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练习 .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9894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练习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练习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练习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练习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练习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练习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练习 .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语文练习 大学语文思考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题 1.谏逐客书选自 D 。 A.左传 B.汉书 C.战国策 D.史记 E.后汉书 2.李斯是 C 国著名的政治家。 A.赵国 B.楚国 C.秦国 D.韩国 E.魏国 3.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B 。 A.客人 B.客卿 C.说客 D.商人 E.本国士大夫 4.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 功施到今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C而陛下说之,何也 D藉寇兵而赍盗粮 5.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B 。 A. (东)得百里奚于宛 B遂(霸)西戎 C(蚕)食诸侯 D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6.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属于使动用法的

2、一项是 D 。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B(娱)心意、说耳目者 C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 D今逐客以(资)敌国 7.谏逐客书能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D 。 A.排比对偶连篇,文章气势雄浑 B.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C.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 D.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要害 8.二月兰是一篇 B 散文。 A.怀人散文 B.回忆散文 C.抒写现实的散文 D.抒写历史的散文 9. 在二月兰中,作者借二月兰的意象歌颂了亲情,更歌颂了 B 身上特有的美好品质。 A.男性 B.女性 C.英雄人物 D.普通人 10.季羡林80高龄后还完成的一部80余万字的专著是 A 。 A.糖史

3、 B.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C.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D.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著述属于李斯的有 ABCD 。 A.谏逐客书 B.论统一书 C.行督责书 D.自罪书 E.李斯列传 2.谏逐客书的说服力来之于 ABCDE 。 A.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 B.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 C.正言直谏,敢于批评秦王耽于声色 D.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E.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3.李斯在 谏逐客书中用以下历史事实论证逐客是错误的ABCD A.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B.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C.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D.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E.

4、爱异国物,为客者逐 4.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四君”指的是 ACD 。 A.秦缪公 B.秦始皇 C.秦惠王 D.秦昭王 5.季羡林的主要著作是 ABCDE 。 A.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B.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C.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D.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 E.季羡林佛教学术论文集 6. 季羡林的主要译著是 ABC 。 A. 罗摩衍那 B. 沙恭达罗 C. 五卷书 D.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E. 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7.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 ABCD 。 A.东方学家 B.历史学家 C.作家 D.翻译家 E.书法家 8.二月兰中作者提到的女性有 ABCE 。 A.老祖 B

5、.婉如 C.杨莹 D.延宗 E.德华 8.二月兰中与二月兰有关的人和事有 。 A.老祖在二月兰旁的青草丛中挖荠菜 B.婉如穿过二月兰的紫雾匆匆而去的身影 C.小保姆杨莹结缘二月兰 D.小猫虎子和咪咪嬉戏于二月兰中 E.季羡林被斗得鼻青脸肿时砖瓦缝里盛开的二月兰仿佛在嘲笑他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听说) (私自) (错误) 2.民以殷盛,国以富彊,百姓乐用。 (因此) (“彊”同“强”) 3.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向西) 四、区别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1.强 至今治强。强大 强公室,杜私门。增强,巩固 2.服 诸侯亲服服从,听命 服太阿之剑。佩戴

6、 3.致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获得,收罗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到达 4.业 传道受业解惑。学业 却宾客以业诸侯。做动词,帮助.成就功业 五、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题2分)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有才能的士人而不重用他们,这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强的基础,秦国也不会有强盛的威名。)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来成就诸侯,使天下之士离开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武

7、器借给敌人,把送给粮食盗贼”啊! ) 3.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因此,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才能达到它的高大;黄河、大海不挑剔涓涓细流,所以才能形成它的深广;统治者不拒绝百姓,所以才能显示他们的德行。) 4.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那敲击瓦器,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快人听觉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 5.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现在驱逐客卿而帮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结果在内使自己虚弱,在外又和各国诸侯结怨,象这样做而想使国家不陷于危境,

8、这是办不到的啊!) 五、默写并翻译“臣闻地广者粟多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今译:我听说,地域广的,粮食必多;国家大的,人民必众;武器锋利的,兵士一定勇敢。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所以,地不分东西,民不论国籍,一年四季都富裕丰足,鬼神也会来降福,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啊!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以壮大诸侯,使天下之士退出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武器送给强盗,把粮食借给敌人啊! 六、简述题 1. 谏逐客书中心论点是什么?(引用原文回答)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

9、过矣。”) 2. 下面一段文字是课文最后一段。试从中找出能具体说明“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的逐客之弊的语句,用下划线标出来。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3. 作者为什么以二月兰为题? (“二月兰”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全文内容都是围绕着二月兰展开的。 它串联起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忆;它凝聚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的思考。) 4. 文章中说“原来以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作者提及了二月兰让他回忆了哪些琐事? (老祖在二月兰旁的青草丛中挖荠菜;

10、婉如在二月兰的紫雾中匆匆而去;小猫虎子和咪咪在二月兰丛里嬉戏;(2)“我”的遭遇以及老祖、德华、婉如和延宗等人对“我”的安慰;(3)“我”成为“极可接触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5. 阅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说一说季羡林先生从二月兰那里得出了怎样的感悟? (历经了人世沉浮,体验了生命悲欢的作者从二月兰平凡却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虽处逆境也能生长怒放,笑对春风的特点中找到了答案,即凡事顺其自然,逆境泰然处之,以豁达明净的胸襟和平静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沉浮,笑对世间的冷暖) 6. 季羡林引用苏轼词水调歌头和陶渊明诗神释中的句子,其用意是什么? (告诉人们,要一切顺其自然,在逆境中不颓唐消极,在顺境中也

11、不得意骄矜,像二月兰那样“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这就是季老从东坡词和陶潜诗中得到的启示,也是季老人生观的写照。) 七、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相关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逐客就是损害自己,帮助了敌国。) 2这段文字可分几个层次?概括每层的大意,并分析两层之间的关系。 (第一层:

12、论证不却众庶、广招人才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 第二层:论证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国的道理。 两层之间的关系:第一层是从正面论证纳客之利,第二层从反面论证逐客之弊,总体是对比的关系。) 3第一层的三个句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句用地要广、国要大、兵要强的道理来暗示人才要多多益善;第句以泰山、河海为比喻,说明君王要广罗人才;第句以古圣先贤为例说明只有广揽人才,才能无敌于天下。)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写二月兰怒放的情况。) 2.“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有什么深意? (作者表面上写二月兰,实际上是写人,写像二月兰一样的普通人顽强的生命力及其原始的本能,寓示着作者本人及文中女性在险恶环境下的原始本能和顽强生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