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部队歌曲指挥修订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8555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部队歌曲指挥修订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基层部队歌曲指挥修订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基层部队歌曲指挥修订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基层部队歌曲指挥修订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基层部队歌曲指挥修订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部队歌曲指挥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部队歌曲指挥修订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层部队歌曲指挥 修订稿第一部分 歌曲指挥 第一章 指挥的预备姿势 一、脚 我们在指挥部队唱歌时,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激昂的节拍使手上的动作频率过快,或者部队横截面积过宽,左右兼顾而使上体晃动幅度较大,但脚上仍然保持立正的姿势,身体重心不稳。正确的动作要领是:右脚向右侧或右后侧迈出小半步,略比肩窄或与肩同宽,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如图: 在向右后侧迈步时,右脚跟提起,右脚掌着地,身体重心稍向前。我们可根据自己的习惯任选其中一种姿势,也可在指挥中根据歌曲的感情需要两种姿势交替使用。 当然,我们也可根据实地、实际情况向前走动;左移动。上体向右转指挥右侧部队时,也可右脚在前,指挥员灵活1 运用,没有一成不

2、变的模式。 二、手 指挥员起拍之前,脚向右迈出的同时,两手上抬,肘稍向里合。抬手的高度视指挥员的位置、部队的数量而定。通常情况下,两手同高或右手略高于左手,大小臂夹角在90-130度之间。手掌约与肩同高,不宜距身体太近或太远。五指自然展开,略弯曲,掌心向内稍向下,两中指尖相距20-40厘米,根据个人情况,以自然、大方为宜。手掌的动作如图: 其它的手势动作还有: 图一 图二 图三 两手的手形及手指的变化是指挥的“语言”,是一道无声的命令。不同情绪、不同风格的歌曲,其变化是丰富的。但就两手常用的基本手形而言,一般还有以下三种: 2 1 柔韧型 五指放松,稍稍自然分离,除中指略低外其他四指基本保持在

3、一个水平面上,手背位置略高于手腕。 这种手形看上去放松、柔和,手腕便于做一些横向的动作,手指动作也能灵活多变,因此,比较适合指挥一些速度平稳、旋律优美、情绪安详的歌曲或段落。如:走进新时代领头部分,四渡赤水出奇兵领唱部分。 2 刚健型 手指自然微靠,手指第一关节处微勾,此时大拇指分开,食指略直,手背位置高于手腕。 这种手形外观上给人一种刚劲有力的感觉,适于指挥那种速度中快、气势雄浑、感情强烈、力度饱满的歌曲。军旅、队列歌曲多用这种手形指挥。 3 跳跃型 拇指与食指轻捏,其他三指自然放松,较之前两种手形,手背更高于手腕。这种手形给人以一种直感,常用来指挥那些力度不强,速度稍快,要求演唱得轻巧活泼

4、,欢快跳跃的歌曲。如:游击队之歌作弱处理效果演唱时。 三、其他身体语言 由立正姿势变换为指挥的预备势时,迈脚和抬手同时进行,动作自然,不宜过快或过慢,头略抬,面部表情自然,挺胸收腹,肩、肘、腕关节适当放松,腰部正直,两腿挺直,可以根据歌曲的情感走势,重心向前、后、左、右小范围移动。 指挥员做好预备姿势时,可停顿12秒钟,用眼睛3 环视部队一周,看大家注意力是否集中,再组织唱歌。特别注意的是,在指挥过程中,整个身体动作要协调,避免机械性的动作、身体僵硬,根据歌曲的感情需要,或行云流水,或劲犹苍龙。 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当指挥员与部队站在同一高度时,要使后排的同志看得清指挥,手应适当抬高一些;而

5、指挥员位置略高于部队时,手可适当低一点。而当指挥员位置低于部队时,就应调整指挥位置。 4 第二章 歌曲的起唱 一、队列行进歌唱 队列歌唱是官兵在队列集合或队列行进时的一种有组织的演唱形式。 由于队列歌曲特殊的演唱形式,组织者在组织队列行进歌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节拍是2/4或4/4拍、速度、节奏适于行进间演唱的歌曲。 2.选择内容,情绪适于行进间演唱的歌曲。选择时,就要选择那些内容崇高向上,情绪豪迈昂扬的歌曲。 3.选择短小精悍、长度适宜的歌曲。对于那些多段的体歌曲,可酌情减少重复。 指挥员通过口令调整步伐后,即可起唱,我们以革命气节歌为例,一般的口令有: 步伐:左右左右 左 右左右

6、 左右左右左右 领:“ 雪压青松 一起X唱X”合:“雪压青松” 领:“ 雪压青松 一 X二X”合:“ 雪压青松” 领:“ 雪压青松 预备X唱X”合:“雪压青松” 行进途中,指挥员不做手势指挥,按齐步要领行进。 二、非行进途中齐唱的起唱 非行进途中歌曲的起唱时,指挥员应面向部队,做指挥预备姿势。 1、起唱的口令 非行进途中齐唱的起唱口令下达与行进途中齐唱的5 起唱口令基本相同,由于没有步伐为基本节拍,“一起”的后面应稍做停顿,让演唱者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换气,动令“唱”应适当提高音量。 2、预备拍 在预备姿势的基础上突然下拍,演唱者往往反应不过来,我们在起拍时应做一个预备拍。如图: 预备拍的作用是

7、提醒演唱者,使演唱者换气呼吸准备演唱,因此,预备拍的幅度应适当大一些,动作明显,以演唱者能看清楚为宜。一般来讲,对排以下单位指挥时,以腕关节为轴,挥动手掌即可;排以上营以下单位指挥时,以肘关节为轴,挥动小臂;对营以上单位指挥时,人数较多,预备拍的幅度就应更大一些,以肩关节为轴为宜。 3、和手势的结合 一般来说,部队非行进时齐唱的起唱应是口令和手势相结合的。当“一起 唱”的动令“唱”字出口时,预备拍的动作才宜开始,这充分考虑到演唱者的反应时间和换气时间。 三、合唱的起唱 合唱,简单来说,就是有音乐伴奏,由若干人分声部共同演唱一首歌曲。通常部队在正式的歌咏比赛、晚6 会时选用合唱的形式。 1、军乐

8、队伴奏 我们以军乐队在指挥员右侧为例,向大家讲述指挥员基本的指挥方法。 指挥员走上台后,面向演唱者,做指挥的预备势,左手和脚不动,上体稍向右转,目视军乐队。右手打预备拍,指挥军乐队演奏过门。过门较长的时候,左手可自然放下或半握拳收于腰际。当过门即将完毕时,转向演唱者,左右手共同打预备拍,指挥合唱。这需要指挥员非常熟悉要演唱的歌曲。例如: 指挥 1 0 ) | 3 5 32 1 | 雪 压 青 松 我们还可以通过“翻手掌”方法来提醒演唱者进入“临唱状态”。在预备势的基础上,指挥军乐队演奏过门,左手掌心向下稍向内,当过门快要结束时,将左手掌心向外翻,掌心向上,提醒演唱者快要进入歌词部分了。当然,这

9、需要在演唱之前指挥员与演唱者协调好。例如: 指挥 1 0 ) | 3 5 32 1 | 雪 压 青 松 7 2、音乐伴唱 音乐伴唱的指挥方法大致与军乐队伴奏指挥方法相同。指挥员到位,做预备势,示意音响员。音乐响起后,迅速跟上节奏打拍子。因为音乐伴唱很难找准第一拍的初始时间,所以,预备拍在过门前可以省去。但在过门快要结束时,预备拍提醒演唱者必不可少! 指挥是很灵活的,没有死板的套路。音响伴奏过门时,指挥员可单手或双手在胸前小幅度的打拍子,需要注意的仍是预备拍要明显,否则很容易给演唱者造成错觉,出现开口不一的情况。 8 第三章 常见的指挥手势和方法 一、队列歌曲的指挥手势 队列歌曲多半是2/4拍和

10、4/4拍,3/4拍的歌曲很少。队列歌曲的指挥,要求指挥员的指挥手势和动作要简洁、有力、节奏感强,特别要把强拍打准。 1、2/4拍的指挥手势 2/4拍的歌曲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常见的指挥手势有: 2、4/4拍的指挥手势 4/4拍的指挥手势可以与2/4拍相同,除此之外,还有下面这种常用的4/4拍手势: 9 4/4拍的歌曲指挥手势对于初学指挥的同志来说,左右手同时操作起来有点复杂,我们可以用下合分上来概括它的特点。 3、3/4拍的指挥手势 3/4拍的强弱规律为强弱弱,因此,3/4拍的歌曲下拍的第一拍要明显,区别与第二三拍。其指挥手势如图: 10 二、抒情歌曲的指挥手势 抒情歌曲在军旅歌曲中也占有一

11、定的分量,它抒发战士情感,指挥抒情歌曲就不能像队列歌曲那样,要淡化节奏,以线条为主。 1、2/4拍的指挥手势 2/4拍的指挥手势如图: 2、3/4拍的指挥手势 3/4拍的指挥手势如图: 11 3、4/4拍的指挥手势 4/4拍的指挥手势如图: 三、几种不常见的指挥方法 1、几种不常见节拍的指挥方法 有的歌曲是6/8拍的,这可以按照3/4拍的手势来指挥,也可如下图: 队列歌曲 12 2抒情歌曲: 击拍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击拍点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2、由几种节拍合成的歌曲的指挥 一首好的歌曲有时候不一定只有一个节拍,而是两个或多个节拍融合在一首歌中,如:艰苦奋斗歌1=G 2/4 3/4,针对这种情况,指

12、挥员应该熟记歌谱,当歌曲进行到节拍转换时,应用眼神、面部表情和手势提醒演唱者,同时自己的指挥手势要及时转换过来,动作要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首只有一种节拍的歌曲中,如果只是保持一种指挥姿势,做机械运动,也许过于单调。指挥员可根据歌曲的情感走势、段落更换、歌词长短等情况适当进行指挥手势的变换。 13 第四章 应掌握的指挥常识 一、击拍的幅度 击拍的幅度,通俗的说,就是打拍子时手势动作的大小。通常将击拍的幅度分成三种:小幅度、中幅度和大幅度。根据歌曲的特点和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选用不同的击拍幅度。 1、小幅度击拍 小幅度击拍是以腕关节为轴心,用手掌和指头来完成击拍动作的。一般来说,运用小幅

13、度击拍时,手不宜抬得过高,两掌距离约与肩同宽。 小幅度多用于指挥节奏轻快、情绪力度变化不大的队列歌曲或段落。如:学习雷锋好榜样、游击队之歌。 小幅度击拍亦可用来指挥抒情歌曲的部分节奏委婉、力度较弱、感情平和的开头或段落。情感变化而富有表现力的配合指挥,或伸展、或弯曲、或合拢、或翻转。 如:走进新时代的开头部分: 1 6 5 3 2 3 2 1 总 想 对 你 表 白 军港的夜开头部分: 5 3 3 1 | 2 3 2 3 |3 6 5 | 1- 军 港 的 夜 呵, 静悄 悄 此外,小幅度击拍还可用于合唱中过门的指挥以及14 教唱歌曲时的指挥。 2、中幅度击拍 中幅度击拍是以肘部为轴心,以小臂

14、和手掌来完成指挥动作。这是最常用的指挥动作,适用于大多数队列歌曲和抒情歌曲。 如:国歌、道德组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就是力量等。 用中幅度指挥抒情歌曲时,关节同样要放松,手掌灵活变化动作。 3、大幅度击拍 大幅度击拍是以肩部为轴心,用大臂、小臂、手掌协同完成指挥动作。一般来讲,只适用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抒情性歌曲或歌曲的高潮部分。 用大幅度指挥时,手臂伸展动作跨度大,手向上挥拍时手掌可高于头顶,向下挥拍时,手掌可到达腹部位置。 歌唱祖国的最后一句: 2 2 | 5 5 6 | 7 6 6 7 | 1 | 1 | 从 今 走 向 繁 荣 富 强 4、点击拍 点击拍属于小幅度击拍的一种,是以

15、手掌带动小臂在胸前做垂直或近似垂直运动的指挥方法,往往运用于节奏感特别强,极富激情表现力且情感一直处于顶峰的段落。点击拍时腕关节要用力,整个动作体现简短、干脆、有力。 15 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 | 3 3 5 5 | 6 6 5 他 坚 持 抗 战 八 年 多 保卫黄河 5 3 5 6 5 | 1 1 0 | 5 3 5 6 5 | 2 2 0 端 起 了 土 枪 洋 枪,挥 动 着 大刀 长矛 二、击拍的强弱 1、硬击拍 硬击拍是指下拍有力,反弹迅速,拍点明确,富有激情的指挥方法,大多数的队列歌曲都可以采取硬击拍来指挥。 如:学习雷锋好榜样、严守纪律歌 2、软击拍 软击拍是相对于

16、硬击拍而言的,软击拍下拍柔和,淡化拍点,以连贯的弧形打出拍子的方法。 如:小白杨、走进新时代 三、击拍的活动范围 击拍的活动范围分为下区、中区、上区。 1、下区:击拍时以腰线为中心进行各种力度与幅度的上下摆动。 2、中区:击拍时以胸线为中心进行各种力度与幅度的上下摆动。 3、上区:击拍时以眼线为中心进行各种力度与幅度的上下摆动。 四、综合练习 指挥员指挥部队唱歌时,击拍的幅度,力度和范围16 最好不要一成不变,同指挥手势一样,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起伏来选择击拍的幅度和力度。此外,在指挥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快简慢繁”的指挥原则。对于节奏感强、活泼轻快的歌曲或段落,指挥图势应该简单明了,拍点清晰明

17、确,而对于节奏柔和、轻缓抒情的歌曲,指挥的图势就应该稍具变化,根据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走势作柔线条指挥,从而更清楚的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准确传达给每一位演唱者。在各种指挥手势熟悉、击拍的幅度、力度掌握较熟悉的情况下,不妨试试练习指挥四渡赤水这首歌。 17 第五章 歌曲的收束 一、队列歌曲的收束 队列歌曲的收束方法有几种,逐一介绍: 1、食指画圈 当演唱至最后一个小节时,指挥员左手可以轻轻放下或收于腰际,唱至之后一拍时,右手由指挥的手型自然变换成食指伸直,其余四指呈半握拳,适当抬高右手,右手掌由前、右、后、左、前的顺序迅速画圈结束。如图: 2、由掌变拳 当演唱至最后一拍时,右手手型立即由掌式变成拳

18、,停止不动。可适当抬高右手,拳略与头部同高,左手可与之同样的动作或略低于右手,也可半握拳收于腰际。 握拳收束的方法也可在演唱至最后一拍时,将手掌外翻,掌心向上,握拳时结束演唱。这种做法可以区别前边的拍子,暗示演唱者歌曲即将结束。 18 二、抒情歌曲的收束方法 抒情歌曲的节奏感没有队列歌曲的强烈,以画圈或握拳的方法进行收束,不是很自然。抒情歌曲的最后一个字往往要延音,我们可以采用五指合拢的方法收束。 当歌曲的最后一个或几个小节都是艺术处理的一个字或几个变化起伏不大的词组时,将手掌展开,随着歌曲的结束将五指慢慢合拢。 如:军港的夜 7 6 7 6 5 |1 | 1 嗯 19 第六章 常见的难点、错

19、误 及应对方法 一、常见的难点 1、弱拍起唱的歌曲 在指挥唱歌时,我们不时会遇到弱拍起唱的歌曲,比如: 国歌:1 )0 5 | 1 1 | 1 1 起 来! 不 愿 做 歌唱祖国:1)5 5|:1 5 | 3 1 五 星 红 旗 迎 风 这里介绍两种弱拍起唱的方法供大家选用: 第一种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弱拍起唱的方法,就是把预备拍反过来方向向下,如图: 对于弱拍起唱的2/4,4/4拍歌曲,我们可用2/4,4/4拍正常的预备拍,在歌曲的第一、二小节打3/4拍的指挥图势,如图: 20 这种方法虽不符合音乐指挥常理,却是非常适用。我们不是音乐指挥家,在没有专业人士在场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也试一试。 2、延

20、长音的指挥 八首道德组歌中,有六首是以延长音结尾,延长音在歌曲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按固有的指挥动作打完延长音,可以准确把握节拍,却显得有些死板,下面介绍几种指挥延长音手势。 手掌向内稍向上,由中区延伸至上区,掌握音速,结尾转为收束。 如:听党指挥歌 5 6 2 2 | 1 | 1 0 0 0 | 永 远 忠 于 党 3、休止符的指挥 歌曲中不乏有休止符的存在,指挥员要以相应的手势提醒演唱者。 单个休止符的出现 可指挥至休止符时猛做握拳停止, 21 如:保卫黄河 5 6 1 1 | 0 5 6 | 2 2 保卫 家 乡!保 卫 黄 河 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休止符的出现 可将指挥手势换为小幅度,在休止

21、符上做点击拍, 如:国歌 | 3 1 5 5 5 | 3 0 1 0| 冒 着 敌人 的 炮 火 4、左右手的分工及配合 军旅歌曲指挥通常采用徒手指挥的方式,因为徒手指挥可以利用手形变化以及手指的细微动作来表现各种细致而具体的要求,更直接地把指挥的意图传达下去。我们在做两手的基本动作练习时,“图式相同,方向相反”的基本规律简单易学,两手保持一种同步的对称动作,其动作宽窄高矮的幅度是一致的。但作为一个稍微成熟一点的指挥者,两手过多的非常统一的动作就显得非常单调了。 两手分工的原则是:右手主要担负基本节拍的击拍任务,动作非常稳定,图式非常明确,不论旋律如何,其基本图式不变,并且要始终保持准确而清楚

22、的击拍点。左手担负着启发演唱者演唱情绪,提示音乐力度变化、保持长音、提示声部进入等重要任务。左右手的基本手形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因为右手主要承担挥拍的任务,往往动作幅度大于左手,所以其手形形态也比左手明显22 些。而当两手同时摆出基本手形时,切勿两手心相对,也不能把手心“亮”给演唱者看,更多时候是手心向下,当手背位置略高于手腕时,手心便自然地对着前下方。 二、应该克服的问题 1、白手套 我们常见乐队演奏人员佩带白手套,而白手套的作用是防止汗渍沾染乐器,一般来讲,指挥员是不佩带白手套的。当然,在大型歌咏比赛时,也可根据首长指示统一佩带。 2、重拍向上或向里 2/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强、弱3/4

23、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强弱弱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初学者容易将强拍的手势往里打,如图: 其实这种指挥图式是不对的,重拍拍点应向下。如图: 3常见的一些不良姿势 常见的一些不良姿势如:丁字步、立正、哈腰、含23 胸、挺腹、耸肩等。这些姿势别扭不自然,既无外观形体美感,又影响指挥动作的正常发挥。此外,在指挥过程中,双膝随着拍子速度有规律地上下颤动,也是极不雅观的。 三、常出现的情况及克服 1、不看演唱人员 有的同志指挥时过于自我陶醉,闭上眼睛或看着天上,有的甚者不敢看演唱者,低着头指挥。这几种情况应该避免! 指挥员出台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在演唱者面前一站,应该表现得落落大方,振奋精神

24、,充满自信! 2、宾争主让 有的指挥员不是指挥部队唱歌,而是跟着演唱者的节奏打拍子。 指挥员是合唱队的灵魂,把握着整个歌曲的演唱速度,起着核心人物的作用。 3、越唱越快 这种情况在我们部队里经常发生,而指挥员不知道该如何制止。 遇到这种情况,指挥员可以扩大指挥图式,放慢指挥手势,同时用眼神和面部表情告诉演唱者,及时纠正过来。实在太快时,就应予以停止演唱,向演唱者说明问题。 24 第七章 不同场合、时机 建议选唱的歌曲 一、比武、会操 比武和会操都是竞技性的活动,各方队在比武会操前演唱的歌曲就应该选择能鼓舞我方士气,增强我方信心的歌曲。建议选唱节奏感强,有气势,以及具有我方特征的歌曲,如: 军人

25、道德组歌 团结就是力量 侦察兵之歌 优秀连队之歌等 二、节日、晚会 节日庆典和晚会的歌曲应因时而异,建议选唱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歌曲。例如: 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纪念日 听党指挥歌七一建党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八一建军节 说句心里话中秋节 歌唱祖国国庆节 三、与地方联欢 与地方联欢时选唱的歌曲应具有新时期部队的特点,反映部队学习、训练、生活等特点。军人道德组歌是最佳备选。另外,也可选唱老百姓喜闻乐听的优秀军25 旅歌曲,如: 咱当兵的人 我是一个兵等 四、比赛选唱 歌咏比赛是推动和展现基层歌咏活动开展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军队文化建设规划的贯彻落实,歌咏比赛已逐渐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或固定

26、内容明确下来。如选择“五一”、“七一”、“八一”、“国庆”、“单位庆典”等重大节日进行主题歌咏比赛等。此时,我们应选择主题明确,富有表现力,可稍具难度的歌曲。如: 歌唱祖国 四渡赤水 红梅赞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也可选择易于艺术加工处理、节奏感强、感染力强的歌曲,如:保卫黄河、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用不落 26 附 录 常见常唱的歌曲 27 基层部队歌曲指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成 都 指 挥 学 院 学员一大队一队六班 李 鹏 辉 28 目 录 第一章 指挥的预备姿势 一、脚1 二、手2 三、其他身体语言3 第二章 队列歌唱 一、队列行进歌唱4 二、非队列行进歌唱4 三、合唱的起唱6 第三章

27、 常见的指挥手势和方法 一、队列歌曲的指挥手势9 二、抒情歌曲的指挥手势11 三、几种不常见的指挥方法13 第四章 应掌握的指挥常识 一、击拍的幅度16 二、击拍的强弱19 三、击拍的活动范围19 29 四、综合练习20 第五章 歌曲的收束 一、队列歌曲的收束21 二、抒情歌曲的收束22 第六章 常见的难点、错误及克服方法 一、常见的难点23 二、常犯的错误26 三、其他应克服的问题27 第七章 不同场合、时机建议选唱的歌曲 一、比武、会操29 二、节日、晚会29 三、与地方联欢30 四、比赛选唱30 附 录 常见常唱的歌曲 一、必备歌曲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32 2、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3

28、3 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35 4、军人道德组歌36 30 二、经典之作 1、保卫黄河46 2、团结就是力量48 3、打靶归来49 4、战友之歌50 4、学习雷锋好榜样51 三、军旅歌曲 1、我是一个兵52 2、当兵的人53 3、军营男子汉55 4、一二三四歌56 5、说打就打58 6、我的老班长59 7、想家的时候61 8、驼铃62 9、说句心里话64 四、铿锵玫瑰 1、士兵小唱66 2、军中姐妹67 3、军中女孩68 4、娘子军连歌70 五、比赛选唱 1、人民军队忠于党71 31 2、歌唱祖国72 3、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74 4、四渡赤水出奇兵 32 概 述 指挥,就是打拍子。 指挥的基本任务,是以准确的指挥手势,稳健的形体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把对歌曲的正确理解传达给每一位演唱者。 军旅歌曲有别于地方歌曲的最大特点就是战斗性强、节奏感明显、刚毅有力,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调;以高尚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作为精神内涵;以是否有利提高战斗力作为它的标准。 指挥的基本任务,是以自己丰富的面部表情,稳健的形体动作,准确、简洁的指挥手势,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传达给歌唱者,并感染和带动大家以充沛的感情,整齐的节奏,准确的速度,和谐而富于表现力的声音,将歌曲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