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2680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口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口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口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口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口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口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1610081课程名称:人口经济学 英文名称: Population Economics学 分:2 总 学 时:32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0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学、微观经济学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建议:0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经济学和人口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涉及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揭示人口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口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理论、原理和方法;并能将相应概念、理论、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社会人口问题的

2、分析和处理。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以人口和经济的相互关系作为教学和研究对象。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了解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人口经济学的勃兴以及理论发展,掌握基于经济理论的人口生产决策,即生育解率的经济分析;掌握人口结构、人口变动与发展以及人口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解决人口问题,处理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知识、技能与策略;掌握运用人口经济理论对人口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人口经济学原理1、教学内容(1)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人口变量群与经济变量群(3)宏观人口经济学与微观人口经济学(4)人口经

3、济学的产生和发展(5)人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6)相关理论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成果2、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口变量群、人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论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成果:古典经济学家的人口经济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经济理论;马歇尔的人口经济思想;经济适度人口学说;凯恩斯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2)难点:马尔萨斯的人口经济理论;经济适度人口学说;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第二节 人口生产理论1、教学内容(1)人口生产决策因素(2)莱宾斯坦的成本效用分析原理(3)贝克尔的孩子需求理论研究假设(4)人口数量与质量替代理论(5)伊斯特林的生育率供给与需求理论2、重点和难

4、点(1)重点:莱宾斯坦的成本效用分析原理;人口数量与质量替代理论;伊斯特林的生育率供给与需求理论等。(2)难点:莱宾斯坦的成本效用分析原理;人口数量与质量替代理论;伊斯特林的生育率供给与需求理论第三节 人口自然变动与人口转变理论1、教学内容(1)人口自然变动定义及相关指标(2)人口自然变动的调整(3)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4)经典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思路(5)现代人口转变理论2、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口自然变动定义及相关指标、人口自然变动的调整、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人口转变理论(2)难点:人口自然变动定义及相关指标、人口自然变动的调整、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

5、;人口转变理论第四节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1、教学内容(1)人口迁移概念、类型(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后果(3)人口迁移理论(4)中国的人口迁移(5)城市化含义与本质(6)城市化指标与动因(7)城市化类型与模式(8)城市化问题与中国的城市化(9)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规律(6)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后果,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人口迁移理论;城市化含义与本质;城市化动因;城市化的类型与模式;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规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难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理论;城市化动因;城市化的模式;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规律;人口迁移

6、与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五节 人口社会变动理论1、教学内容(1)社会变迁与社会变动(2)人口社会构成,社会变动的表现形式(3)人类发展指数(4)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5)中国人口的社会变动(6)中国人口的社会变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2、重点和难点(1)重点:社会变迁与社会变动;人口社会变动的表现形式;人类发展指数;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中国人口的社会变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2)难点:社会变迁与社会变动;人口社会变动的表现形式;人类发展指数;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中国人口的社会变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第六节 人口结构问题1、教学内容(1)人口性别结构与出生性别比(2)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口老龄化(3)人

7、口老龄化指标(4)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口性别结构与出生性别比,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指数,人口抚养比等相关指标。能运用相应的理论对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2)难点:人口性别结构与出生性别比;人口老龄化指标;能运用相应的理论对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七节 贫困人口问题1、教学内容(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性贫困与消费性贫困的概念(2)贫困标准与贫困指标(3)贫困的测量方法(4)中国贫困人口问题2、重点和难点(1)重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

8、困,收入性贫困与消费性贫困;贫困线,恩格尔系数、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森指数;中国贫困人口问题(2)难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性贫困与消费性贫困;贫困线,恩格尔系数、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森指数;中国贫困人口问题第八节 人口压力问题1、教学内容(1)人口压力的含义与度量(2)人口压力的度量(3)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4)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理论模型(5)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模式2、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口压力的含义与度量;人口压力的度量;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理论模型;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

9、源优势的模式(2)难点:人口压力的含义与度量;人口压力的度量;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模式第九节 人口与消费理论1、教学内容(1)早期人口消费理论(2)现代人口消费理论的主要流派(3)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主要论点(4)可持续消费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重点和难点(1)重点:早期人口消费理论,现代人口消费理论的主要流派,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可持续消费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难点:早期人口消费理论,现代人口消费理论的主要流派,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可持续消费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讨论5-6次。六

10、、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或内容)讲课实验上机习题课讨论课自主学习合计人口经济学原理44人口生产理论314人口自然变动与人口转变理论314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314人口社会变动理论22人口结构问题314贫困人口问题22人口压力问题112人口与消费理论22复习22考试22小 计27532八、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无九、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成绩评定: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课外作业和课堂讨论等占20%,出勤、学习主动性等占10%。十、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人口经济学,李通屏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人口经济学新论,刘家强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人口经济学,李仲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彭松建编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贝克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经济学,萨缪尔森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增长的极限,梅多斯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大纲制订人:胡美娟大纲审定人:江 海修订日期:201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