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ppt课件-苏教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1926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ppt课件-苏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ppt课件-苏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ppt课件-苏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ppt课件-苏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ppt课件-苏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ppt课件-苏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ppt课件-苏教版.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必修二)*考查形式:诗词赏析(选择题)默写(情景式),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城人。辛弃疾可谓文武双全。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岁)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

2、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启用,但都不长。,宋宁宗赵括即位,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任辛弃疾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虽被起用,但他看到韩侂胄好大

3、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道之人,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对当时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66岁时在镇江任上所做。辛弃疾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后来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之后他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怨而死。,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量、质量,皆冠两宋。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

4、莫随鸿雁南飞”。有稼轩长短句。,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大好河山,孙权,刘裕,怀古伤今,时无英雄,朝廷腐败,壮志难酬,上阕:,下阕:不堪现实,刘义隆,廉颇,用典,评古论今,前车之鉴,勿草率行事,壮志未酬,评古论今,用典,用典,现实状况,四十三年,现实如故,神鸦社鼓,百姓麻木,用典,对比,课文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上片怀古抒情。“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想孙权,抒发江

5、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舞榭歌台”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接着由眼前景联想刘裕,对刘裕的功勋无限景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元嘉草草”三句,写刘义隆草率出兵,导致北伐失败,词人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有语句倒装: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由怀古转入伤今,回忆四十三年前的抗金斗争,暗指现在的壮志难酬,不胜身

6、世之感。,“可堪回首”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沦陷区的人民已安于异族的统治,倍感痛心,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最后作者以廉颇自比,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待起用;二是显示能力,仍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有力;三是抒写忧虑,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

7、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千古孙仲谋处,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斜阳万里如虎,元嘉仓皇北顾,凭谁问尚能饭否,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渴望,借鉴历史,委婉劝谏朝廷不能草率北伐。,对百姓安

8、于异族统治的隐忧,南宋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况,抒发不被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可堪神鸦社鼓,11、荷塘月色(必修二),考查形式一、客观题:文意的理解(选择题)二、主观题:文本的赏析(对照式),整体理解,文章描写了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幻想超脱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通篇弥漫着“淡淡的喜悦、淡淡的伤感”的情感。,1、【2012年会考】第四段依次描写了荷叶的、荷花的、荷香的淡雅和流水的饱含深情等特点。2、【2012年会考】请简析第五段中“笼”字的表达效果。答:“笼”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轻柔,表现了夜晚的安谧。3、【2012年会考】概

9、括第六段所写环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最后一句中作者所表达的内心感受。答:主要特点:宁静、朦胧;内心感受:淡淡的哀愁、苦闷、茫然与不宁静。,繁密(或亭亭玉立),洁白(或袅娜),选文一(第三段),1、解释下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平常的自己:另一世界:自由的人:2、第四句两个“什么”各自的含义:答:第一个“什么”:第二个“什么”:3、这一段抒发了作者什么心境?答:本段从侧面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受压抑、不自由,选文二(第四段),1、给第四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答:月光下的荷塘。2、第四段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景的?答:第四段写了荷叶(繁盛茂密)、荷花(娇美洁白)、荷香(清新淡雅)、荷波(灵动优雅

10、)、流水(饱含深情)五个方面。3、“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形象?答:晶莹剔透;闪烁点点光亮;清新、洁净。4、举例分析第四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描写景色?有什么作用?答:比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轻盈美好、动态美。拟人、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荷花的娇美(“袅娜”状其饱绽盛开,“羞涩”状其含苞待放)和洁白。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嗅觉转化为视觉,写出荷香

11、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以及优雅宁静。,选文三(第五段),1、给第五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答:荷塘上的月色。2、“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答:指“不能朗照”。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3、“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加点词是什么意思?答:比喻,“酣眠”指满月朗照,“小睡”指隔着淡淡的云的月光。4、在第五段段文字中,作者是在两个方面衬托月色的。一是用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二是用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6、赏析下列加点词/划线句的妙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答:化静为动,写出月光自上

12、而下照射的特点,有动感和立体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答:化静为动,“浮”写出雾的轻柔、慢慢扩散,衬托月光的朦胧、淡雅。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答:与“牛乳”对应,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的特点。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答:“笼”字承上文“浮”字而来,表现月光下叶子与花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答:写出杨柳倩影的美丽,烘托月色的参差斑驳、浓淡相宜,增强了动感和形象感。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答:通感,将视觉转化为听觉,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增强了意境美。,选文四(第六段),1、给第六段

13、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答:荷塘四周的景色。2、解释“丰姿”、“大意”在文中的意思。答:丰姿:风度仪态。大意:轮廓。3、第六段与第二段相照应,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答: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都写了树、小路。不同:第二段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第六段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既是对第二段的呼应,又是对第四五段的扩展。4、本段写景用了一些叠字叠词,举例分析其妙处。答: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音节和谐。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传神生动。,5、最

14、后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现了作者什么情绪?两个“热闹”的意思是否相同?答: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的哀愁。两个“热闹”不一样,前一个指“蝉声、蛙声”;后一个是双关,还指其他人多欢腾的情况。6、四、五段文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第六段抒发的情感与四、五段有什么不同?答:四、五段:淡淡的喜悦暂得安宁时的喜悦,透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第六段:淡淡的哀愁无法真正超然,低落消沉。,选文五(第7、8段以及其它),1、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其目的是什么?答: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表明作者欲

15、超然现实,强调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2、本文描写的景物色调有什么特点?你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写作时间推断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的原因。答:特点:朦胧的美,静谧的美。情感: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原因:1927年7月,当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而失败,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反动派的暴行,内心充满了苦闷哀愁和不满,他渴求平和自由的生活,而现实中又只能寻得短暂的宁静和自由,因此他的笔下的荷塘才是这番模样。3、“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文眼,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给以后的抒情写景创造特定的条件。,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