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习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0536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经辨证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经辨证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经辨证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经辨证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经辨证习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经辨证习题六经辨证习题 一、填空题 1、太阳病的主脉、主症是 。 2、阳明病证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 证。 3、少阳病热型特点是 。 4、太阴病的性质是 。 5、少阴病主要表现为 , 机能衰减。 6、从病机上看,少阴寒化证是 ;少阴热化证是 。 7、厥阴病的临床特点是 , 。 二、单选题 1、下面哪一项外均是少阳病的临床表现 A、寒热往来 B、神情默默 C、大便燥结 D、发热恶寒 E、干呕吐涎沫 2、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此属 A、太阴病 B、厥阴病 C、少阴病 D、阳明病 E、少阳病 3、除哪一项外均是太阴病临床表现 A、腹满不减 B、时腹自痛 C、食不下 D、自利 E

2、、腹胀时减 4、六经辨证中,太阳病指的是 A、暑热病 B、内伤杂病 C、外感表证 D、里热证 E、心肾阳衰 三、多选题 1、少阴寒化证见 A、四肢厥冷 B、下利清谷 C、食入即吐 D、心烦不得卧2、阳明经证的四大症状是 A、大热 B、大渴 C、大汗 D、脉洪大 四、名词术语解释 1、六经辨证 2、合病 3、热结旁流 五、问答题 1、太阳病主症主脉有哪些?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如何鉴别? 2、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临床表现如何? 3、少阳病在病位和临床表现上有何特点? E、口燥咽干E、大便不通 六经辩证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里实热 3. 往来寒热 4. 里虚寒证 5

3、. 心,肾 6. 阳微阴盛 阴虚阳亢 7. 阴阳对峙,寒热错杂 二、单选题 1、D 2、B 3、A 4、C 三、多选题 1、ABC 2、ABCD 四、名词术语解释 1、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出来的,为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 2、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和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 阳阳明合病”。 3、是阳明腑实证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症状,本应大便秘结,但表现为痢下纯青因为燥矢不解,腹内积热从旁泄下所致,其临床意义仍同邪热结于大肠的腑实证。 五、问答题 1、太阳病证属表寒证,主症主脉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由于病人感受病邪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又有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之别。二证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进行鉴别:出汗:中风证有汗,伤寒证无汗。脉象:中风证脉浮缓,伤寒证脉浮紧。怕冷:中风证恶寒程度较轻,或仅在风吹时怕冷,称为恶风。伤寒证恶寒程度较重。 2、二者都为里热实证,阳明经证是热在胃腑,其特点是正盛邪实,邪热弥漫,临床表现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特征;阳明腑证是热聚于大肠,与肠中燥矢相结,造成腑气不通所形成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以潮热、腹胀腹痛、大便不通为特征。 3、少阳病在病位上处于半表半里之间,其临床表现以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脉弦为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