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乞巧嫦娥.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5527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乞巧嫦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两首乞巧嫦娥银丰学校 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主备人 教 材 简 析 李芳芳 年级 古诗两首 三年级 课时 2 时间 课型 11.6.2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前者

2、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师 准 备 学 生 知 识 准 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重点:会背写两首古诗。 难点:理解两首诗的诗意 幻灯片 1、反复朗读古诗,争取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两首古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搜集有关作者的相关资料,和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教师活动 第 一 课 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古

3、诗,感知引疑 教法设计 学生自背古诗 学生带着问题初读古诗。然后共同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让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辅导 通过展示学生的古诗积累来调动学习古诗的兴趣。 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1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

4、解“乞巧”。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意 三、读古诗,感知诗意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 个美丽的神话 四、激趣识记 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拓展练习 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

5、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 3.有感情朗读诗。 a.生练读。 b.师指导朗读。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 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1.小组练习。 2.进行比赛。 学生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以比赛的形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作 业 设 计 尝试性应用: 结合诗歌描绘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读一些你感兴趣的神话故事 巩固性应用: 比一比,组词 A 度 渡 B 愉 偷 C 烧 晓 拓展迁移性应用: 你能想象出来故事中嫦娥的心情吗?月亮上有人居住吗?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科学知识。 板 书 设 计 29古诗两首 乞巧 嫦娥 七夕今宵看碧霄, 云母屏风竹影深, 牵牛织女渡河桥。 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 穿尽红丝几万条。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课 后 评 估 评估方法: 效果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