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6080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名词解释 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1.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绩的纪念。 2. 为数众多的陶塑兵马俑,通过严谨的布局,排列成面向东方、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军阵整肃,勇于攻占的宏伟气派。这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3.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

2、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二霍去病墓石雕 p75 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现存时代最早、保存完整的成组石雕,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三武梁祠 p80 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位于山东省嘉祥县的武梁祠是我国东汉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其内部装饰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画像石,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处

3、画像遗存。 四马王堆1号汉墓帛画 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特点: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 以线造型,笔致圆转流畅。 形象皆为正侧面,基本比例正确。 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 西汉马王堆帛画:天地人神混杂的图象 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而其中最精美的便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T字形“非衣”。画面分天朝、人间、地府三段。天上为横幅,其余为直幅。分别以太一神、驮侯妻、祭祀者、合欢鳌为各段的中心。天界有扶桑树、九个太阳、嫦娥、新月,以及象征长寿的蟾蜍、白兔;日月同辉,令人神往;天门有司命守卫。气界为驮侯妻缓行升天,吏前婢后,迎护隆重。人间双龙穿璧,象征

4、幸福吉祥;家属聚集祭祀,祈求死者灵魂早归仙境。最底部合欢鳌背上大力神,双手、托着大地,孔武有力。全图内容丰富,想象瑰丽 五 谢赫古画品录 作者谢赫,时期的画家,理论家。他提出”六法伦”1. 气韵生动是也:2. 骨法用笔是也3.应物象形是也4.随类赋彩是也5. 经营位置是也: 6.六 传移模写是也。是中国古代最早有关绘画艺术的品评专著。 六法 1. 气韵生动是也:2. 骨法用笔是也3.应物象形是也4.随类赋彩是也5. 经营位置是也: 6.六 传移模写是也 六克孜尔石窟现存最早的中国石窟建筑实物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

5、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的岩石质不适合雕刻佛像,只能制作上彩泥塑。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质坚硬致密,适合精雕细刻。 云冈石窟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

6、山西省大同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该石窟由北魏皇室主持创建,北魏文成帝和开元年由佛教首领昙曜主持修建5个大型洞窟,后称昙曜五窟,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麦积山石窟 位于甘肃天水,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经历北魏、西魏。北周各代的开凿造像,现存大小窟194个,由于麦积山岩质为红土与沙石构成的砾岩,只能开凿洞窟而不宜雕造佛像,因而这里的造像都是泥塑像 炳灵寺石窟 位于甘肃永靖,其雕塑是利用天然洞穴修整而成。其重要价值杂鱼他保存有确切纪年的年代较早的一批造像。可知该石窟造像大约包括有西秦以前、和北魏前期的作品 七张家样 张曾

7、繇既善长于佛教壁画和卷轴画,又长于佛教雕塑,且富于民族特色,故为世人所广泛接受。南朝人,擅长于佛教壁画、雕塑。学习外来画种,有“张家样”之称。影响了吴道子。 八曹家样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谓“曹衣出水”。“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九吴家样 吴道子独具一格的释道人物画,时称“吴家样”强调用笔的表现力,有意压缩色彩在艺术表现上的比重,并力求简化色彩色阶上的复杂变化。世称“吴装 解释“吴带当风”、“吴装”。 吴道子他创作的豪迈奔放、变化丰富、错落有致的“莼菜条”线描,能表现对象

8、“高测深斜,卷褶飘带之势”,获得“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视觉效果。这就是吴道子创造的“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 吴道子为强调其线条的表现力和独立功能,有意识的在画中将色彩弱化,“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从而突破了南北朝以来的重彩风格,当时称为“吴装”。此外,他还创作有“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为后世白描之先声。吴道子再绘画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与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审美变化,所创“吴带当风”成为后世典范,因而享有“百代画圣”之誉。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中国画术语。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

9、富于运动感、节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十周家样周昉善长于佛教绘画,妙创“水月观音”样式。其佛教画成为一种流行样式。称“周家样”周昉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题材主要表现贵族阶级的生活,所画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人物形象刻画准确,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情,概括了盛,中唐人物画的特征,体现出对社会现实与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挥扇仕女图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秋风纨扇”寓意为宫中妇女被抛弃的愁怨心理。他也是一名宗教画家,创造的“水月观音”之体成为广为流传的佛画样式,被称为“周家样”。 十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代张彦远著。此书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有史以来

10、散见于诸书的画史资料,总结前人对画史画论的研究成果,开创了百科全书式的画史编写体例,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绘画通史 十二.徐黄体异 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筌的风格: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的风格: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十三.笔法记 此书首创山水画“六要”说:气、韵、思、景、笔、墨。还提出“神妙奇巧”、“笔有四势”、“有形之病”和“无形之病”、“物象之源” 十四.翰林

11、图画院 西蜀与江南是唐末至宋初的两个绘画中心,聚集了许多画家,前后蜀四主皆喜爱绘画。后主孟昶为提倡绘画,于明德二年创设翰林图画院,选拔绘画人才入院,授予官职 十五。南宋四家 李唐清溪渔隐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马远踏歌图轴、夏圭山水十二景图卷。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唐,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造型及笔墨趋于简括,开创了南宋山水新画新风。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刘松年,山水典雅,擅画西湖风景、贵族庭园及文人雅士的生活。画风严谨不苟,水墨青绿兼工。四景山上图。马远,以雄健的大斧皴画山石峰峦,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尤善于在章法上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留出

12、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旷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这种“边角之景”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踏歌图、梅石溪凫图寒江独钓水图。夏圭,用笔苍老,水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神全: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山上十二段。画山劈染兼用,水墨交融,淋漓尽致,表现了他的水墨特色。马,夏山水大胆剪裁,突破全景式构图而画边角之景,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是在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十六。林泉高致 中国 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作者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人,著名画家。林泉高致6篇,由郭思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25.郭熙林泉

13、高致 十七.米氏云山 宋代山水画派之一。又称“米家山水”。米芾所创,其子米友仁加以继承和发展。描绘云烟掩映的江南山川景色。采用泼墨法,参以积墨和泼墨,又常用焦墨提神,其精妙在于见笔见墨,属水墨大写意画法,自称“墨戏”。 十八。元四家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 他们的山水画代表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黄公望(12691354), “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的艺术风格。他的代表性作品富春山居图,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萃收聚于笔下。画家中锋、侧锋兼施,尖笔、秃笔并用,长短干笔皴擦,湿笔披麻,浑成一体。 倪瓒(13011374)他善用侧锋淡墨,干笔皴擦,作品笔墨精粹,意境幽远。代表作品有渔庄秋

14、霁图、紫芝山房图、江岸望山图。倪瓒主张绘画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多为文人画家所称道。 吴镇(12801354),他的画师承巨然,善用湿墨,充分发挥水墨的特性。他的画风沉郁苍莽。传世作品有嘉禾八景图、水村图等。 王蒙(13081385),他从小向外祖父赵孟頫学画,长大后与黄公望、倪瓒多有交往。他作画喜用焦墨渴笔,点细碎苔点,画面繁密充实。他善画江南林木丰茂的景色,湿润华滋,意境幽远。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春山读书图等。 “元四家”的作品更注重笔墨技巧,更讲究意境神韵,使山水画的美学价值更加提高。但由于对末落王朝的怀恋意识和情结,也由于文人艺术思潮的影响,他们的作品

15、偏于淡远、萧疏、幽深,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较脱离现实。 十九.浙派 p231-232 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 吴门画派p232-234 “吴门画派”简称“吴派”,吴门画派的崛起标志着继承元人文人画传统的复兴,明四家有:沈周庐山高图 文徵明花卉册 唐寅春雨鸣禽图 仇英琵琶行图吴门派画家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淡于仕进,以诗文书画自娱。继承元人绘画传统,致力于宁静典雅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是他们山水花鸟画的普遍特点。 南北宗论 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

16、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一书中提出 文人画 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古代文人从事于绘画的历史甚早,但文人画作为艺术潮流则形成于北宋熙宁,元丰之际,活跃于封建社会后期,并在美术发展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波臣派 明代人物画流派之一.曾鲸始创始人,强调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坚持以墨线和墨晕为骨。代表作有王时敏像 曾鲸,字波臣,创造了墨骨画法:以淡墨勾定五官,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人物形象刻画不光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并且深入揭示人物的精神气质。画法上文质兼具,吸收民间的写真技巧,又糅合文人画的审美取向,肖像面部具有凹凸明暗之感。最擅

17、长描绘文人学者的肖像:王时敏像:在明末清初形成了具有中国肖像特点的肖像画流派“波臣派”。 华亭派 明代后期山水画派,以董其昌为首,董其昌把模仿前人作为致力绘画的最佳选择。在主张模仿古人、遵循古法的同时,也以禅喻画,主张“悟入”、“超出”、“舍法” 明末涌现的文人山水画派更重笔墨总体表现力与文化修养。以沈士充为代表的云间派,以赵左为标志的苏松派,以董其昌为旗帜的华亭派。强调摹古,注重笔墨,追求“士气”,三派又被统称为“松江派”。 清初六家p257 清代初期画坛上正统派的代表人物有被称为“四王”的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他们在艺术上严格遵循古法,加上另外两位正统派画家吴历和恽寿平,被称为“清初

18、六家” “四王”包括两代人:第一代是王时敏与王鉴。第二代是王原祁与王翚。“四王“一派画家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十分看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挪后。表现平静安闲的情感状态,体现“士气”与“书卷气”,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审美情趣的表达更趋于精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确定了正统地位。分为两种: (1)王时敏祖孙更重笔墨风格:王时敏形成苍润古澹,松灵秀雅的风貌:云山图。王原祁笔墨意味更醇厚,传达一种大气磅礴的精神气韵。笔墨更趋苍劲变化,具有独特的生拙浑穆淳朴的趣味:山中早春图辋川图。王原祁的追随者众多,形成以他为旗帜的娄东派。(2)王鉴与王翚也从临摹入手,路子较宽,不忽视丘壑

19、形象的创造:王鉴,笔法遒美,墨韵润泽,气格清苍,沉雄古逸的体貌:夏山图。王翚,注重观察自然,将笔墨的精能与丘壑的真实生动融为一体,达到重开古人之生面的效果:溪山红树图。王翚追随者很多,形成了以他为依归的虞山派。(3)吴历,注重师法自然,作品丘壑生动多姿,笔墨苍浑凝练.用笔沉着谨严。善用重墨,积墨,风格醇厚深秀:横山晴蔼图湖天春色图。(4)恽寿平,山水画空灵清旷。花卉创没骨画法,讲究以写生为基础,以极似求不似,重在“摄情”,画风清新雅丽,于绚烂中求平淡天真:锦石秋花图。从学者甚多,形成“常州派”,被清人视为花鸟画的“写生正派”。 清四僧 p257 朱耷、髡残、弘仁、原济、四人都是较强的反清意识,

20、明代灭忙后出家为僧,以示不屈服于清廷 清初画坛“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他们是有很强反清意识的遗民画家,绘画带有深挚的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所继承的传统仍属文人画系统。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书入画的效用并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1)八大山人,以山水寄恨,内心深处的愤懑抑郁,借画笔曲折的反映出来,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秋林亭子图。花鸟画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抒发了遗民之情。在立意,形象,造型,布局,笔墨以至诗书画一体上均有新的突破,达到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荷鸭图。

21、(2)石涛:A.清初最富独创性的画家,他的艺术独出心裁,张扬个性。山水画变古法为我法,充满昂扬的激情和旺盛的活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泼墨山水卷。花鸟画继承大写意传统,纵横恣意,讲求诗情和画意的结合生发。牡丹竹石图墨竹。(3)弘仁:A.山水画以黄山和齐云山为母题,将山水实境升华为超脱现实世界的理想化的境象,给人一种远离现世的“世外山”之感,隐晦的传达遗民意识。笔墨简洁洗练,意境静穆幽寂,黄海松石图。追随他的人很多,形成了新安画派。(4)髡残,以强烈的主观感情抒写胸中山川,洋溢着蓬勃的生机。擅用干笔渴墨,以浓点短线及致密而又松动的用笔展现旺盛的活力。苍翠凌天图。 扬州八怪 p259 乾隆年间,当时的

22、商业中心扬州,掀起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这就是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此派画家在清初四僧富于创新精神的画风的影响下,以革新的面貌出现于花坛 1)并不专指某八个人,而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他们富于创新精神,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花鸟写意画。 (2)“八怪”中的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既不满于现实,又在卖画于扬州路上殊途同归,相互影响,且受市民阶层喜新尚奇的推动,艺术创作上具有下述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 (3)这些职业化的文人画家和文人化的职业画家,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宫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或多或少的摆脱了贵逸平

23、和的“士气”与“书卷气”,形成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因他们非统治者标榜的正宗,便目之为怪。 (4)“八怪”分为三类: 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如郑燮,李鱓与李方膺,选择“四君子”等题材,画风或清刚跌宕,或泼辣奔放,甚至不守规矩,有所谓“霸悍气”。 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如金农,高翔和汪士慎,一方面继承了文人画传统,另一方面从金石书法中吸取营养。作品流露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但更多的寄托高洁的人品与不肯同流合污的情操。 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如黄慎,罗聘和华喦,广博深厚的功力,注意适应民间欣赏习惯,又吸取文人画之长,讲求人品,兼擅三绝,放笔写意。作品题材广泛,画法精熟,亦较“谐俗”。 金陵八家 p25

24、8 明末清初的南京画坛是画家云集之地。著名的有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彼此画风不尽相同,都负有一定的时誉,世称“金陵八家”。 新安四家 p258 在中国画史上指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弘仁四人。称“新安派”。是明末清初山水画流派之一。以安徽歙县人弘仁、休宁人查士标、汪之瑞和孙逸为代表。 海上画派 p260 海上画派”的主要画家有赵之谦、“四任”、虚谷、吴昌硕、吴友如、蒲华等。赵之谦的作品,善于将篆隶书法功力融入画面,风格浑朴秀劲,花卉设色浓艳,宏伟富丽,以象征吉祥。 吴昌硕也以书法、篆刻入画,作品金石味浓郁,风格沉着雄肆。他除花卉外,兼长人物、山水,画面题诗文以吐泄豪情,

25、既使意境丰富。吴昌硕治印也很出名,他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创始人。 “四任”中以任颐最著,他善于画人物、花鸟,所作受陈洪受影响,略作夸张,线纹坚劲凝练;而又吸收民间设色技法,色彩明丽。任颐好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入画,如钟馗、凫荷图、风尘三侠、吕布与貂禅等,雅俗共赏。 画图题 1. 三代爵的典型样式 p33 p39 2. 三代鼎的典型样式 p32 42 43 46 3. 阎立本步辇图的构图 论述题 1. 列举一件作品,说出这件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并谈谈你对这一美术作品以及 宋代中国美术的认识。 清明上河图,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不仅是中

26、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是研究宋史的珍贵图像文献。 宋代美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技巧的成熟和创作的繁荣以及种类、题材、风格的更进一步的多样化等方面宋画与宋瓷实中国古时期文化的双葩,其艺术上的细节体贴和精致表现,实是同时间的中世纪欧洲所无法梦想。而文人画的兴起,则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宋代建筑艺术在总体特征与审美风貌上比起唐代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而划分出中国古代建筑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后的元、明、清建筑只是在宋代基础上 的丰富与发展。宋代雕塑艺术在规模、气魄和造型上不如唐代,但表演出世俗化的生活趣味。宋代书法变唐人书法法度森严为轻快活泼,掀起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又一个高潮。宋代的金属、漆器、染织工艺制作

27、十分兴盛。 2. 结合具体作品,试论唐代人物画风对后世的影响。 阎立本乃世家弟子,承家学而在人物、鞍马、山水、道释、台阁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推人物画。阎立本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前者描绘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场面。后者描绘历史上十三位君王,作为“兴废之戒”。 阎立本人物画与六朝画迹相比,写实性强,重人物个性描绘;且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以鉴戒贤愚、弘扬治国安邦之大业,这与同代和后来的人物画家,如吴道子主要服务于宗教有明显差别。 阎立本的线描画面部细劲圆润,画衣物简练粗重。相较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风格更注重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

28、线条。设色也较前代更浓重,多使朱砂、石绿,有时还使用金银等贵重矿物质颜料。 中国人物画从汉代的简朴、稚拙发展为两晋南北朝的“迹简意澹而雅正”并向“细密精致而臻丽”方向发展,阎立本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绘画向盛唐的“焕烂而求备”推进了一步,因此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画家。 吴道子女史 图洛神赋图烈女仁智图送子天王图创作活动期在唐开元、天宝年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先说“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吴宜为画圣”。至此后人皆誉其为“画圣”。原因在于: a、吴把中国画运用线条的方法发挥到了更高境界,创造出一种离披点画、脱落凡俗的“疏体”:其特点是笔势磊落、圆转多变,笔简意全。传为吴作的“送子

29、天王图”,人物服饰线条勾勒,有轻重、缓急、粗细、快慢之变化。 b、在吴道子笔下的释道人物有三个特点:对佛教故事理解中国化;佛教故事艺术形象上的中国化;宗教故事人物生活化。他的作品是佛教题材中国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c、吴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山水在魏晋南北朝时萌芽,画法相当稚嫩,顾恺之、宗炳、王微虽然都提出了山水画的理论方法,但在操作上还是装饰性强而写实性少。吴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才使山水成为独立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之作为人物宫观的背景之附庸地位。 虢国夫人游春图 卷 张萱,唐代开元、天宝间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在当时“唐尚新题”风气的影响下,画家采取现实中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创作出主题如此

30、突出的杰作,与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史诗交相辉映,有其深远历史意义。原作曾藏宣和内府,由画院高手摹装再现虢国夫人挥鞭策马、盛装出游,“道路为耿骇”的典型环境。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作品重人物内心刻划,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流于板滞。原作已失,摹本犹存盛唐风貌,足堪珍视!此图在两宋时为史弥远、贾似道处藏,后经台州榷场流入金内府,金章宗完颜景在卷前隔水题签,指为宋徽宗赵佶所摹。见庚子销夏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诸书著录。为流传有绪的唐宋名迹中稀有瑰宝之一。 捣练图 卷 唐 张萱 此图分组描绘宫中妇女加工白练,依次为捣练、织修与熨平。所绘十

31、二人,或长或幼,或立或坐, 神情姿态各异。不唯捣练者的执杵挽袖,织修者的细心理线,拉练者的仰身用力,刻划惟肖,其煽火幼女之畏热,观熨女童之好奇,尤见观察细腻,描写生动。图卷前隔水细花黄绫上有金章宗贵签:“天水摹张萱捣练图”八字全卷中分押金章宗“明昌七玺”。 3. 试论元四家的绘画艺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风的代表人物 ,他们把中国山水画的抒情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在他们的作品中 ,逸格画品得到最纯粹的体现 ,形成了独特的绘画美学思想。元代之后,摹古之风兴盛,元四家是他们主要的模仿对象。比如清初四王,便师承于元四家,绘有多幅仿作。其中,以倪瓒和黄公望之追随者较多。元四家皆承董巨,

32、而黄公望得苍茫浑厚富春山居图,王蒙得刻画秀润夏日山居图,倪瓒以萧疏淡逸见长容膝斋图,吴镇以苍古沉郁见胜洞庭渔隐图,各有不同风格。他们在此次中国画变革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广泛吸收了唐宋水墨山水画的长处,充分发展了笔墨在绘画中的作用;同时突出了绘画的文学趣味,使诗书画融于一体,开一代新风,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派 4.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清代四僧的绘画艺术。朱 耷 八大山人书法成就颇高,但被画名所掩,注目者不多。黄宾虹尝称“书一画二”,确为至言。 八大的书体,以篆书的圆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截,了无藏头护尾之态,以一种高超的手法把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藏蕴其中而不着痕迹。

33、藏巧于拙,笔涩生朴,此中真义必临习日久才能有所悟。简而言之,是用篆书的笔法去写行草书,与天发神恰似碑以隶笔写篆书一样异曲同工。 八大山人在中年时各体书风全貌的,莫过于个山小像中八大的自题了。他以篆、隶、章草、行、真等六体书之,其功力之深,罕与伦比,可谓集山人书法之大成。 八大去世前夕,书法艺术水平达到顶峰,草书不再怪伟。如八十岁写的行书四箴、般若波罗蜜心经、仕宦而至帖(即昼锦堂 记帖),平淡天成,丝毫不加修饰,静穆而单纯,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高僧书法大致如是。近人得其精髓者只弘一法师一人 石涛 他作画笔墨多变化,技法运用灵活,对景物描绘淋漓尽致。在绘画理论上主张“借古以开今”。他的这些绘画风格

34、及艺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既深又广。他作画富有创造性,构思布意,笔路墨法,乃至题诗书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风趣。传世画迹有诗画册、黄山八胜图、梅竹双清图、蕉菊图等。古木垂阴图纸本,设色。此图画江河两岸重山峻岭,古木垂荫之景。江水横流,一桥横跨,对岸远山如拳,烟云缭绕。树木苍翠,山坳丛林中楼阁掩映。以卷云皴、荷叶皴并用画山石,浓墨点苔,树木或点墨或双勾,并略施淡花青。此图笔墨运用灵活,风格奔放。画法多变而始终有自己的面貌。这是他高出一般人的地方。此图为石涛精彩之作。画上有作者长题,论及画理。 5. 试论清代扬州地区的社会风尚与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中国艺术流派。清代乾嘉时期,在扬州画坛上活跃着一批以卖画

35、为生的职业画家,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金农、黄慎、郑燮、李鳝、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等8人。他们在生活作风、艺术观点、绘画风格上都有相通之处,因此形成了一个流派扬州画派,习惯上称之为“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在研究、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不受成法的约束,自由驰骋笔墨,抒发胸怀,以清高绝俗、清新淋漓的画风出现在清代画坛上,被当时主张复古的正统画派视之为“怪”。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上,他们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树一代画风,占有重要位置。他们继承了文人画的艺术传统,并在文人画的传统题材中赋予新意。在构图布局上,诗、书、画、印浑然一体;在形式技巧上丰富了水墨写意法的表现力,用笔奔放,挥洒自如,给人耳目一新

36、的感受。 扬州八怪: 风格鲜明,个性突出。 重视情趣的表现,力图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诗文、书法、绘画、印章,完美结合。 创作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 6.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明清两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 明代:边景昭双鹤图,学黄家画法而稍变,体格工丽端严,被誉为明人院体工笔花鸟画的鼻祖 孙龙 花鸟草虫册页远学徐崇嗣,近师释法常,擅长没骨画,彩色渲染,生趣盎然。 林良 双鹰山茶白羽图轴把以元代水墨花鸟画传统为基础,参以浙派笔意,别开生面。斧劈皴擦、笔骤墨驰、淋漓飞动、苍劲刚硬 吕纪秋鹭芙蓉工笔工整浓丽,略变南宋院体;残荷鹰鹭图轴粗笔简

37、略,近林良画风 陈淳 竹石菊花图轴山茶水仙图笔墨简练,富于闲雅意趣。以水墨的微妙变幻,表现花鸟树石的韵致。 徐渭 杂花图卷墨葡萄图轴其作品粗枝大叶,任意挥洒,笔力如走龙蛇,挟风雨,风神横溢,笔情恣肆 恽寿平锦石秋花图轴,所作花卉不用勾勒而直接用墨、色点染,形象简洁精确,赋色艳丽秀雅,极具意趣。有“写生派”之誉 任颐 女娲补天苏武牧羊酸寒尉像表现出捕捉鸟类动态的能力、构图的巧妙多变,设色明快淡雅,勾勒与没骨相结合的笔墨技法 吴昌硕桃实图轴将金石碑版的意趣渗入写意作品之中,以“重、拙、大”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一扫晚清画坛的柔媚轻俏之风。 二居 善于用粉,以没骨“撞粉”、“撞水”,即趁颜色未干,根据需要而注入适量的粉和水,以增加画面的色彩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