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未来.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7056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未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未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未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未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未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未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未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未来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难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简单讲解:

2、同学们,看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陕西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陕西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陕西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陕西”。 8、出示陕西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陕西省有哪些城市?碑林在哪个市?碑林在陕西的什么方位?我们碑林有哪些友好邻居? 9、打开碑林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活动三: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陕西”的资料。 2、看短片。看后交流。 3、出示陕西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 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爱我家乡 建设家乡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并知道

3、了地图上的位置,名字的由来,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1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

4、什么。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3.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 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四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

5、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陕西人真棒,你们知道陕西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 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 五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陕西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热爱家乡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6、,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家乡的四季变化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2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

7、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8、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板书设计: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春:百花盛开 夏:绿树成荫 秋:果实累累 冬:雪花飞舞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了家乡一年

9、四季的特点,理解了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关系。 4、家乡的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3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师: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师: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

10、产多吗? 师: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 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 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生:说一说: 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 生:说一说: 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 生: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 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 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

11、多,哪组表演精彩 生:小组互评 师:小结活动 二、 总结全文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板书设计: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小小展览会 课后反思:通过小小展览会的开展,学生纷纷展示了家乡的物产,体会家乡的物4 产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的关系。 5、居民与饮食 教学目标 1、 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 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 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

12、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1、 课前请学生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 学生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 师:请大家打开教科书,阅读一下。 学生阅读。 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 师: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谁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师:对,说得很对。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家乡

13、人生活的变化。两个星期前我们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 调查汇报 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汇报。 学生在组内交流,分工。 师: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住房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变化。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学生播放采访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在住房状况。 师: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住房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 道路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道路的变化。学生运用采访资

14、料,介绍现在的道路:新修路、扩建路等。学生出示照片介绍塘沽的轻轨。 师:同学们坐过轻轨吗?你们能谈一谈乘坐轻轨的感受吗? 师: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 衣着调查组: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衣着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现在的衣着。 师:针对我们现在穿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5 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大连人的衣着状况。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料等。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个小组和

15、大家交流。 饮食调查组: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饮食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介绍现在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菜、水果。介绍过去饮食情况。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是粮票,过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票。 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现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

16、购买食品了。 师: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欣赏感受 师: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塘沽去参观,好不好? 学生图片,然后讨论。 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扩展延伸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从XX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我们居住的塘沽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

17、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我们农村也会有惊人的变化。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老师留一个作业,大家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板书设计: 5、民居与饮食 房子 饮食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课后反思: 各小组通过调查实践活动的开展,了解了家乡饮食的特点,实地品尝了独具特色的家乡小吃,知道了它的特点,尝试学习烹饪。 6、家乡的方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6 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

18、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 2、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 3、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谈体会。 活动二: 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 2、小小辩论会。 3、教师归纳总结。 活动三: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板书设

19、计: 6、家乡的方言 方言亲切 说好普通话更重要 课后反思: 通过活动,辩论使学生明白了方言很亲切,但学好普通话更重要。 7、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山东的本土文化。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 教学活动: 一、感受陕西 1、观看风光片。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陕西” 分组了解,汇报

20、交流。 名胜古迹 陕西名人 地方戏剧 7 二、学唱秦腔 1、欣赏。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 学生自学歌曲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教师: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动听 三、延伸与表现 1、认识招远的标志,观赏招远的风光片。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 四、小结 教师:

21、陕西好,招远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 板书设计: 7、多彩的民间艺术 戏曲:地方戏剧、地方曲艺 民间工艺:风筝、版画、剪纸、根雕 8、家乡的民俗探秘 活动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22、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课程内容 分组活动 第一组: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 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 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 8 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

23、展实践活动。 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 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 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 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 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 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 第二组: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 1.开展此项活动事先需精心组织策划,教师要给学生相应的指导。 2教师要事先与风景区景点管理部门取得联系。 1.实地考察景点,了解其具体情况,并收集一些资料,如: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 2.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宣传和服务活动。 3.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分享收

24、获,并分组写出考察报告。 4将调查报告、学生的思考整理成建议书,送交各风景区及其管理部门。 实地考察、活动记录、讨论、交流、整理 第三组: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 培训学生访问的礼仪和技巧;调查计划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等。 1.根据初步活动意向,让学生回家展开自由调查,通过询问亲戚朋友或*部门,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本地传统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 2.商讨调查计划。 3.调查,整理资料。 4. 宣传家乡特色产业。 要求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画,评出优秀宣传画张贴于街道合法宣传点。 建议学生设计产品包装并评优。 讨论、交流、整理、询问、考察或问卷调查 板书设计: 8、家乡的民俗探秘 秉

25、承民俗 破除迷信 课后反思: 通过调查、查找资料等活动,学生了解了一些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资料,并做好整理。 9、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 9 2、小组合作,调查访问,并在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现。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 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 难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夸夸我的家乡人 1、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2、汇报资料,全班交流。 3、填写表格。 活动二: 名人就在我们中间 课前安排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周边寻访著名人物的事迹。 1、成立访问小组。 2、确定方为人、制定访问计划。 3、双

26、方预定一次访问。 4、做好访问准备。 5、进行访问。 活动三:我们是家乡未来的骄傲。 可以写一篇小作文,也可以开一个座谈会。 谈谈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为家乡做贡献。 板书设计: 9、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课后反思: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名人,并知道了自己也是家乡的一员,有建设家乡的重任,也是未来家乡的名人。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 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

27、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2、让我们去听爷爷奶奶讲吧。 10 3、播放录音:讲过去的生活。 活动三:大搜寻活动 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怎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 板书设计: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变化-发展-提高 课后反思: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家乡的

28、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下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重点: 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下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难点: 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下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文字,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污染原因。 3、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 4、交流

29、确定调查表。 5、按照调查表调查。 活动二:调查发布会 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调查,下面我们来进行交流。 2、选出发布主持人。 3、各小组发布调查结果。 4、学生谈收获。 5、教师评价。 活动三: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 1、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我们大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交流。 3、评价。 板书设计: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我们都是家乡人 环境美好靠大家 课后反思: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下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11 12、家乡的明天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

30、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3、畅想家乡的未来。 重点: 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家乡的未来规划图。 2、学生谈体会。 3、揭题:家乡的明天会怎样。 活动二:信息交流会。 1、收集资料: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家乡的未来发展。 2、交流信息。 3、小结。 活动三:金点子交流会。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 2、学生设计金点子。 3、小组讨论。 4、总结 活动四:我们大家一起唱 1、分组编排节目,夸家乡。 2、表演。 板书设计: 12、家乡的明天怎么样 环境变美 生活提高 明天更美好 课后反思: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畅想家乡的未来。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