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6217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二框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设计 余永琴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的第二框题。在七年级学生对自尊自信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走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 一、 步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自主,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还是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受认识、情感、行为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对成人在某些方面的依赖都是正常的。但是从依赖走向自立自强是人生的必然。设置本单元主要为了帮助中学生顺利完成“心理

2、断乳”,正确分析和认识成长过程中成人的关爱,把自立自强作为青少年追求的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本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这些活生生的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自我生成情感、内化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走向成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所以,教师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学生的体验、行动和能力的提高。 二、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比较中使学生逐步树立自立和依赖性强对今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不同影响,从而告别目前强

3、烈依赖父母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学习与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立自理的生活态度。并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的乐趣。 2、能力目标: 提高自立意识,锻炼生存的能力。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知识目标: .认识依赖心理的危害性。认识走向自立的重要性。 初步掌握自立自理的方法。懂得依赖性强的危害和自立有助于成功的道理。 三、 步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自主,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还是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受认识、情感、行为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对成人在某些方面都有很大的依赖,甚至这种依

4、赖成为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继而这种不良习惯已经影响到了学习、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 四、 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1 五、 依赖有哪些危害? 六、 1、教师:课前对学生做一个依赖程度的调查; 搜集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搜集古今中外有关“依赖”心理和“自立”品质的典型材料; 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2、学生:了解有关自立的事例搜集有关我班或自己身边自立的故事 六、: .诱导启发、活动参与、通过事例的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 .问题情景教学法 .讨论交流 七、 多媒体教学 八、 教学流程图 视频导入新课中国梦想秀杨佩与十字绣 观完视频思考:杨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讨论: 九、 告别

5、依赖 走向自立 一、依赖有哪些危害? 上一节课介绍了很多关于外国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的,同学们听了后有什么感想呢?我们中国的父母又是怎样培养我们的自立精神的呢?哪个同学来说一说? 中外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不同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外国学生认为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而我们中的一些同学认为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活动一:故事讲解 教师讲故事:三层被 教师提问:依赖心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思想上缺乏独立意识,做判断、做决定总要依赖他人; 行动上依赖别人的指导和督促甚至让别人代替自己来行动。 活动二:动画欣赏 观看动画:小雅独立生

6、活一天 教师提问:你怎么评价小雅?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依赖别人有什么危害? 教师归纳:这件事情说明,小雅是一个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的人。 结论一:危害之一 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2 活动三:说一说 播放动画:老太太应聘 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为什么? 结合“老太太应聘的故事”谈谈依赖别人的危害。 教师归纳:如果我是招聘者,我是不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因为他的自立意识、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这样的人是很难获得事业的成功的。 结论二:危害之二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教师总结依赖的危害性: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

7、活的能力和精神;依赖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依赖使人不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利大于弊。我们整体的依赖心理相当严重,自立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过渡语:因此我们应该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活动四:思考并讨论 故事解析:“创业”的后果 思考:该中学生的行为是在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离家出走不是自立的表现,告别依赖不是告别依靠,依靠不是依赖,走向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不是不负责任。 讨论:自立是不是要拒绝他人的帮助?依靠是不是依赖?为什么? 依赖别人具有严重

8、的危害,这是不是说自立就是要拒绝他人的帮助呢?依靠就是依赖呢? 幼小的时候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就会日益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这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识,我们不再依赖,我们渴望自立与独立。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自立绝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因为,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看问题全面一些。青少年在遇到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要多征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那种认为自立就是拒绝帮助,甚至跟父母对着干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利于自

9、己的成长的。自立应该是既有自己的主见,也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和接受别人帮助。善于接受别人帮助不是依赖。 阅读思考:回忆小学的生活,我们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小学老师比中学老师对我们管束多。可是,对于这种管束,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 同学甲:我不喜欢这种管束。管得太多、太严,不利于我们自立。 同学乙:我很怀念他们,要不是他们的帮助、指导,我不可能学到今天这么多自立的本领。 同学丙:我过去不喜欢他们,但现在很感激他们。要不是他们的严格要求,我可能会养成学习马虎、生活懒散的习惯。 你赞成哪种看法?还有其他看法吗? 教师归纳: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对我们的管束要多得多。是因为我们在小学时,还缺乏必要的自立意识和自

10、理能力,不懂得该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不能自主地处理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进入中学以后,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比小学时要强得多了。因此,中学老师对我们的管束比小学老师要少得多。正是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才使我们3 有了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才使我们学会了自我管理。没有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也不会自我管理。 二、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活动一:欣赏动画后思考 播放动画: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 教师提问:这个动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要能独立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负责; 结论: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活动二:欣赏图片后思考 观书41页

11、图: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 分析:这个女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来改正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那个女学生之所以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习惯,是由于她没有认识到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通过父亲的帮助,她认识到了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她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 教师提问:你认为自理自立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得出结论:自立自理的关键是独立地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活动三:缝纽扣比赛 1、准备好一些布、纽扣、针、线 2、分组让学生缝纽扣 3、时间为5分钟 4、对学生活动结果作评价

12、 5、目的在于告诉学生要学会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活动四:动画欣赏 播放动画:书生赶考 这个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能自立吗? 如果你是这位书生,你会怎么办? 教师归纳:这个书生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即使他满腹学问也不能自立。 如果我是这个书生,我会冷静地、仔细地分析别人的说法对不对,再决定自己究竟该怎么做。 总结:我们要通过努力,使自己不依赖他人,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十、 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而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学会自主。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独立也是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13、的人,又怎么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怎么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总之,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自立就是明确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自主才能明确并承担责任。 4 十一、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是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二框。这一课属于初中思想品德的道德板块部分,这部分的内容应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因此,这堂课我的教学理念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双向交流、多边活动,使学习者在一定的生活、社会现象的情景中,借助于其他人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依赖的危害,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体验中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人生一定要自立的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如何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如何培养学生良

14、好的政治素养”?为了激“活”学生思维,针对本课我分别是以鹰的故事和视频啃老之痛作对比,把马云等杰出青年的品质和我拍的本班同学的生活片段作对比,通过“自立大比拼”的竞赛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呈现于学生,学生们的思维在鲜明对比的碰撞中分享彼此的感思考、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也达到了学习时自由地发展自身在认知、情感方面的潜能。注重对知识点难点突破、重点突出,本课中不再有依赖思想是难点,从学生上课反馈的信息看出学生对于本课的难点、重点掌握得比较好。 当然,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如时间把握得不够好,最后一个活动缝扣子占用了太多时间,对学生出现情况把握不大准,体现了我教学应变机智上的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多看书增加自己的学科素养外,还要多听课多琢磨多反思,以提高自己课堂管理的水平。 十二、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一、依赖的危害 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2、使人缺乏生活责任感。 3、只想过不劳而获得生活,贪图享乐,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1、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 2、遇事有主见 3、投身实践从小事做起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