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原虫练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3982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原虫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原虫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原虫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原虫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原虫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原虫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原虫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原虫练习第五章 医学原虫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 阿米巴运动2. 疟疾发作3. 疟疾复发4. 疟疾再燃5. 阴道自净作用6. 世代交替7. 裂体增殖8. 配子生殖 二、 填空题 1. 原虫是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 。 2. 原虫由 、 、 三部分组成。 3. 原虫的运动细胞器按其性状分为 、 和 。 4. 原虫的生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的 、 和 及有性生殖的 和 。 5. 原虫的细胞器按功能分为 、 和 。 6. 寄生人体的原虫细胞核多数为 ,少数为 。 7. 溶组织内阿米巴又称 ,主要寄生于 ,大滋养体可随血流到达 、 、 等处形成脓肿。 8.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型是 ,基本生活型是

2、, 致病型是 ,能找到者为现症病人 ,而只查到 者为带虫者。 9. 急性痢疾患者的脓血便或阿米巴肠炎的稀便中主要检查 ,慢性患者或带虫者的大便中主要检查 。 10. 溶组织内阿米巴主要致病作用是其 分泌的 和 其而引起的。 11. 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肠壁的病理变化是 。 12.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寄生在白蛉消化道内;寄生在人内脏的巨噬细胞内。 13. 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阶段是,传播媒介是。 14. 黑热病常见的临床体征是、肿大,增生是其肿大的基本原因。 15. 黑热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是取作涂片检查。 16. 阴道毛滴虫主要寄生于 或 的 。生活史中只有一个阶段 ,通过传播 。 17. 阴道毛

3、滴虫引起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 ,其次是 。 18. 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有 、 、 及 ,在我国流行最广的是 。 19. 在人体红细胞内能发现疟原虫的形态有 、 、 、 和 共5种变化。 20. 被间日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的变化是 、 和 。 21. 间日疟发作的典型过程是 、 和 。 22. 间日疟感染阶段是 ,经传播 ,在人体内发育有 和 两个时期。 23. 引起疟疾复发的是 ,肝细胞内无 ,不引起疟疾复发的是 和 。 24. 疟原虫病原学检查方法是 。 25. 间日疟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为 小时,三日疟为 小时,与临床上疟疾发作周期性一致。 26. 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于人体的 或 ,感染阶段是

4、 ,感染方式是 ,引起主要临床症状是 。 27. 能侵犯肝脏的原虫是 、 和 。 28. 甲硝咪唑的商品名称是 ,对 、 和 的治疗均为首选药物。 29. 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内,主要临床表现为,从粪便中查出可确诊。 30. 弓形虫发育的全过程可有5种不同形态阶段,即 、 、 、 和 。 31. 人感染弓形虫主要是由于食入终宿主排出的或动物肉类中的引起的。 32. 弓形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 ,其主要致病阶段是 ,引起慢性感染的主要形式是 。 33. 弓形虫病临床上分两大类型,有 和 ,其中 只发生于初孕妇女,能致胎儿畸形或孕妇流产。 34. 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人体的内 ,侵犯宿主 ,引起 等症状

5、。 35. 常见的条件致病原虫是 、 和 等。 三、 选择题 1. 医学原虫是指: A. 寄生于人体和家畜的原虫 B. 人体的寄生性原虫 C. 寄生于人体的致病原虫 D. 寄生于人体的致病和非致病原虫 E. 危害人类的原生动物 2. 下列哪一种原虫的运动细胞器与其他的不同: A. 人毛滴虫 B. 蓝氏贾第鞭毛虫 C. 间日疟原虫 D. 阴道毛滴虫 E. 杜氏利什曼原虫 3.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基本环节是: A. 包囊-滋养体-包囊 B. 包囊-小滋养体-大滋养体 C. 小滋养体-大滋养体-包囊 D. 滋养体-包囊-滋养体 E. 小滋养体-大滋养体-小滋养体 4. 痢疾阿米巴的致病阶段是: A

6、. 未成熟包囊 B. 小滋养体 C. 大滋养体 D. 小滋养体和大滋养体 E. 成熟包囊 5.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阶段是: A. 小滋养体B. 三核包囊 C. 两核包囊D. 四核包囊 E. 大滋养体 6. 阿米巴痢疾的主要传染源来自: A. 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 B. 肠外阿米巴病患者 C. 保虫宿主 D. 无症状带虫者 E. 慢性阿米巴性结肠炎患者 7. 阿米巴痢疾病人的粘液脓血便中可发现: A. 大滋养体B. 小滋养体 C. 两核包囊D. 四核包囊 E. 小滋养体和包囊 8. 下列哪一项不是阿米巴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A. 粪便直接涂片法 B. 沉淀法或浮聚法 C. 结肠活检 D. 肝脓肿

7、穿刺液检查 E. 血清学试验 9. 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是: A. 阿米巴脑脓肿 B. 阿米巴肺脓肿 C. 阿米巴肝脓肿 D. 皮肤阿米巴病 E. 肛周脓肿 10. 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A. 甲硝咪唑(灭滴灵) B. 氯喹 C. 伯喹 D. 螺旋霉素 E. 乙胺嘧啶 11. 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的原虫是: A. 溶组织内阿米巴 B. 阴道毛滴虫 C. 疟原虫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E. 蓝氏贾第鞭毛虫 12. 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循环周期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48小时 C. 72小时D. 12小时 E. 1236小时 13. 引起间日疟复发的原因是: A. 红细胞内残存疟

8、原虫 B. 子孢子再次侵入 C. 配子体存在 D. 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存在 E. 肝细胞内速发型子孢子存在 14. 疟疾再燃是由于: A. 血内残存的疟原虫重新繁殖起来 B. 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 C. 人体再次感染子孢子 D. 血液内配子体重新繁殖起来 15. 不作为疟疾发作致病因素的是: A. 裂殖子 B. 变性的血红蛋白 C. 疟原虫残余体 D. 疟色素 E. 红细胞碎片 16. 各种疟原虫引起疟疾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红细胞内期发育时间不同 B. 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不同 C. 患者服抗疟药结果 D. 人体免疫力差异 E. 疟原虫的种类与虫株不同 17. 疟疾病人

9、贫血原因是: A. 红内期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 B. 脾功能亢进 C. 骨髓中红细胞生成受障碍 D. 免疫病理变化引起 E. 以上全是 18. 引起疟性肾病最常见的是: A. 间日疟B. 恶性疟 C. 三日疟D. 卵形疟 E. 间日疟和恶性疟 19. 间日疟患者作病原学检查,采血时间宜在: A. 发作时 B. 两次发作之间的间隔时间 C. 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 D. 发作后48小时 E. 发作后一周 20. 控制疟疾病人临床症状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 氯喹B. 伯喹 C. 乙胺嘧啶D. 青蒿素 E. 奎宁 21. 下列哪些原虫是经蚊叮咬传播的: A. 杜氏利什曼原虫 B. 弓形虫 C.

10、蓝氏贾第鞭毛虫 D. 疟原虫 E. 结肠小袋纤毛虫 22. 引起人体腹泻的原虫是: A. 结肠内阿米巴 B. 蓝氏贾第鞭毛虫 C. 阴道毛滴虫 D. 刚地弓形虫 E. 杜氏利什曼原虫 23. 阴道毛滴虫的寄生部位限于: A. 女性或男性泌尿生殖道 B. 女性泌尿生殖道 C. 女性生殖道 D. 女性或男性生殖道 E. 女性阴道 24. 经接触感染的寄生原虫是: A. 溶组织内阿米巴 B. 杜氏利什曼原虫 C. 阴道毛滴虫 D. 疟原虫 E. 蓝氏贾第鞭毛虫 25. 对中间宿主选择极不严格的原虫是: A. 阴道毛滴虫 B. 杜氏利什曼原虫 C. 弓形虫 D. 疟原虫 E. 溶组织内阿米巴 26.

11、健康妇女阴道内环境的pH值是: A. 3.84.4之间 B. 3.8 C. 5.56.0 D. 4.4 E. 7.0 27.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寄生于: A. 人体巨噬细胞内 B. 中华白蛉胃内 C. 人体红细胞内 D. 中华白蛉喙内 E. 人体嗜酸性粒细胞内 28. 引起全血性贫血的原虫是: A. 结肠内阿米巴 B. 痢疾阿米巴 C. 疟原虫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E. 阴道毛滴虫 29. 我国黑热病的主要保虫宿主是: A. 猪B. 猫 C. 犬D. 鼠 E. 白蛉 30. 黑热病最常用病原学检查方法是: A. 骨髓穿刺物涂片法 B. 血涂片法 C. 淋巴结活检 D. 脾穿刺法 E.

12、穿刺物培养法 31. 黑热病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虫体对红细胞的直接破坏 B. 脾功能亢进 C. 免疫溶血 D. 骨髓造血功能降低 E. 以上都不是 32. 间日疟原虫主要侵犯人体的: A. 中性粒细胞B. 白细胞 C. 红细胞D. 肝细胞 E. 巨噬细胞 33. 以猪为主要保虫宿主的原虫是: A. 结肠小袋纤毛虫 B. 溶组织内阿米巴 C. 结肠内阿米巴 D. 蓝氏贾第鞭毛虫 E. 杜氏利什曼原虫 34. 黑热病的防治措施有: A. 治疗病人B. 个人防护 C. 消灭病犬D. 杀灭白蛉 E. 以上都是 35. 恶性疟原虫患者初次发作时,周围血涂片中一般可以查见: A. 环状体 B. 晚

13、期滋养体 C. 裂殖体 D. 雌性配子体 E. 雄性配子体 36. 人体最大的寄生原虫是: A. 杜氏利什曼原虫 B. 蓝氏贾第鞭毛虫 C. 溶组织内阿米巴 D. 结肠小袋纤毛虫 E. 阴道毛滴虫 37. 人体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畜 B. 病人 C. 隐性感染者 D. 病人、病畜排泄物 E. 以上都不是 38. 能在人体多种有核细胞内寄生的原虫是: A. 杜氏利什曼原虫 B. 弓形虫 C. 疟原虫 D. 痢疾阿米巴 E. 蓝氏贾第鞭毛虫 39. 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寄生原虫是: A. 阴道毛滴虫 B. 弓形虫 C. 痢疾阿米巴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E. 蓝氏贾第鞭毛虫 40.

14、 原虫免疫的类型多属: A. 消除性免疫 B. 先天性免疫 C. 带虫免疫 D. 伴随免疫 E. 无获得性免疫 41. 由昆虫传播常见原虫病有: A. 疟疾和黑热病 B. 疟疾和弓形虫病 C. 痢疾和黑热病 D. 阿米巴痢疾和滴虫病 E. 滴虫病和弓形虫病 42. 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多发生于 A. 正常人群 B. 无良好卫生习惯的人 C. 有生食肉类习惯的人 D. 经常受蚊虫叮咬的人 E. 条件宿主 43. 猪肉孢子虫和人肉孢子虫寄生在人、猪内的部位是: A. 肌肉 B. 肠壁组织 C. 肝 D. 血液 E. 淋巴液 44. 隐孢子虫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人粪便 B. 带虫者 C. 保虫宿

15、主 D. 病人呕吐物 E. 以上全是 45. 寄生人体肠道内的原虫是: A. 痢疾阿米巴 B. 蓝氏贾第鞭毛虫 C. 隐孢子虫 D. 结肠小袋纤毛虫 E. 以上都是 46. 造成滴虫性阴道炎的原因有: A. 虫体的寄生 B. 卵巢功能的减退 C. 月经前后阴道生理功能变化 D. 继发细菌感染 E. 以上都是 47. 我国平原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 中华按蚊B. 大劣按蚊 C. 淡色库蚊D. 微小按蚊 E. 白纹伊蚊 48. 患恶性疟疾病人外周血中通常只能查到: A. 环状体和裂殖体 B. 滋养体和裂殖体 C. 配子体和环状体 D. 配子体和滋养体 E. 环状体和滋养体 49. 疟疾初

16、发后红细胞内疟原虫已被消灭,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 A. 疟疾潜隐期 B. 疟疾发作 C. 疟疾复发 D. 疟疾再燃 E. 以上都不是 50. 黑热病治疗首选药物是: A. 灭滴灵 B. 氯喹 C. 磺胺 D. 葡萄糖酸锑钠 E. 乙胺嘧啶 四、 连线题 1. 将下列原虫与其相应寄生部位用直线连接起来: 溶组织内阿米巴 单核吞噬细胞 杜氏利什曼原虫 红细胞 疟原虫 小肠 蓝氏贾第鞭毛虫 男、女性泌尿生殖道 阴道毛滴虫 盲肠、结肠 2. 将下列原虫与其相应感染阶段用直线连接起来: 溶组织内阿米巴 四核包囊 阴道滴虫 前鞭毛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 疟原虫 滋养体 蓝氏贾第鞭

17、毛虫 子孢子 3. 将下列原虫与其相应感染方式用直线连接起来: 阴道毛滴虫 经皮肤感染 疟原虫 白蛉叮咬 杜氏利什曼原虫 经接触感染 弓形虫 蚊叮咬 蓝氏贾第鞭毛虫 经口感染 4. 将下列原虫与其相应的常用病原学诊断方法用直线连接起来: 痢疾阿米巴 阴道分泌物涂片 阴道毛滴虫 外周血涂片 疟原虫 脑脊液涂片 弓形虫 粪便涂片 杜氏利什曼原虫 骨髓穿刺物涂片 5. 将下列寄生虫病与其相应的常用药物用直线连接起来: 阿米巴痢疾 氯喹 黑热病 灭滴灵 疟疾 葡萄糖酸锑钠 弓形虫病 大蒜素 隐孢子虫病 复方新诺明 6. 将下列原虫与其相应致病阶段用直线连接起来: 痢疾阿米巴 速殖子 弓形虫 裂殖子 疟

18、原虫 无鞭毛体 黑热病 滋养体 阴道毛滴虫 大滋养体 五、 问答题 1. 简述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临床表现类型。 2. 试述疟原虫的全部发育过程。 3.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特点有哪些? 4. 阴道毛滴虫对人有哪些危害?如何诊断? 5. 阴道毛滴虫防治原则是什么? 6. 引起人体腹泻的寄生原虫有哪些? 7. 哪些原虫能引起人体肝脏损伤?其致病阶段是什么? 8. 间日疟及卵形疟常有复发,其机理如何?如何防止? 9. 简述蓝氏贾第鞭毛虫生活史特点及其主要临床表现。 10. 简述黑热病原虫的致病机理。 11.试述疟疾贫血的发生机制 第五章 医学原虫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在适宜温度时,虫体外质向外伸

19、出舌状或指状伪足,内质随即涌入,由于伪足不断连续地伸缩,使虫体向前移动,即阿米巴运动。 2. 疟原虫裂殖子、红细胞碎片等进入血液,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典型的疟疾发作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及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3. 间日疟初发停止后,血内疟原虫已被消除,而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开始发育,侵入红细胞引起临床症状发作,称为疟疾复发。 4. 疟疾发作停止后,血内少量残存疟原虫当免疫力下降时进入红细胞发育,引起临床症状的发作,称为疟疾再燃。 5. 健康妇女阴道内有乳酸杆菌存在,酵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内环境呈酸性,可抑制杂菌生长,称阴道自净作用。 6.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互交替形成的生

20、殖方式,称为世代交替。 7. 疟原虫的裂体增殖为虫体胞核先连续多次分裂,后各核周围的胞质再分裂,形成许多裂殖子。 8. 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生殖方式,称为配子生殖。 二、 填空题 1. 单细胞生物。 2.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 伪足,鞭毛,纤毛。 4. 二分裂,多分裂,孢子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5. 膜质细胞器,运动细胞器,营养细胞器。 6. 泡状核,实质核。 7. 痢疾阿米巴,盲肠和结肠,肝,肺,脑。 8. 四核包囊,小滋养体,大滋养体,大滋养体,包囊。 9. 大滋养体,包囊。 10. 大滋养体,溶组织酶,伪足。 11. 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12. 前鞭毛体,无鞭

21、毛体。 13. 前鞭毛体,白蛉。 14. 肝、脾、淋巴结,巨噬细胞。 15. 骨髓穿刺物。 16. 男性,女性,泌尿生殖道,滋养体,接触。 17. 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呈稀薄泡沫样。 18. 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间日疟。 19. 环状体,裂殖体,滋养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 20. 体积胀大,颜色变浅,出现薛氏小点。 21. 寒战期,发热期,出汗退热期。 22. 子孢子,蚊,肝细胞期,红细胞内期。 23. 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迟发型子孢子,恶性疟,三日疟。 24. 外周血涂片。 25. 48,72。 26. 小肠,胆囊,四核包囊,经口感染,腹泻(稀水样大便)。 27. 溶组织内阿米

22、巴,黑热病原虫,弓形虫。 28. 灭滴灵,痢疾阿米巴,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29. 胃、肠粘膜的细胞,急性水样泻,卵囊。 30. 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卵囊。 31. 猫,卵囊,包囊或假包囊。 32. 有核细胞内,速殖子,包囊内的缓殖子。 33. 先天性、获得性,先天性。 34. 结肠,肠粘膜,腹痛、腹泻和脓血便。 35. 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 三、 选择题 1. D2. C3. A4. C5. D6. D7. A8. E9. C 10. A11. C12. B13. D14. A15. D16. E17. E18. C19. C20. A21. D22. B23.

23、 A24. C25. C26. A27. A28. D29. C30. A31. B32. C33. A34. E35. A36. D37. A38. B39. A40. C41. A42. E43. B44 .E45. E46. E47. A48. C49. C50. D 五、 问答题(答题要点) 1. 肠阿米巴病,包括阿米巴痢疾、肠炎、阿米巴肿、阿米巴性阑尾炎等; 肠外阿米巴病,包括阿米巴肝、肺、脑脓肿及皮肤阿米巴病等。 2. 在蚊体内发育,由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两个阶段,从雌雄配子形成子孢子; 在人体内发育,有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 3. 寄生部位主要在盲肠、结肠,也可随血流达肝、肺、脑

24、等处; 感染阶段为包囊; 感染方式是经口感染; 生活史基本环节是包囊滋养体包囊。 4. 临床表现: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尿道炎; 前列腺炎; 不孕症。诊断方法:取阴道分泌物、尿液或前列腺液查出滋养体可确诊,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染色法; 培养法。 5. 治疗病人,常用药物为灭滴灵,已婚妇女夫妇双方同时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与经期卫生。 6. 溶组织内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7. 溶组织内阿米巴,其致病阶段为大滋养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其致病阶段为无鞭毛体; 弓形虫,其致病阶段为速殖子。 8. 复发由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引起,疟疾病人抗复发的药物为伯喹或乙胺嘧啶。 9. 生活史特点: 寄生部位在小肠; 四核包囊经口感染; 滋养体以二分裂法繁殖; 基本环节是包囊滋养体包囊。临床表现:腹痛、腹泻、水样大便、量多、含大量脂肪颗粒。 10. 无鞭毛体引起巨噬细胞增生,引起肝、脾、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引起血浆球白比倒置,脾肿大引起全血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少易引起皮下出血、鼻衄等。白细胞减少易引起病人抵 脾功能亢进 免疫病理损害 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11. 疟原虫寄生坏红细胞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