比其他旅游活动,美食旅游以享受特色美食和其中的文化为主要动机,“食”从传统旅游的附属位置上升到了主要位置。更进一步说,美食旅游是一种享受型的旅游,是一种对美食安全、质量、营养、特色、文化、环境要求极高的旅游活动。2、美食旅游发展现状 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美食旅游还刚刚起步。就“美食意识”而言,我国游客与国外游客还有较大差距。据调查,英国赴华旅游动
3、机排名中,“品尝中华美食”占第四位(共26位),美国所有出游海外游客中有86%有较强的品尝美食愿望。而我国国内游客的餐饮消费占旅游总费用的比重不到10%,除了一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游客会有品尝当地美食的旅游动机,大部分的游客仍把“食”作为一项必须的旅游附属品。 当前,在国内,把美食旅游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产品来进行开发的省市比较少,开发的比较有成效的更如凤毛麟角。目前来看,美食旅游发展最好的应是广州,2003年广州国际旅游美食节短短十天中心会场的营业额就超过了2000万元,美食旅游打造的“美食经济”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但除广州之外,其他大部分省市尚无比较有特色的美食旅游品牌。3、美食旅游发展前景
4、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认为人们的饮食需要也是有层次的。饮食需求的层次大体为:第三层次:享受需求美食的享受第二层次:发展需求强身健体、发展智力第一层次:生存需求维持生命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的游客处于第二个需求层次,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将会有大量的游客上升到第三个需求层次,即把享受美食作为一项主要的旅游动机。从旅游文化的角度讲,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旅游餐饮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因此针对这一部分游客而推出的美食旅游项目,发展前景看好。二、潍坊美食旅游开发条
5、件1、特色美食资源 潍坊隶属齐鲁饮食文化区,特色饮食众多,知名度较高。饮食特色中既蕴含了齐鲁饮食文化的共性,又因地制宜彰显出自己的个性。潍坊饮食文化起于百姓、兴于百姓,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孔府菜相比,更适合大众消费者,适合于大众旅游者或者想要体验乡土气息的城市旅游者。 潍坊菜点属于鲁菜系,美食丰富,品种多样,对外比较出名的有“朝天锅”、“杠子头”、“鸡鸭和乐”、“潍坊肉火烧”以及“潍坊萝卜”。各种美食的历史、特色等在此不一一赘述,仅以“朝天锅”、“鸡鸭和乐”、“潍坊萝卜”作为代表,详列如下: 朝天锅:是潍坊最具盛名的特色名吃,据说与郑板桥有关。当年,郑板桥治理潍坊时,对民间疾苦十分关心。某
6、年腊月,他微服赶集以了解民情,见赶集的老百姓吃不上热饭,便命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锅内煮着猪下货、肉丸子、豆腐干等,汤沸肉烂,香味袅袅飘出,食客围锅而坐,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等,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既美味又驱寒,吃的人爽快淋漓。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而今,潍坊朝天锅不断改进,分别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随着商业的发展,朝天锅已发展成为朝天宴,食客们坐在一张特制的餐桌周围,桌中央有一口直径50厘米,深65厘米的大锅,锅口与桌面齐平,锅底有特制燃料,圆桌有一缺口,服务员在缺口处,根据客人的要求将锅内的肉舀出切好,供客人慢慢品尝
7、。朝天锅肥而不腻,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汤清淡而不浑浊,加以薄饼配用,其味无穷。 鸡鸭和乐:也是潍坊传统名吃,据说老潍县城内有一经商人家,依靠主人的精明及全家人的齐心协力,十几年后,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可是,几个儿子结婚后却常常为争夺财物闹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主人打算将家产分给儿子们各自经营,在全家共吃最后一顿团圆饭时,他拿出精心准备的面食给大家吃,大家不知何物,主人告诉他们:这是和乐,希望你们兄弟妯娌之间,互帮互助,合家欢乐。儿子儿媳们感到非常惭愧,此后,大家和好如初。还有种说法是说鸡鸭和乐起源于山西陕西,后经北京传至潍坊,由历史上的河漏演变而来。河漏是用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
8、本是农家日常食品,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其谐音取名和乐,因卤子以鸡鸭为主,遂名鸡鸭和乐。它以制作考究,佐料齐全味美汤鲜而闻名齐鲁大地,又以味美价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分别评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 潍坊萝卜:提到萝卜,大家都以为是蔬菜,而在潍坊,它却是家家必备的水果,而且名气很大,所谓“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及潍坊萝卜皮”。郑板桥曾有诗云:“东北人参莱阳梨,不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奉钦差,能去魔道兼顺气”。潍坊的萝卜肉质紧、翠绿、脆、甜、多汁,生食如水果,故又称水果萝卜。当地人喜爱生吃,家中来客常以烟茶
9、萝卜招待。经常食用有去痰清热、解毒健脾、理气助消化等功能,远销香港地区、东南亚诸国及国内各主要大城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旅游吸引力 美食旅游,美食为动机,旅游为依托。因此,美食最终能否将游客引来,还要看住、行、游、娱等其他旅游要素的配合。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是山东重要的旅游城市。近年来,潍坊的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10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2967.7万人次,增长27.3%;旅游总收入247.7亿元,增长30.5%。接待国内游客2945.5万人次,增长27.3%;国内旅游收入237.0亿元,增长31.6%。国际入境游客22.2万人次,增长28.6%;国际旅游收入1.6亿美元,增长32
10、.5%。庞大的游客流量为潍坊美食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每年,通过举办“国际风筝节”、“寿光蔬菜博览会”、“昌乐宝石节”、“青州花卉节”等大型节会活动,吸引了海内外大量的游客涌向潍坊。各具特色的节会活动,不仅为潍坊创造额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潍坊的旅游知名度。除了大型节会活动,潍坊也凭借其闻名遐迩的民间工艺和艺术,开创民俗旅游的先例,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潍坊对外交通便利,70多辆动车线将潍坊与其他省市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潍坊的可到达性。在市内交通的建设上,2010年全年累计投入98.1亿元进行交通设施项目建设,市内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可以更好地应对每年不断增加的海内
11、外游客。三、潍坊美食旅游开发现状1、美食旅游专线空白 到目前为止,潍坊在美食旅游开发这一旅游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尽管在开发其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会附加的宣传到潍坊的特色小吃,但不管是旅游机构,还是游客,都没有或者很少将品尝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至今没有开发出一条专门的美食旅游线路。通过查阅政府旅游规划,政府依旧把开发重点放在传统旅游产品上,忽视了对当地特色饮食的旅游开发。2、区域旅游资源缺乏合作 潍坊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经营模式单一,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很好的规模效应,制约了全市旅游的发展。旅游经济较发达的青州、寿光、临朐、安丘等市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与其他欠发达地区缺乏合作平台,经营效益两极分
12、化比较明显。对美食旅游开发而言,特色美食资源与观光、节庆资源存在一定的地域上的分离,两者没有进行很好的结合。比如潍坊属下的寿光市有国际知名的“国际蔬菜博览会”,可以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但却缺少正宗地道的潍坊名小吃,白白的错过了利用节庆活动推广传统小吃的机会。3、省内游客居多,周边省份游客相对较少 潍坊市国内客源主要来自于山东,江苏及周边省市,国内客源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据潍坊市旅游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2010年来潍旅游的游客中,省内游客比重达62%,省外游客以周边省份为主,其中省外游客占前五位的有江苏、河北、北京、吉林、浙江。因此,潍坊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4、餐饮
13、企业运营不到位 目前潍坊大部分的特色小吃是以微小餐饮企业模式进行经营的,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占了很大比重,就餐环境差,缺乏统一的标准,限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企业实力,饮食开发只能停留在“吃”这一基础层面,至于“品”这一文化层面的开发,除了个别有特色的大型酒店或者个体店外,少有涉及。而且,许多传统名小吃已有失传的危险。以潍坊肉火烧为例,要想吃到正宗、口味地道的肉火烧,偌大的一个潍坊市,如今只能去市里的一两家小店面才有可能。四、潍坊美食旅游开发构想 之所以要发展美食旅游,是因为其符合了休闲时代人们的旅游消费趋势。而且,从全国开发美食旅游比较成功的城市来看,美食旅游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
14、体到潍坊市,除了上述因素,借助比较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利用广大的旅游市场来开发当地特色美食,促进潍坊传统小吃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目的。比较理想的效果是实现旅游助美食、美食促旅游的协同效应。为了实现以上目的,针对目前美食旅游开发中得一些问题,在此提出以下构想: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在城市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产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非人为安排一种产业组织。政府要围绕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指标,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鉴于当前美食旅游开发的空白,政府应尽快把美食旅游项目纳入旅游发展规划之中,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
15、和合作。2、打造特色美食街 结合本市重要的旅游线路,打造特色美食街。首先要做到的是美食品类齐全,要囊括潍坊市90%以上的传统小吃;实现专业化经营,一家或至多三家店面经营一种小吃,具有互补效应的小吃店面最好挨在一起,以实现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同时,要保证美食街环境的清洁卫生,建筑物最好富有传统小吃所产生年代的复古韵味,让到美食文化街的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一种古色古香。3、注重文化发掘和游客参与 有眼光的旅游专家和部分企业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关键不在于饮食和旅游,而在于“文化”。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达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
16、。美食旅游的发展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当地的旅游从业者应对旅游者的一日三餐进行精密的安排,如早餐可以享用潍坊特色的肉火烧,让游客对潍坊的饮食有个初步的感受;正餐享用朝天锅,调动气氛,用热情和温度感染旅游者;晚餐可以考虑享用鸡鸭和乐这道美食,温文尔雅中带动旅游者对和谐和睦等的向往和追求。当然,如果是多日游,则可以详略得当的进行安排,带领旅游者到潍坊的特色老店享用美食,用土文化和古色古香的氛围感染旅游者。同时,要安排专业的服务人员为食客讲解每道美食的历史渊源等,或者也可以将各种小吃的历史以大屏幕视频的形式在就餐场所循环放映,使就餐的游客可以对所食小吃的历史文化有一个
17、深刻的印象。 美食旅游的参与性相对于其它的旅游类型要强烈得多。首先美食旅游最主要的旅游经历是品尝,这种来自味觉的美感即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这种参与直接影响整个旅游时间的长短、旅游质量的高低,故旅游体验对于美食旅游者显得更为重要,对美食旅游本身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推出一套可以自选的体验式个性化服务。这种个性化服务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主动参与操作和观赏聆听品味。前者是由经过培训的服务人员先教授给游客一些技巧,然后由游客自身参与到制作食品的过程中来,以获得新奇的亲身体验和完成之后的成就感;后者则是由服务人员对于游客所能见闻的、与所经营的产品相关联的历史文化进行讲解。另外也可建设一些自
18、助餐馆,增加游客参观学习、亲自动手的机会,使游客的就餐经历真正的变成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4、借节庆东风,促美食开发一方面可以借助“风筝节”、“蔬菜节”、“宝石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吸引大量游客的时机,大力向游客介绍、宣传当地的特色美食,做好游客的饮食服务,争取使游客在参加节庆活动的同时,获得一次深刻难忘的饮食体验。另一方面也可借鉴现已比较成熟的节庆旅游开发经验,推出具有潍坊特色的“美食节”,进一步开辟出独立的美食旅游线路,吸引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品尝潍坊的传统名小吃。当然,这两方面的策略都离不开有效地宣传营销。有关部门可以资助饮食旅游研究项目,扶持出版一些专业研究书籍;也可以文艺作品、科研成果、广
19、告的形式在电视台、电台及网站、报刊、杂志等各种传播媒体上进行宣传;亦可在旅游点多修建一些宣传标志引导系统,比如指示牌、引导旗之类;还可印刷一些精美便携的小册子,刻制一些光碟,介绍潍坊饮食文化知识和消费地点,作为旅游宣传材料散发。参考文献1、姜财辉, 何佳梅 论山东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2、樊玲,洪锋 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3、吴晓东,康珺 基于游客需求的我国地方美食旅游发展探讨4、李晓英 美食旅游绿色发展研究以大连为例5、喻玲, 洪军, 熊隆芳 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6、赵文熠 代合治 餐饮业与旅游业整合的一种模式探讨7、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年度报告2008 邹统钎/主编 旅游教育出
20、版社 8、201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主编/张广瑞 刘德谦 宋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0-2011 中国旅游研究院 中国旅游出版社10、陈璐 孔府饮食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11、张俊洋 殷英梅 潍坊饮食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初探 12、翁毅 福建美食旅游开发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
2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22、.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23、.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
24、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
25、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24.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 教学26. 学校课程27. 有意注意28. 社会抑制29. 学习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六、论述题(11分)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教育写作题(16分)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
26、,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
27、、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
28、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12. 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二、填空题14.
29、民主化 15. 康德 16. 能动的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 监督调节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三、辨析题22.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
30、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24.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四、名词解释2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
31、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6.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7.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8.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
32、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五、简答题30. 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1. 答案要点(1
33、)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32. 答案要点(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33. 答案要点韦纳等人认为,
34、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34. 答案要点(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
35、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六、论述题35. 答案要点(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
36、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37、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七、教育写作题36. 参考例文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这三条途径的地位
38、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
39、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
40、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
41、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
42、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
43、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
44、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6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育学练习一.选择题:“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
45、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