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能性教案(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可能性教案可能性 陈薇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4、6、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利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游戏导入 这是什么?猜一猜,它在哪只手里? 在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确定或不确定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可能性。 二、新授 1、确定事件 师:老
2、师这有两个盒子,我准备请男生、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每人每次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队就获胜。有信心摸到红球吗? 多媒体演示两个盒子:一盒六个红球,旁边写女生,一盒六个白球,旁边写男生。 师:像这样的事情发生的结果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在数学中我们把这样的事件称为:确定事件。板书:确定事件 2、不确定事件 师:多媒体出示第三个盒子。现在如果从这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摸出什么球来呢? 两生说。 师:他们的想法你们赞同吗?认为红球和黄球都有可能被摸到,但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生:做实验试一试。 师:那好吧,我们全体同学就分成六人小组一起来做个试验。 多媒体出示
3、试验要求:1、摸一摸:每位同学摸一次。 2、摇一摇:每次摸完后,把球放入盒子内请组长把盒子摇一摇。 师:有问题吗? 生:为啥要摇一摇? 生:避免总摸一个球。 师:明白了吗? 实验后汇报,师选三组情况统计。如:第一组:红 红 白 白 白 白 师:请大家观察这三组的摸球情况,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我们的发现? 师板书:可能 师:对于这样的事件发生的结果我们往往不能确定,在数学中我们称之为不确定事件。 师:大家通过实践验证了我们的猜想,真了不起。 师:总结一下,什么情况下才可能摸出红球呢? 生:只要有红球就可能摸出红球。 师:是吗?那只有一个红球呢?也是可能摸出红球吗? 三、
4、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列举生活实例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可能”“一定”“不可能”这几种情况,下面就有几个生活实例:你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说一说吗? 1. 月球绕着地球转。 2. 石狮子在天上飞。 3. 花是香的。 学生逐一解释,老师多媒体介绍小知识臭的花:泰坦魔芋花。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5页,看第2题,能看懂题目的意思吗?谁来说说它是让我们干什么?很好,看清要求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前提!那就拿起你们的笔动手做一做吧。 做好了咱们用手势来交流一下。这样吧,老师报题目,你们表示,用“”表示,用“”表示,用“”表示。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三天后下
5、雨。 太阳从西边出来。 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师:我们班有用左手拿筷子的吗?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吗?老师专门就中国的出生人口作了一项调查,请大家听听资料 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是1100万左右,把这个数据具体到天数,中国每天出生的人口大约是2万。如果精确到秒,中国平均每4秒就出生一个孩子。 同学们,你们想想全世界每秒该有多少新生儿出生啊!每天就更多了!那么每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是“一定”的吗? 2举生活中确定或不确定事件的实例并描述 你们能判断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了,咱可真能学以致用!那你们还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说说你们身边的一些
6、现象吗? 请先独立思考,想好后再告诉小组内同学,让他们给你评价。 师:谁来举例说一说。 3游戏:放糖 同学们说得真棒!这样吧,老师再奖励你们玩个小游戏怎么样?老师这边有3个空箱子,请同学们根据要求来准备糖果, 一定能摸到玉米糖。 不可能摸到巧克力糖。 可能摸到花生糖。 以上箱子一个一个出示,由学生说明补充怎样放糖,老师演示,每种只要演示一种情况。 你想从哪个盒子里摸糖?大家猜猜他爱吃什么糖? 四、紧扣课题,互动结束 好了,同学们,这节课就快要结束了,你们该跟老师说什么?听要求和我再见: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一定是女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一定是男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不可能是女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
7、可能是女生也可能是男生。跟我再见的一定是三一班的同学。好,再见! 可能性教学反思 千变万化的世间事中,一定发生、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是必然现象,只是确定性现象不多,而不确定现象普遍,这些现象发生的规律如何呢?这是数学一个分支概率论要研究的问题。本课就是让学生先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很好地整合数学资源. “课标”教科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情境材料,我在教学时基本采用了这些情境材料:如主题图、例1、例2的情境图以及练习题等,但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的规律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例1之前,我先设计一个体验“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的活动再来解
8、决例1的问题;主题图的教学充分挖掘多种“可能性”。例如节目形式的可能性、选择节目方式的可能性、每个学生选中节目的可能性等,除此以外,还增加了不少“可能性”的内容,尤其“可能”、“不可能”与“一定”之间会因情况变化可转变,使学生感受到事件发生的随机现象是如此普遍、正常和可变性,感悟到自己身边处处都有数学问题,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灵活地组织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灵活地组织几次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比较、实践中认识“可能性”。如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猜漂亮的玻璃球在老师的哪一个拳头里,这活动既简单又有趣,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学习内容上。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事物很多与数学有关,学习用数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由此爱好数学。还培养了学生怎样用数学去分析问题,使学生懂得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