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1]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453654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6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1]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化学:2[1]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化学:2[1]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化学:2[1]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化学:2[1]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2[1]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1]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3.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定义:把_ 分散在_中所得到的体系。,3.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状态的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_类。,(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三类。_: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0 nm。_: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_: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胶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列举几个实例吗?,二、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_之间的分散系为

2、胶体。2胶体的介稳性: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发现,_是最稳定的,一般情况下溶质不会自动和溶剂分离;_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_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这就是胶体的_。,3(1)胶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实验用品:饱和氯化铁溶液、蒸馏水、硫酸铜溶液、泥水、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量筒、激光笔(或手电筒)。实验过程:取3个烧杯,分别加入25 mL蒸馏水、25 mL CuSO4溶液和25 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_,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_。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把盛有Fe(OH

3、)3胶体与CuSO4溶液的烧杯置于_,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_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现象:泥水不均匀、不稳定,用肉眼可以分辨出来,氢氧化铁胶体是透明的,呈红褐色,从表面上看,与硫酸铜溶液十分相似。,用光照射时,氢氧化铁胶体中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即丁达尔效应。而硫酸铜溶液中没有这种现象。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过滤后,Fe(OH)3胶体全部透过滤纸,过滤后的液体还是红褐色,而泥水在滤纸上得到泥沙,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成因: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_形成的。胶体分散质的粒

4、子比溶液中溶质的粒子大,使光波发生散射,溶液中的粒子不能形成丁达尔效应。应用:鉴别_和_的一种物理方法。布朗运动:在胶体中,胶粒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电泳: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在_的作用下,_在分散剂里作_移动的现象。聚沉:当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主要是盐)溶液时,其中的_能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_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这个过程称为胶体的聚沉。常用的聚沉方法_、_、_,检查自评一、1.一种(或多种)物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2被分散的容纳分散质 3(1)9(2)溶液胶体浊液二、1.1 100 nm 2溶液浊液胶体介稳性3(1)至沸腾 FeCl3饱

5、和溶液 红褐色 暗处与光束垂直的(2)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溶液胶体 外加电场 胶体粒子 定向 阳离子或阴离子 胶体粒子 加入电解质 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加热,说明:分散系是混合物,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是各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例1浊液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A.外观混浊不清B.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C.不稳定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解析A项、B项、C项都是浊液的性质,这些都是由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这一本质引起的。答案D,1.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从而无法聚集成较大颗粒而聚沉。布朗运动也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胶体独有的性

6、质,任何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都存在布朗运动。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注意要点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原因是若氯化铁溶液浓度过低,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否则会因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而无法得到Fe(OH)3 胶体。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自来水中含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马上发生凝聚,导致实验失败。,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

7、加热,原因是长时间地加热能够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3.胶体性质应用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利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即渗析方法提纯胶体。胶体粒子带电情况: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工厂利用电泳现象进行静电除尘。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等都与胶体聚沉有关。,例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8、()A.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B.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C.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淀粉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D.配制氢氧化铁胶体时,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解析A项,胶体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B项,氢氧化铁胶体粒子能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而整个胶体属于分散系,不带电;C项,由于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可用此方法来分离淀粉胶体和氯化钠溶液;D项,制备Fe(OH)3 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为止。答案B,1.(2010全国高考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9、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答案C解析A项,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混合物;B项,在外加电场下发生定向移动的不仅仅是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部分胶体粒子因吸附带有电荷,也能在外加电场下发生定向移动,即电泳;C项,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重要特征,可用来区别溶液和胶体;D项,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2.(2009全国,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

10、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答案D解析A项,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都是电中性的,而胶体粒子因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B项,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若是分子,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电时,不向某一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没有规律;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1.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硫酸不是分散系B.一种分散系里只有一种分散质和一种分散剂C.分散剂一定是液态D.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气、液、固

11、态),有9种组合方式的分散系,答案D解析A项,硫酸溶于水形成溶液,是分散系的一种;B项,分散系是混合物,且可有多种分散质和分散剂,如氯化钠和氯化钾同时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C项,分散剂可以是气态(雾)、固态(有色玻璃)、液态(氯化钠溶液)。,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答案B解析A项,NaCl易溶于水形成溶液;B项,泥土不溶于水,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C项,植物油易溶于汽油形成溶液;D项,蔗糖易溶于水形成溶液。,3.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豆浆B.牛奶C.蔗糖溶液 D.烟、云、雾答案C解析A项、B项、D项这三个选项中混合物形成的分散系均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C项,

12、蔗糖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4.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粒使光线发生了()A.反射 B.散射 C.透射 D.折射答案B解析由于胶体粒子在1100 nm之间,它对光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而胶体有特定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5.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有的性质有()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B.两分散系均有丁达尔现象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半透膜,答案A解析A项,Fe(OH)3胶体属于介稳体系,MgCl2溶液是稳定体系,放置都不产生沉淀;B项,Fe(OH)3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MgCl2溶液没有;C项,Fe(OH)3胶体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电解质使其聚沉),随后溶解(发生化学反应形成FeCl3溶液),而MgCl2溶液无现象;D项,Fe(OH)3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MgCl2溶液中的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