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副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中的副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汉语中的副词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古汉语中的副词 副词,是一种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在句中一般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 现代汉语归入实词,传统语言学归入虚词。 古代汉语中,副词可以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谓语,这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 史记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 荀子性恶:此皆古之良马也。 古汉语副词按照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分成: 时间副词 范围副词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语气副词 否定副词 谦敬副词 指代性副词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事
2、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行为的程度的副词。 表程度高 有“最、大、太、至、极、绝、尤、愈、略、殊、良、甚、孔”等 最、至、极、绝最高度 大十分 太指程度上超过一定的限度 殊、尤、特特别、非常 以上词古今意义变化不大 讨论: 1、良 “良”在汉代,与“久”连用,“良久”就是很久 六朝以后,修饰其他词语,“的确”、“很”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甚: 在六朝以前,既作状语,也作谓语、定语,是形容词。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夫人。” 苛政暴吏,甚于虎也。 六朝以后,才由形容词转变为表程度高的副词。 好读书,不求甚解。 其实汉代偶有使用:
3、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此外,较为特殊的有“孔”、“重”,一般可译为“很”。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表程度不深、轻微 常见的有“少”、“稍”、“略”、“颇”、“微”等,一般可译为“稍微”、“略微”等。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先秦一般用“少” 汉代以后才用“略、微、颇” 唐宋以后用“稍” 例如: 太后之色少解。 稍不如意,则鞭笞酷疟。 请略陈固陋。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
4、奏之。 讨论: 1、少稍 上古汉语的“稍”是情态副词,“逐渐”的意思。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2、颇:两个意思 第一,程度偏高,很,甚。 时间颇长;颇感兴趣 第二,表示程度不深、轻微 史记三代世表序: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 一般说来,多做第二种意思。 表程度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加重 常见的有“愈”、“益”、“加”、“弥”、“兹”等,一般可译为“更加”、“越发”等。 这类词一般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前面起修饰作用。 例如: 主上愈卑,私门益尊。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注意:现代
5、汉语中“加”单独只作动词,不作副词,这是古今不同之处。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范围的词。 表总括 常见的有“毕”、“举”、“悉”、“咸”、“率”、“尽”、“俱”、“并”、“皆”等,一般可译为“全”、“都”等。 另外,表示总共的还有“共”、“凡”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总共”。例如: 列侯毕已受封。 君举不信群臣乎?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凡百三十篇。 讨论: 1、 “举”用在名词之前作定语时,是形容词而非副词,如“举家庆贺”; n 2、“悉”也可用在名词之前,但“悉”仍是副
6、词,那是因为“悉”后面的动词省略了,或“悉”后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n 如:“不然,彼众我寡,悉军来战,必不能支矣。” n 3、“凡”的意义有二: n 用在句子前面表示规律性的归纳,则表示“凡是、大凡” n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 n 用在数词前面表示总括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数量,相当于“总共、共” n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报任安书 n 表范围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 n 常见的有“但”、“第”、“特”、“徒”、“直”、“唯”、“止”、“独”、“仅”等,一般可译为“只”、“仅仅”、“不过”等。例如: n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n
7、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n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n 不为行道,徒求食也。 n 例如: n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n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n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n 不为行道,徒求食也。 n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n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n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n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n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n 讨论: n 1、但: n “但”字古今用法差异较大: n 现代汉语中,“但”主要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而古汉语中,“但”则主要是表示限制范围的副词,和现代汉语中的“只”相当。 n “但愿如
8、此”、“但求无过”中“但”字的意义是古汉语“但”字意义的继承。 n 2、“独”字作范围副词,有时可以表示单独一人。如:“人皆有兄弟,我独无。” n 3、“仅”字先秦、两汉时期,用法和现在一样,极言其少,作“仅仅”讲。 n 但汉代以后,尤其是在唐代,是“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它是极言其多,不像近代的“仅”字极言其少。如: n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n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n 三、时间副词 n 时间副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的副词。 n 1、表现在时或进行时:常用的有“方”、“适”、“会”等,一般可译为“正在”、“正当”、“恰好”、“刚好”等。例如: n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9、何辞为?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荆王适兴兵而攻宋。 会天大雨,道不通。 2、表过去时 古汉语中常用的有“已”、“既”、“尝”、“曾”、“业”、“向”等。其中, “已”、“既”、“业”一般译为“已经”、“以后”,“尝”、“曾”一般译为“曾经”, “向”一般译为“先前、从前”,也可表示过去较近的时间,即“刚才”。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孟尝君曾侍客夜饮。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向也不怒,而今
10、也怒。 讨论: “既”除表过去时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隔比较短暂,有时“既而”连用,都可译为“不久”。如: 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 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表将来时 古汉语中常用的有“将”、“且”、“行”等,一般可译为“将要”、“快要”、“将”等。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以为且噬己矣,甚恐。 法不信,则君行危矣。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4、表动作行为时间的久暂 俄、暂、寻、旋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不久” 常、雅、素表示时间长久 常:经常、时常 雅、素:平素、一向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淄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
11、臣意。臣意往,饮以莨荡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四、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频率的副词。 表示動作行為進行的方式 1、表示几个施事者一同做某事 常用的有“俱”、“并”等,一般可译为“一块儿”、“一同”等。例如: 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2、表示秘密地、暗中做某事 n 常用的有“间”、“微”、“窃”等,一般可译为“秘密地”、“悄悄地”、“偷偷地”。例如: n 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n 童微伺其睡。 n 窃载与之齐。 n 3、表示故意、特意做某件事 n 常用
12、的有“故”。例如: n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n 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n 4、表示坚决地做某件事 n 常用的有“固”。例如: n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n 主者固不受,则固请。 n 表示動作行為發生或進行的速度 n 說明:速度必然與時間有關,所以有些語法著作把這些詞歸入時間副詞。 n 常用的有“暫、遽、卒、立、即、稍、漸”等 n 暫:一會兒時間副詞 n 一下子,突然情態副詞 n 遽:匆忙急迫 n 猝:匆促突然 n 立、即、旋表示這個事情或行為緊接著前一事或行為發生 n 稍、漸表示動作的逐漸性 n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n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
13、无伤。 n 即遣兵三万以助备。 n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n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n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或反复出现 n 常用的有“亟”、“复”、“仍”、“数”、“频”、“辄”等,一般可译为“屡次”、“多次”等。 n “数”、“亟”、“累”、“屡”、“仍”表示动作多次出现 n “辄”表示反复出现的情况或动作中的任何一次 n “复”表示重复进行同一动作 n 例如: n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n 壮士,能复饮乎? n 公子往,数请之。 n 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 n 注意: n 表示“又一次”这个意义时,现代汉语一般用“再”,而古汉语中一般用“复”。 n 古汉语中,“再
14、”是数量词,一般专指“两次”。例如:“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n 唐代以后,“再”可以专指第二次,和“复”的意义接近了。如:“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n 五、否定副词 n 否定副词是对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进行否定的副词。它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作状语。按其否定的内容和方式,可分为五类: n 表示一般否定的副词 n 常用的有“不”、“弗”,其次有“毋”、“勿”、“莫”等,一般可译为“不”、“没有”等。 n 例如: n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n 若弗与,则请除之。 n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n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n 成仓猝莫知所救。 n 讨论: n 第一,“不”的用法,古今相同,
15、可以用在任何性质的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前表示否定。 n 第二,秦汉以前,“弗”的用法和“不”有分别。“弗”字一般只能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表示否定。秦汉以后,渐无分别。 n 第三,“毋”、“勿”主要用来表示祈使性否定。 n 第四,“莫”本是否定性無定代词,汉代以后才多用作否定副词 n 表示祈使性的否定副词 n 常用的有“毋”、“勿”、“无”、“莫”等,一般可译为“不要”、“别”等。例如: n 距关,毋内诸侯。 n 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n 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n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n 讨论: n 第一,“毋”与“勿”用法略有不同,其区别与“不”与“弗
16、”之区别平行: n “毋”与“不”相当,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与“弗”相当,“勿”一般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表示否定。 n “勿”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n 第二,“无”本是动词,古书中也常作为否定副词使用,相当于“毋”。 n 表示假设性的否定副词 n 常用的有“微”、“非”。一般可译为“如果不是”、“若无”、“若非”等。例如: n 微斯人,吾谁与归? n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n 另外,“非”字还可以用在名词谓语句中,表示否定判断,用在叙述句或描写句中,表示对行为和性质的否定。如: n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n 劳
17、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n 表示情况还没出现或动作还没进行的否定副词 n 常用的有“未”、“未尝”。一般译为“还没有”、“尚未”、“不曾”等,表示事情还没有发生或实现。例如: n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 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之。 注意: 第一,“未”有时只是表示委婉的否定,与“不”相似。 如:“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第二,“未”跟“未尝”的用法略有区别: “未”表示“现在还没有实现”,并不否定将来实现的可能性,而“未
18、尝”只是表示“过去还没有”。 如“未闻”,意思是“没有听说”,只表示现在还没有实现,包含有将来实现的可能性;而“未尝闻”,意思是“没有听说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否定副词“否” “否”的用法特殊。它不作谓语的修饰成分,而是与谓语并用,构成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示否定的一面。或单独使用,构成单词句,对所说的事实进行否定。例如: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听则进,否,则退。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 六、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是表示语气的副词,多用在动词前,也可用在句首。根据其所表语气,大致可分为六类: 表确认语气 常用的有“乃”、
19、“即”、“则”;“必”、“定”、“诚”、“信”、“果”等,多用于判断句或表示说理的叙述句。 1.判断语气:“乃”、“即”、“则”当于“就”、“就是”; 2.肯定语气:“必”、“定”相当于“一定”,“诚”、“信”相当于“实在”、“的确”,“果”相当于“果真”。 例如: 吕公女乃吕后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劳民者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樽。 子皙信美矣。 暮而果大亡其财。 表推测语气 常用的有“盖”、“殆”、“其”,一般译为“大概”、“或许”、“恐怕”等,表示测度、估量的语气。例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苏秦
20、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表祈使语气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常用的有“其”,此外还有“庶”等,一般译为“请”、“一定”、“希望”等。例如: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 表反问语气 常用的有“岂”、“宁”、“庸”、“独”、“巨”、“其”等,一般译为“难道”、“怎么”、“竟”等。例如: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21、吾乎? 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 沛公不先入关,公巨能入乎? 其渠得免夫累乎!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表出自意外的惊异语气 常用的有“曾”,一般可译为“竟”、“竟然”等,多与否定副词“不”连用。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表示侥幸语气 常用的有“幸”、“幸而”等。一般可译为“幸亏”。例如: 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 幸而杀彼,甚善。 七、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是表示对人尊敬、自我贬抑的副词。这类副词大多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演变而来,用于动词之前充当状语。 一般可分为尊人和自谦两类。 表敬副词 常用的有“请”、“幸”、“敬”、“谨”、“幸”、“惠”、“辱”
22、、“蒙”。 例如: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徒属曰:“敬受命。”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昨日蒙教。 注意: “请”用作表敬副词和用作动词有区别。 “请”作动词用,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请求得到某种东西,这时候“请”字后面是名词; 一是请求别人怎么样,这时“请”字后面是动词。 表敬副词“请”容易与动词“请”的第二种情况混淆。 主要区别在于“请”字后面的动词。 如果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是说话人自己发出的,那么“请”字就是表敬副词,可译为“请您允许我做某事” 如果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别人发出的,那么“
23、请”字就是动词,可译为“请您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干某事”。 请京,使居之。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臣请完璧归赵。 若弗与,则请除之。 例的“请”是动词,“请京”是请求庄公把京地给共叔段;例、的“请”是动词。例中的“请”是表敬副词。 现代汉语中,有些表敬副词还在使用。如:“请问”、“敬请指教”、“谨表谢意”等。 表谦副词 常用的有“窃”、“敢”、“伏”、“伏惟”、“忝”等,一般都含有“冒昧”、“私下”、“俯伏”等义。例如: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臣伏计之,大王奉
24、高祖庙最宜称。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 八、指代性的副词“相”、“见” 1、相 一般可译为“互相”,表示主语不是单一的,双方既施行同一动作,又都受对方动作的支配或影响。例如: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除表示“互相”之义外,还可表示“递相”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一个接着一个实现。例如: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亡国破家相随属。 “相”还可以表偏指,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这类“相”字,有些语法学家称之为“指代性副词”或“称代性副词”。例如: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2、见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