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上的人造屏障.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2144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车上的人造屏障.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列车上的人造屏障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睽、谙”这两个生字;知道“屏”是个多音字;注意“肆、虐”的书写;积累“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火上浇油、不谙”等词语;运用查字典、联系课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骚动、肆虐、人造屏障、众目睽睽、问长问短、缓兵之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简要复述课文。 3、学会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2、理解课文。 2、学会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 教学准备: 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卡片:墨尔本;生读 2、师述:墨尔本是一座城市的名称,他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是个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地方,那里风光秀丽、空气清新,交通便利,17条轻轨犹如纽带连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 3、那轻轨的车厢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来,让我们走进车厢,看一看。 媒体出示第1、2节 请同学看着媒体,跟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墨尔本的轻轨铁路列车,可能是运行时间长了,所以看上去有点陈旧,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车厢内宽敞整洁,乘坐舒适快捷。一天,作者与家人一起去乘轻轨列车,这时是上班高峰,车上已是座无虚

3、席。对呀,没有一个座位空着。可是见我们一行扶老携幼,乘客们并没有视而不见,而是纷纷起来让座。 坐定之后,作者环视周围,发现澳洲人习惯于在安静环境中生活。乘客们要么专心致志地阅读书报,要么闭目养神。即使偶尔有人交谈,也都压低嗓门,窃窃私语。 4、这就是上班高峰时墨尔本轻轨车厢里的一幕。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墨尔本的一列轻轨上 这就是第28课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二、整体感知 1、出示卡片“屏障”:这是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 “png”。一起读这个词:屏障。 2、 屏障就是像屏风一样遮挡物体的东西,比如山岭和岛屿就是天然屏障。 3、“人造屏障”在文章中指的是什么?请同学把书打开,轻声朗

4、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4、交流出示媒体: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对着孩子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 对啊,课题中的“人造屏障”就是指: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对着孩子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这“人造屏障”有特殊的含义,所以要加双引号。 5、刚才同学已经朗读了课文,知道这件事情发生的地点在一列轻轨列车上,时间是三月,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季节与我们正好相反,三月份正值澳大利亚的秋季。“秋老虎”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它是指什么意思?让我们先来看看“肆虐”这个词。“肆虐”的“肆”左右结构,左边写的时候要注意:上半部分的里面有两横;“虐”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虎字头,里面是“横、竖

5、折、横”,注意开口朝右。“肆”是任意、肆意的意思。“虐”的部首是“虎字头”。谁能根据它的部首来猜猜它的意思?从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3月的墨尔本虽然已经进入秋天,但是天气依然十分炎热。这也就是“秋老虎”的意思。 6、那有谁知道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结果又是澳洲人解决了“撒尿危机”, 师板书: 化解 7、下面请大家看着老师的板书和媒体上的这句话,加上时间地点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设答案:或 澳洲人 小外孙 三、研读第3、4节 1、那小外孙的撒尿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请同学轻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交流。 如果只说到小外孙喝了很多饮料,评议:小外孙喝了很多饮料是形成撒尿危机的一个原

6、因,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并请这位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如果学生一下子都讲出了,表扬:你很会读文章,一下子把两个原因都找到了。 3、那小外孙尿急到什么程度?请同学默读第4小节,用浪线画出描写小外孙尿急的句子。 1)媒体出示: 开头他还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妈咪,我想撒尿。” 这时被小便憋得面红耳赤的小外孙,索性哭鼻子,耍脾气地高声嚷了起来:“妈咪,我熬不住,我要撒尿啦!” 2)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句话。 学生读得很轻:老师发现你读得很轻,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轻轻地读?因为提示语中有个词“悄悄地”。对,要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我们往往会关注到提示语中的关键词,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学生读得

7、很响:你读得很流利,但如果能关注到提示语中的这些关键词,就能将小外孙当时说话的样子,表现得更到位。请你再来读一读。 3)那小外孙开头还是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妈咪,我想撒尿。” ,这是为什么?先别急着回答,请同学再来读读文章14小节,找找答案。 预设答案:小外孙开头还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告诉妈妈,是因为车厢里安静极了,孩子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撒尿的事,并且外公、妈妈告诫、提醒过他不要多喝饮料,以免上厕所,现在不幸言中,他怕外公、妈妈责怪。请你再来读一读。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原因,会让孩子悄悄地跟母亲说话? 谁能用上“并且”这个词,将小外孙悄悄地跟母亲说话的两个原因连起来说一说。 4)

8、“我”与女儿虽然已经提醒和告诫过小外孙,然而不幸言中。小外孙真的尿急了。他可能是害怕妈妈的责怪,所以开头他还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妈咪,我想撒尿。”可能是孩子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撒尿的事,所以开头他还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妈咪,我想撒尿。”车上没有厕所呀!女儿忍不住责怪孩子,但为了安抚孩子,女儿看看表,使出了缓兵之计。“缓兵之计”的“缓”是延缓的意思,“计”是“方法”的意思,“缓兵之计”就是延缓敌人进攻的方法。妈妈的缓兵之计是用好言宽慰,来拖延孩子的小便时间。 5)听了妈妈的话,孩子又是什么反应?第二句话谁来读? 学生读得响:你把小外孙高声嚷了起来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学生

9、读得不够响:小外孙是急得高声嚷,该怎么读? 瞧,这时的小外孙不仅高声叫嚷,而且已经被尿憋得面红耳赤,哭鼻子,耍脾气。女儿的缓兵之计反而使他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真是火上加油。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 在提示语中加上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的词,就能充分表现出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请男同学再来读读这段话。 6)前面我们朗读了小外孙感到尿急的句子,请大家根据媒体上的提示,按一定的顺序将“撒尿危机”形成的过程连起来简要地说一说。 预设答案:小外孙喝了好多饮料,想上厕所,可列车上没有厕所,开头他因为不想被妈妈责怪,也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撒尿的事,还强忍着,只是告诉母亲,母亲用了缓兵之计,但并无用处,孩子的撒尿危机还

10、是形成了。 还有谁也想来说一说? 请同学自己轻声地说说看。 4、车厢里原先安静极了!乘客们要么专心致志地阅读书报,要么闭目养神。偶尔有人交谈,也都压低嗓门,窃窃私语。可是,乘客们忽然听到“妈咪,我熬不住,我要撒尿啦!”,小外孙的这声嚷嚷,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掷了一块石头,原本静悄悄的车厢,顿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乘客们以为出了什么事,纷纷过来问长问短。 1)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车上的一位乘客,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书报,或者正在闭目养神,或者正在窃窃私语,听到这声嚷嚷,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来想像。 乘客们,轻轨正在行驶,当听到小外孙的叫嚷,正在专心致志阅读书报的你,会

11、想:“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怎么哭得这么厉害?” 当你听到小外孙的叫嚷,正在闭目养神的你,会睁开了眼睛,循声走了过来,询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怎么哭得这么厉害?” 师走到另外一位同学面前,当你听到小外孙的叫嚷,正在窃窃私语的你,会停止了谈话来到我们面前,摸摸小外孙的脑袋,轻声安慰小外孙:“孩子,别哭了!有话好好说。” 2)前面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展开想象,将车厢内骚动的情景描述具体了。那谁选择其中的一位乘客,展开想象,将他听到叫嚷后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语言描述具体? 3)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乘客们对小外孙真切关心,情况问得真仔细,这就是问长问短。 4)手指

12、媒体:此刻车厢中的“骚动“与之前车厢中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作者在文章一开始介绍轻轨车厢中的安静环境就是要为下文乘客的热情帮助的描写做铺垫,形成呼应。 四、研读第5小节 1、撒尿危机引发了车厢内的骚动,这骚动又变为了“牵动”。 第5小节围绕第一句话,讲述了两个事例,具体写出“撒尿危机”是如何牵动车厢内乘客的心的。下面我读第一句话。女同学读第一个事例,男同学读第二个事例,一起来读读这一节。 2、谁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这两个事例,完成填空。 媒体出示: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牵动了满车厢乘客的心。一位金发女郎她;一位蓄着络腮胡子的长者。 预设答案: 小外孙的“撒尿危机”,

13、牵动了满车厢乘客的心。一位金发女郎;一位蓄着络腮胡子的长者。 3、 看,这个填空就是抓住第5节的结构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来帮助我们简要复述课文的内容。简要复述与我们以前学的详细复述不同,一般在时间有限,别人也只需要大致了解事情的经过时可以运用简要复述,当然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 4、 在长者的发动下,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对着孩子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 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乘客的一个细节动作就是背对着孩子站成一圈,这么做就是为了维护孩子的尊严。 5、一场列车上的“撒尿危机”就这样戏剧性地解决了。乘客没有埋怨与责备,有的却是真诚地帮助与关爱。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用“不仅而且”这组关联词来说一说。 五、总结 澳大利亚墨尔本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城市。”这不仅仅是因为它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更因为墨尔本人文明、热情、善良,那里充满了人情味,处处可见微笑,时时让人感到温馨。 板书: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热情 善良 澳洲人 小外孙 化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