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的中国社会语言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近十的中国社会语言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近十年的中国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出现以来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初创阶段(19791987,从自发到自觉)、迅速发展阶段(19871993,从引进走向结合中国实际)、稳定深入发展阶段(1994至今,从热潮走向冷静和成熟)。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后,中国社会语言学领域一度曾显得有些沉寂,但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冷静和反思阶段。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一批中青年学者也开始积极参与和组织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掀起了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高潮。十年里以“社会语言学”为标题或关键词的论文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我们对19942003年间国内学术期刊上所发
2、表的与社会语言学有关的论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社会语言学在学科理论、语言变异、语言接触和语言规划这4个主要研究领域中各有新的进展,其中语言变异研究近年来取得的成果最多,其次为语言接触研究。1学科理论研究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开始阶段,理论方面的工作主要在于引介国外相关理论,而最近十年里的成果则越来越多地体现了中国学者的独立思考与探索。在学科理论研究方面,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科综述、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地位、社会语言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地位等。从理论性质来看,中国学者普遍认为社会语言学是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路符合现代语言学越来越重视使用者话语的大趋势,理论与实
3、践价值兼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语言变异研究变异理论是社会语言学的经典和核心,也是国内介绍得最早、最完整的社会语言学理论。我们的调查表明,最近十年来,国内的变异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在成果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语言学其他方向的研究,但特别具有理论深度和个性的成果还比较缺乏。变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语言变异的理论、语言的各种变体(性别、年龄、行业、语域)等,其中称谓语和网络语言研究是近年的热点。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还在不断拓展,具体材料的开发和理论的深入是大趋势。3语言接触研究社会语言学自始至终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而个人和社会的语言多样性起源于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总的看来,国内关于语言接触的具体研
4、究(如双语)开展得较多,综合性研究还比较欠缺。双语(包括双方言)研究是我国社会语言学内部发展较快的领域,最近十年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研究成果多达1400余项,充分体现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我国的双语研究涉及面很广,其中包括双语的一般问题、国家双语状况、双语制度、辞书编撰、双语心理、双语失语恢复、网络双语、语码转换等。4语言规划研究不少学者在回顾和总结中国社会语言学的进展时都曾提到,我国在宏观社会语言学方面的成就十分显著,这和国家在语言建设方面的实际需要是分不开的。我国历史上先后有过不少具有社会语言学性质的语言规划活动,为该方向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实际素材。改革开放以来,语言规划研究向更深的
5、层次发展,这一社会语言学的宏观领域内加入了更多微观的内容,和语言变异研究在许多方面联系起来了。在语言状况的研究方面,近年来人们非常重视濒危语言问题,有关濒危语言的研究正在成为中国宏观社会语言学领域内的新热点。最近十年中,国内的语言规划研究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对国外语言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介绍;(2)对国内多年来语言规划工作的回顾与思考;(3)对语言规划的理论思考,有人已经提出,语言规划应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语言学分支学科;(4)具体领域的语言规划,它和语言变异研究关系十分密切。我们相信,随着变异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这种微观化的语言规划研究将成为迅速发展的一个领域。为把握中国
6、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总体发展态势,我们特地将最近十年里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社会语言学的文献进行了主题分类,并将几个主要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进行了对比(见下图),结果发现:语言变异和语言接触是最活跃的两个领域。这一结论多少改变了过去认为变异研究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弱项的看法。至于各个领域中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变异研究在理论探讨和实际分析方面成果显著,正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语言接触中的双语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应用性成果比较多;语言规划和学科理论研究发展得比较平稳,不断深化是共同的趋势。从学科整体来看,重视理论探讨和实际材料的开发是大趋势,结合不同学科所进行的多元化研究越来越多。随着21世纪的到来,语言生活的不断丰富、学术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手段的改进都为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未来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应该是一门学科门类齐全、理论体系完整、研究方法完备、实践价值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它将在中国的语言学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