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347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冀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冀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冀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冀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冀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听音乐画画 教材分析 本课是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教材中的一些学生作业是听听画画的一种呈现方式,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本课试图构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 ( 绘画 ) 、音乐

2、( 旋律 ) 、文学 ( 歌词 ) 三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如教材图例所示。 教学目的 1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 2 、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3、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l、绘画 播放克莱德曼钢琴曲 ( 乒乓之歌 ) 与儿童歌曲表情歌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学生可选择种颜色蘸在手上,在专门的墙壁上或大张纸上随音乐的旋律涂抹作画 ( 画完后,用湿布把手擦干净 ) 。 2 、回味 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如: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手触摸颜料时的感觉,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速度、力度影响了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等的变化 ) 。 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 二、综合学习活

4、动 1 、 观看课件配乐的抽象、具象图画: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 2 、播放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并随着歌曲齐唱。 3 、请喜欢舞蹈的学生上台挑选彩带或彩球,根据歌曲运用色彩配合律动即兴表演。 4 、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并请学生想象歌词大意。用简单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场景。通过学习活动,激活音乐、文学与美术的感觉联通,明白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 线条来表现。 三、 创作表现 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借助多媒体呈现听觉效果,把流水、下雨、刮风、鸟叫、车鸣、敲击声、运动声。儿童歌曲 ( 大自然的声音、小月亮的

5、听声音与听曲子听歌词自然而流畅地衔接起来播放,学生倾听。选择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现的绘 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现工具不限,如用彩笔进行具象表达;用毛笔、水彩、油画棒进行抽象表达。 四、 学习活动评价 自评与互评都参考下列条件: 1 、自己是否对本次学习感兴趣 2 、是否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 、自己是怎样理解音乐。并能否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现听歌曲的感受。 4 、在体验练习及创造时有无注意清洁 ? 5 、是否与同学和睦相处,不发生冲突 ? 6 、能否发现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以及创造表现的优缺点 ? 还可以怎样表现会更好 ? 五、 学习迁移 出示些绘画作品,让学生联想到些曲子或歌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

6、达对音乐美术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画家和小朋友的画再次证明。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 长长的线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2、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3、通过趣味线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教学难点: 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图片、毛线。 学具:彩笔、油画棒、作业本、毛线等。 教学策略: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 学习策略:讨论、欣赏、练习、评价、感受等。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初步了解线的丰富性、多变性。 探究交流: 1、在生活

7、以及自然界中我们见到的哪些画面能让你联想到长长的线?然后展示交流结果。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线的图片,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 3、出示图片“少女”让学生欣赏线条带来的美感。 4、出示图片让一名学生对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小圆点图片进行连线,笔不离纸、一笔画成。 5、出示另一张图片,让一名学生上堂进行描线。 6、教师示范一笔画成“狼”。 7、我们感受了这么多的线,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表现一下这些美丽的线条呢? 8、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业以及教师带来的优秀学生作业图片。 三尝试练习: 尝试用一条不间断或多条长长的线条来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四讲评作业: 师生共同评讲作业。 五拓展延伸: 1、用线来摆

8、一摆自己喜欢的形象。 2、除了生活中我们能摸得着和看得见的长线以外还有一些线是看不见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比如爱心线等。 好玩的玩具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与感受泥土; 2、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泥表现生活,塑造形象 掌握团、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器皿、各种不同质地、颜色的土、水、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来几只瓶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是什么味道?你认为这是什么东西? 泥土)-揭题 二、辨别: 出示几杯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土:沙土、营养土、黏土、山泥等,请小朋友辨别一下这些泥的区

9、别: 让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闻一闻: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味? 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 捻一捻:有什么感觉? 三、交流: 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种花、种粮食、 做瓷器,做工艺品等,从中了解泥土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四、尝试:泥与土有没有区别?用什么样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型的泥?请几位同学做实验,引导学生区别土质。 实验证明用黏土较好。 五、玩泥: 每位小朋友准备好一块黏土,设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体验塑形的 各种方法:捏、搓、团、压、印、揉、拉等。 火车开了 教学目的: 1、用多种形式表现火车。

10、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 3、通过对火车的了解,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感受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火车的知识,开扩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学生用各种方法表现制作火车。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药盒、牙膏盒、饮料瓶、画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1、进教室给学生在黑上写大大美术字,对于我来说很轻松。 学生在下面议论,情不自禁的喊到“火车开啦” 2、老师也很高兴,告诉学生在讲火车开啦 老师当火车头让坐的好的学生拿着水彩笔盒在后面跟着自己。 3、学生高兴,激动万分,学生老师一起着火车叫的声音,在教室走一圈,顺便把自己的水彩笔放在黑板的槽中,班里的学生沸腾了,真的很热闹。 4、师生开始讲各种各样的火车

11、。 火车如果按动力方式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如果按用途来分有客运列车,货运列车和特殊用途列车;还有按轨道方式来分有轻轨列车和重轨列车. 5、学生四人小组商量做什么?画什么? 6、学生作业: 老师巡回辅导 7、展示学生的作业 立体放在前面的桌上,画帖在黑上。 8、请一个火车头带大家看展览。 我们爱运动 教学目标 1、 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 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 2、教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

12、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 3、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 4、准备一些粉笔或者用水作画。 教学过程 教师带学生到外面操场上,指导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 问题思考:如果把影子给重叠起来又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边观察边互相说一说。 学生观察与思考,边回答教师的问题。事先把准备要投影的物体、材料摆放在讲台或边上。 一、观赏与启发。 指导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自由观察,把观察到的感受在小组里说一说。 二、请每个小组同学用自己的小手在太阳光线投射下的不同变化。 三、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用已准备的粉笔或者水进

13、行描绘。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四、看一看重叠后的影子有什么新的不同变化? 五、请你对所描绘的影子展开想象和联想。 六、让学生在的这一活动过程中,根据各自的所看到的、所感所想,进行有趣的描绘,并找到适合表现的方法。 七、教师作简单的作业布置。 1、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人都要观察、尝试影子变化所带来的兴趣; 2、讨论并说一说对影子的了解和认识; 3、 学生主要观察物体对影子所呈现的不同变化效果; 4 4、 、重点学习、观察影子重叠的变化。 5、学习运用对称的描绘方法进行联想、想象和创意。 6、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 用粉笔或者水进行造型; 有主题的所感所想,进行 想象、联想、 创作; 7、鼓励

14、学生要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还可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创作。 8、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评价要求及标准。要注意每小组要有距离,每小组要选出正、副小组长负责自己的活动。提醒学生作业时注意环境卫生。 八、作业与评价 指导每个小组参观其他小组的作业情况,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简单评价每小组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作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选一选哪一小组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作业效果也比较好。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并把与众不同的作品拍照留作资料。 九、教学拓展 本课教学设计须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对人物形态及变化的关注,通过让学生参与身体造型游戏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发现新事物形象的热情。将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和依形想象的基本知识与

15、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到我的成我是影子大王的自我情感之中,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态度表达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马戏团里的小丑 教学目的: 1、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能够用画笔较丰富地表现小丑表演的情景。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大胆表现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乐于体验生活的美好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马戏团里的小丑。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由创作小丑形象。 教学准备:油画棒、水彩笔、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老师带一小丑面具吸引学生,老师很高兴的说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见面,希望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哈哈哈学生非常的兴奋和老师一起欣赏课件,让学生了解小丑

16、是在杂技演员中烘托气氛的手段,他诙谐、幽默,使演出的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二、讲受新课: 1、观赏马戏团里小丑的表演课件。 2、让学生谈感受,分析马戏团里的小丑。 3、欣赏学生作品。 在球上摆手的小丑。 在花瓶上耍杂技抛球的小丑。 县官摇帽子的小丑。 胡子跳上跳下的小丑。 做倒立摆脚的小丑。 4、老师示范一个小丑。 画几个小丑的面部,贴上圆形、花瓣形等各种形状的鼻子和嘴巴。 三、学生表现制作马戏团里的小丑。 四、展示马戏团里的小丑。 大森林里的故事 教学目的: 欣赏各种形式的头饰,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 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 学会制作一、两种头饰。 教学

17、重难点: 通过学习制作头饰,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教学理念: 自主探究学习;互动学习;跨学科学习;老师组织、促进学生学习。 学习准备: 彩色卡纸、旧画报、挂历、剪刀、双面胶等工具材料,头饰作品、相关资料光碟等教具。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二、 舞蹈欣赏,导入新课。 1、 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跳舞吗?会跳什么舞?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 2、 欣赏郊游舞蹈电视片段。 3、 这个舞比较简单,你们有信心学会吗?下节课大家要戴上自己亲手

18、制作的动物头饰学跳这个舞,再比一比,看哪一组跳得更好。这节课大家先把动物头饰做出来。 三、 探究头饰制作方法。 1、 分组观察头饰教具,探究头饰的各种形式和制作方法。 2、 各组派一名同学来说一说探究结果。 3、 欣赏范例图片,说说它们的做法。 4、 小结学习。 四、 自主尝试,协作互动,完成头饰制作。 1、 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大家先来欣赏一段精美的动物图片展。 让几个同学说说喜欢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准备用什么形式方法去做? 2、 自主尝试,有困难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 五、 互动学习,促进发展。 让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作品,大家来

19、说一说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使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迪。 第二课时 一、 互动学习,共同发展。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点,共同提高。 2、 学生进行最后改进完善。 二、 学习拓展,培养艺术素养。 1、 观看电视短片,熟悉舞曲节奏,组员协作学习舞蹈动作。 2、 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跳得更好。 教后感: 童话中的城堡 教学目的: 1学习蜡笔刮画的表现方法,进一步认识常用色。 2、启发学生 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在欣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把学生引到城堡的殿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刮刻法表现创作童话中的城堡。

20、学生准备:油画棒、八开纸、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个叫做阿拉丁的少年,过的生活很苦。有一天,他碰见一个法师。这个法师说是他叔叔,阿拉丁相信了他的话,就跟他走了。法师带着阿拉丁到了京城附近的一座山上,念了几句咒语。只听见“隆隆”地一阵响声,地上出现了一扇石门。他得到了油灯。拉丁想把油灯擦乾净。不料他刚擦了叁下,忽然又有一个巨人出现。巨人说:“我是灯神。谁有了我,我就听谁的指挥做事。” 阿拉丁起先吃了一惊,后来说:“你给我办一桌酒席来!”话还没说完,眼前就出现了一桌酒席。阿拉丁跟母亲吃完,心里很高兴。阿拉丁听说国王要给公主找一个丈夫,就让灯神给他变了一座城堡,请同学想一想,灯

21、神变了一个什么城堡。 二、师生欣赏童话的城堡图片 1、欣赏学生作品 2、欣赏生活中的作品 3、了解刮刻法 1、用较浅的色如黄色、草绿、浅蓝、桔红在画纸上平涂。 2、学生在涂好的线上在用重色,黑色、深蓝、紫色涂一遍。 3、用大头针、钉子、尖利的工具刮刻画面,创作表现童话中的城堡。 4、学生感受刮刻效果。 三、师示范一张 四、让学生尝试这种表现方法。 老师巡回辅导,指导学生用较浅的色平涂画纸。 五、展示童话中的城堡 1、在教室里摆四十多副学生的大作。 2、学生开车式的到前边欣赏。 3、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小猪盖房子 教学目的: 1、 听故事看故事说故事,引导学生联想,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谈自己给小猪

22、造房子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大胆想象,采用绘画、撕贴、捏泥等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设计小小猪的房子。 3、 课堂评价让森林中的三只小猪上台来评价一下,森林中的小设计师们在台下可以发表现自己的意见。最后让三只小猪给他们发奖。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大森林中的小设计师们谈自己的方案。让学生充分 想象三只小猪的房子的形状和特点。 2、 学生能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制作或表现创作。 课前准备:课件、蜡笔、彩色笔、卡纸、报纸、挂历纸、剪刀、纸盒、胶水和橡皮泥、玩具、水果。 教学过程: 一、师生欣赏动画小猪盖房子 三只小猪盖房子,小黑盖了个草房子,小白盖了个木房

23、子,小花盖了所砖房,山后有一只大灰狼,想拿小猪当点心。大灰狼来到草房前,对着草房子一吹,草房就倒了,小黑猪急忙逃到小白那儿,大灰狼又追了过来,用力一撞,小木房倒了,小黑和小白又逃到小花那儿,这回大灰狼使再大劲撞房子也撞不倒,可气坏了,回家拿了一把铁掀,他把小猪家的房子给拆了。 第二天三只小猪帖出了告示: 我们小猪要盖房子,现在向大森林中的动物设计师们征集盖房子的方案,希望大家大力支持,给我们家小猪家设计一个房子。 二、师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房子的资料和小朋友的作品。 1、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 2师出示学生作品,请生说一说,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帮小猪进行房子造型设计的?他们分别选用了哪些材料制作? 3

24、你们也带来了不同的材料,看一看、想一想,你们打算怎样绘制房子?采用什么方法?你准备选用哪些颜色进行装饰、打扮你所设计的房子? 三、学生谈给小猪盖房子的方案 让大森林中的小设计师们谈自己的方案。让学生充分想象三只小猪的房子的形状和特点。 生:我要给小猪建一个结实的房子,让小猪的房子能低档大灰儿儿儿狼,保护小猪。 生:我要给小猪建一个漂亮的房子,房子上面盖一个红色的带花边的屋顶。 生:我要给. 师总结 你们说的都很好,有这么多的方案可以给小猪病房子,小猪的房子有希望了。 四、引导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感受不同的材料,分析和讨论学生带的材料适合盖房子的什么地方,生活中的房子有石头的,有瓷砖的. 五、让

25、学生大胆想象,采用绘画、撕贴、捏泥等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设计小小猪的房子。 六、学生开始表现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评价让森林中的三只小猪上台来评价一下,森林中的小设计师们在台下可以发表现自己的意见。最后让三只小猪给他们发奖。 洞的联想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受和了解图形联想,创作关于洞的联想作品。 2. 能够大胆联想,完成作品,提高综合运用工具材料的能力。 3. 学生愿意进行洞的联想练习,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蜂房实物及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出洞 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说真的我很高兴,为这我特意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马蜂的蜂房,也就是马蜂的

26、家,怎么样马蜂的家还不错吧,同学们你们从这上面都看到了什么?这些动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还可以设想一下,小马蜂又曾经在这里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出示课题洞 二、说洞 1、说到洞同学们应该一点也不陌生,只要你注意观察和想象,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存在这各种各样的的洞。 2、那同学们你们还见过或发现过那些洞。(设法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说洞讲洞的故事) 三、看洞、联想洞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可是个造洞的大师,我用纸就能造洞,看我在这里造了了一个洞,是一个在白纸上随意挖出的洞,那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可以在白纸上随意挖洞外,你们还可以怎样利用这张纸来表现洞。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

27、纸,看你还发现了那些用纸造洞的方法。 2、那现在老师想考验一下同学们的想象力,你们能不能根据我随意挖出的这个洞样子,还有你们自己创出的洞,结合同学们刚才说到的洞,展开联想说一说这个洞是什么洞,洞里洞外又有那些故事。 3、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也可以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过一会我们找同学回答,我们可以比一比看谁联想的最有趣,看 谁联想的最与众不同。 4、同学们说的真好,我真没有想到就这样一个普通的洞竟让大家想到了那么多新奇、美妙的东西,看来洞的联想还真是奇妙无穷。 四、表现“洞” 1、说到这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同学们刚才对洞联想的那么美好,如果大家能把刚才看到的、想到的都画出来,表现出来,展示给我们

28、学校其他班级的同学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同学们那新奇美妙的想法,那不就更美好了吗。 2、怎么样,同学们愿意试一试吗?不过先别急,在开始动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其它同学是怎样设计和表现洞的联想的 3、看了这些同学的作品是不是对你有些启发呢?你是不是也想好怎样表现对洞的联想呢?那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五、讲评“洞” 今天同学们都非常的棒,创作出了这么多美妙的与众不同的洞的联想的作品,那么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对自己的作品加以修改和完善,同时我们也可以试着对我们身边的其他事物和图形进行大胆的联想表现,我想只要同学们勇于观察,敢于联想,在经过巧妙的添加,这些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变成新奇美妙的作品。今天的课就

29、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用实物蜂房导出洞,让学生对洞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拓展孩子们对洞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认识用纸表现洞的方法。用考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洞展开联想激励大家用美术的方法去表现洞的联想肯定同学们的联想创作,鼓励大家尝试对身边其他事物进行图形联想。 雄伟的长城 教堂目的: 1、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长城,增强民族自豪感。2、在欣赏长城时学生体会长城的伟大用剪贴、画等形式让学生探索表现长城。3、学生欣赏自己的长城,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长城的图片 2、欣赏课本学生作品 3、学生和老师在黑板上一起表现长城。 4、学生个人或集体用粘贴或制作立体的长城,有举兴趣的学生可画长城

30、。 我画西游记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创作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造型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祖国经典文学艺术的了解和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提问:你们了解西游记吗?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游记那你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吗?它是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1510?1582?)最后完成。 西游记是一部很优秀的名著,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朋友也很喜欢这个作品,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深入到

31、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再创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2、 老师今天还带来一段根据西游记创作的动画,看看你们看过吗?看的时候要好好观察一下动画片里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是什么故事?故事不管大小都有主要人物你们闭上眼睛在脑子中回忆一下刚才孙悟空服饰和外貌特征,请同学来说。 接着分析唐僧四人都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外貌特征呢?出示师徒五人的图片,看看和你们印象中的一样吗?例:孙悟空活泼好动,他会像我们这样站立,和你说话吗?学生表演一下,要根据你用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来给他设计动作。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里面描写了许多有意思的幻想神话人物。你还知道哪些西

32、游记人物呢)。l 老师这有一些西游记的人物,看看有没有你们刚才没说到的。用你们刚才分析孙悟空一样,你认识谁可以大声地说出来还要观察他们的外貌和服饰。3、 形容一下你们喜欢的人物外貌特征和服饰。l 孙悟空西天取经完后又闲不住了,我们听听他说些什么:“老孙来也!自从老孙和师傅西天取完经留在如来身边就职,被封为斗战胜佛过了一阵清闲日子,很是无聊, 听说现在下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师徒四人还想来个西游!你们帮我们设想一下我们西游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呀!” 今天由我们全班一起来帮助孙悟空设想一下现在西游会发生什么事情, 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帮孙悟空? 4、 有几位同学也像你们一样喜欢西游记,我们一起来看看

33、他们怎么帮助孙悟空的。每看完一个问这些同学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表现故事的这些同学像导演一样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了一个自己的西游记。你们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设新西游记,并用简单的话语表现出来。 现在老师已经帮助孙悟空了,这里面的内容由你们来丰富,用你喜欢的方式,我们全班共同努力来创作出新西游记。 二、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制作时放白龙马的音乐和西游记图片。 三、展示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拍摄的学生活动和部分作品图片进行点评, 评价作品、评价本课课堂表现 学生谈体会并对不足提出建议 大街上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引导学生体验多种表现形式的乐趣。 认知领域:分析、感受物体间的前后遮挡关系。 能力领域:能够

34、用二维立体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 教学准备: 录制声音、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示范教具、制作展示模型,剪刀、胶棒、彩纸、彩笔、素描纸、广告纸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导入 播放录音,学生分辨这是哪里,引出课题“大街上”。 二、回忆形象 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索:大街上除了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还有什么呢? 三、突破难点 出示范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1.将范画中的一些车辆立起来,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这辆公共汽车的在哪辆车的后面? 2.出示一个小女孩,问:“这个小女孩想过马路,你觉得应该把她放在哪里呢?” 请学生帮助粘贴,介绍“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再

35、问:“她是否挡住了别人?” 再出示一辆汽车,问:“这辆汽车应该放在哪里呢?” 请学生帮助粘贴,重点指导粘贴的位置,帮助学生认识“车辆和行人靠右行”。 提醒学生:“是否可以想办法让这辆车挡住其他的物体?”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车辆和建筑到底是怎样立起来呢? 学生交流讨论,研究制作方法。 四、提出要求 出示展示用的模型空荡荡的马路,问:你想制作些什么放在这条路上? 小结,可以制作建筑、车辆、行人等。 五、创作表现 学生自主进行创作。教师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指导。 学生制作的作品如果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可以进行必要的提醒,但是不做影响要求。 学生如果制作了比较高大的作品,在站立时会遇到麻烦。

36、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提示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作品,取得相应的帮助信息。 六、集体赏评 邀请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创作的作品进行集体赏评,主要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评。 七、课后延伸 下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在一张画里怎样表现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大家可以先自己想个好办法。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 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 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

37、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2. 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3. 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三、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太空旅行 教学目标 1、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了解) 2、能画出各种想象中的飞行

38、器及太空的背景。(练习) 3、能大胆、夸张地表现要表现的内容。(接受) 4、培养从小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接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有选择地准备地球、太阳、月亮、星星、火箭、宇宙飞船、宇航员、孙悟空、嫦娥奔月等模型、图片或幻灯片,教师绘的太空旅行范图及四张太空背景图。 学生:常规用品、小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1、师生谈话,激发兴趣,引人课题 (配合模型,图片或幻灯片)。 (1)出示孙悟空大闹天宫嫦娥奔月图片,由神话故事引出有关宇宙、太空的话题。 (2)介绍: 2、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飞向太空?在太空中怎么邀游? 由学生自己确定要画的内容和表现方法,包括飞行器的特征,在干什么

39、,背景特征,颜色特点等等。 3、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一要画出太空的背景,二要画出人物惊奇、愉快的表情,三要画出飞行器的完整结构。人物和飞行器要颜色鲜艳、醒目,背景色要有冷有暖,要表现出太空的无限宽广和深远。 鼓励学生大胆、肯定地去画。教师巡视指导中如发现新颖、有创意的画面,要及时展示,以引起更大的创作兴趣。 作业讲评 以不同的画面、角度进行适当的评述、表扬和鼓励,并可由学生本人编讲情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兴趣。 可爱的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培养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图片、挂图或教学幻灯片。 2、中国民间玩具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1、出示中国民间玩具实物让学生欣赏。可通过看看、摸摸、玩玩、说说的形式进行。 2、教师讲述中国民间玩具的历史及大致的分类情况。 3、教师讲述课本中出现的中国民间玩具。 4、让学生比较各种玩具的不同特点。如制作材料,表现内容,造型,色彩等有何不同?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等形式进行。 5、教师在总结中可要求学生今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留意观察、收集、了解民间玩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