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名词解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审计名词解释1帐项基础审计是以会计项目为基础,通过直接对会计项目的审查,以达到查错防弊目的的审计审计模式 2制度基础审计是在评审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查明财务报考是否合法,公允的审计模式 3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为基础,以控制风险水平为导向,确定审计程序的时间和范围以查明财务报告是否合法,公允的审计模式 1报送审计:由被审计单位将需要审查的资料报送到审计机构 2就地审计:由审计机构委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进行的审计 经营失败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改变,一时间无法归还债权人的债务或无法达到投资人的期望 审计失败:注会由于没有遵守执业准则的要求执业
2、,而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审计风险:注会遵守职业准则的要求执业,提出错误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鉴证业务:注会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积极式函证:要求收信人对合适的问题不管是对是错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答复 消极式函证:要求收信人对合适的问题认为不对时给予回函并提出异意,对核实问题若无异意则不用回函 风险评估程序: 指为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而实施的程序 控制测试程序在调查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功能和执行效果进行的测试 实质性测试程序: 对各类交易账户账户余额和列表所执行的细节测试 变量抽样:是为了补给总体特征而采取的抽样
3、方法 统计抽样: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样本规模,进而随机选取样本并对样本审查结果运用概率论进行评价的审计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样本并运用并运用判断评价样本结果 属性抽样:是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抽样方法 变量抽样:是为了补给总体特征而采取的抽样方法 审计目标:是审计主体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要求,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 审计重要性: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 审计风险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会遵循执业准则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
4、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注会执行审计程序后仍然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民间审计组织在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的审计项目时提交给被审计单位的正式文件。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政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不相容职责: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办理时发生错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的那些职责。 控制环境: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多种因素的统称。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设施。 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的审计意见而适用的所
5、有消息 环境证据: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审计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审计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的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 核算误差指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计核算而引起的误差 管理层声明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关于财务报表的各项陈述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6、 审计目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发表审计意见: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重大错报风险即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经济监督: 经济监督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经济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指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预测、决策等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经济效益
7、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 指审计对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 内部审计机构: 指各部门、各单位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在其内部设立的独立于会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之外的专职机构。 后续审计: 指审计机关在审计结论和决定发生后的规定期内,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情况所进行的审计。 审计行政复议: 审计行政复议亦称为复审,指上级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因不同意原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而提出的复审申请所进行的审查。 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
8、书具备一下基本内容:1签约双方名称,2审计目的3审计范围4双方的责任和义务5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6审计收费7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8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9违约责任10其他有关事项。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重要性: 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108 函证法: 指是审计人员为查清被审计单位的某项记录正确与否,通过发函到有关单位或有关人员进行查对,以取得证明材料的一种调查方法。也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记载的某一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
9、分析性复核法: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对分析中发现的差异,特别是异常变动进行调查,必要时要适当追加审计程序。128 符合性测试: 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初评的基础上,为证实该控制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惯切执行,惯切执行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设立该控制的初衷而进行的测试活动。朱善彬165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131 审计抽样: 指审计人员在实施测试时,从被审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计,通过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被审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1 内部控制: 指在特定
10、的组织内部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及本组织经营决策,实现既定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合法性和会计信息真实性、正确性以及保障经济运作的效益性而进行的驾驭和支配。148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就是指为了保护具有组织结构的经济主体的资产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经营方针的惯切实施,在经济主体的内部建立或采用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148-149 不相容职务分工: 指根据内部牵制的原则,不能由一个监管的几项职务必须进行合理分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分别予以担任。156 内部审计报告: 指内部审计机构签发的向本部门、本单位的主
11、要负责人出具的证明被审计事项的文件,无法律效力。205 管理建议书: 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169 无法表示意见: 指注册会计师说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不能发表意见,即对会计报表不发表包括肯定、否定和保留的审计意见。215 计算机辅助审计: 计算机辅助是审计亦称利用计算机审计,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来执行和完成某些审计程序和任务的 一种新兴审计技术 会计师事务所是依法设立并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机构 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
12、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计,是最常规的审计业务 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在重点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基础上,借以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之处,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之处,则可缩小其检查范围或简化其审计程序的一种审计方法。什么是风风险导向审计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而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之后进行的审计 事中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审计 事前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实际发生以前进行的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
13、效率、效果和效益状况进行审查、评价,目的是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实现经营目标 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旨在纠正错误、防止舞弊 *审计是由*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一般称为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亦称部门或单位审计,指由本部门或本单位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的指令所实施的审计。 民间审计报告:亦称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的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期后事项:指会计报表日与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期
14、间发生的以及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到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 经济责任审计:指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 肯定式函证法:亦称正面式函证法或积极式函证法,指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发出的询证函,要求收函人证实所查证的人欠、欠人款项是否正确并复函的一种方法。 函证是一项审计术语,是指审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消极式函证又称否定式函证、反面式函证,是向债务人发出询证函,但所函证的款项相符时不必回函,只有在所函证的款项
15、不符时才要求债务人向审计人员复函。 管理建议书: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 内部控制制度:指为了保护具有组织结构的经济主体的资产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在经济主体的内部建立或采用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 不相容职务分工:指根据内部牵制的原则,不能由一人兼管的几项职务必须进行合理分工,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员分别予以担任。 独立审计准则: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指导注册会计
16、师执业时遵守的行为规范。 经济监督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调节法指为验证某一项目数据的正确性,使两个独立和各自分离的相关数据,通过调整而趋于一致的审计方法。 民间审计组织指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规定的基本要求。 审计准则亦称审计标准,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 审计依据指查明审计客体的行为规范,亦是以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的客观尺度。 审计工
17、作程序的简称是审计程序,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搞活和行动。 或有负债指由某一特定经济业务造成的,将来可能会发生某种以外情况,因而要由被审计单位负责的潜在损失。 后续审计指审计机关在审计结论和决定发出后的规定期内,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情况所进行的审计。朱善彬 环境证据指对审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审计抽样指审计人员在实施测试时,从被审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计,通过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被审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样本设计指审计人员在具体计划指导下,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的数量、抽样方法、抽样工作质量要求所进行的计划工作。 无法表示意见指注册会计师说明
18、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不能发表意见,即对会计报表不发表包括肯定、否定和保留的审计意见。 风险导向审计:新的审计方法注重从企业宏观层面了解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就是国内外审计职业界所称的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据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其目的是为了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促使双方遵守约定事项并加强合作,以保护会计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最重要,最直接的成果形式,是审计工作主要产品,是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
19、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会计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临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被审计管理层责任还包括: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提交审计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 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应尽的义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关注这样的两类故意错报: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导致的错报侵占资
20、产导致的错报 审计证据: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基础,它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按其外形特征可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 按审计取证工作的顺序归纳,包括顺差法及逆差法;按审计取证审查的数量归纳,包括详查法和抽查法;按审计取证的技术手段归纳,主要包括审阅法、核对法、复算法、比较法、分析法、查询法、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等。 审阅法:是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审查,以鉴别资料本身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 真实、合法、合理、有效的一种方法。 核对法:是指检查有关被查资料之间是否相互符合的一种审计技术。朱善彬 调
21、节法:是指由于有关审计项目之间记账日期不一致,或账面金额不相符,故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调节。调节法调节的内容:对未达账项的调节和对盘点财产物资的调节 可容忍的误差:是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因而所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 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职业怀疑态度:cpa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对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审
22、计报告。 永久性档案:是指记录内容性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作用,如被审计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立的批准证书,土地使用证等。 当期档案:是指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提供当期或下期使用的审计档案,如总体审记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存货监盘:指CPA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 项目负责人:是指会计事务所负责某项审计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上签字的主任会计师或经授权的副主任会计师。 风险评估程序:指CP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实施的程序。 鉴证业务:指CPA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出责任方以外的预期使用者对
23、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合法性:是指财务报表的编制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相关会计法规的规定。 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在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规定的前提下,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流量。 治理层和管理层:是指被审计单位的战略方向以及对管理层经营履行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组织或个人治理层的责任包括对财务报表编制过程负责。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者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管理层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并受治理层的监督。 前任会计师:是指对最近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和接受委托单尚未完成工作,已经或可能与委托人解除业务约定的会计师事务所。 后任会计师
24、;指正在考虑接受委托或已经接受委托,接替前任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特别风险;指CPA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CPA:指取得会计师证书并在事务所职业的人员,也只所在的会计事务所。 推断错误:指CPA对不能明确,具体识别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值。 鉴证业务要素:指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 认定:指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分析程序:指CPA通过研究不同的财务数据或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主申CPA: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包含有
25、其他cpa审计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的财务信息时,负责对该财务表出据审计报告的CPA。 验资:CPA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时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查并出具审计报告。 验资风险; 是注册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存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 可审计性:指拟承接的审计业务具备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必备基础和特征,CPA通过执行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可以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因而可以接受该项审计委托。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期后事项:是指会计报表日与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期间发生的,以及审计外勤
26、工作结束日到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 实质性方案:CPA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 综合性方案:CPA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谕示执行程序结合使用。 强调事项段 识别特征 审计标准 责任方 预期使用者 标准 鉴证对象信息 控制环境 对控制的监督 观察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询问 控制活动 合理保证目标 有限保证目标 1、审计按主体如何分类?各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审计按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的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按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的指令所实
27、施的审计,部门和单位审计必须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 民间审计是经*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的社会审计组织组织受托人委托所实施的审计。 2、审计报告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按审计报告撰写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报告、民间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按审计报告的内容分为:财政财务审计报告、财经法纪审计报告、经济效益审计报告。按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分为:简式审计报告、详式审计报告。 3、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哪些方面有关? 答: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序。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类型。获取审计证据的途径及审计人员的经验。 4、审计依据与审计准则有何关系? 答:审计依据与审计准则的关系:审计依据包含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依据的重要组成
28、部分。 5、审计各职能间存在何种联系? 答:经济监督是存在于各种审计形式之中的一种固有职能,也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国家审计的经济监督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全面监察和督促。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事项进行监督。民间审计的经济监督是代审计委托者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实行监督。经济评价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评价应该力求准确,实
29、事求是。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审查鉴定,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有关经济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和合理,是否可以依赖,并作出书面证明。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突出表现在民间审计中。 审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经济监督是基础,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是经济监督的演进和发展。 6、什么是审计业务约定书?其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民间审计组织与被审计单位共同签署的,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等事项的书面文件。 审计业务约定书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签约双方名称 审计目的 审计范围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审计收费 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
30、有效期间 违约责任 其他有关事项 7、什么是审计风险?其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比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8、什么是审计证据?其有何特点? 答:审计证据是指被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取真实凭据,用于证实或否认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公允性合情,一贯性的一切资料。其特点是: 相关性 重要性 客观性 足够性 可靠性 9、什么是审计对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
31、活动。 内容: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其有关经营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10、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如何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 答: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审计工作底稿审核采用三级复核制度,即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通过三级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得到充分的补充和完善,为审计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对于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应当按照以下要点进行: 实施审计程序时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获取的审计证
32、据是否充分有效。 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符合审计专业标准。 审计结论是否恰当。 11、什么是民间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规定的基本要求。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分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了五个方面职业道德具体的内容:一般原则、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对客户的责任、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 12、什么是独立审计准则?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由哪三个层次组成? 答:独立审计准则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订颁布的指导注册会计师执业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
33、构成: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独立审计基具体准则 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 13、什么是管理建议书?它与审计报告有何区别? 答:管理建议书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它与审计报告的区别:对象不同。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是同一委托项目的不同结果,管理建议书是针对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提出的;审计报告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提出的。 责任不同。管理建议书可以提出,也可以不提出,是一种非法定业务。审计报告是针对会计报表提出的,是必须出具的,是法定业务,具有法定责任。 影响程度不同。管理建议书仅提供给
34、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供内部参考,不对外报送,影响面小,而审计报告要向外报送,影响大。 14、简要说明复审的要点。 答:复审的要点为:复审范围与原审计范围一致,但重点应放在有争议的问题上。复审主要应对原有工作底稿进行检查。复审时如发现原审计结论和决定恰当,应维持原结论和决定;如原结论和决定不恰当,应予以纠正。上一级审计机构的复审结论和决定为终审结论和决定。 15、简要说明审计与会计的联系。 答:审计与会计的联系:表现在两者起源密切相关;两者彼此渗透、融会;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16、简要说明审计的基本分类。 答:审计按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的
35、审计。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按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的指令所实施的审计,部门和单位审计必须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 民间审计是经*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的社会审计组织组织受托人委托所实施的审计。 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分类分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财政或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审计。财经法纪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财经法纪情况所进行的专案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经营成果和资金使用效果等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包括:业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企事业单位的法定
36、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按审计机关或审计机构与被审单位的关系分类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或民间审计组织所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所实施的审计。 17、简要说明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分工的要点。 答: 经济业务的授权及其执行必须分工。 经济业务的执行及其审核必须分工。 经济业务的执行及其记录必须分工。 经济业务的记录及其审核必须分工。 18、简述管理建议书的结构与内容。 答:管理建议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包括:标题。标题统一为“管理建议书”。收件人。管理建议书的
37、收件人应为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审计目的、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管理建议书的性质。管理建议书所指出的重大缺陷仅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并非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全部缺陷,也不应视为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发表的鉴证意见。前期建议改进但本期仍未改进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本期审计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影响和改进建议。 19、简述审计关系及其具体内容。 答: 审计关系是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委托人。 审计人对审计委托人负责、验证、审查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并提出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 被审计人一般为财产代管者或经营者,对委托人负有受托经济责任,并由审计人对其
38、受托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审计委托人一般为财产所有者,当其财产受托被审计人去经营管理时,为了维护其利益,就要委托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以审计监督。只有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的关系,才是审计关系。 20、简述文字描述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各自的要点及其优缺点。 答:文字描述法:要点:叙述信息的来源。叙述信息的处理。叙述信息的存储。叙述关键控制点所在。优点:灵活、简便、易行。缺点:较为抽象、细节难辩。调查表法。要点:根据审计目的确定调查事项。表列项目标准规范。关键控制点分别列项。易于判断选择。优点:简便易行、概括性强、一目了然、省时省力。缺点:系统性差、难以将所有应调查事项包含在内、易
39、于流于形式。流程图法。要点:依据系统确定分工。标明分工界定控制。图示符号衔接规范。流程线路清晰易见。会计记录一目了然。优点:直观,便于表达内部控制的特征;灵活,便于查阅和评价内部控制。缺点:绘制和运用流程图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21、民间审计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和类型? 答:民间审计报告的标题统一规范为“审计报告”。其内容包括:标题、收件人、引言段、范围段、意见段、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地址及报告日期。民间审计报告的类型有: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2、民间审计人员对客户有何责任? 答:第一,按时保质地完成委托业务的责任。第二,保密的责任。第
40、三,按规定标准收费的责任。 23、民间审计人员对同行有何责任? 答:第一,配合同行工作。第二,不得损害同行利益。第三,不得雇佣正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第四,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争揽业务。 24、民间审计人员怎样预防法律责任? 答:遵循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谨慎选择委托单位。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严格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深入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25、注册会计师在何种情况下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答: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
41、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其审计已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计划和要求,实施了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阻碍和限制。不存在应调整或披露而被审计单位未予调整或披露的重要事项。 26、注册会计师在何种情况下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答: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情形是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反映就其整体而言是恰当的,但存在以下不足:个别重要财务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重要会计报表项目的编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因审计范围受到局部限制,无法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取得应有的审计证据。个别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符合一贯性原则。
42、 27、注册会计师在何种情况下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答: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情形是认为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存在下述情况之一: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严重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会计报表严重扭曲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变动情况,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 28、我国审计人员应如何遵守职业道德? 答:国家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6条关于“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和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第4条的具体规定。 29、我国审计监督休系的内容和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区别分别是哪些? 答: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国家审计
43、、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并形成了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 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相对于审计客体而言者阳外部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二者存在以下区别:审计方式不同。国家审计提强制审计,民间审计是受托审计。审计对象不同。国家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各级*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民间审计的对象包括一切营利及非营利单位。审计监督的性质不同。审计实施手段不同。国家审计是无偿审计,而民间审计是有偿审计。审计的独立性不同。国家审计体现为单项独立,而民间审计体现为双向独立。所依据的审计准则不同。国家审计所依据的是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而民间审计则依据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
44、定的独立审计准则。 30、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答: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包括审计业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其他法定审计业务。 审计业务。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难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项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法规、行政法规定的其它审计业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包括设计财务会计制度及其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财务、税务和经济管理咨询;代理纳税申报;代理记帐;代办申请注册登记,协助拟定合同、章程和其他经济文件;培训财务会计人员;审核企业前景财务资料;资产评估。其他法定审计业务。包括“三资”企业的验资、会计
45、报表的审计;股份制企业的验资,改组审计;年度、中期、合并、分立及清算会计报表审计;企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 31、制订审计准则的意义是什么? 答: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指导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南。衡量审计质量的客观标准。签署审计意见重要依据。 32、拒绝表示意见是不是拒绝接受委托或不发表审计意见? 答: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不能发表意见时,就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它不是拒绝接受委托,也不是不发表意见,而是当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范围受到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客观环境的严重限制,不能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会计报表整体反映发表审计意见时,就应当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
46、告。 33、设计样本时,应考虑哪些基本要素? 答:审计目的审计对象总体抽样单位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 可容忍误差 可信赖程度 预期总体误差 分层 34、如何理解审计的基本特征? 答:审计的三个基本特征为: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包括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独立。审计的权威性是指审计机构在宪法中所明确的法律地位,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其审计结论和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力的必要条件。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取信于被审计
47、人以及审计委托人的重要前提。 35、为什么要对经济业务处理过程进行分工? 答: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分工的核心在于事务分管。它要求业务职能部门、财务记录部门、财物保管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形成一种分管体制,使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必须经过至少两个部门或人员。该做法首先是为了检查单纯的错误;其次,是为了避免在某一职位上的人通过修改记录来掩盖自己的错误或舞弊行为,以期达到相互制约、防止错弊的作用。 36、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具体能发挥哪些作用? 答:审计有两方面作用:制约性作用和促进性作用。 审计的制约性作业表现在:审计可以揭露损失浪费;可以揭露贪污舞弊;可以揭露失职渎职;可以加强廉政建设。 审计的促进性作用表现在:督促受托经济责任的正确确定和切实履行;督促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利益的正确处理;督促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和社会效益的正当保障;督促经营管理的完善;督促加强宏观调控。 37、在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答:内部控制制度的规模受控制目标的制约;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环节受企业规模和经营特点的制约。内部控制制度受成本效益关系的制约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依赖于每个工作人员的素质 领导因素是影响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性。 38、逆查法 答:普查法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相反程序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 39、分析性测试 答:分析性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