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音乐第18单元教案苏少凤凰.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0228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7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音乐第18单元教案苏少凤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六下音乐第18单元教案苏少凤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六下音乐第18单元教案苏少凤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六下音乐第18单元教案苏少凤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六下音乐第18单元教案苏少凤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下音乐第18单元教案苏少凤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音乐第18单元教案苏少凤凰.docx(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下音乐第18单元教案 苏少凤凰 总课时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2.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听辨旋律并从旋律中提取节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演奏较密集节奏的能力。 学习重点: 歌曲活泼、欢快、节奏较为紧密,学唱时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 学习难点: 熟悉后,可将几个难点节奏单独列出,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头饰、打击乐器等。 活动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乐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再告诉

2、老师,你听到的乐器是什么。好吗? 师:这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生:鼓。 教师敲击鼓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大鼓的声音。 二、节奏教学。 1. 师:鼓的种类很多,有大鼓,有小鼓;有喜庆鼓,有威风鼓;有朝鲜手鼓,有新疆铃鼓,等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特殊的鼓木鼓。木鼓是佤族的特色乐器。你听,木鼓见到了同学们,发出了一种特色的节奏来表示它对你们的欢迎。 2.师:下面跟老师一起练习一下。 生:练习。 三、歌曲学唱。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佤族风格的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听录音。 2.师:这是一首具有佤族风格的儿童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同时在歌

3、曲的第一部分,我们用前面学习的木鼓节奏,拍手伴奏。 生:用手拍节奏伴奏。 3. 师: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这首歌曲的歌词! 生:感情朗读歌词。 生:配合老师接唱后半句衬词。 师:好的,我们一起把第一部分轻轻唱一遍。 生:轻轻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师:下面,学习一下歌曲的后半部分。老师唱一句,同学们唱一句。 教师弹琴) 生: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师:下面我们把第一段连起来轻轻唱一遍。 生:轻轻地完整演唱第一段。 师:好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把第二段歌词跟着录音轻轻唱一遍,注意歌曲的结尾部分。 生:跟着录音轻轻演唱第二段歌词。 四、完整演唱。 师:我们把整首歌曲连唱一遍,耳朵听好伴奏音乐,眼睛看

4、好老师指挥手势。 生:看着老师的指挥手势演唱整首歌曲。 五、总结、下课。 标准化课堂的思考实践研究确实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和提高,经常学习也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状态,本周学生正处于动荡期间,有了标准化课堂思考与实践的理论学习,实践中就解决了许多困惑,效果好!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欣赏滚核桃 学习目标: 能专注地听赏乐曲滚核桃,感受“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了解乐曲,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中表达的特殊意义。 学习重点: 结合网络资源优势,带领学生学习有关鼓的知识,观看鼓的视频,讨论交流鼓的演奏技巧。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击鼓

5、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来。 学习难点: 以滚核桃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其它相关鼓乐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懂得热爱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头饰、打击乐器等。 活动流程: 一、听鼓点,猜鼓语。 老师准备大鼓一面: 二、听音乐,创设情境。 1初次欣赏山西鼓乐滚核桃,体会鼓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想像音乐形象,音乐描写怎样的场面? 3欣赏滚核桃舞蹈表演,感受音乐形象。 4. 分析小结音乐形象: 5.再欣赏鼓乐表演。 仔细观察,交流滚核桃的表演形式及演奏技法。 1)介绍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击奏法。 2)练习敲击鼓面、鼓边、手拍鼓面、擦鼓面等。 三

6、、参与体验,表现鼓声。 1.模打节奏练习 2.分头、身、尾三部分进行加工训练头,十名鼓手轮流演奏鼓梆,渲染出晾晒核桃的生活场景。身,十名鼓手采用合奏的形式表现了农民晾晒核桃时的动作和心情,模拟了晾晒核桃时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发出的各种响声,从而唯妙唯肖的表现了丰收后的一派欢乐景象。尾,节奏松弛下来,表现了人们休息后的悠闲舒适的生活景象。 四、资源整合,深化鼓文化。 1.欣赏老虎磨牙 2欣赏老鼠娶亲 3.提炼节奏,参与体验。 五、拓展。 1.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有关鼓的知识;鼓的种类、形状及制作方法;古今中外的鼓文化及其历史地位;探索不同的鼓的演奏技巧等。 2.交流、小结。 六、总结、下课。 教

7、学反思: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听非洲鼓魂唱咿唷嘞啦 学习目标: 1、学生在欣赏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咿唷嘞啦,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学习重点: 听赏、交流、体会,让学生做“会说话的鼓”更直观地感受非洲鼓乐 学习难点: 随着非洲鼓魂音乐模仿非洲人也击鼓舞蹈的情态。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活动流程: 一、导入。 1.“走进音乐王国”。 以谈话的方式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继续在

8、非洲的音乐王国里漫游,了解非洲音乐的 特点,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 师:跟着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踏步,走进音乐王国。比一比哪一组模仿得最好、最投入。 通过“非洲音乐王国旅游”的方式,拉近与非洲音乐文化的距离,并以小组的形式营造 竞争、合作的学习氛围。 2.复习歌曲咿唷嘞啦。 体会歌曲的音乐情绪,投入地演唱。 3.“分享收获时间”。 学生展示并演奏简易的自制打击乐器,了解家庭作业-简易打击乐器的制作情况。 二、拓展延伸。 1.通过观看录像,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联系。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2.出示课件: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 3.聆听鼓独奏战士的舞蹈,体会鼓的韵味,感受、探讨“鼓

9、”在非洲音乐中所处的地 位及其特点。 听赏战士的舞蹈,共享组队(同桌二人组),探讨“鼓”在非洲音乐中所处的地位及 其特点。 三、学唱咿唷嘞啦。 1.随着咿唷嘞啦的歌声,由学生即兴敲击一个乐句的节奏,后面的学生接力敲出下一乐 句的节奏。 2.“音乐 DIY”,为歌曲咿唷嘞啦编配节奏型或动作。 3.各组按结果进行表演,并简单评议,选出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方案进行表扬。 全班按照最佳方案表演歌曲咿唷嘞啦。 四、总结、下课。 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都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非洲音乐 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而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表达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乐器之一。 教学反思: 主

10、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 唱巴鲁瓦 奏几内亚民歌鼓声 学习目标: 感受巴鲁瓦浓郁的曲风特色;反复练习并熟练吹奏几内亚民歌鼓声。 学习重点: 进一步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联系,扩展视野,理解、尊重多元音乐文化。 学习难点: 了解非洲鼓及其节奏、非洲音乐特征,能够将内心对音乐的感受通过模仿非洲音乐表演 的简单动作大胆表现出来,由此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头饰、打击乐器等。 活动流程: 一、聆听巴鲁瓦 聆听西非现代歌舞曲巴玛亚(加纳),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在“非洲音乐王国旅游护 照”上记下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特点,以及演唱方式、伴奏和自我感受

11、。 比较战士的舞蹈、巴玛亚和前面所学的内容,探讨非洲音乐的特征。以小组讨论 的方式进行,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小组“非洲音乐王国旅游护照”上。 二、学唱歌曲巴鲁瓦 1、讲解歌词。 2、哼唱歌曲。 3、学生跟琴轻声演唱歌曲。 4、解决难点。 5、处理歌曲。 三、即兴创作“击鼓接龙”。 师生共同总结,清点学习收获。 学生结合自己的“非洲音乐王国旅游护照”,以个人接力 或小组接力方式,共同分享“看、听、感受和学会了什么”。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四、成长的足迹 1.与同伴合作为歌曲巴鲁瓦加入下面的伴唱。 2.用自制的小鼓或沙球演奏下列节奏,为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伴奏。 五、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主备人

12、:刘云 总课时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 竖笛练习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竖笛的正确握法、按法、吹法。 2、培养学生能用竖笛模仿及创造生活中的声音,并能吹奏一首简单的歌曲。 3、培养学生能用歌声和乐器表达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用竖笛模仿及创造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竖笛等。 活动流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律动练习 3、 检查出勤及学生带竖笛情况 二、导入新课 1、 听一首由竖笛演奏的音响作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师:同学们也能用竖笛演奏那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竖笛的吹奏方法。 2 、板书课题:八孔竖笛演奏方法 三、新课

13、教学 1、师:我们要学习吹奏的高音八孔竖笛,是一种从顶端吹奏的小型哨嘴笛,分为笛头、笛身、笛尾三个部分。它音色柔和、甜美,可任意转调极富有歌唱性。这种笛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手指指距近,吹奏时气息用量小,很适合我们小学生学习、演奏。它的演奏形式多样,可以独奏、重奏、合奏,大家听高年级学生用竖笛吹奏的独奏、合奏曲。 2、复习吹奏竖笛的姿势 持笛方法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按住笛身背面上方孔为零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1、2、3孔。右手拇指轻抵住笛身背面中间,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4、5、6、7孔。 演奏姿势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3、复习吹奏的方法 气流强弱不同,也能获得不同的

14、音高。如:开同一个音孔,气流强,获得的音则高,气流弱,获得的音则低。所以,同学们要练习好气息控制。根据音高吹气,力量恰当,使发音既轻松又充分,音色圆润明亮,全闭音孔必须缓吹,犹如在近距离吹一支蜡烛底火苗,使之充分颤动而不熄灭。 4、课堂练习 讲练5、6、7三音吹奏方法 发7 的时候闭0孔及1孔。 发6 的时候闭0孔及1、2孔。 发5音时,闭0孔及1、2、3孔注意抬指不要过高,缓吹气。 指明学生练习发“5、6、7”三个音 学生自由练习“5、6、7”三个音 要求:从5 到7 逐一发音,并要心想谱,手指按,由5 到7 ,再由7到5。 齐吹 接龙游戏 教师吹学生接: 教师吹长音,学生吹短音 通过游戏的

15、方法,请学生分组练习,直到掌握。 四、巩固练习 第一遍老师吹谱,学生持笛无声地按指。 第二遍学生齐吹奏 把学生的笛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创编活动 请学生用“5、6、7”三个音进行音乐创作。 板书节奏,请学生用学会的三个音进行组合、现奏。 2/4 X X X | X X | X X X X | X | 选出一首创作较好的乐曲请同学们一起吹奏,并为乐曲配上打击乐伴奏。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二单元 碧野金山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欣赏牧歌 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2、牧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

16、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3、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和声效果。 学习重点: 通过听、唱、感受、体验、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音乐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学习难点: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热情,培养民族团结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能对歌曲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头饰、打击乐器等。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1、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些民族?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歌曲天堂 3、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 4、学生

17、自由说 二、欣赏乐曲牧歌。要求会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蒙古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 2、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想说点什么吗? 3、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 4、我们再来念念歌词怎么样? 5、比较两句:诶,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 师:对啊,同学们非常聪明,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绿草羊群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 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6、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唱唱歌曲吧! 7、欣赏 牧歌 请你闭上眼睛听,现在又想告诉我什么?

18、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 那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 师引导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女低音就像,男高音就像,男低音就像。 你们更喜欢哪一首牧歌呢?为什么? 师:咦!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引子意境宽广、辽阔,音乐慢慢地响起来就好象从远景拉到了近景。 尾声慢慢弱下来,而且有一种没有结束的感觉,给人无尽的遐想。 师:通过歌曲的欣赏,你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二单元 碧野金山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欣赏天堂 2、演唱小黄鹂

19、鸟 3、了解蒙古族长调短调特点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 2、欣赏天堂,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喜欢蒙古族音乐。 3、通过欣赏与演唱蒙古歌曲,让学生了解蒙古民歌中长调与短调的特点,同时能够感受到演唱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 培养学习兴趣,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活动流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用蒙古语问好! 二、基础训练: 听辨训练 1、激趣导入:在美丽的草原上,飞来两只可爱小黄鹂,听!说起话来了。 2、分句听辩。 师:小黄鹂鸟说话的声音真好听!你们听清楚黄鹂姐姐说什么了吗? 生答:听清楚了

20、,它说、) 师:黄鹂妹妹也有话儿要告诉我们呢!生:它说、 师:你们真行啊!现在老师要求打着节奏来说说? 3、比较。 师:黄鹂姐姐和妹妹说的有什么不同?那么她们说的有相同的地方吗? 4、二声部练习。 按节奏读歌词 1、读词:喜洋洋、美羊羊想和可爱的黄鹂鸟说句悄悄话,你们帮它传达一下好吗? 2、节奏分组练习。 3、反复练习。 4、按节奏读全曲的歌词。 、学习歌曲 1、聆听:在大家的帮助了,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听!它们一起唱起了歌。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3、再次复听,感受。 4、随琴唱。 5、反复练习 6、再聆听 7、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赞颂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 欣赏

21、天堂 、导语:大草原美景如诗如画,我们尽情地领略她的魅力。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首乐曲,边听边自由想象草原上的情景。 、初听天堂: 1、这首歌,你曾经听过吗?你知道演唱者的名字吗? 2、想一想为什么他把自己的家比作“天堂”? 你能不能想一想他在演唱天堂时的心情? 3、你觉得他的演唱会使你感动吗?为什么? 4、让我们与腾格尔一起唱着这首天堂去看一看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共同感受天堂的美好。“假唱”表演。 四、了解长调与短调 1、导语:蒙古族有三个宝,你们知道指的是什么吗?。刚刚咱们一同感受到了它的魅力,那么长调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2、了解长调与短调, 师:天堂这首歌就充分体现了长调的

22、特点。 师:那么除了长调之外,还有一种体裁的歌曲在蒙古民歌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你知道是什么吗? 3、比较长、短调 师:我们有学过短调歌曲吗?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 五、课堂总结: 蒙古族可以说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可称为是民歌的海洋,在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个蒙古同胞的口耳之间,都永远飘荡着这天籁之音。这节课我们只是初步的接触到了蒙古民歌中的长调与短调,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我们还能够这样在一起共同分享蒙古族更多、更好的音乐。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二单元 碧野金山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学习目标: 1.认识切分节奏,并用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为歌曲伴奏。 2.学生能够情绪饱满

23、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3.教育学生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国家,我们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团结,互帮互助,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小学生我们还应该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习重点: 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到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 学习难点: 歌曲中出现的相似乐句学生对每一乐句结束音音准的掌握,及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活动流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小明星,他给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表演,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能告诉老师他是谁?来自哪个名族么? 师总结:阿尔法是新疆维吾尔族的少年,用新疆话称之为“小巴

24、郎”,他七岁成名,能歌善舞,人们亲切地叫他“小精灵”。他的家乡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名族,当地的人们从会走路开始就能跳舞,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名族! 老师用铃鼓代替手鼓给大家演奏一段。认真聆听老师敲打的节奏,你能模仿一下么? 4.学习节奏 出示节奏 师:富有新疆特色的音乐节奏比较鲜明,切分音比较多。 1生自由练习 2跟师集体打击节奏 3.个别表现 师表扬:用亚克西 新歌教学 1.师:听!新疆的小伙伴,听了我们的鼓声,唱着歌儿向我们走来了,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2生答: 3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再次体验一下小巴郎们幸福的旋律吧!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呢?生

25、答:两段四分段教学 第一部分教唱 A教师范唱旋律第一段旋律。 B指名回答。 C跟老师视唱相同部分,开口默唱,不同的地方学生接唱 D听琴完整视唱视唱第一段歌谱 E. 如果想让小巴郎的歌声听上去更活泼,你会改变歌曲的什么音乐要素的? 生答:速度 师:说的真对,那现在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F.跟伴奏音乐,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G师:恩,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还记得我们一开始击打的手鼓么,现在请它也来为我们助助兴吧 加手鼓节奏丰富歌曲 思考:后半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第二部分教唱 A听范唱感受情绪 B师: 你们能用优美的声音来唱一唱么? C完整跟钢琴演唱第二段,体会哪几句特别自豪! D 连起来加速演唱第二部

26、分歌词 三整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1.现在让我们完整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 2 跟伴奏演唱,唱出自豪的情绪 3.新疆人民能歌善舞,今天老师也想来露一手,如果表演的还不错的话,请同学们掌声鼓励哦 4.教学舞蹈 四表现歌曲 1.分组合作,两组唱歌 跟范唱试一试 拓展: 新疆真的是个好地方,在那有赏心悦目的歌舞,我们今天也小试了一下,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比如说晶莹剔透的水晶葡萄,香味四溢的羊肉串等等,让我们再次感受新疆的魅力,结束今天的课堂!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二单元 碧野金山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 1、 欣赏并学唱在那东山顶上 2、了解歌曲的风格及演唱情绪处理。 学习目标: 1、 通过欣赏歌曲在那

27、东山顶上,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深长悠远的特点。 2、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在那东山顶上。 3、 学生能够了解一些藏族音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随音乐运用藏族基本舞步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学习重点:学生了解、感受、体验藏族民歌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 学习难点: 通过欣赏,增强感受;并且能用富有藏族韵味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竖笛等 活动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在电视剧孔繁森中的主题歌走进西藏的音乐中走入课堂,通过提问歌曲名称,引出西藏,通过观看走进西藏的视频,感受西藏的神秘及美丽。 二、新授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曲作者及演唱者。 1作

28、曲创作背景 2曲作者:张千一 3演唱者:谭晶 聆听和感知 播放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歌曲意境。 学唱 讲解曲谱的节奏及常用记号。 1反复记号和反复跳跃记号。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2主要节奏型的把握。 小组活动 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及成果展示:四人一组一人打拍子,其余三人打节奏型合作完成这首歌曲,2分钟后展示小组成果。 教师边弹边唱,示范。 2学生学唱 a跟琴伴奏学生学唱简谱 b跟琴伴奏填歌词 c反复练习 d合唱歌曲 三、体验导行 根据所学的歌曲在那东山顶上,即兴编一段舞蹈。 四、课堂总结 在那东山顶上的曲作者是谁? 我国第一个通俗唱法硕士学位获得者的是谁? 在那东山顶上的演唱

29、形式是什么? 五、作业设置: 你还听过作曲家张千一的哪些作品?请你将收集的作品与老师、同学们分享。它们可以是磁带、光盘、乐谱,甚至是口头演唱。让这些资料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 六、课后反思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二单元 碧野金山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 竖笛练习鼓声 学习目标: 1、通过竖笛启蒙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竖笛 的信心。 2、使学生初步了解竖笛的构造,学会演奏姿势及掌握基本呼吸方法。 3、学会升fa的奏法,并能吹走歌曲鼓声。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竖笛“缓吹”的方法并学习升fa的吹奏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竖笛等。 活动流程: 一、组织教学 1

30、、 师生问好 2、 律动练习 3、 检查出勤及学生带竖笛情况 二、导入 老师吹奏一段歌曲青花瓷。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也会学习这首歌曲。在开心、积极的氛围中开始介绍竖笛。 竖笛的正确握法、按法、吹法及注意事项 1左手按上面三个孔,右手按下面四个孔,大拇指和小手指扶稳笛身。 2舌尖顶住吹口,轻轻往里一缩发出“吐”音。 3不能用笛子对别人耳朵吹 4用指肚按笛 5. 学生用竖笛学习吹奏生活中的声音,在实践中体验吹奏竖笛的乐趣。 6唱谱 8注意每个乐句要连吹。 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鼓励学生下课后大胆探索,用竖笛创造出更多生活中的声音。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31、 第三单元 弦之歌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管弦乐组曲 学习目标: 1、学生能背唱出主题旋律。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3、了解音乐要素 2、音乐作品的演奏速度有何区别? 3、各个段落都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和感情色彩? 六、完整欣赏音乐作品 七、音乐活动 1、选择音乐片断视唱旋律; 2、为旋律片断作配打击乐练习; 3、作旋律律动练习。 八、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三单元 弦之歌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学唱歌曲我和小提琴 学习目标: 1、通过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民族风格以及音乐风格,体会歌曲中所表现得欢快具有舞蹈性的情感。

3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3、学习掌握拍的含义。 学习重点、难点: 、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在歌曲中的表现。 、歌曲中的弱起拍,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音乐课本 活动流程: 一、教学组织: 、师生问好 为了验证我们班同学的音乐综合素质是否真的不错,老师设计了几个音乐游戏,看看大伙儿会不会玩? 第一个游戏:听歌曲法国号边唱边用手拍节奏 第二个游戏:老师弹两条旋律,说说老师弹的是哪一条? 老师唱第一条旋律,你们用LA来模唱。弹第二条旋律,生用LA模

33、唱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条旋律有什么特点?很多同学都听出来了,起唱的第一拍是弱拍。 三、教授新歌: 1、我现在给你们播放一首挪威民歌,听完后,看看谁能说出这首民歌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歌曲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讲一讲?你来讲作者把喜欢的黄牛换了一把心爱的提琴,这是为什么?说明作者更喜欢什么?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2、故事讲得真好,谁给歌曲起个好听的名字?快乐的提琴,快乐的生活很好。老师也起了一个名字我和提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3/8拍的挪威民歌我和提琴,这是一首三拍子歌曲,我们刚才边唱边拍的法国号这首歌曲也是三拍子歌曲,它们的强弱规律是一样的,都是强弱弱。接着老师再让大家听一次这首歌曲,

3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出这首歌曲的强弱弱规律,看看我们是不是音乐高手中的高手? 师:同学们的动作基本上把强弱弱的规律表现出来了,我们来看一下,3/4拍的音乐3/8拍的音乐有什么异同点。出示课件,两种拍子的强弱规律及拍号。 旋律唱的不错,节奏也拍的很好,我们都可以当作曲家了。 4、师:嗯,我最喜欢唱欢快的歌曲,听老师唱一次好吗?生:好!师:好,那就来点掌声呀!:)谢谢!不过老师需要你们帮忙,在老师的歌唱过程中,你们帮我找找书上哪两句的旋律基本是一样的?好现在开始了! 不要忘了带上我们欢快的心情。师弹琴,生用欢快的情感歌唱第一段。 有没有觉得哪句比较难唱?需要帮忙的? 师:第一段的难点也攻克掉了

35、,准备迎接第二段了 师:你们觉得自己唱的怎么样?生回答,老师觉得你们的表情要是能再欢快一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一次, 师:你觉得哪句还比较难唱,需要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忙的? 师:现在我们的难点也解决了,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完整的歌唱一次。播放伴奏,生有感情的歌唱,师边唱边跳。 四、拓展教学 1、刚才听着你们欢快的歌声,我都情不自禁的跳起来了,有哪些同学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跳的?其他同学用欢快的情感歌唱。 2、为什么这个作者这么喜欢小提琴呢,它的魅力真有那么大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小提琴,并聆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想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同学们,希望我们能在音乐中建立自己的童话城堡,让我们张

36、开翅膀跟上音乐舞出教室。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三单元 弦之歌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学唱歌曲土拨鼠 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略带悲伤地的情绪,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用优美的歌声和真挚的情感,唱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3、了解大、小调不同的调性色彩,掌握大、小调音阶的构成。 学习重点: 用柔和连贯的声音和略带悲伤地情绪表现歌曲。 学习难点: 1、弱起节奏 2、大、小调式的调性色彩,及其音阶构成。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等。 活动流程: 一、常规教学 1、复习歌曲 2、竖笛吹奏音阶 3、齐奏 二、学习歌曲土拨鼠 1、了解

37、贝多芬与歌德 师:刚才大家吹奏的欢乐颂是谁作的曲?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2、朗读歌词 师:与贝多芬同期的著名大诗人歌德和贝多芬有着同样地性格特点,他们都憎恨压迫,同情底层人民,向往“自由、平等、博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歌德的一首诗土拨鼠请大家朗读一下。 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师:诗中的我指的是为了生活到处流浪的流浪者,大家想想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流浪者有家么? 身边有亲人么? 现在陪在她身边的只有谁? 当他冷时谁为她取暖? 当他思念亲人时,他的思念向谁说? 当他被人欺时,他的屈辱向谁说? 师:土拨鼠是他唯一的伙伴,也是他心灵上的依靠,如果我们是那名流

38、浪者,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读这首诗? 师:同学们朗读歌词时,老师弹奏的旋律是贝多芬专为土拨鼠这首诗而谱写的,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首歌德与贝多芬珠联璧合的经典名作土拨鼠。 4、学习旋律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看来贝多芬的谱曲更增添了诗歌的悲伤情绪,词与曲的完美结合深深打动了我们 视唱曲谱 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中,流浪者悲伤孤独,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个可怜人的悲伤呢? 5、认识大、小调式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孤苦无依的流浪者形象,如果用欢乐颂的曲调来配土拨鼠的歌词,不知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师:请你们说说换曲后的感受? 师:同样的歌词,欢乐颂的曲调就不能表现出忧郁

39、的情绪,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请音乐博士来为我们解答 师:由此可见,欢乐颂是一首大调式的歌曲,歌曲明亮,气势恢宏。我们来看一下,结束音是不是“1”,土拨鼠的结束音是“6”,所以,是一首小调式的歌曲。音乐比较柔和。 6、用竖笛分别吹奏大小调式音阶 7、对比演唱 分别演唱欢乐颂和土拨鼠,感受大小调的调式调性 三、总结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师:音乐真奇妙,当我们忧伤时用音乐来排遣内心的痛苦;当我们快乐时又可以用音乐来释放内心的快乐。希望每个同学都能通过音乐来感受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音乐拥有我们美好的生活。最后让我们再次拿起竖笛吹奏出我们心中的欢乐颂。 教学反思: 主备人:刘云 总课时 第三单元 弦

40、之歌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 欣赏歌曲e小调协奏曲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欧洲音乐作品的欣赏、演唱和演奏,使学生初步感受、了解欧洲的音乐文化,认识几位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 2、通过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欣赏,感受和辩别西洋管弦乐队中各种弦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够听辨音乐主题,表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的节奏听辨能力,提高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节奏听辨能力,提高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等。 活动流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听辩情绪 师:这首乐曲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第一主题。师:这个主题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教师播放第一主题。 生:速度稍快,旋律跳跃。师:大家来唱一唱这个主题,感受它欢快的情绪。 三、听辨结构 阶段目标:听辨乐曲结构,了解曲式特点。 记忆第一主题 师:现在我们在来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当听到第一主题时用一种动作表示,如拍腿或拍手等。听听这个主题出现了几次? 教师播放全曲。学生用动作表示第一主题。师:当听到主题A时,用“啦”演唱,再听一听还有几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教师播放全曲。学生用“啦”演唱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