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3881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的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的教学设计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温度的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今天这节课,我要教学的是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温度,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会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而且将借助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的两个负数的大小,使学生初步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针对于本课时内容的特点和本班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激趣引新 二 探究新知 三 课堂小练习 四 总结本课 教学目标: 1.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读写。 2.借助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的两个负

2、数的大小。 3.通过读写温度,初步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会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题、自制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 师:同学们,我们家乡一年四季温度变化很大,夏天温度高,我们感到炎热,而冬天温度低我们感到寒冷,温度中也有很多的奥秘,今天老师就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出示温度计。 师:仔细观察温度计,你发现到了什么? 生:从0往上数字依次变大,从0往下,数字也是依次变大。 师:0在温度计上它代表0,师指着,教学:它就是记录温度的单位符号,读作摄氏度。 从0往上的温度

3、是零上温度,从0以下的温度是零下温度。 师:0表示什么温度呢?我们赶快看看大屏幕上这段话吧。 师:认识了0,老师想看看下面的温度你认识了吗?这是北京某一天的温度情况,谁能来播报一下呢? 生播报。老师板书:5 2 师:能用更简单明了的方法表示出零上5和零下2吗?小组交流开始。 学生们总结说出好方法,后适时板书。 师小结:我们通常用+5来表示零上5,“+”是正号,一般省略不写,就只写5,读作:零上5摄氏度。 用2来表示零下2,“”这是负号,这个温度读作:零下2摄氏度,还可以读作负2摄氏度。 师: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到前面找出后,用彩笔标出来。 师:能写出这两个温度吗?谁

4、来试一试? 学生试写。 引导理解:零上5比0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上10,这表示什么温度?它和0比较呢? 进而引导回答15、20和0的比较,然后小结:你发现了什么? 生:温度越来越高。 生:零上温度离0越远,温度越高。 生:零上温度数字越大,温度越高。 用以上方法从零下2和0的比较,进而引导-5、-10、-20和0的比较,进而理解零下温度的特点。 三课堂小练习. 1.读写正负数温度。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其他一些城市的气温情况,你会读吗? 师:用黑板上的方法在题卡2上标出每个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吧。提出要求:先用彩笔标出温度,再在后面正确写出这个温度。 核对后,出示5和5,引导:它们

5、表示的是同一个温度吗? 学生汇报后, 师强调:我们在写温度时要注意什么? 生:零上温度前的正号可以省略,但是零下温度前的负号千万不能省略,要不然就分不出是零上还是零下的温度了。 2.比较负数大小 师:为了奖励大家做得这么好 ,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那就是抢答大屏幕上的温度。 边演示,边比较温度高低。 2和5 3和-2 -3和-5 学生试做,并说出理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师:同学们回答得太棒了,老师现在遇到了两道难题,你们愿意来帮助老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88页第一题, 生读题要求,自主学习后,汇报,说清理由。 师适时的演示温度计。 师:同学们解决的真快啊,谢谢大家!再来帮老师解决掉另一

6、道难题吧!赶快在小组里交流解决吧,把答案写在小组长的题卡3上。 小组里交流。后全班核对。 四:总结本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生活中除了在温度中有这样的带“-”的数,还有很多的地方也可以见到这样的数,回去后仔细找一找,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的思路就是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化成数学化知识。在上课之初以自己家乡的冬夏两季的温度变化,来感知温度中也充满了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灵零下温度时,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零下温度的写法,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衣着感知不同温度的冷暖。以上教学环节,旨在体现以学生为本,便教师的讲为“引”,变学生被动的听为主动的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我觉得不足之处有以下两方面: 一 课堂机智运用得不好。课堂上总想着脚案例的活动或知识点应该到哪儿,对于学生及学生回答问题的把握做得还不够灵活,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二 在观察温度计时,引导学生感受:“零上温度离0越远,温度越高,而零下温度离0越远,温度越低时。”语言不够清楚、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