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2008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第一章 学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学前教育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范围 学前教育管理的含义 学前教育管理是整个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和学前教育机构管理者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保教工作客观规律,以管理原则为指导,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手段,将学前教育机构的人、财、物等资源合理组织,调动各方积极性,优质高效地达成培养目标的活动。 学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管理学是研究如何实现对幼教事业和幼教机构的高效优质管理的一门科学。简单的说就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 宏观: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微观:各类具体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 学前教育管理学的

2、研究任务 根据教育事业的客观规律、特点和保教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现代管理学及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把各种兴办学前教育的条件和要素加以合理组织利用,追求学前教育事业的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并最大限度的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为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补充:学前教育管理的要素: 基本要素:人、财、物 幼儿园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 学前教育管理的内容: 1、托幼机构的管理基本状态 2、托幼机构的实务管理 3、人员管理 4、托幼机构的公共关系 二、学习学前教育管理学的意义 适应我国新时期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发展学前教育管理理论和

3、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三、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的方法 调查法测验法比较研究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学前教育管理实践新进展 一、管理理论的初创时期 泰罗的管理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 3“第一流的工人”4工作定额原理 5标准化 6职能管理 7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经济人”假设 :泰罗认为雇主的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工人的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他们都是把经济动力当作唯一的动机。 第一流的工人: “第一流的工人”必须是有能力做“第一流”工作的人; “第一流的工人”必须愿意工作,而不是被强迫去做某种

4、工作; 一般的工人可以被培训为“第一流的工人”; “第一流的工人”必须干“第一流”的工作,做到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1.对高层管理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2.管理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同。 3.提出了管理人员在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1)劳动分工;(2)权限与责任;平等或公平;精神。 4.首次提出了管理工作的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韦伯的管理思想 他因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和对古典组织理论做出杰出贡献而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1.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 2.组织应形成责权分明、层层控制的等级制度。 3.组织中应实行职责分工

5、。 4.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以理性原则为指导,而不是个人感情关系。 5.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组织的规则和纪律。 二、管理理论的成长阶段 人际关系理论 1工人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 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时期 这一阶段管理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新成就,注意将数理逻辑及运筹学等运用于管理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 社会系统论和系统管理理论 决策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学派 Z理论第三章 学前教育管理实践的新发展 一、学前教

6、育机构目标管理 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 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又称MBO,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模式,亦称“成果管理”、责任制,是指在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的制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的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实践模式。 目标管理的内容是:动员全体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并保证目标的完成; 目的是:通过目标的激励,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核心是:注重工作成果和成果评价,强调“自我控制”; 标志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融为一体”; 特点是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

7、绩效评价贡献的大小。 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目标的确立 园所目标是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园所管理目标是学前教育机构目标管理的关键。 制定园所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1.方向性 2.学前教育特点+管理理论规律 3.从实际出发 4.体现特色 学前教育机构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实施 岗位目标责任制又叫岗位责任制,是指根据组织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目标,并按照规定的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及奖惩而建立起的管理制度。 岗位目标责任制实施步骤包括: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2.明确责任 3.组织实施 4.检查和评价 二、园本管理模式 园本管理的含义 园本管理从校本管

8、理演变而来,是一种以园所自身为本位的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教职员工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是共同参与到事关园所发展的决策之中。 公办:*+园长责任制 私立:谁出资谁负责 园本管理的内容:1.灵活、有效的民主管理体制 2.园本化的课程设置 3.个人取向的园本教研 4.相对成熟的园本管理文化 第四章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一、教育行政概述 教育行政的含义 行政:指的是*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活动。 教育行政指国家行政管理中关于教育活动方面的管理,即国家权力机关为实现一定的目的,对各级各类教育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国家行政在教育活动领域的反映。 教育行政的特点:政治性 教

9、育专业性 教育行政的职能:1.计划职能 2.立法职能 3.组织职能 4.协调职能 5.监督职能 6.服务职能 教育行政的主客体 :教育行政的基本点是运用国家权力管理教育。 主体:国家 客体:下级*、下级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等。 1.权利方面的限制作用,行政主体的权利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行政命令 教育立法 2.非权力方面的限制作用: 技术上、专业上、经费上的帮助 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和特点: 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体制,即在中央*一级设教育部,地方的省、市、县、乡四级分设教育厅、局、组等专门性的行政组织,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均受中央统一领导。可以说

10、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上属于中央集权制。 弊端:权力过度集中、教育行政效率低下等。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应当时通过系统地改革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行政体制。其具体含义主要包括: 第一,在政治领导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的政治领导,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政治领导机制。既要避免否定党的领导,或忽视党在教育行政中的政治领导地位的现象,又要防止将党的政治领导等同于行政管理,出现了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党组织包办一切的现象。 第二,在中央、地方、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上,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防止出现权力过度集中和过度

11、分散,调动中央、地方、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办学积极性,共同发展教育事业。 第三,在教育行政权力的配置上,坚持适当分散的原则,健全教育行政的决策、执行、监督组织体系,避免教育行政职责权限界线不清、职能混淆、功能紊乱的现象。 第四,在教育行政职能上,由重微观管理转变为重宏观管理。 第五,在教育行政的手段上,根据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由主要采用教育行政指令、行政监督的方式,转变为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教育督促、教育规划、教育拨款等手段行使教育行政职能。 第六,在教育行政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上,根据精简和高效的原则,根据教育行政职能要求,科学地设计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部门,合理设置行政职位和职能,避免教育行政机关

12、部门林立、冗员充斥、教育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 第五章 我国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变革 一、我国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学前教育行政是国家教育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行政中以学前教育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部分即为学前教育管理行政。 学前教育的行政管理和实施机构与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的结合构成了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前,党在解放区的学前教育行政管理政策,为新中国学前教育行政体制的确立打下基础。 建国初期我国幼教行政管理的主要成绩: 确定幼儿教育的性质和任务2.确立了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方针明确了托幼机构的领导职责 加强对幼儿园管

13、理的规范化5.重视幼教干部与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工作 二、我国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地方负责,学前教育管理地方化 强化地方*负责,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教育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发挥主管作用,实现行业化、专业化管理各级*的教育职能部门对幼儿教育的领导职责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党和*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1.强化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协调和引导 2.重视儿童权利的保障工作 二、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学前教育事业逐步走向法制化 三、学前教育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 1.法规制定、颁布与决策实

14、施的科学化 2.重视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 3.科研院所和大学专家学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六章 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原则 一、幼儿园管理原则的含义 一般说,“原则”就是指本质、基础,或基本的行动准则、规则,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等。 管理原则是指导管理工作的行动准则。 幼儿园管理原则是指为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正确处理管理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关系或问题的指导原则,是对幼儿园管理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 二、确立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原则的依据 教育的基本规律:1. 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2.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原则的制定要以二者的结合,即教育的本

15、质为准绳,把教育活动的本质特性作为制定教育管理原则的基础,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 管理的基本规律:1.整体优化原理 2.合理组合原理 3.动态平衡原理 4.人本原理 三、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意义:指的是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园的方向,要坚持以教育婴幼儿、服务家长为目标的办园方向。 贯彻方向性原则要注意的问题:明确教育目标和树立正确的办园思想;加强思想引导和优良园风建设。 2.整体性原则: 意义:整体性原则指的是,要实现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需要以保教工作为中心,全面规划,统一指挥,合理组合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种因

16、素,全面发挥学前教育结构的教育功能,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贯彻整体性原则要注意的问题:保教结合,全面安排;重视学前教育机构内各种因素的整体协调;协调家庭、社区各方面的力量。 3.民主管理原则: 意义:民主管理原则是指在学前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完成管理目标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问题,管理者要善于处理和群众的关系,调动下级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力求全员参与,发挥管理的激励机制,为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而服务。 贯彻民主管理原则要注意的问题: 管理者从思想上要重视走群众路线;要为群众参与管理提供组织保证;要注意民主和集中相结合 4.有效性原则: 意义:有效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管理要树立正确的效益目标,通

17、过合理规划、科学组织、有效监控、及时反馈等措施,充分挖掘潜力,经济、合理、高效地完成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和教育目标。 贯彻有效性原则要注意的问题:建立合理的机制,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 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应该为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此,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理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要注意的问题:坚持学前教育的福利性和普惠性;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方法 一、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的意义

18、:行政方法又叫行政法令,是指学前教育管理者依靠上级组织机构及其赋予的权力,通过发布行政指示、指令的方式,对被管理者产生影响的一种管理方式、方法。 行政方法的特点1.快速有效 2.强制性 3.无偿性 运用行政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管理者要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来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的作用 2.灵活有度的运用行政方法 二、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的意义: 经济方法,是指学前教育机构管理者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指导、调节、影响教育活动,对教职工进行管理,以实现管理活动目的的方法。 经济方法的特点1.间接性 2.有偿性 3.平等性 运用经济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管理者要认识到经济方法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2.

19、要坚持奖惩结合的原则。 3.要统筹兼顾,既要有稳定的基本工资也要有可浮动的绩效工资 三、激励方法 激励方法的意义:激励方法,又叫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教育活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运用思想整治工作有关理论和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激发、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积极的方法。 激励方法的特点:1.启发性 2.长期性 运用激励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把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结合起来 2.教育内容要讲究科学性 3.谈话方式要讲究艺术性 四、法治方法 法治方法的意义:法治方法,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法律、教育法令、条例、决定、指示、规章制度等对园所工作进行指导、调节和影响的方法。 法治方法的特点1.规范性 2.强制性 3.稳定性 运用法治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健全教育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2.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必依 3.彰显人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