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民歌与文人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乐府民歌与文人诗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乐府民歌与文人诗,第四讲,乐府的概念 乐府民歌的采集乐府诗集,一、汉乐府民歌,乐府概念及其演变,1 原为音乐机构的名称,负责收集创作乐曲,训练乐工等;2 指乐府收集、保留下来的谱过曲的,能够配乐演唱的诗词,为作品名称;3 后来指仿照乐府格式,采用乐府旧题而作的诗词,不都用于演唱,也用于吟诵了;4 唐代新乐府运动中指按照乐府诗的某些特点写作的诗,又称“新乐府”或“系乐府”;5 宋元后又用作为词、曲的别称。,乐府民歌的采集,汉书艺文志载当时收集的西汉乐府民歌有138首,但留存不多,现存大多为东汉乐府搜集的作品。乐府诗集(南宋郭茂倩)中包含汉乐府民歌的有四类:“相和歌辞”:多为江南楚地的民间歌辞;
2、“鼓吹曲辞”:是北方民族的乐曲,用于军乐;“杂曲歌辞”:指声调已经失传,无所归属的乐曲的歌辞。,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第一类 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战城南: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主题:诅咒战争 艺术特色:想象丰富,人禽对话独具匠心;句式自由,杂言,整散句间出;善于渲染各种气氛;场面转换利落,跳跃性很大。,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声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十五从军征 主题:揭露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艺术特色:内容取舍和结构安排恰到好处,独具匠心;既含蓄简洁又深湛凝重,“意在言外”,意境深
3、远,韵味绵长。,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做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现实主题: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东门行,出
4、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木瓜(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静女(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骚首踟蹰。静女其娈(貌美),贻我彤管。彤管有炜(光明),说懌(喜欢)女美。,诗经中的爱情诗歌,爱情婚姻主题,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
5、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有所思,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江 南(相和歌辞 相和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赏析(三种说法),“劳动愉悦说”(朱东润本)“爱情隐喻说”“鱼戏莲”图“向往自由说”“鱼戏”图,爱情隐喻说,“鱼”为情爱的隐语,以鱼的多子象征配偶的繁殖功能,可见古人对生殖的崇拜。“民歌中,隐语的例子很多,以鱼来代替配偶或情侣的隐语,不过是其中之一。”(闻一多说鱼)“(江南)莲谐莲声,
6、这也是隐语的一种,这里是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同上)“古人常以莲象征爱情,以鱼喻女性。”(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莲与怜(爱人)同音,鱼与吾音近,即从四面八方与恋人戏谑之意。”(吉川幸次郎中国文学史),“莲”在古代常象征爱情: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便以莲(荷)寄托对爱人的情思;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理论:原始作品中的形象所积淀的某种内涵往往使这一形象带上确定的语义性质,从而使之在文学史上成为经典性意义形象,即“原型”。前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后代文人对前代作品的继承过程也就是“原型”承传的过程。如:“柳”感伤别离(折柳
7、送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送别,陌上桑(相和歌辞相和曲),陌上桑母题:产生于诗经魏风十亩之间的“桑间濮上”。更富于浪漫性与诙谐性:“罗敷之美”“海伦之美”(伊利亚特)“丈夫之美”“使君之丑”以夫妻关系的伦理爱否定邂逅的浪漫爱,顺应正统道德观,满足普通人的“好美”心理。比较:陌上桑与廊桥遗梦,叙事诗的发展:,孔雀东南飞1、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壁”。2、内容提要3、社会主题4、人物形象:刘兰芝:勤劳、美丽、善良、坚毅、极其自尊、高度自信;焦仲卿:
8、善良、孝顺,但受封建礼教影响深,缺乏独立意识,极其懦弱、无能;比较:孔雀东南飞与梁祝,关于“焦母”的解读,东方文化中的“母子一体”现象:马斯洛的“爱与归属”理论:两性间最本质层次的需求即占有与归属,爱到极点即为归属。人总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格,因此便不断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力量的挫败。在古代东方,女性爱情普遍受到压抑,无法张扬,于是将爱的力量注入儿子身上,而这种爱一般都伴随着对其自由意志、独立人格的剥夺。,弗洛伊德式的分析:“俄狄浦斯情结”的倒置,将压抑在潜意识深处的力比多“从一个对象改道注入另一对象,寻找一种替代”。这是源自潜意识层面的不自觉的、无法摆脱的性嫉妒。中外文学中“焦母
9、”式的女人还有许多:曹七巧(金锁记)、汪文宣母(寒夜)、焦大星母(原野)、孟樵母(我是一片云);卡巴诺娃(大雷雨)、约娜(一生)、莫莱尔太太(儿子与情人)等。,对孔雀东南飞主题的重构,主题:人的生与死、人的命运 在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中,记录、再造了焦刘夫妇的悲剧故事。焦刘的无爱婚姻 刘自遣的话语(积愤、自己的价值、对焦的失望);焦的懦弱、自欺欺人(同情、安慰、为己辩护);分别场面(同舟共济的感情、焦的愧疚);刘许婚后的最后相见及自杀(对人生的绝望、报复、懦弱灵魂的最后挣扎、对自己的谴责)。,孔雀东南飞的艺术风格,、语言风格:语言朴素但极其符合人物的微细心理变化、长诗总体为写实,但铺排描写及结
10、尾却颇富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此诗的艺术成就极高,被称为“长诗之圣”(王世贞艺苑后言)、“古今第一首长诗”(沈德潜古诗源)。,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与成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第一次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具有“缘事而发”的特色;写作技巧很成熟,出现了第三人称叙述,“歌”、“行”体分类影响了后代叙事诗等;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具有“感于哀乐”的特色;面对生命短促,表达了强烈的乐生恶死的愿望;表现了生动活泼的想象力;使用了新诗型:杂言体和五言体。,二、汉文人诗,(一)文人诗概貌,主题 东汉中后期的文人诗广泛地歌咏了夫妇或恋人相思离别
11、之情、朋友之情、游子思乡之情,尤其是对于生命短促的感伤和紧紧抓住这短暂人生的欲望。*文人五言诗的产生 东汉班固咏史,(二)古诗十九首,文人诗代表作离别、失意、人生无常五言诗成熟的标志“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1、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蜿等期。生年不满百之十五,2、离人相思,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之六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
12、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之一,艺术特色:感情的真切动人,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纾。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艺术特色:借助写景来抒情,汉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比较,1内容:反映征夫(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都表现追求人生享乐、及时行乐的生活观2艺术风格:(1)表现方法:叙事与抒情(2)诗体:多样化与单一化(3)风格:明朗与含蓄(4)语言:口语的直白与文人诗的工致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