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7149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课 题 四年级年级下册24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 1、认识“竽、郭、腮、彻、械”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雅、彻、械”等10个字。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幽雅、彻底、机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故事所包含的意思。 2、学会本文生字,理解词语,学会“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点词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

2、寓意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让小组里谈谈学习成语后的体会。关于寓意的概括,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其善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学习本篇课文,不仅要记住本文的成语,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积极去收集更多的成语故事,以扩大知识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事要认真、谦虚,刻苦学习,具有真才实学,成功是靠诚实的劳动所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运用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成语故事中的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2、这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导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1、导入:

3、我们在上节课一起学习了自相矛盾一文,那么,谁知道成语是什么意思?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锐利 矛 板书 自相矛盾 张口结舌 (道理) 坚固 盾 2、讲述学习方法:学习自相矛盾时,我们是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3、这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滥竽充数。 4、讲解题意:“滥”是失实的意思。“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滥竽”是吹不成调二次备课 的竽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找关键 1、下面请哪一位同学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个成语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话概括故事。 小结: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也混在其中充数,后来齐湣王喜欢一个一

4、个地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3、过渡,同学们对故事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根据问题 深究原因 1、指导学习前三句话 、指名朗读。 、请同学们想一想,那个南郭先生“充数”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画出句子。理解“俸禄”的意思。 指名回答,师板书:总是 得到俸禄。 、出示,比较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 有时或一次)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体会“总是”的意思。 、指导用“总是”练习说话。 、在课文前三句话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郭先生吹竽的表

5、现? 指名回答,师板书:鼓着腮帮,按着竽眼。 2、小结:齐宣王在位时,总是喜欢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所以南郭先生才有机可乘,表现出他没有真才实学,混在里面充数的心理。 3、过渡:那么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南郭先生又是怎样做的,结果呢? 4、指导学习后三句话。 、指名朗读。 评议 、齐宣王死后,齐湣王又是怎样叫人吹竽的呢? 指名回答。 板书 不要而要 、指名练习说话。 评议 、当南郭先生听说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时,结果怎样? 讨论交流 板书:灰溜溜的,只好逃走了。 5、揭示寓意。 、提问:齐宣王和齐缗王喜欢听吹竽有什么不同?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能冒充会吹竽?后来为什么不能再冒充下去呢?

6、讨论交流 指名回答 总是 装 小结: 不要而要 逃 、引导,同学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并非知道,这得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去解决,装懂行吗? 、揭示寓意:故事中的南郭先生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凑热闹。 6、指导朗读,试着背诵。 四、小结扣题,深化寓意 1、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故事中的南郭先生在齐宣王时,不会吹竽也混在中间充数,后来齐缗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地吹,他只好逃走了。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有真才实学,平时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今后,同学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不懂装懂,要诚实,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2、我们

7、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 板 书 设 计 寓言二则 滥 竽 充 数 宣王 三百人 混 湣王 一一听之 逃 虚伪必定原形毕露 达标检测 1、组词 凑 奏 秦 棒 禄 碌 竽芋 2、按要求写词语 、寓言成语故事 、天气变化的词语 3、造句 总是 不要而要 4、对“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的思考可以有多个角度,写在下面。 从正面思考: 从反面思考: 从侧面思考: 5、翻译句子 廪食以数百人 好一一听之 教学反思 课 题 教学目标 四年级年级下册24课寓言二则第2课时 1、认识“竽、郭、腮、彻、械”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雅、彻、械”等10个字。掌握“滥竽充数

8、、高超、装腔作势、幽雅、彻底、机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 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学习灵活运用这两个成语。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2、这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2、谁知道成语“邯郸学步”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自己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读词语:幽雅 彻底 机械 姿势 顽固 主要内容:燕国有一

9、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最后新的走法没学会,自己原来的走法全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 2、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以下几个问题: 这个燕国人为什么要到邯郸去学步? 这个燕国人是怎样学步的? 这个燕国人到邯郸去学步的结果怎样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分组学习,研究讨论课文相关内容。 全班交流,透彻理解课文。 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板书:盲目跟随别人 终将自食其果) 四、拓展延伸 1、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演完后,模仿记者采访燕国人。 二次备课 2、请你展开想象,学走路的燕国人

10、爬回去后,人们会怎样议论他呢?就请你续写这个小故事吧! 五、布置作业 1、结合邯郸学步的故事情节,编写课本剧。 2、收集更多的寓言故事。 板 书 设 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 邯郸学步 一进城 学 过了几天 不进步 一段时间 不会走 盲目跟随别人 终将自食其果 xun zhung qing zu sh j xi wn q ( ) 传 ( )( ) ( ) go cho ch d ( ) ( ) 二、填 空 达标检测 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三、你还知道哪此四字成语。 滥竽充数 邯郸学步 画蛇添足 四、在括号晨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用力地

11、坚定的仔细的美满的 美妙的拼命地坚强的坚毅的美好的 坚固的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沸腾了。 2、李亮被评为“三好学生”显出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 3、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4、儿童商店玩具真多,有小汽车、布娃娃、娃娃画报等。 五、快乐阅读、完成练习 鸽子信使 说起利用鸽子传递书信,最早可追溯到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希腊。那时每次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优胜者的名字都被绑在鸽子的腿上,由鸽子以它识途善飞的本能,忠实地为人类传递着信息。即使是在通迅技术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人们仍然利用鸽子传递消息和信涵。那么鸽子究竟靠什么飞洋渡海、穿山越岭而不迷失方向呢?科学家认为,这与鸽子的眼内有一块突出的磁骨有关,它能帮助鸽子测出地球磁场的微妙变化,并利用地球磁场导航,所以鸽子远飞千里而不迷途。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传递 举行 2、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3、鸽子为什么能远飞千里而还迷途? 六、从滥竽充数或邯郸学步中选择一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