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培训讲义.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培训讲义自然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培训 一、目的及意义 本次培训主要针对羊曲项目经理部所有职工,旨在提高项目部地质灾害易发区防御地质灾害的意识和群测群防知识水平,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 二、地质灾害 什么是地质灾害 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施工建筑活动引发的危险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工程开挖、堆载、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 项目部所在地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
2、害项目部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主要因素有降雨、融雪、地震、地表水的冲刷、浸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1、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部分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地质现象。又称为地滑或走山; 变形特征: 滑坡后缘裂缝 坡表还能看到拉张裂缝的开裂裂缝,滑体裂缝主要发育于滑坡后壁和滑体内,裂缝一般宽1025cm,长1.55.3m,深0.20.7m 滑坡滑体厚度分布从纵向上看,滑体中部厚,一般20.825.3m,后部13-17.5m,前部厚度薄,一般512m
3、; 2、崩塌:陡坡上直立等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稳以向下倾倒、翻滚的自然地质现象。指陡倾斜城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倾倒、坠落、垮塌,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 3、泥石流: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的一种夹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夹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根据沟谷地貌形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 形成的条件 1、有利于汇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 2、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 3、短时间
4、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 三、地质灾害与工程活动的关系 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形成的堆积体稳定性差,切坡或排水等人为扰动后易形成新的滑动。特别是在暴雨期间,易产生严重的灾害。 四、建设中的地质环境保护 1、乱挖乱填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挖、填方边坡还可能成为滑坡隐患,填方厚度较大时,还可能导致地面和建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 2、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生活废水和雨水的排放设施重视不够,形成了常年不断的入渗水源,致使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地面裂缝增加增大。 3、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斜坡较陡,表层土松软,过密、过高的植被反而更易引起表层滑坡。 4、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
5、不可在滑坡前缘随意开挖坡脚先由相关技术部门制定开挖施工方案,开挖后对边坡及时支挡。 5、不得随意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 6、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山坡低凹处降雨形成的积水应及时排干,否者当坡体变形时极易引发池塘拉裂,导致地表水入渗滑坡体内,加剧变形破坏。 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问题 1注意访问和实地调查泥石流的发生历史,了解泥石流复发和成灾的风险。 2注意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 3避免在冲沟内排放垃圾,增加产生泥石流和加重泥石流危害的风险。 4禁止挤占行洪通道严禁在泥石流堆积区大规模建房。 四、地质灾害的简易监测 滑坡及崩塌裂缝简易监测 1对滑坡、崩塌体和
6、建筑的裂缝经常进行简易的测量,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 埋桩法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 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对临灾前兆的判断非常有效。 上漆法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来判断裂缝是否在扩大。 贴片法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2简易监测的基本步骤 选定监测主裂缝两侧 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钢卷尺、测绳。一般每月一次;变形明显时每周或每天
7、一次;汛期暴雨时,数小时一次。 记录、分析监测结果做好野外记录,认真分析,预测预报崩塌滑坡的发展趋势。 建立简单易行的险情警报系统变形加重、明显时,应及时撤离,通知附近群众,及时上报。 3专业监测设施的保护 地质灾害多发区,经常布设了专业监测点,利用先进的仪器来精密地监测地质灾害的变形破坏。 遵守国家法律,保护监测设施;教育儿童不要敲打、移动监测设施;不要让牲畜碰撞监测设施。 泥石流的简易监测 1物源监测 形成区内松散土层堆积的分布和分布面积、体积的变化 形成区和流通区内滑坡、崩塌的体积和近期的变形情况,观察是否有裂缝产生和裂缝宽度的变化 2水源监测 对降雨量及变化进行年度监测,对汛期的月降雨
8、量和日降雨量进行监测、预报。另对泥石流沟内的水库、天然堆石坝等地表水体的流量、水位的监测。 五、灾情的应急处置 临灾前兆 降雨往往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应该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制定专门的防灾预案,在汛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调查。树林和竹林茂密的斜坡也可能是表层滑坡和泥石流的易发区,因此不能因为植被覆盖好而麻痹大意 1滑坡 滑坡前缘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即将发生较为深层的整体滑动,具有整体滑动的特征,前缘建筑物的强烈挤压变形甚至错断。 前缘突然出现局部滑坍会使滑坡失去支撑而即将发生整体滑动,应该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及时查看滑坡
9、前后缘和两侧的变形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滑坡前缘泉水流量突然异常前缘坡脚有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涌出,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然变化等异常现象。说明滑坡体变形滑动强烈。 滑坡地表突然下降或干枯说明滑坡体上出现了深度较大的拉裂缝,并且有水体渗入滑坡体后,加剧了变形滑动,可能发生整体滑动 滑坡前缘突然出现规律排列的裂缝前、中部出现横向纵向放射状裂缝,表明滑坡体向前推挤受到阻碍,已经进入临滑状态。 2崩塌临灾前兆 地形条件:高陡斜坡、凹腔坡 高陡逆向坡、不稳定的楔形体、上硬下软的岩性组合坡、背斜轴部沿横张结构面形成的高陡斜坡等 引发因素分析:自然:降雨、地震等;人为:地下采动、切坡形成凹腔、爆破
10、危岩体裂缝加大、掉块与凹腔变形等 3泥石流临灾前兆 堆积区以上区域有暴雨和持续降雨 沟水变浑、变大或沟水突然断流等 上游地区响声如雷 临灾前兆的综合判定:出现多个前兆时,必须迅速疏散人员,并报告当地主管部门。 临灾处置 在编制防灾明白卡时就事先在危险区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把地质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从危险区又迁到另一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约好撤离信号,撤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 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通讯器材、交通工具、雨具、常用药品、生活用品、群众财产。 应急抢险处置 迅速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迅速开挖排水或截水
11、沟渠,将流入危险内区的地表雨水堵截在外,或将滑坡、崩塌区内的地表水体引出区外。 及时封堵裂隙防止地表水渗入。 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抑制滑坡的继续发展,为财产转移和滑坡治理赢得时间。 减载工程:在滑坡后缘拆除危房,清除部分土石,以减轻滑坡的下滑力,提高整体稳定性。清除的土石可堆放于滑坡前缘,达到压脚的效果。 灾后应急自救 1 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 2 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以便尽早开展救援。 3 迅速组织居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4 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临时居住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指定专门人员时刻监测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 5 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查找搜寻失踪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