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催生英语热 中国英语教育向何处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4007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奥运催生英语热 中国英语教育向何处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京奥运催生英语热 中国英语教育向何处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奥运催生英语热 中国英语教育向何处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奥运催生英语热 中国英语教育向何处去.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奥运催生英语热 中国英语教育向何处去?2008年2月20日 15:59来源:新华社 作者:孙丽萍 选稿:张莹 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即将举办,全民英语水平关乎中国向全世界所展示的文化形象,亟待提高。 而举全国数十所高校专家之力,耗时三年多编撰而成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近日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外教社社长庄智象指出,奥运年,也是中国英语教育的“变局”之年。 “中国英语”影响国家形象 仅有数月之遥的北京奥运会,年上海世博会,让中国人掀起学英语热潮。 不过,海外媒体撰文说,中国一些地方使用英语不规范。 根据全球语言监听会公布的年度十大热门词汇。“中国式英语”()位居第四。此榜单认为,中国

2、式英语成了“由中文加英文形成的中国新第二语言”。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指出,“中国式英语”折射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现状:全民 投入,但长期受困于应试教育思维,成效不大。 由于只重视与书面考试息息相关的阅读能力,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弱,尤其是听说能力。 教材之变折射教育新路径 近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出版。据介绍,这套教材采用中外语言专家联合编写的形式。此外,它强调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说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向“实用和兴趣教育”转型。 这套教材,包括综合教程阅读教程视听说教程写作教程快速阅读经贸类选修课教程文

3、化类选修课教程。 从过去强调看得懂、能理解,到如今全面提升听说读写的英语运用、交流能力,专家们对“教材之变”印象深刻。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秦秀白教授说,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以往被当成一门技术课,其实它是一门素质课。要强调大学英语的人文性,要帮助大学生拓展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跨过英语这道“国际桥”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对大学英语教育有着清晰的思路:中国人学英语要“量体裁衣”。 他对记者举例说,大学生学英语的怪现象是:到高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同步提升。不少学生到大四毕业前夕写英语论文时,面对电脑很难写出规范地道的英文。写篇论文尚且如此,毕业后能否胜任对外经济、文化交往就难

4、说了。外教社推出的写作教程,以培养学生对英文写作的兴趣为出发点,为教师教授英文写作提供更多丰富素材和方法,配有精选的复合实际交流需要的常用文体范文,以帮助学生掌握作文原则和行文技巧,并克服“中式英文”。 从年创办京师同文馆算起,我国的英语教育已有多年历史,形成中国人学习外语的一些经验、特点。庄智象认为,“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并充分重视十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英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眼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英语”这道国际桥,对我国许多人来说,还不太“顺畅”。 近来,在年北京奥运会、年上海世博会等因素推动下,英语成为人们想掌握的技能。 中国人学英语如何量体裁衣?庄智象指出,百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我国悠久的语文(国语)教学精髓,如强调语言基本功训练、注重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协调发展、重视文本分析、“精讲多练”、“勤学苦练”等。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仍然非常宝贵,需要进一步总结、发扬。此外,当下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的专业、程度、兴趣等分化厉害,对英语学习更有个性化要求。庄智象说,针对这一现象,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补充了大量选修课程:英语加上一些经贸、科技、金融、文化知识,给以往仅相当于国外中小学生知识接受水准的大学英语教材“补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