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9885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计算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计算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计算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计算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计算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计算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计算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计算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一、单选题 1、B 2、D 3、 C 4、B 5、B 6、B 7、D 8、 A 9、C 10、C 11、A 12、D 13、D 14、D 15、D 16、C 17、A 18、C 19、D 20、C 21、C 22、C 23、B 24、A 25、C 26、B 27、C 28、A 29、B 30、D 二、填空题 1、局域网 2、域名 3、http协议 4、网络协议 5、网络适配器 6、48 7、语法 8、邮局(POP3) 9、邮件客户端程序 10、TCP /IP 13、IP地址 16、物理 11、ADSL 14、WAN(广域网) 17、网络 12、TCP /IP 15、只

2、读存储器(ROM) 18、FTP 21、网络层 23、32 26、服务器 28、网络 19、广播 20、介质访问 22、ipconfig/all 24、按位与 25、调制解调器 27、255.255.255.0 29、HTML 30、分组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6、对 7、对 8、错 9、错 11、错 12、对 13、错 14、对 16、对 17、错 18、对 19、错 21、对 22、错 23、错 24、错 26、错 27、对 28、错 29、对 四、计算题 1、 先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换成二进制 5、错 10、对 15、对 20、错 25、错 30、错 188.188

3、.0.111为 10111100.10111100.00000000.01101111 188.188.5.222为 10111100.10111100.00000101.11011110 255.255.254.0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 将两个IP地址分别与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运算,得 10111100.10111100.00000000.00000000 10111100.10111100.00000100.00000000 网络标识不一样,即不在同一网段 2、 在数据通信中,64kbps=64000bps 在计算机中100kB=100*1

4、024B=100*1024*8bit 则传输时间=文件大小/速率=(100*1024*8)bit/(64*1000)bps=12.8s 3、 要划分4个子网用2位主机地址,子网掩码统一为255.255.255.192。 第一个子网有效主机ip地址为:222.97.255.1-222.97.255.62 第二个子网有效主机ip地址为:222.97.255.65-222.97.255.126 第三个子网有效主机ip地址为:222.97.255. 129-222.97.255.190 第四个子网有效主机ip地址为:222.97.255. 193-222.97.255.254 4、 248化为二进制位

5、11111000,用三位给子网内主机编号, 则可容纳的主机数为23-2=6台 5、 要划分8个子网用3位主机地址,最后八位为:11100000 所以子网掩码统一为255.255.255.224。 6、 将子网掩码 255.255.240.0 化成二进制得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即最大主机数为2-2=4096-2=4094台 7、 将01100010化成十进制为98; 将11000110化成十进制为198; 将00001101化为十进制为13; 将00100010化为十进制为34; 因此IP地址为0110001011000110000011010

6、0100010的点分十进制表示为98.198.13.34 8、 将98化成十进制为01100010; 将198化成十进制为11000110; 将13化为十进制为00001100; 将34化为十进制为00100010; 因此IP地址的二进制表示为01100010110001100000110000100010 9、 1Gbps=1000*1000*1000bps 则2s传输1000*1000*1000bps*2s/8=250000Byte数据 10、 1210Gbps*1s=1010bit 五、综合题 1、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主要提供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逻辑连接 提供与高层的接口 差错控制等功能。

7、 2、 对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通常可以概括为: “发前先听、边发边听、冲突停发、强化冲突、等待重发”。 3、 计算机名:hrbeu-44f4d2510 网卡地址:00-E0-4C-60-04-BC IP地址:222.27.255.67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222.27.255.1 首选DNS:202.118.176.2 备用DNS:202.97.24.69 4、 下一层为上一层服务, 上一层依托下一层完成任务。 5、 发送端发送数据前向目的端发送一个“连接请求”报文,目的端收到该报文后回送一个“连接确认”报文,发送端收到“连接确认”报文后,再发送一个“对连接

8、确认的确认”报文。 6、 路由器可以实现网络层以下各层协议的转换。 完成路径选择、流量控制、过滤功能、分割子网和路由选择功能。 7、 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8、 TCP采用了由接收端控制发送端的数据发送的流量控制策略。发送方按约定连续数量发送几个数据包后暂停,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将其存入缓存,检查收到包的序号,将按序收到的联号的数据包组成报文上传给上层后,在缓存中删除这些包,然后给发送方发出一个可以继续发送的消息。发送方收到可继续发送的消息后才继续发送数据包。 9、 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浏览器通过TCP连接发出一个HTTP请求消息给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收到

9、请求后,向浏览器返回该响应消息。 浏览器收到该响应消息后释放TCP连接,并解析该超文本文件显示在指定窗口中。 10、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有三个:组成网络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IEEE 802.3标准是总线型网络协议,IEEE 802.5标准是环型网络协议。 11、 OSI/RM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12、 物理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比特;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帧;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分组,也叫数据包或包;传输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数据段。 13、 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 分段和重装。 复用和分用。 建立连接和释放。 14、 网卡完成OSI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网卡实现计算机与局域网通信介质接口的直接连接,完成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规定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