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3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于近日发布,文件包括9个部分33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促振兴、守底线、强保障,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方向路径、作出战略部署。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成败,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时间节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守好“三农”基本盘的意义依旧至关重要,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一号文件精神,涵养“三气”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站在开局之年,用好党管农村“法宝”,涵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底气”o文件强调,要强化政
2、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管农村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落实党的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员干部更要坚持以“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服务态度、“日拱一卒无有尽”的学习劲头,练好行之为民的“基本功”,“身”在基层,“心”在基层,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积极回应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真情实干办好为民事,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站在开年之际,守好两条安全“底线”,涵养“但愿苍生俱
3、保暖”的“志气”。文件指出要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仓縻实,天下安,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基层党员干部更要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提高标准、抓稳质量的发展之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牢端中国人的“饭碗”,从提升粮食生产效能,到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到聚焦增强脱贫地区和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新年伊始,使命如一,继续出发。站在开春之时,抓好全面振兴“关键”,涵养“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勇气”。文件要求,要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扎
4、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站在更高历史起点上,不仅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要打好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抓好全面振兴的“牛鼻子”,要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抓农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大生态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漏点短板,推动“汗水农业”“小农农业”向科技含量高、效益高的产业链、技术链和利润链上游进军,把“乡村风景,转变为“产业生产”,迈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实步伐。学习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心得体会学习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心得体会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产业兴旺的乡村,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
5、憧憬和向往。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为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路径。用“规划之笔”描摹乡村希望底色。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去建设,要有长远科学的规划。既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也要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与历史沿革,做好村庄建设规划。中国有广袤的农村地区,点多面广,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迥异,各地要坚持县域统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尤其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搞大社区
6、,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要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提升村庄风貌,留住乡韵乡愁。各地既要做好科学规划,也要认真落实规划,要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切忌走过场、搞形式,把乡村规划当成一张废纸。用“治理之笔”勾勒乡村环境亮色。农民要富,农村要美。近年来,各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等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更详实的安排部
7、署。从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到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从加强农村公厕建设维护,到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从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到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为各地优化人居环境和提升生活品质注入了新动力。用“提升之笔”点染乡村设施本色。加强乡村基础设施是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经过持续的投入和统筹城乡建设,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和提升,但与城市相比,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对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具体安排。从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到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从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到农村危房改造
8、和抗震改造,从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到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农村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到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治理等,需要各地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用“服务之笔”描绘乡村幸福成色。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是改善农村生活、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我们不仅要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注重各类设施的管护和维护,更要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到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到推进乡村医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从提高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到加强农村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医疗保障,从确保符合条件的
9、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从深化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到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等,要着力加强薄弱环节,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心得体会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印发。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第一份指导性文件,一以贯之地传递着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
10、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脉相承、目标一致、过程统一,要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助推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端稳粮食生产“金饭碗”,品味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富饶物产。“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2022年,我国粮食增产74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这已是粮食产量连续第8年稳定在L3万亿斤以上,“三农”压舱石得到夯实。但这同时也说明,我国的粮食产能已经连续8年没有出现新的千亿斤提升。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意味着今年的粮食产能要到L4万亿斤以上。要想实现这个
11、目标,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好管好良田,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用好良种、良机、良法,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让田野山间涌动起丰收的热望,让14亿多中国人把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找准产业联营“结合点”,汇聚“便觉眼前生意满”的特色资源。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一号文件以专章强调:“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来到基层的将近三个月里,我看到镇域范围内各个村庄立足优势相近、资源共享的基础,南北两个片区分别抱团发展,走出各具特色的致富之路。北片依托生姜、芋头等农产品种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美
12、食,构建“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三级利益联结机制,统一收购、包装、销售,塑造特色品牌,将农户的“单打独斗”变为联盟的“抱团发展”;南片依傍水库整合联片,建设森林营地,引进高端民宿,逐步打造集运动、露营、康养、度假于一体的森林旅游目的地。各个村庄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一条围绕乡村振兴加速上行的“幸福曲线”越发清晰。描绘和美宜居“新风景”,游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秀丽河山。乡村全面振兴,最直观的变化是旱厕改造、是污水治理、是道路硬化近年来,各地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终端项目提升,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早已焕然一新。村容村貌整洁、干净,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
1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清雅幽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在实现村庄“净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年来,浙江省村村建起了文化礼堂,开展“我们的村晚”等文艺演出,提供义诊、托育等惠民服务,开设健康知识普及、农业技术培训等知识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百姓有了精神家园,似春霖甘露催般生着乡村的文明之花愈发绚烂,也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吹响了冲锋号角,时下春回大地、气温回暖,正是春耕备播好时节。要切实让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落地生根,释放出无穷的威力和巨大的能量,结出更加精彩、更加完美的“三农”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