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叶剑英故居.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5138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叶剑英故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参观叶剑英故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参观叶剑英故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观叶剑英故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叶剑英故居.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参观叶剑英故居参观叶剑英纪念馆有感 活动感想: 为了解历史,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政治思想道德建设,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参观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瞻仰革命前辈,追溯那段不朽的岁月。 观后感受 XX年暑假应亲戚的邀请去了一趟广东省梅州市,7月2号晚上我便踏上了南去的列车,列车在龙川站准点停靠,出了火车站四姨一家正在等着我.在回家的高速路上我尽情欣赏着岭南独特的风景.早就听说梅州是知道它承载着“客家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的诸多美称,那里还有客家名人叶剑英元帅的故居.来到梅州的第一个星期天我怀着揣着好奇、求知、解谜、向往和敬仰的心绪,踏上叶帅故

2、居的路上,中午时分我来到叶帅故居门前.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右侧耸立着高大的叶帅坐姿铜像,左侧座落着叶帅故居。叶帅铜像周围青松翠柏、鲜花奔放,像座上携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叶帅表情深沉而凝重,姿态轻松而泰然,上身前倾,目光远眺,依然追寻着中国时代发展的脚步。叶帅故居带有明显的客家人建筑风格,两幢大房屋对峙而立,构筑成狭长的院落,院子的一头镶嵌着一面小屋,连通着作为院落主体的那两幢房屋,形成三面合围之势,院子的另一端点缀着阁楼式的大门。整个院子的地面由外向内三阶递进,阶阶升高。叶帅少年的住室就位于院子第三阶最靠里的一侧,室内陈列简单朴素,折射出叶帅少年读书的静谧空间。 走进叶帅纪念馆,参观叶帅生平

3、事迹展览,缅怀叶帅伟大光荣的一生。纪念馆设有五个陈列室,陈列面积500平方米,展线长135米,分别有照片、题词、文献手稿、办公用具、文房四宝等等,以5个阶段、20个专题展示了叶剑英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我感到叶剑英最值得人们学习的思想和品格之一,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为此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他在纪念王杰的一首诗中写道:“一朝闻道夕能死,道在行言领袖中。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这首七绝是歌颂王杰同志立志为共产主义献身而刻苦学习马列、毛泽东著作而写,其实,更可以看作是叶帅自己为“闻”革命之“道”,刻苦攻读革命导师的著作,理论联系实际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实写照。叶剑英学习不是一

4、般的阅读浏览,而是发扬“攻关”精神。正如他在“攻关”诗中写的:“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学习研究的各个领域,他所倡导和发扬的正是这种求知若渴、知难而进的攻关精神。 学以致用,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叶剑英非常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岗位上学习。他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典范。遇到问题,他就向革命导师请教,弄通革命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艰难复杂的境况中,在被打成“二月逆流”的日子里,他依然坚持攻读马列,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处理好各种复杂、棘手的问题。由于叶剑英长年累月地勤奋学习,博览群书,涉足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学、外交、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阅读古今中外许多大家名篇,使他学识渊博,阅历丰富,视野开阔,多才多艺,硕果累累。叶剑英选集虽然只收录了他各个时期的部分代表作品,却反映了他最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有许多解决中国革命、建设问题的带有创造性的见解。 走出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思路更加清晰,脚步更加坚定,因为有叶帅伟大的一生作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面镜子。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要解决许许多多国计民生问题,不正需要叶帅这种“为花欣作落泥红”的学习精神和实践精神吗?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更需要叶帅“攻城不怕坚”的励志鞭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