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2063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教案 课题: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分散系及其分类,重点是分散系的分类和丁达尔效应。物质的分类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各种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能够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什么类群。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物质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学会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液态胶体与溶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观察与分析,学会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2、通过“思考式”与“

2、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散系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 难点:理解丁达尔效应的形成,并运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液态胶体与溶液。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入概念理解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回顾反思设疑待解 五、教学用具 PPT演示文稿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引入 提问1:上次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同学们还记得有哪两种方法吗? 提问2:在树状分类法中,物质被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

3、为单质和化合物,那么,混合物应该如何分类呢? 今天我们将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请大家阅读课本第25页的最后一段,理解分散系的概念。 大家能举出一些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的分散系的例子吗? 请大家交流讨论这些分散系该如何分类。 回顾上堂课的内容,并根据回忆回答问题: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思考问题,试图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设想。 将学生从学过的旧知识引入到新的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分析,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概念理解 通过老师的讲解与对课本的阅读,理解分散系、分散剂和分散质的概念。 使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阅读分

4、析中得到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交流讨论 讨论、交流。 举出例子如:糖水、盐水、豆浆、泥水等。 思考如何对它们进行区分,提出自己的设想。 使学生在相互的交流讨论与分析过程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流讨论的意识。 归纳总结 根据书上思考与交流的内容,将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的分散剂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其区分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跟随书本和老师的思路对知识进行归纳应用。 对溶液、胶体和浊液进行分析与区分。 在整个归纳的过程中营造出一种独立学习、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乐于探究、乐于体验。 回顾反思 对刚刚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点出

5、重难点和关键点,要求学生掌握。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区分,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跟随老师回顾总结,按照老师的要求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掌握。 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设疑待解 思考问题,提出设想,留给学生以悬念,使从课本上寻求答案。 其主动预习课本,对下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七、板书计划 2.1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的体系。 分散系 分散质 固 固 液 液 气 气 2、分类 溶液:溶质分子小于1nm 最稳定 胶体:溶质分子介于1-100nm之间 介稳体系 浊液:溶质分子大于100nm 很不稳定 八、课后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